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飛彈驅逐艦「迪凱特」號30日駛入中國南沙群島近南薰礁和赤瓜礁的海域內航行,聲稱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最終被中國軍艦近距離警告驅離。
據外媒當地時間2日報導,美軍公布了9月30日美國海軍「迪凱特」號飛彈驅逐艦與中國海軍170艦在南海對峙的圖片。
▲2018年9月30日,美國海軍照片顯示美國飛彈驅逐艦「迪凱特」號(左)和中國海軍170號軍艦(右)在南海發生對峙。
據外媒gCaptain獲得的一組美國海軍公布的圖片顯示,對峙現場兩艘軍艦的距離頗為接近。
▲美國飛彈驅逐艦「迪凱特」號(左)和中國海軍170號軍艦(右)
▲兩艘軍艦在圖中所示海域相距僅約41米(45yards)
▲該圖顯示「迪凱特」號為了避免發生碰撞企圖避讓中國海軍170號軍艦
據此前報導,美國飛彈驅逐艦「迪凱特」號30日駛入中國南沙群島近南薰礁(Gaven)和赤瓜礁(Johnson)的海域內航行,聲稱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
1日,CNN、ABC等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查爾斯·布朗(Charles Brown)在一份聲明中證實,一艘中國驅逐艦當日靠近並「在距離美國軍艦前方約41米(45yards)處」從前方橫穿,向美艦發出警告並予以驅離,美艦不得不緊急轉向以「防止碰撞」。 美國海軍指責中國海軍的行動是「不安全和不專業的」,幾乎導致了一次碰撞。
據國防部網站2日消息,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就美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海島礁鄰近海域發表談話稱,9月30日,美國海軍「迪凱特」號飛彈驅逐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海有關島礁鄰近海域。中國海軍170艦迅即行動,依法依規對美艦進行識別查證,並予以警告驅離。
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當前,在中國和東協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趨穩向好。但美方一再派軍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海島礁鄰近海域,嚴重威脅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嚴重危害地區和平穩定。中國軍隊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尊重並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航行和飛越自由,但堅決反對任何國家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行違法挑釁之實,威脅沿岸國主權和安全,危害地區和平與穩定。中國軍隊將堅定履行防衛職責,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堅定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延伸閱讀
美艦闖入領海遭驅離照片曝真相:技藝不精且早有預謀
據美軍發布消息:2018年9月30日,美國驅逐艦decatur號(DDG 73)進入中國南薰礁12海裡以內海域做所謂「航行自由」(FON)示威行動時,遭遇中國海軍170號驅逐艦所謂「不安全且非專業挑釁」,170艦「迫近decatur號船首僅45碼距離,後者被迫進行避碰機動」
「approached within 45 yards of Decatur’s bow, after which Decatur maneuvered to prevent a collision」。
10月2日,美國網站gCaptain.com公布了5幅事發時的航空照片。這系列照片拍攝角度較低,無法真實展現45碼距離,但很容易加強兩艦距離過近的印象。
美國網站gCaptain.com公布了5幅事發時的航空照片
邊境計劃firefly就此事向正在越洋訪問的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張競博士請教此事,現結合張競博士的專業分析,對此事件進行梳理。
1。美軍顯然是預謀行事
