尋找回來的黑貓(節選)丨專訪前臺灣U-2飛行員華錫鈞上將

2021-02-08 我的歷史

作者:高伐林   朗讀:萱飛舞



歷史背景

黑貓中隊,中國臺灣地區空軍秘密偵察部隊——前空軍35中隊的別稱,使用的隊徽為「黑貓」。冷戰時期,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深入中國大陸領空的高空夜間電子偵察任務。


人物簡介

葉常棣 臺灣空軍U-2飛行員,1963年11月1日,駕駛U-2偵察機在上饒上空被擊中。在大陸獲釋後,改行教育界,後來成為華中工學院副教授,還當過錢偉長教授的助手,為錢教授主辦的《應用數學和力學》翻譯和校對稿件。

張立義 1963年在美國接受駕駛U-2的培訓。1965年1月10日9點30分,被解放軍空軍地空飛彈一營在內蒙古薩拉齊擊落。釋放後,張立義與母親團聚,當過農民,1975年6月進入南京鋼套廠任三級鉗工,1981年3月調任南京航空學院實習工廠實習組副組長。

1982年8月25日,《人民日報》首次報導張立義、葉常棣被俘的消息,並公布說擬批准二人回臺灣探親。



戰俘有家不能歸


雖然華錫鈞自1948年到1964年一直是戎馬倥傯,出生入死,但他自認為算是一個幸運兒。他介紹說,「黑貓中隊」飛行員前後深入大陸偵察102次,被擊落5架,10位飛行員殉職,2位飛行員被擊落後成為俘虜,損失超過1968年前接受訓練人員的半數,死傷不可謂不慘重。他不只一次地回憶過:「1962年9月9日,跟我一同在美國受訓的陳懷生出任務,我是他的後備飛行員。當天清晨,我協助他坐進座艙、蓋好座艙蓋,之後我就再也沒有看過他,他駕駛的U-2被中共的地對空飛彈擊落······」 



陳列於中國軍事博物館的U-2。

  

《詩經》中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謳歌的是軍中戰友的生死情誼。臺灣空軍中有個不成文的傳統:一位飛行員犧牲了,戰友們就把照顧其未亡人和老人孩子視作義不容辭的責任。偵察機飛行員是高風險的崗位,年紀輕輕而殉職或失蹤的比率相當高,戰友們的負擔也相當重,但他們沒有怨言。也正是出於這種生死情誼,已經年過古稀的華錫鈞決定寫出兩位被俘戰友的悲歡離合,也寫出這一代人的宿命。他多次地與他們長談,多次地通過電話採訪,聽他們講述被俘後的個人和家庭的遭遇。 


這兩位戰友,一位叫葉常棣,1963年11月在九江上空遭擊落被俘;一位叫張立義,1965年1月在包頭上空遭擊落被俘。當時,大陸方面對他們的生死一直秘而不宣,也一直不肯放人,「黑貓中隊」的同事和他們的家屬,都以為他們早已機毀人亡。不料,事過十好幾年,才傳來消息,他們竟然都還活著!



陳懷生設計的黑貓中隊圖案。  

 

為什麼關這麼久卻又不公布?筆者推測:可能是在他們被俘後沒多久,中國就爆發了「文革」吧,整個大陸都陷入動亂,沒人能拍板,也沒人在乎兩個臺灣間諜飛行員。 

華錫鈞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長期秘而不宣是有意的,「這也是一種心理戰的戰術」。  

1982年,中共決定將他們釋放回臺灣。誰知兩人滿懷期待地來到了香港,卻兜頭潑來一盆冰水:臺灣政府禁止入境!弄得他們進退兩難。

蔣經國六十年代時主管「黑貓中隊」,常常接見飛行員,此時他已經登上總統大位了,讓兩個身陷敵陣多年的昔日部下回臺灣與家人團聚,難道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嗎?然而,卻一直沒有聽到他發話。有傳言說他當時罹患嚴重的糖尿病,許多事根本到達不了他那兒。葉常棣和張立義想回臺灣的事就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地拖延下來。  

筆者問華錫鈞:臺灣當局出於什麼考慮,如此不近人情,不讓他們入境?



