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中國為何此時發展東風-5C戰略飛彈?

2021-03-06 軍機圖

作為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威懾能力的國家,中國一直十分注重戰略彈道飛彈的發展。雖然以往中國在戰略飛彈技術領域多集中在開發新技術和新型號,但近期進行的東風-5C同時搭載10枚彈頭進行試射,證明中國同樣注重新技術與現役裝備的結合。有觀點認為對於東風-5這種比較老舊且生存能力相對較差的型號繼續進行改進價值不大,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中國發展具備多彈頭搭載能力的東風-5C事實上是具有縝密的考慮的。

圖註:就技術而言,一箭多星和分導式多彈頭是相通的

儘管具備機動發射能力的東風-31A和東風-41理論上在戰時具有更高的生存能力,但由於需要建設複雜嚴密的發射陣地和交通網絡,因此成本實際上並不比通常認為因需要建設固定發射井或發射架而成本高昂的固定發射式戰略飛彈。此外,由於彈體規格和發動機推力的限制,目前東風-41較之東風-5在最大射程和攜帶彈頭數量上仍有差距。目前東風-5仍然是中國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飛彈(最大射程超過12000千米,也有資料稱為15000千米),這使得該彈成為目前中國僅有的能對北美大陸任意區域進行覆蓋的型號,因此該彈對於中國戰略威懾能力的意義不言自明。在東風-5C試射成功後,中國事實上具備了單次發射打擊多個目標、或對同一區域/目標進行復效殺傷的能力。此外,由於可攜帶的彈頭數量增加,東風-5C也能夠攜帶更多的假目標彈頭以誘騙敵方反導攔截系統,可以增強突防能力。

圖註:分導式彈頭打擊想像圖

從技術上來說,採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東風-5似乎不如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民兵」3型先進。由於東風-5所採用的偏二甲肼燃料易揮發、毒性強、密度小,導致東風-5體積偏大、幾乎沒有機動性可言,而且只能在發射前加注燃料、導致燃料的貯存成為一個很麻煩的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液體火箭發動機對於戰略飛彈來說一無是處。相對於固體燃料而言,用石油和化工原料加工的燃料生產更方便,此外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也具有更大的比衝和工作持續性。此外,東風-5與「長徵」2型系列運載火箭,採用相同的箭體和發動機,繼續沿用原來的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能夠節約生產和維護成本。因此,目前來說東風-5儘管設計上比較老舊,但對於中國而言仍然是不錯的戰略威懾平臺。

當然,即便改進後的東風-5C仍然是一款不錯的戰略飛彈,但考慮到該彈整體設計畢竟基於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因此改進到東風-5C時該彈的潛力已經挖掘殆盡,繼續改進的意義並不十分明顯。目前俄羅斯和美國正在發展新一代陸基戰略飛彈,相比於美俄的新型戰略飛彈東風-5無論哪個方面都不會佔據優勢,因此開發新型陸基戰略飛彈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說,東風-5C在站好東風-5家族的「最後一班崗」的同時,也為新型戰略飛彈的研發爭取了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東風-5C對於中國的國防安全功不可沒。