decatur號系伯克級flight2型,僅設直升機甲板而無機庫
首先,此系列照片系航空照片,decatur號系伯克級flight2型,僅設直升機甲板而無機庫,無法搭載艦載機出行,因此航空攝影非本艦所為,最大可能由P-8A拍攝,該機型機鼻下部裝有光電攝像頭(EO/IR),這是P-8A最主要的成像工具,在以往南沙島礁FON事件中也多見該攝像頭的影像。
機鼻攝像頭實時監控畫面(駕駛席)其成像風格與此次公布的事件影像類似,推測公布的系列照片系對該監視器拍屏所得
歷史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P-8A攝像頭可以攝錄彩色影像,其監視器位於機艙內,且光學與紅外同時成像顯示,但此次卻刻意公布黑白影像(並非紅外成像),且公布圖像已經縮減尺寸並降低質量,究其原因不外是拍屏所得,即用相機對著P-8A駕駛席顯示器拍攝所得。
其次,P-8A臨空拍照表明此事件很可能為預謀事件,因為必須協調艦機時間才可能在遭遇170艦時同時在場。
第三,美軍技藝不精
此次事件非有些媒體報導之170艦橫越迪凱特號艦首,而是追越,即170艦先位迪凱特號後方(左舷),而後加速至平行再至超越後者船首。
170是正經見過世面的軍艦,上圖拍攝於該艦航行於南太平洋 合恩角附近。
此動作足令decatur號蒙羞,因伯克級全燃聯合動力在航速與機動能力方面顯然好過170的柴燃交替,但此事件,迪凱特並未發揮這方面優勢,可能有2: 第一它可能是故意來挑事,唯恐170不來靠近,第二它技藝不精,訓練不足。
此事件中迪凱特的表現看,說它技藝不精並不過分:
追越開始前,decatur號顯然擁有主動,即便兩艦平行時,如果decatur右轉或減速,都將導致170艦被甩開從而喪失追擊態勢,如果重新靠近必須掉頭返回,這一動作會消耗大量時間。
但航空照片顯示,迪凱特號似乎並無機動,
左舷追越時,追趕艦應先發出聲音信號(汽笛兩長兩短),信號發出後才加速追趕,這是常識,如果decatur號收到此信號仍毫無動作,則表明它無疑規避可能的風險,原因仍然有2種可能,如上。
被機動能力不如自己的軍艦追越,顯然不是什麼光彩的經歷,迪凱特的co心真寬。
另外,FON行動中並非毫無危險,1988年在黑海執行FON的巡洋艦曾經遭遇蘇聯護衛艦撞擊,因此「航行自由」行動期間美艦理應保持較高的戒備水平,較高戒備水平理應避免此類事件發生(過於靠近),但卻沒有,如果排除故意挑事的可能性,則表明第七艦隊的艦艇技藝滑坡仍未扭轉,菲茨傑拉德和麥凱恩與貨船相撞一點不冤,而且白撞了,因為訓練不足的問題還沒解決好。
第四,為什麼不是軍方第一時間發布皂片?
此事件雖然美軍做了正式抗議,但公布照片的管道卻是非官方的 gCaptain.com,該網站雖然小有名氣,但卻是一位海事記者創建,不具有官方身份。
為什麼不是軍方第一時間發布皂片?莫非軍方有什麼難言之隱?
南海的海軍j-11與美軍p-8a相遇事件中,美方發布的照片。
無論如何,美軍在此類事件中無論是否佔理,均會第一時間發布消息,影像,這在傳播效果方面,顯然非常有利,即便你佔理,只要不先於對方發布可資傳播的資料,話語權就完全由人家掌握。這類事件已經不是一兩次了,教訓不可謂少,理應注意改善和應對。
有理不在聲高是錯的!有理必須聲高而且要先聲奪人。
第五,《海上意外相遇規則》顯然一點作用沒有發揮,
2014年中國推動在華舉行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年會通過《海上意外相遇規則》The Code for Unplanned Encounters at Sea,就避免海上意外的方法做法都做了詳細而明確的規定,可操作性很高,此文件中文不可查,可能系保密原因未予以公布,但英文版本很容易查閱。
下圖是美軍發布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文本的版本信息
這個規則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現本次事件,雖然雙方都沒有公布此事件期間兩艦(可能還有艦機)的通信記錄,但毫無疑問《海上意外相遇規則》並未起效。
上圖是海上意外相遇規則中有關艦艇意外相遇時應使用的通信方式
最後,一點延伸思考,南薰礁現在已經變成島了,作為人工填海而成的島,是否可以主張領海?國內學者的主流意見為:這方面國際法海洋公約並未明確,仍屬於灰色地帶,但我國的態度是可以主張。此次事件顯然證明了這種態度。
如果可以主張領海,可能帶來另一個問題:12海裡和法定管轄區域之外存在公海,也即south china sea是存在公海的,如果這樣,那么九段線的法律含義究竟是什麼?(作者署名:邊境計劃firefly)
這是一個老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