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就是其中之一,其擁有米級的高精度和2000多公裡的射程,為我國的國防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在最近幾年我國又研製出了一款全新的飛彈:東風26,它的作用據稱也是反艦。
那麼這兩款飛彈為什麼都是一樣的功能?這裡面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嗎?其實差別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
彈道飛彈顧名思義,其實就是通過火箭發射打出高拋彈道,從敵人的頭頂上進行攻擊。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很難防禦,並且由於彈頭需要進入大氣層外機動,打擊的距離也較遠。
但是也有缺點,彈頭再入的時候偏差很難掌控,正常情況下打擊固定目標都會產生上百米的偏差,而且由於彈頭速度極快,與大氣摩擦會產生高溫「黑障」現象,導致彈頭很難進行引導和信號傳輸,控制也就無從談起了。
▲彈頭再入時與大氣層摩擦會產生高熱
但是我國科學家不知道採用了什麼樣的辦法,將這些難題一一攻克了下來,並且利用我國自主建設的北鬥系統,將飛彈的精度提高到了十米級別。
當時東風21D一面世,就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有些國家甚至不相信我國能夠製造出如此「黑科技」的武器,但是依照我國一直以來沉穩的行事作風,大部分國家還是相信的。
而在這之後東風26更是將打擊距離提高到了5000公裡的級別,這時候許多人就很好奇:既然只是射程提高了,為什麼不直接在21D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而是要單獨發展出一款全新的型號呢?這其實是擁有相當大的差距的。
▲反艦彈道飛彈的超飽和攻擊沒人能接住
首先,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東風21D的射程大約在2000公裡左右,而東風26的射程大約在5000公裡左右。
這在戰略打擊層面就形成了遠近搭配,一個覆蓋第一島鏈,一個覆蓋第二島鏈,完全可以將包圍網撕開一個口子。
其次,21D其實主要目的就是反艦,擁有10倍音速的彈頭再入速度和十米級別的高精度,任何大型水面艦艇見到了都要退避三舍,但是由於彈頭限制,對陸地目標毀傷效果能力並不盡如人意,所以使用就受到了局限。
而東風26就沒有這種煩惱,不僅戰鬥部相對於東風21D威力更大,而且具有核常兼備的能力,這大大加強了這型飛彈的通用性和實用性。
最後,東風26相較於東風21D的信息化水平、電子技術相對更高,並且擁有更好的生存能力和抗幹擾能力。
而且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能夠隨時隨地改造用途,通用性能更好。
無論是東風21D還是東風26,它們都為我國的國防安全做出了貢獻,它們能在局勢緊張的情況下,讓擁有大型水面艦艇的對手在動小心思之前,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阻止鋌而走險的想法產生,形成戰略威懾。
而且,自從我國的東風17亮相以後,近程的防禦圈也被劃了進來,讓我國的飛彈防禦範圍形成一個巨大的「鐵桶」,沒有任何攻擊死角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