更多軍事新聞動態請關注軍機圖微信公眾號:JJT180

相關焦點

  • 東風-5C戰略核飛彈「提醒」川普該如何與中國相處
    已崛起為國際強勢主流媒體、新聞報導一向嚴肅嚴謹、令西方主流媒體忌憚卻無可奈何的《今日俄羅斯》,援引多個消息源綜合評估後新近披露:前不久,中國成功進行了一次東風-5C戰略核飛彈10枚分彈頭試射。飛彈從山西太原附近發射,擊中南疆沙漠中的靶場,試射獲圓滿成功。
  • 深度:淺析東風21飛彈突然在中國東北演練的深層意義
    2015年新年前夕,某飛彈旅圓滿完成為期1個月的冬季駐訓實裝演練任務。千人百車,千裡機動,官兵在雪原腹地,以全要素全天候全流程實戰化演練的優異成績迎接新年的到來。  這原本是軍報的一篇八股文章,而就是這篇八股文章卻首次曝光東風21彈道飛彈部署在我國東北,其射程正好覆蓋日本全境,被外界初步解讀為震懾日本。那麼中國為什麼在12月末大規模曝光在東北的東風21飛彈?
  • 軍情 俄媒:中國專注發展陸基機動戰略飛彈
    (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一直在積極研發自己的「白楊」飛彈。據《俄羅斯報》網站10月8日報導,美國防務世界網站援引五角大樓的消息稱,中國近日完成了一種新型陸基機動洲際彈道飛彈的首次試射。美國人認為,中國於9月25日在中部地區進行了洲際彈道飛彈「東風」-31B的試射。
  • 解讀:中國東風31洲際飛彈 可載100萬噸級核武器
    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的判研和其他消息,該型飛彈裝備了多個彈頭,結合中國的技術水平,該彈應該具有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能力。  早在2003年前,東風-31及其改進型東風-31A型就進行過試射。時隔十多年,中國在該彈基礎上試射一款新型飛彈並不尋常,尤其是更大、射程更遠的東風-41彈道飛彈已經進行數次試射,此時再開發另一種用途接近但卻截然不同的洲際飛彈,著實有些令人意外。
  • 美蘇籤署《中程飛彈條約》,沙特只好從中國購買東風飛彈
    美蘇籤署中導條約此時,兩伊戰爭激戰正酣,雙方互相使用飛彈襲擊對方城市。伊朗戰機也數次闖入沙特領空,引發沙伊雙方嚴重軍事對峙,而且伊朗還揚言攻擊沙特、科威特等其他支持伊拉克的海灣國家油輪。面對伊朗迫在眉睫的威脅,沙特意識到需要一種迫使對手打消發動戰爭念頭的武器,一種可以對敵人發動決定性打擊的武器,一種使敵人無法防禦、無法攔截的武器。
  • 刷新中國核武戰力,東風-41或將服役
    《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幾天前報導稱,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中國近日進行第十次東風-41洲際飛彈的試射活動,這次試射中東風-41飛彈投射了多個彈頭並成功命中中國西部靶場目標。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東風-41是目前中國掌握的最先進的飛彈系統,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軍事專家邵永靈接受人民網採訪時這樣評價:「東風-41不僅是我國最先進的洲際飛彈,放眼全球也可躋身最先進飛彈行列。」要想了解東風-41厲害在哪裡,需要弄清楚我國洲際飛彈的譜系。
  • 都有東風41了,為何中國仍保留東風5?
    近日,有國外媒體報導,中國測試了裝有10個可獨立定位分飛彈頭的東風5C洲際彈道飛彈。這與前期西方媒體報導的東風5B所攜帶的3個彈頭的數量明顯增加了3倍多。經歷了十幾年的研製定型,先後發展了東風2、東風3、東風4等射程不等的彈道飛彈,但是要想始終不受制於人,不被核訛詐就要延長自己的手臂,發展自己的洲際飛彈,於是東風5系列洲際地地戰略飛彈項目應運而生。
  • 中國"東風17"飛彈厲害在哪?有什麼戰略意義?
    序言在2019年國慶大閱兵中,外形科幻的東風-17飛彈首次公開亮相,憑藉著威武的雄姿和先進的性能驚豔全場。那麼東風17飛彈到底厲害在哪?掌握這項唯快不破的戰力,對於維護我國國家戰略安全,究竟有何重要的意義呢?
  • 淺談沙特為何購買東風21飛彈
    近日,外國網友上傳一組沙特東風3戰略飛彈清晰圖片,讓軍迷們見到了其真容。圖片為4月29日,沙特軍隊在閱兵式上展示了東風3戰略飛彈部隊。  據沙烏地阿拉伯官方報紙《OKAZ》9月18日的報導,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當被記者問起皇家沙特國防軍的新軍購計劃時,沙特聯合軍事委員會顧問安華。馬吉德。
  • 東風-41和東風-5C洲際飛彈相比,誰的突防能力更強?威力更大?
    東風-41和神秘的東風5C兩款現役洲際核飛彈,作為我國當前的終極核戰武器,東風41和東風5C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裝備的火箭發動機不同,比如東風41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在出廠前就澆注好燃料,可以長達幾十年不用額外檢修維護、可以連續幾十年如一日長期戰略值班,在接到發射命令後也可以在半個小時就發射出去
  • 東風-17新飛彈部署臺海 目標不只是臺灣
