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ISIS「首都」敘利亞拉卡是塊難啃的骨頭?

2021-02-08 閩南網

  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在伊拉克戰場上節節敗退,美國開始把目標轉向敘利亞境內。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日前表示,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將在數周內在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包圍該極端組織的所謂「首都」——敘北部城市拉卡。

­  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的形勢比伊拉克複雜得多,深度介入敘利亞危機的各方力量基本上都在以「反恐」之名各行其是,而且相互間矛盾尖銳,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合力。這讓「伊斯蘭國」獲得了較大生存空間,也意味著收復拉卡難以一蹴而就。

­  同為反恐 處境不同

­  在伊拉克,「伊斯蘭國」是其他各派勢力共同的最大威脅。為發動摩蘇爾戰役,伊拉克政府軍、庫德武裝以及什葉派和遜尼派民兵花了將近一年時間籌備、協調和部署兵力,並且在武器裝備、人員培訓、情報搜集和戰場指揮等方面得到西方的大力支持。儘管這些力量相互間缺乏信任,但在戰鬥中至少能做到統一戰線、互不幹擾。

­  反觀敘利亞,敘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的衝突日趨白熱化。當下雙方爭奪最激烈的是北部重鎮阿勒頗而非「伊斯蘭國」大本營拉卡。

­  10月28日,包括極端組織「徵服陣線」在內的多支反政府武裝從阿勒頗市以西地區向敘政府軍控制區發動大規模攻勢,旨在打破敘政府軍對阿勒頗市東部武裝分子的圍困。雙方戰事迅速升溫並呈膠著之勢。

­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10月30日說,阿勒頗目前正在經歷四年來最為激烈的軍事衝突。據阿勒頗市法醫部門統計,過去72小時,武裝分子對阿勒頗市居民區的密集炮擊已造成48人死亡、293人受傷。另據敘官方通訊社報導,反政府武裝30日在進攻中使用了毒氣彈,導致36人出現窒息、嘔吐、瞳孔放大等症狀。

­  聯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對此表示震驚。他說:「以為阿勒頗東部武裝分子解圍為由炮擊居民區的行為無異於戰爭罪。」

­  敘軍方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反政府武裝趁此前敘政府實施「人道主義停火」、俄羅斯暫停空襲之際得到了外部勢力提供的大量武器裝備補給,導致目前阿勒頗局勢急劇惡化。

­  敘利亞政治分析師烏薩馬·丹努拉指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恐怖分子辯護,不勸說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與「徵服陣線」劃清界限,反以「人道」為由阻礙敘政府軍推進收復阿勒頗的戰役。

­  分析人士認為,敘政府眼下的重中之重無疑是阿勒頗,其戰略意義遠比拉卡重要。阿勒頗膠著的戰局也拖住了敘政府軍的大部分精銳力量,本就兵源緊張的敘政府軍恐怕難以再在拉卡開闢新戰場。

­  利益交織 矛盾尖銳

­  在敘利亞戰場上對抗「伊斯蘭國」的目前有幾大力量:敘政府軍、俄羅斯、美國、庫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和土耳其支持的敘反對派「敘利亞自由軍」。對這幾方勢力而言,「伊斯蘭國」目前都稱不上是最大的敵人,因此各方都在借著「反恐」的名義各行其是。

­  丹努拉認為,美國如果要在「數周之內」進軍拉卡,「敘利亞民主軍」和「敘利亞自由軍」是最有可能的地面合作夥伴。這兩者都是美方支持的武裝組織。

­  從軍事實力上看,在此前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空中火力支持下,「敘利亞民主軍」在敘北部收復不少城鎮,證明了自己是一支可靠的武裝力量。

­  然而,庫德勢力在敘土邊境地帶的擴張無疑觸到了土耳其的痛點。今年8月,土耳其軍隊越境進入敘利亞北部,開展代號為「幼發拉底盾牌」的軍事行動,力圖幫助「敘利亞自由軍」打擊「伊斯蘭國」和敘利亞庫德武裝。土政府曾多次表示不會允許在土南部邊界出現一條「恐怖通道」,以防止敘境內的阿夫林和艾因阿拉伯(又稱科巴尼)這兩個庫德人聚居區相連。「拋棄庫德武裝,讓我們一起解放拉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0月27日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通電話時這樣表示。

­  丹努拉認為,單憑「敘利亞自由軍」的實力難與「伊斯蘭國」抗衡,但如果其背後的土耳其更深地介入敘北部局勢,敘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  至於歐巴馬政府為何此時高調支持摩蘇爾戰役又揚言進軍拉卡,有分析人士認為,他這麼做既是為自己的總統任期畫上一個漂亮的句號,也不無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中造勢的考量。(新華社記者楊臻)

