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臺新竹機場 只需解放軍火箭炮營一次齊射……

2021-02-17 亞洲火車總站

關於解放軍攻臺的問題,1949年以後,兩岸軍方、政府和民間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來進行研究。在進入21世紀後,隨著解放軍針對臺灣部署的飛彈旅數量持續增加,陸軍各針對臺灣戰備的集團軍也陸續裝備射程140公裡的遠程火箭炮。以及最主要的,解放軍空軍對地打擊能力的持續提高,攻臺作戰的行動第一天,臺軍將承受的打擊也在不斷攀升。

儘管臺灣媒體,乃至軍方如今都已經開始 採取鴕鳥政策,把腦袋埋在沙子裡,好像不去正視現實,就可以改變真實世界一樣。他們至今相信解放軍需要向臺灣投射數量非常龐大的火力,才能壓制臺灣的防禦力量……

西方媒體繪製的解放軍可能用於對臺打擊的機場和飛彈基地的位置

臺軍機場部署圖

但客觀的事實卻不會因此改變。

其實2016年,解放軍東部戰區的集團軍火箭炮部隊就已經開始在演習中演練使用射程140公裡以上的新型300毫米制導火箭彈實施跨海打擊。

而這個打擊目標是誰呢?

其實非常明顯,就是距離福建平潭直線距離恰好140公裡的臺灣新竹空軍基地。

更加詳細的臺軍部署圖

那麼,解放軍可能如何攻擊新竹基地,集團軍遠火旅是否有能力單憑300毫米遠程火箭炮就癱瘓新竹基地呢?

我們不妨來看圖說話。

新竹機場有多少個目標需要打擊,各需要使用什麼類型的彈藥,打擊多少次呢?

右鍵可放大,新竹基地衛星圖,可看到有大量的機堡,飛行員宿舍區是獨棟紅色房頂的小樓

從衛星照片上我們可以數到,新竹機場的機堡約有40個,這些機堡中多數為防禦250公斤炸彈直接命中設計。

所以,火箭炮單發可能很難直接將其摧毀——300毫米火箭炮的彈頭載荷正好是250公斤左右,雖然我們知道,現在條件下,是有100多公斤的高速鑽地彈,照樣能打穿頂上有一米鋼筋混凝土的這種機堡的。解放軍在演習中也展示過火箭炮發射鑽地彈摧毀鋼筋混凝土加固目標。

衛星照片可以清楚看到彈藥庫、油庫、飛機維護廠棚,停機坪,值班機位,以及機堡位置

所以,上述這些機堡應該是遠火旅的重要打擊目標。尤其是在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大部分飛機都停機堡裡面,一發價值數萬美元的火箭彈 直接把價值數千萬的戰鬥機炸個稀碎,這肯定是很值得的「買賣」。此外,據介紹,臺軍高價向美國採購的機場跑道搶修設備,也放在機堡裡,當機堡被摧毀,這些裝備自然也就……

40個機堡 ,如果按照每發機堡一枚300毫米鑽地火箭來算,那麼僅需要40枚火箭彈,稍留餘量,算它48枚。PHL-03火箭炮每車12枚,也就是4輛發射車一次齊射的事。

臺軍的機庫混凝土有兩米不?

新竹的大部分機堡是按照美軍標準建造

4輛發射車,恰好是一個解放軍遠火旅發射連的發射車數量。

現在解放軍攻臺主力部隊,71、74集團軍遠火旅各有兩個遠火營,每個營有三個連,12輛發射車。所以,抽出一個連,小意思了。

在當初1軍遠火旅訓練的文宣文章裡還提到過「多彈種打同一目標」的問題,而且還強調是,首發破壞防護設施,次發實施殺傷。

這應該也是針對這些防護機庫的打擊方法。

不過因為遠火制導精度不大可能做到1米之內,所以搞首發開洞,次發鑽入爆炸這樣的花樣應該說——至少是不能保證成功的。

而廠棚則是毫無防護力,只能遮風避雨

有的機庫甚至是上世紀60-70年代就造了,防護力只能抵擋一下小炸彈

臺軍還購買了包括推土機,速幹水泥、打孔鋼板在內的機場維修套件,存放在跑道盡頭的機庫內,準備搶修跑道

所以推測應該是首發擊中機庫後,「敲山震虎」,讓敵人從遭到破壞但尚未徹底摧毀的機庫中搶救殘存裝備,或者將倖存的飛機、設備開出來的時候,用集束彈進行覆蓋。

那麼,即使按照這種打法,那就是再多安排一個連待命,等待前方偵察打擊效果的無人機或者特種部隊,發回實時的打擊效果評估後,再予以第二次殺傷。

儘管可以說,摧毀機堡,直接消滅敵方大部分飛機,是遠比以前炸跑道,讓敵人陷入癱瘓要高級得多的打擊方式,但為了讓一座機場失去繼續支持敵方航空作戰能力,那麼還需要打擊多個目標。