三名35中隊的U-2飛行員, 自左至右:葉常棣、華錫鈞、張立義。  

華錫鈞解釋:這有多種原因。國軍從辛亥革命推翻清廷那時起,在軍隊中一直講的就是「不成功,就成仁」,以前以為他們「成仁」了,現在突然得知他們沒有「成仁」,這個彎不太容易轉;再則,在當局看來,他們兩位在大陸生活了近二十年,到底在對方那邊說了些什麼、幹了些什麼?回來究竟是否完全因私?一時也弄不清。  

幸虧他們倆有「黑貓中隊」的眾多戰友。激於同袍情義,他們紛紛伸出援手,四處奔波,向美國友人求助。也幸虧美國人看在當年合作的份上,接納了兩人入境,還為每個人設立了20萬元帳戶,讓他們能夠維持日常生活。

幾年過去,1988年底,葉常棣接到正在寫U-2故事的英國記者包柯克的電話訪問,第二年包柯克的《蛟龍夫人》(Dragon Lady)在倫敦出版,其中寫到他們的處境,臺灣記者翁臺生根據此書資料,又採訪一些當事人,在臺灣最大的報紙之一《聯合報》上連載《黑貓中隊》,《聯合報》旗下的美國《世界周刊》也大幅採訪報導了葉、張兩位,他們有家難歸的困境引起輿論的關注和聲援。據與華錫鈞在普度大學念書時就相識相熟的旅美女作家孟絲介紹:第二年,「《黑貓中隊》在臺灣出單行本後,當時的立法委員趙少康為此事質詢國防部長郝柏村,得到的答覆是,正在辦理歡迎他們兩位回臺灣的手續。看來,輿論的壓力終於奏效。」



《失落的黑貓》封面。


1990年,葉常棣與張立義終於回到了臺灣,經歷過生離死別的空軍夥伴們都趕到桃園機場歡迎,場面熱烈。張立義的妻子給他獻上鮮花,更是令他喜出望外,淚水奪眶而出。  

  


1956年9月張立義中尉與張家淇結婚,當時他們都沒想到,命運居然會讓他們分離26年。


這一事件一時成了新聞熱點。不過他們兩人所遭受的身心煎熬,他們的家人所走過的坎坷路途,媒體上都語焉不詳。又過了十多個春秋,華錫鈞才懷著滿腔同情,娓娓細述,令讀者不勝欷噓。


天長地久有時盡

  

《失落的黑貓》一書中,著墨最多的是關於葉常棣的遭遇,因為華錫鈞對葉常棣更熟悉,他們倆曾經同住一間宿舍,一度朝夕相處。葉常棣算是相當不走運的,剛剛完成兩次飛行偵察任務,第三次去大陸時,返航途中已經看見浩浩東海了,只差三刻鐘就可回到桃園機場。卻被解放軍飛彈擊落。  

書中記敘說:葉常棣甦醒過來時,已經躺在解放軍醫院的病床上。醫生將他從生命危殆中搶救回來,從他的下半身取出了59塊飛彈碎片,還有許多零星碎片只好留待日後。 

此後葉常棣被拘押了四年,經過了一次又一次審訊。他是第一個被俘虜的美國最先進的高空偵察機U-2的飛行員,可想而知,審訊人員如獲至寶,要從他身上儘可能多地掏出東西。書中用了不少篇幅敘述審訊問答情況,大陸方面想了解的東西包羅萬象:訓練經過、設備參數、建制番號、執行程序······自不待言,是誰對他下達命令、美國佬如何幕後插手、乃至臺灣空軍別的機種······全都想知道。審訊人員時而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時而洶洶逼人,臨之以威,揭露「美帝的紙老虎本質」,陳述「一定要解放臺灣」的決心······總之,軟硬兼施,迫使葉常棣毫無保留地「竹筒倒豆子」,反省自己「反共反華」的罪行。  

不過葉常棣說,受審訊雖然滋味不好受,他並沒有受到酷刑和虐待。

  