責任編輯:紀瑋維

相關焦點

  • 「敘利亞民主軍」說完全收復拉卡
    新華社大馬士革10月17日電(記者 鄭一晗 車宏亮)庫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簡稱「民主軍」)發言人塔拉勒·西洛17日對新華社記者說,「民主軍」當天下午完全收復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拉卡。
  • 五角大樓說美軍已進入「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大本營拉卡
    新華社華盛頓7月12日電(記者陸佳飛 周而捷)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瑞安·狄龍12日說,美軍已經進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拉卡,協助當地武裝同「伊斯蘭國」作戰。  狄龍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已有美軍及其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盟軍進入拉卡,主要任務包括根據地面情況呼叫空襲支援。
  • 美軍已進入「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大本營拉卡
    新華社華盛頓7月12日電(記者陸佳飛 周而捷)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瑞安·狄龍12日說,美軍已經進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拉卡,協助當地武裝同「伊斯蘭國」作戰。  狄龍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已有美軍及其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盟軍進入拉卡,主要任務包括根據地面情況呼叫空襲支援。
  • 敘利亞拉卡之戰關乎中東反恐前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奪取塔卜卡空軍基地之戰很可能是即將展開的拉卡戰役的預演。如果美軍以同樣方式參與拉卡戰役,那麼拉卡戰役就有可能成為美軍在敘利亞境內針對ISIS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作者 | 邵傑敘利亞庫德武裝「敘利亞民主軍」3月26日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手中奪取了塔卜卡空軍基地,該基地距離拉卡市僅有45公裡。
  • ISIS為什麼不襲擊中國(ISIS為什麼不殺中國人)
    ISIS是一個自稱建國的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極端恐怖組織。 2003年以前以「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的名義開展活動。
  • 內部剖析為什麼說ISIS是不折不扣的黑暗帝國?
    按照他們的理論,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羅馬(西方世界)必將和哈裡發國(ISIS)在敘利亞dabiq展開大決戰,然後羅馬會暫時戰勝,一直到把哈裡發打得山窮水盡束手待斃——這時候先知會降臨,哈裡發會最後取勝,伊·斯·蘭教徒全體上天堂,其他的都下地獄。所以isis將自己的官方雜誌命名為《dabiq》,而《dabiq》是一本完全的神學觀念主導的雜誌。
  • 拉卡收復,「伊斯蘭國」何時覆滅?
    」在敘利亞的大本營拉卡。分析人士認為,解放拉卡是打擊「伊斯蘭國」行動的重要裡程碑。隨著「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重要據點接連失守,該組織實體正在加速潰敗,但國際社會打擊極端組織和恐怖主義仍面臨長期挑戰。艱苦一役拉卡位於敘利亞北部。2014年年初,「伊斯蘭國」佔領拉卡後宣布其為所謂「首都」,拉卡成為「伊斯蘭國」的行政中心和軍事指揮點。
  • 在更高一層面上,相對於「阿勒頗-拉卡」的「整幅牛角說」,「阿勒頗-拉卡」與拉卡-摩蘇爾,又是兩個牛犄角
    http://sputniknews.cn/military/20160927/1020835708.html東方#在更高一層面上,相對於「阿勒頗-拉卡」的「整幅牛角說」,「阿勒頗-拉卡」與拉卡-摩蘇爾,又是兩個牛犄角,,,,網友們仔細在「籌碼」上理解,並結合所謂C方案,這些新聞的許多問題就基本明白了!
  • ISIS恐怖組織大起底
    為什麼說ISIS是一個軍閥組織呢?1、它有2萬人左右的「軍隊」。敢於同時和伊拉克、敘利亞兩個國家開戰。2、它有自己的領地,最多的時候,它所佔領面積相當於一個英國的大小。3、它有自己的宣傳機構,面向全球熟練運用網際網路為自己做招募「徵兵」廣告:「工作不是很多,擁有不錯的薪水,包吃包住。」
  • 拉卡解放了,「後伊斯蘭國」時期即將來臨
