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在伊拉克戰場上節節敗退,美國開始把目標轉向敘利亞境內。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日前表示,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將在數周內在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包圍該極端組織的所謂「首都」——敘北部城市拉卡。
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的形勢比伊拉克複雜得多,深度介入敘利亞危機的各方力量基本上都在以「反恐」之名各行其是,而且相互間矛盾尖銳,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合力。這讓「伊斯蘭國」獲得了較大生存空間,也意味著收復拉卡難以一蹴而就。
同為反恐 處境不同
在伊拉克,「伊斯蘭國」是其他各派勢力共同的最大威脅。為發動摩蘇爾戰役,伊拉克政府軍、庫德武裝以及什葉派和遜尼派民兵花了將近一年時間籌備、協調和部署兵力,並且在武器裝備、人員培訓、情報搜集和戰場指揮等方面得到西方的大力支持。儘管這些力量相互間缺乏信任,但在戰鬥中至少能做到統一戰線、互不幹擾。
反觀敘利亞,敘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的衝突日趨白熱化。當下雙方爭奪最激烈的是北部重鎮阿勒頗而非「伊斯蘭國」大本營拉卡。
10月28日,包括極端組織「徵服陣線」在內的多支反政府武裝從阿勒頗市以西地區向敘政府軍控制區發動大規模攻勢,旨在打破敘政府軍對阿勒頗市東部武裝分子的圍困。雙方戰事迅速升溫並呈膠著之勢。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10月30日說,阿勒頗目前正在經歷四年來最為激烈的軍事衝突。據阿勒頗市法醫部門統計,過去72小時,武裝分子對阿勒頗市居民區的密集炮擊已造成48人死亡、293人受傷。另據敘官方通訊社報導,反政府武裝30日在進攻中使用了毒氣彈,導致36人出現窒息、嘔吐、瞳孔放大等症狀。
聯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對此表示震驚。他說:「以為阿勒頗東部武裝分子解圍為由炮擊居民區的行為無異於戰爭罪。」
敘軍方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反政府武裝趁此前敘政府實施「人道主義停火」、俄羅斯暫停空襲之際得到了外部勢力提供的大量武器裝備補給,導致目前阿勒頗局勢急劇惡化。
敘利亞政治分析師烏薩馬·丹努拉指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恐怖分子辯護,不勸說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與「徵服陣線」劃清界限,反以「人道」為由阻礙敘政府軍推進收復阿勒頗的戰役。
分析人士認為,敘政府眼下的重中之重無疑是阿勒頗,其戰略意義遠比拉卡重要。阿勒頗膠著的戰局也拖住了敘政府軍的大部分精銳力量,本就兵源緊張的敘政府軍恐怕難以再在拉卡開闢新戰場。
利益交織 矛盾尖銳
在敘利亞戰場上對抗「伊斯蘭國」的目前有幾大力量:敘政府軍、俄羅斯、美國、庫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和土耳其支持的敘反對派「敘利亞自由軍」。對這幾方勢力而言,「伊斯蘭國」目前都稱不上是最大的敵人,因此各方都在借著「反恐」的名義各行其是。
丹努拉認為,美國如果要在「數周之內」進軍拉卡,「敘利亞民主軍」和「敘利亞自由軍」是最有可能的地面合作夥伴。這兩者都是美方支持的武裝組織。
從軍事實力上看,在此前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空中火力支持下,「敘利亞民主軍」在敘北部收復不少城鎮,證明了自己是一支可靠的武裝力量。
然而,庫德勢力在敘土邊境地帶的擴張無疑觸到了土耳其的痛點。今年8月,土耳其軍隊越境進入敘利亞北部,開展代號為「幼發拉底盾牌」的軍事行動,力圖幫助「敘利亞自由軍」打擊「伊斯蘭國」和敘利亞庫德武裝。土政府曾多次表示不會允許在土南部邊界出現一條「恐怖通道」,以防止敘境內的阿夫林和艾因阿拉伯(又稱科巴尼)這兩個庫德人聚居區相連。「拋棄庫德武裝,讓我們一起解放拉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0月27日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通電話時這樣表示。
丹努拉認為,單憑「敘利亞自由軍」的實力難與「伊斯蘭國」抗衡,但如果其背後的土耳其更深地介入敘北部局勢,敘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至於歐巴馬政府為何此時高調支持摩蘇爾戰役又揚言進軍拉卡,有分析人士認為,他這麼做既是為自己的總統任期畫上一個漂亮的句號,也不無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中造勢的考量。(新華社記者楊臻)
責任編輯:紀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