黑貓中隊的飛行員們。


1966年,中國大陸爆發了「文化大革命」,在葉常棣之後又俘虜了張立義和打下了更多的U-2,對葉的興趣就日益消減。他一度被下放到人民公社,後來轉到漢陽兵工廠當工人。工資儘管微薄,他還能買一點當時少得可憐的英文報刊。葉常棣在大陸處境的改善竟得益於他從小是在香港長大,英文有相當不錯的根基,慢慢受到上級的重視。他受命翻譯一篇關於F-16戰鬥機的文章,而後被調往位於武昌的華中工學院教課,後來又給錢偉長主編的《中國流體力學》月刊負責英譯中文論文。

隨著中國政治動蕩逐漸平息、兩岸敵對氣氛的逐漸緩和,葉常棣的生活環境也逐漸改善,但是他回臺灣的渴望逐漸強烈,儘管很長時間他完全無法得到家人的音訊,也沒有渠道將自己的情況告知親友──他畢竟曾是一個「臺灣間諜」!葉常棣常常情不自禁地回憶他的燕爾新婚:他的妻子和他的愛情長跑將近七年,剛結婚一年便天各一方,命運開了一個何等殘酷的玩笑?  

一山放過一山攔。好不容易北京當局放行了,臺灣當局卻不肯點頭。當葉常棣停留香港茫然不知此身何寄之際,輾轉收到了妻子託人帶來的包裹。葉常棣打開來,不由得心如刀割:裡面是她多年精心收藏的兩人照片,關於他的新聞剪報,還有一封長信,敘說了她苦候多年後,迫不得已的改嫁。她並贈送給他若干美元,希望稍解他目前的困境。  

葉常棣到美國以後,曾和前妻見過唯一的一面。重續舊緣自然是不可能,但總希望了解對方二十多年是怎麼熬過來的。但聚首卻因前妻的現任丈夫而匆匆中斷,這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情何以堪!  

前妻改嫁之後,心上的傷口始終無法癒合,導致第二次婚姻生活留下了很多遺憾。而葉常棣,也過了很多年形影相弔的獨身生活。好在最後,又是戰友和朋友幫助,終於為將近五十歲的葉常棣物色了一位溫柔成熟的女伴。正好趕上臺灣終於開門迎迓他們歸去,空軍為他們在軍官俱樂部舉辦了一次熱鬧喜慶的婚禮,一切費用由空軍負擔,第二天一對新人又去夏威夷度蜜月。



