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根據雙方的裁軍條約,把定義射程在500到5500公裡的飛彈,都是「中程飛彈」。後來事實發展證明,美蘇的這個定義,讓他們吃虧不小。
1988年12月8日,裡根和戈巴契夫兩人「樂呵呵」的籤訂了《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飛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
▼
戈巴契夫與裡根籤署《中導條約》
條約規定:蘇美雙方將全部銷毀和徹底禁止射程為500公裡至1000公裡的中短程(彈道)飛彈,及射程為1000公裡至5500公裡的中程飛彈。這個條約,主要涉及銷毀美帝潘興-2中程彈道飛彈(射程1800公裡)和戰斧核巡航飛彈,合計800多枚,蘇聯方面要銷毀1800多枚SS20之類(其中SS20中程飛彈的最遠射程可高達5500公裡)的中短程彈道飛彈。
▼
潘興-2和戰斧核巡航飛彈
蘇聯銷毀SS20的方法是向遠東勘察加半島附近的太平洋無人海上靶場,發射全部拆下核彈頭後的庫存飛彈。在無數煙柱騰空而起時,SS-20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而多達350枚SS-20也創造了全部發射成功的驚人紀錄。可見若不銷毀,SS-20對北約和中國的威脅之大。
在美蘇都銷毀了各自的強力中程飛彈後,中國的中程飛彈,從東風16、東風21(ABCD),到先進的東風26,就成為當今是世界唯一大規模存在,而且是最先進的中程飛彈體系,用來反地面戰略目標、反航母、反衛星、中段反導,幾乎無所不能,美蘇只有乾瞪眼。▼
東風26
我國最新裝備的東風26,是新一代「萬金油飛彈,萬裡長鞭」。估計各項參數和蘇聯時代最強大的SS20飛彈近似。
攻擊陸地目標的射程,保守5000公裡,彈頭1噸。
攻擊海上移動目標射程,4000+公裡,彈頭1.2噸以上。
反衛星,射高1500+公裡。
中段反導,初步可攔截射程6000——8000公裡的洲際飛彈,未來可攔截10000公裡射程的洲際飛彈。
1、 從海南島五指山的密林中發射,可以輕鬆打到北澳洲的達爾文,4500公裡,美軍北澳新基地報廢。
2、 從江西的山區密林中發射,到關島有點浪費射程,畢竟才3500公裡,關島基地報廢(若我軍對美帝關島下手,很可能殺雞用牛刀),不過彈頭可以增重到1500公斤。
3、從雲南楚雄老基地發射,到迪戈加西亞,恰恰也是4500公裡,迪戈加西亞基地中槍。
▼
4、 從新疆北疆前出基地發射,4500到5000公裡射程,美帝在德國和義大利以及再往東的所有歐洲基地,全部不幸中彈。
5、 從新疆南疆的前出基地發射,4500公裡的射程,紅海以東的所有美軍中東基地,全部GAME OVER。
6、 從黑龍江佳木斯附近的前進基地發射,5000公裡射程,美帝NMD的核心,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反導基地,光榮中彈,為俺們後續發射的洲際飛彈走東北彈道,打擊北美全境,完全打開了大門。
這個4500公裡到5000公裡的射程,和原先東風21的2500—3000公裡的射程,雖然只增加了1500多公裡,但意義完全不同了,迪戈加西亞,阿拉斯加,西歐這些以前東風21打不到的敵方核心基地,全部被覆蓋。
▼
東風21
7、 反航母,當然更牛。因為3500公裡以上的反艦射程,已經超過了航母本身及其護衛艦艇上任何一種進攻性武器的作戰半徑,包括還在試驗中的作戰半徑最遠的艦載隱形無人機(還未出師就被蓋帽),這下子,全部航母編隊成為完全被動挨打的一群鴨子。
8、2000到3000公裡射程的固體中程彈,本來就只有俺們一家獨秀,5000公裡半徑,又是當今世界軍事科技中的空白。美俄英法在這個距離上,飛彈中只能用洲際飛彈,屬於減射程打擊。考慮到洲際飛彈的高昂造價,有限數量和軍事政治上的不可挽回性,任何核大國發射前都會三思而後行。
▼
洲際飛彈
而我們的東風26一出場,就是幾十枚的亮相,可見一枚洲際飛彈的造價,很可能同樣生產3到5枚,甚至更多的東風26。
核常具備殺手鐧:價格便宜、量又足,距離合適、威力強,實在是兔子居家旅行,殺敵放火之必備神器。▼
看來,東風26,不但是中美平分太平洋思想的產物,還是平分南半球、平分印度洋,甚至平分歐洲中東的產物。
文字 | 瀚海狼山
圖片 | 網絡
軍武酷出品,轉載請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