    庫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10月17日收復了「伊斯蘭國」的「首都」拉卡市,這意味著這個極端組織2014年宣布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建立的「哈裡發國」即將被瓦解,國際恐怖主義生態將進入「後伊斯蘭國」時期。
  • 進入最後關頭 拉卡總攻箭在弦上?
    敘利亞庫德人武裝「人民保護部隊」一名發言人3日說,奪取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位於敘北部的大本營拉卡的總攻將在「幾天後」開始。【強弩之末】「人民保護部隊」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民主軍」的主力,自去年11月以來,「敘利亞民主軍」已經從多方包圍了拉卡。
  • 拉卡「解放」了,但後IS時代的博弈將更激烈
    從理論上說,需要一個合法、公平的管理機構來接管拉卡,一方面需確保軍事力量的存在,以穩定局勢,防止IS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這一機構需獲得當地民眾的支持。美方的設想是,由當地阿拉伯人組成的公民委員會作為管理機構來接管拉卡,並開始重建工作。同時,這支委員會將得到一支臨時安全部隊的支持。
  • 戰爭模擬|1982年貝卡谷地空戰,以色列空軍82比0完勝敘利亞
    1982年6月3日,為了將藏匿於黎巴嫩的巴解組織一網打盡,以色列調集了15個作戰旅,共計十萬餘人發動了代號為「加利利和平」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至此,第五次中東戰爭拉開帷幕。當時敘利亞在黎巴嫩保有駐軍,總統還是老巴沙爾。為了保護巴解組織,敘利亞調集重兵進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東30公裡的貝卡谷地。
  • 走進ISIS:製造一個激進分子
    然而,阿布口中的拉卡卻是個「安寧而可愛的地方」,那裡的人們很有安全感。「商鋪老闆出門禱告時從不關店門,因為那裡根本沒有犯罪。酒精和毒品都是嚴令禁止的,」他說,「所有女人都戴尼卡布」,他接著說,尼卡布是傳統穆斯林婦女所穿戴的黑色面紗,戴上之後只能露出眼睛。「我覺得這太棒了。
  • 追ISIS的人
    阿布剛從拉卡回來,此前,他與ISIS聖戰者共處了四個月。在敘利亞期間,除了和ISIS並肩戰鬥,他還修習伊斯蘭教,並參與一些人道主義項目。    就在見我的幾個小時前,阿布在Facebook上將家鄉一欄,從他的出生地奧爾胡斯改為拉卡,在他資料頁上的圖像中,戴黑面罩的ISIS武裝分子行進而過。
  • 為什麼敘利亞人寧可在以色列監獄也不回國
    據以媒報導,敘利亞先將這名女子送到俄首都莫斯科,再搭乘以政府派出的專機回國,間關上萬裡。對以色列而言,換俘不是新聞,一名失去價值的特工,一個小兵的生命可以拿數千戰俘交換,而且總理親自迎接,這次僅僅用兩名敘利亞人交換,那簡直划算的太多了。對敘利亞這種把民眾視為牛羊草芥的政權而言,兩名公民的性命並不比螻蟻更重。事實上,如果以色列不是拿出另外的真金白銀交換,還真不可能打動敘利亞政府。
  • 敘利亞在哭泣
    這是4月14日拍攝的遭受襲擊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14日報導說,當地時間14日凌晨,美國等國對敘首都大馬士革發起軍事行動。從2016年至今,常駐美國,從兩個視角見證三次敘利亞化學武器危機。 「劇情」老套 意指俄羅斯此次美國等西方國家發動有限度的「精準打擊」,基本可以說是去年4月那次襲擊的翻版——在沒有拿出讓人信服證據的情況下單方面發動襲擊。
  • 血飲|敘利亞戰場再傳捷報,石油人民幣橫空出世!
    在卡達叛變以後,6月7號伊朗首都德黑蘭發生恐怖襲擊,具有重大政治和宗教象徵意義的伊朗議會大廈和霍梅尼陵區遭到襲擊,阿拉伯衛星電視臺隨後報導,1515宣布對該事件負責。之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發表聲明稱沙特支持了這起針對伊朗的恐怖襲擊。
  • ISIS與「基地」組織有什麼不同?
    扎卡維1966年10月出生在約旦首都安曼北部城市薩卡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這是一個巴勒斯坦難民和貝都因部落相互混雜的混亂地區,當地人說,只有強盜才敢走上這裡的街頭。扎卡維出身貧困,他本人有7個姐妹和兩個兄弟,父親是民間遊醫,母親患有白血病。扎卡維的堂兄扎瓦拉曾回憶道:「他個子不算高,卻是個打架不要命的傢伙。」2003年伊戰打響,伊拉克成為四散逃竄的「基地」組織的理想戰場。
  • 多域戰最後一英裡:奪取摩蘇爾、塔爾阿法爾和拉卡
    打敗伊斯蘭國組織,解放摩蘇爾、塔爾阿法爾和拉卡等城市的戰鬥都是多域作戰,在這些戰鬥中,美陸軍保障人員積極融入多個梯隊,通過在海、空、賽博空間等域的無縫整合,為作戰提供支持。2017年2月23日,一支伊拉克反恐車隊前往伊拉克的摩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