獨家專業合作機構



音頻合作機構


朗讀者&製作者



我的歷史我來寫

「我的歷史圖書館」收藏個人史、家族史作品。





相關焦點

  • 臺海上空的「黑貓」疑雲:U-2飛機背後的中美較量
    何況這種遠程偵察非常危險,美國飛行員都不願冒險,而培養一名優秀的高空偵察機飛行員非常不易,萬一失事勢必影響美國朝野情緒。在兩難中,美國中情局看中了臺灣。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由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駕駛U-2深入紅色大陸,不存在國與國之間的入侵問題,而且還不殃及美國飛行員的生命(在這個關鍵點上,美國人在蘇聯苦於找不到像臺灣這樣的「替身」,只好仍「事必親躬」)。
  • 解密局 | U-2葬身中國的臺前幕後(7):​上將「押寶」 逼出奇招
    第一發飛彈飛越目標後自毀,第二、第三發與目標遭遇,滑得像泥鰍一樣的「黑貓小姐」,一頭撞進無數塊彈片編織的死亡之網。敵機殘骸墜落在南昌市東南15公裡的羅家集,飛行員陳懷跳傘負傷,落在水田裡面,被民兵活捉。
  • 一個被俘「黑貓中隊」飛行員的人生軌跡
    在合作過程中,由美國中情局秘密提供飛機、器材、訓練、後勤,臺灣則提供飛行員與基地。至於偵照成果,則由美國優先取走,送往琉球美軍基地衝洗判讀,臺灣初期僅能留存一份拷貝。因為任務的機密性與危險性,通過選拔的臺灣飛行員俱屬一時之選,待遇也頗優渥,享有比一般臺軍飛行員高出三四倍的津貼,不過陣亡率也頗高。如某「黑貓中隊」先後有28名隊員結訓,但最終活下來的僅有17名。
  • 黑貓中隊飛行員張立義,偵察大陸時被飛彈擊落,後來的結局如何?
    1961年2月,臺灣方面以空軍氣象偵察組為名義成立了空軍第三十五中隊,這是一個高度機密的組織,主要負責偵察大陸的情報。
  • 擊落U-2:美蔣間諜飛機背後的中美較量
    美國飛行員駕駛U-2對中國首次「穿幕」始於1958年。時值中國空軍入閩、金門炮戰前後,美國擔心會因為臺灣而捲入一場大戰,中央情報局急於了解情況,首飛不到兩年的U-2由此對福建和沿海島嶼作了多個航次的偵察。與蘇聯政府再三緘默截然不同的是,中國政府提出嚴正抗議。美國當局覺得再由美國飛行員明目張胆駕駛該機偵察中國大陸,在世界輿論面前會造成被動。
  • 中國擊落美蔣5架U-2偵察機內幕:用「竹竿」捅下來的
    很快,一道道調令飛向全國各地的雷達部隊、飛行部隊、高射炮部隊、探照燈部隊和防化學部隊。沒有解釋,團級幹部當營職,營職幹部當連職,高職低配,到一個神秘的543部隊報到。上世紀50年代,美國給臺灣的一種RB-57型偵察機從超高空深入大陸偵察,那時,解放軍的兵器還無法在這樣的高度上作戰。
  • 解密飛彈擊落5架U-2內幕
    臺灣成立隸屬美國中情局的「黑貓」中隊自1959年10月7日,(國慶節期間)我神秘空軍地空飛彈部隊,在北京通縣首次擊落美制蔣空軍RB-57D高空偵察機一架後,深感恐懼。1960年7月,美國將當時最先進的U-2偵察機(目前仍在服役)提供給臺灣,並秘密成立「第三十五氣象偵查中隊」,綽號「黑貓中隊」。該中隊表面隸屬臺灣國民黨空軍總情報局,實際控制權掌握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手中。
  • 黑貓中隊飛行員陳懷生,蔣介石親自為他改名,偵察大陸時機毀人亡
    上世紀50年代,因為冷戰的影響,臺灣方面與美國中情局合作成立了兩個偵察組織,其中一個是以空軍氣象偵察研究組為名義成立的高空偵察中隊,也就是臺灣空軍三十五中隊
  • 被俘臺灣飛行員張立義:有情有義,無問西東
    當時美國和臺灣都想搞到中國大陸的情報,國民黨空軍秘密成立了第35高空偵察機中隊,代號「黑貓中隊」。頻頻駕駛綽號「黑寡婦」的U2間諜飛機進犯大陸領空,號稱不可擊落,將所有偵查所拍的照片送進美國中央情報局。可笑的是,視頻裡出現的張立義,就是中國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擊落的第二個U2偵察機飛行員。
  • 前哨 | 黑貓中隊的U-2又來碰瓷送人頭?還記得紅旗「竹竿」麼
    圖:被我軍擊落的黑貓中隊的U-2偵察機而在4年之後的1994年,第5偵察中隊又再次被重建,而這次重建實際上就是將一直駐紮在韓國烏山基地的第9偵察聯隊第2支隊進行改組,並賦予第5偵察中隊的番號,所以1994年之後的第5偵察中隊與
  • 李南屏:臺海上空神出鬼沒的「黑貓」
    自1963年11月1日,解放軍打下葉常棣所駕駛的U-2飛機後,黑貓中隊開始人心渙散,但只有李南屏依然我行我故。對臺灣這隻多次到大陸滋擾的黑貓,解放軍經過一整年的情報收集,其實早就掌握了它的動向,因為U-2為了要節省油料,它所飛行的路線實在太過於固定了。