    這顯然是對中國戰略意圖的嚴重低估。香港《南華早報》10月18日引述一位駐北京的軍事消息人士說,解放軍在東南沿海地區部署最先進的東風-17飛彈。對此,很多臺灣媒體解讀這是大陸對臺動武的準備動作,臺灣國防部則以「目前都有掌握解放軍相關兵力的動態」、「與臺軍聯合情監偵作為將充分掌握最新動態」,以及「適時應變」等回應。
  • 第二炮兵某洲際戰略飛彈旅:壯哉,「東風第一枝」
    50多年前,隨著西北大漠上一聲驚天巨響,共和國歷史上一支新型武裝力量——中國地地飛彈部隊宣告誕生,被譽為「東風第一枝」。50多年後,這支英雄的「種子」部隊已成長為洲際戰略飛彈勁旅,當年的「東風第一枝」已成為全面建設走在前列的中國「東風第一旅」。
  • 中國飛彈部隊為何叫「二炮」,不叫「大炮」
    為何要叫「第二炮兵」?這完全是出於當初的保密需要。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百廢待興,可世界並不太平。面對敵對勢力的「核訛詐」,黨中央審時度勢,決心創建中國的戰略核力量。1956年作出了重點發展以飛彈、原子彈為尖端武器的歷史性決策;從1957年起,逐步組建了戰略飛彈的科研、訓練、教學機構;1959年,我國第一支地地飛彈部隊正式組建;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領導機關。中國戰略飛彈部隊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組建的,考慮到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沒有使用「戰略飛彈部隊」這個稱謂,而是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第二炮兵。
  • 「東風-41」飛彈威力比俄美弱?
    雖然中國從未直接證實所謂「東風-41」的存在,但這並不妨礙美國媒體、機構和學者對這種飛彈的品頭論足。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稱,中國軍隊在2014年12月13日試射了一枚「東風-41」飛彈,這種配備多彈頭的先進飛彈「對美國構成了威脅」。然而,防務分析人士和軍事專家普遍認為,與美國、俄羅斯相比,中國核威懾能力要弱很多,即使研發新式飛彈也是為了提升戰略防禦能力,不會對外炫耀核武力,更不可能主動威脅別國。
  • 東風17全球排名第一?中國的超音速飛彈東風17,到底有多厲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各領域發展有了質的飛躍。之後中國便開始嘗試著自己研發武器裝備,雖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對我國實行著技術封鎖,但這並沒能成功阻礙我國軍事相關領域的發展。說到現在各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那就一定要提到飛彈。那麼你知道我國的東風17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飛彈嗎?
  • 東風飛彈牛!中國到美國的距離,東風飛彈需要多久?
    .而如今卻不一樣,在全球化的時代中我們從中國到美國坐飛機也只需要12個小時就能到達,如果要從軍事意義上來講這種速度可能會更快。眾所周知現代化的戰爭講究的就是殺傷力和效率,追求的結果便是速戰速決,擁有先進的武器和完美的戰略方案將是贏得整場戰鬥的關鍵所在。
  • 深度:日本欲仿美派艦闖南海 中國曝衝繩殺手令其別想
    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 【深度】國外戰略飛彈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裝載核彈頭的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構成「三位一體」的核威懾力量仍是當前維護國家安全和實現戰略威懾的重要基石,一直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美國持續延壽和改進現役戰略飛彈,提升作戰性能,並積極規劃下一代戰略威懾武器的發展,強調保持並擴大核優勢。
  • 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中俄軍事聯盟 東風17戰略值班
    「威懾臺獨,大陸東南部署東風—17飛彈(飛彈)」,《聯合報》19日以此為題報導稱,東風—17是一款高超音速武器,被認為是大陸戰略武器的一環。複雜的飛行軌跡使得對它的攔截變得非常困難,增加了其打擊目標的成功率。由於彈頭形狀改進,載荷減少,使得東風—17的射程大增,其打擊目標是對方重要防空系統等高價值目標。
  • 疑似東風17超高音速飛彈露面,一「絕技」幾乎可判航母死刑
    而「東風快遞」系列飛彈也在其快、準、狠的基礎上,不斷「玩」出新花樣,新的東風飛彈不斷刷新著記錄,也持續給我們驚喜。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展示了一款新型的超高音速機動助推滑翔飛彈的演示動畫,而外界分析認為,這次露面的飛彈極有可能就是中國火箭軍的一款「神秘」的超高音速飛彈,也是「東風快遞」的又一新成員——東風-17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