  • 蔣介石「黑貓中隊」大陸折翼記
    從1958年3月開始,美國飛行員駕駛U2偵察機,先後五次進犯中國大陸領空。面對U2偵察機的囂張入侵,中國政府向美國提出了嚴正抗議。迫於中國政府的抗議和國際輿論壓力,美國政府不得不另打算盤,將眼光轉向了臺灣。
  • 與臺灣「黑貓中隊」最後的較量
    1967年9月8日,駐上海的地空飛彈兵第14營設伏浙江嘉興,首次運用國產「紅旗2號」地空飛彈擊落當時臺灣「黑貓中隊」(即空軍第三十五中隊)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從此以後,「黑貓」再也沒有竄擾進入大陸縱深活動。一1958年11月23日晚,天氣奇寒。滿洲裡,位於中蘇邊境的一座中國小城,目睹過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
  • 闢謠:「黑貓中隊」偵察到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
    而臺灣地區「國防部」一直在其官方媒體或重要場合宣揚,其空軍第35中隊(黑貓中隊,裝備美制U-2高空偵察機)「成功偵獲中共第一、二次原子彈試爆」,而事實真的如此嗎?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由臺灣「國防部」主辦的「高空的勇者——黑貓中隊特展」中,儘管沒有沿用「偵獲中共第一、二次原子彈試爆」的說法,卻也提出「成功偵照及偵測到中共的核子試爆基地與核子落塵」。殊不知並不是每一架U-2都能執行採集塵埃的任務。
  • 重磅:藍天上的較量 擊落五架美制蔣匪U-2高空偵察機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1962年至1967年,我人民解放軍曾先後擊落5架美制U-2高空偵察機,擊斃3名飛行員,俘虜2名飛行員,創造了擊落U-2高空偵察機最多的世界紀錄。而在中國大陸之外,全世界範圍內U-2偵察機只被擊落過兩架。當年有外國記者曾問陳毅將軍,中國是用什麼把飛機打下來的。陳老總風趣地回答:「是用竹竿捅下來的。」那麼,人民解放軍依靠簡陋的裝備,是如何創造5次擊落U-2高空偵察機奇蹟的呢?
  • 維基精選:【U-2偵察機】
    近九成任務中,U-2飛行員都要把速度保持於那5節之內,飛行高度常常因此而下跌,導致被敵方發現,抑或轉彎不順會造成一邊翼端超速而另一端失速,形成失控甚至解體。中華民國空軍黑貓中隊飛行員回憶:30度之內轉彎都沒問題,但開始轉彎之時機極為重要,轉早了飛彈會跟著轉,晚了又躲不開。
  • 臺灣飛行員葉常棣,駕駛飛機偵察大陸被擊落,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新中國成立之初,敗退臺灣的蔣介石迫切需要美國的援助,而美國給予蔣介石的一項援助就是幫助蔣介石培訓U2偵察機飛行員。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與一位U2偵察機飛行員有關。此人經美國培訓後駕駛U2偵察機偵察大陸。令他沒想到的是,在一次偵察任務中,此人被大陸的飛彈擊中,差點隕落。這位臺灣飛行員是誰呢?他駕駛的飛機被擊落後結局如何呢?
  • 從「殲敵一億,虎踞臺灣」,到禁開第一槍,臺灣地區怎麼越來越「克制」了?
    前幾天,臺灣媒體報導稱,解放軍8月10日派出多批次軍機在所謂的「海峽中線」進行訓練,其中有1批次的殲10、殲11戰機飛越中線,後返回中線以西空域。當然,臺灣海峽本來就是中國領土,沒有什麼中線不中線的。8月17日,有臺灣媒體報導,臺軍方官員表示,為防止「擦槍走火」,引發戰端,如果未接到臺空軍作戰指揮部下達的命令,飛行員擅自開「第一槍」,降落後即刻移送法辦。「為了嚴格避免可能引發軍事事件的事故,飛行員已得到指示,沒有空軍司令部的直接命令,他們不能開第一槍。任何違反命令的飛行員都將面臨(軍方)法律行動。」
  • 【專訪】臺灣前「行政院長」 郝柏村談蔣家父子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軍校加快教學步伐,學習時間縮短,與郝柏村同期的700餘名學生在1938年初提前畢業,校長蔣介石主持了畢業典禮。之後,學校特批了10天的假期。郝柏村在離家3年後,終於回家探望了父母。那次收假前,他們全家特意照了全家福。郝柏村說,當時要回軍中了,不知什麼時候再回來,所以留個念想。沒料到,這竟成了他與父母的最後一面。61年後,郝柏村才再回魂牽夢縈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