一般來說,壓制敵機場的作戰,還需要摧毀一系列重要目標,如敵機場的維護修理廠棚、油庫、彈藥庫、控制塔臺、空軍基地指揮管制設施、防空陣地、以及飛行員宿舍等。

從衛星照片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上述目標。

美軍的SDB只有150公斤,但卻能輕鬆擊穿2米混凝土機堡並消滅其中的飛機

被戰斧飛彈擊穿的敘利亞機庫

被美軍擊毀的伊拉克機庫,基本上這些冷戰早期設計的機庫是根本防禦不了現代的新型彈藥的

這其中,新竹基地的油庫可能部分實現了地下化,在地面上只能看到四個綠色油罐,似乎也不是很大,當然了,如果解放軍的情報工作連敵人地下油庫的位置都搞不清,那這仗也別打了。

機場的地下油庫一般來說也不可能深埋地下,只要搞清具體地點,用火箭彈觸地爆炸都足以將其摧毀。

至於彈藥庫,那就很明顯了,在機場靠北面的地方可以看到5座非常美式的彈藥庫,像方形的墳包一樣,庫房的規模都很大,顯然儲備了保障數十架幻影2000-5戰鬥機作戰所需的所有彈藥。考慮到這些庫房規模確實非常大,防護措施可能要超過機堡,250公斤左右的戰鬥部可能很難將其直接擊穿。或許這要留給戰術飛彈或者在火箭炮壓制敵防空系統後,用戰鬥機投擲KAB-1500之類的鑽地炸彈來將其摧毀。

新竹的那幾個巨大墳堆般的彈藥庫,可能要動用空軍飛機投擲重型鑽地彈,或者麻煩火箭軍動用一下東風-15C,才能炸毀,圖為美軍把F-117拖到當年被它炸毀的伊拉克機庫前牌照,這個機庫的混凝土頂棚厚度起碼有4-5米

類似的混凝土彈藥庫

還可以看到新竹基地有設施比較完善的維修維護設備,也是在機場北面,一圈白色廠棚,顯然是為了維護幻影-2000戰鬥機而設置的。

這些設施的防護能力接近於0,就是普通的廠房,用集束彈頭就可以大面積予以破壞。

至於指揮控制設施、雷達,這些都一目了然。對於制導火箭彈來說都是可以輕鬆予以殺傷的目標。

至於那些紅色樓頂,臺軍「天之驕子」的宿舍——在戰時更是再明顯不過的高價值目標。

當然,是否予以打擊,或許要看解放軍是不是手下留情了——不過在空軍鼎新試訓基地那個模擬的「清泉崗機場」,飛行員宿舍的位置,可是密密麻麻的布滿了集束炸彈的子彈藥炸出來的小坑的……畢竟,對敵人手下留情,就是對自己人的殘忍。

這些目標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可以數出40-60個,如果考慮用集束彈藥同時覆蓋多個緊密相鄰目標的情況,那麼或許再有48發火箭彈也就差不多夠了。

也就是說,一個火箭炮營,用兩個連實施齊射,一個連待命實施補充打擊。

一個連4輛車齊射就是這樣……

精確制導火箭彈將現代陸戰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雖然對手確實有點不給力,但這也不是手下留情的理由……

一次性攻擊就可以讓新竹基地失去作戰能力。

當然,這裡面還沒有考慮攻擊跑道的問題,堅固的彈藥庫也因為防護能力明顯超出了火箭彈打擊的效能範圍,而沒有考慮在裡面。

不過在現代條件下這當然不是事,因為我們上面說的還只是部署到平潭的一個火箭炮營所能做的事情。

隨著未來74集團軍和71集團軍遠火旅可能率先換裝新型模塊化遠程火箭炮,750毫米短程彈道飛彈也可能隨之入列,到那時,一發「火龍」入魂即可。當然,如果不強求由陸軍自己把事兒全辦了,等著空軍或者火箭軍來解決也是沒問題的。

而且,隨著這些射程300公裡,或者更高的370毫米遠程火箭蛋和750毫米戰術飛彈入列,臺灣的絕大部分機場都將納入解放軍陸軍遠火和飛彈的打擊範圍內。

當然,這並不是說攻臺的火力準備階段以後就可以由陸軍四個遠火營就包辦了。只是說,未來的對臺火力打擊,解放軍的選擇會更加多樣化,更加靈活。

在重複重疊的打擊火力之下, 臺軍將成為被「發現即打擊,打擊即摧毀」的理想狀態下的假想敵,可能……打起仗來的感覺,和朱日和的「紅軍」差不多吧……

未來,臺軍吃不到火箭彈的地方,從距離上來看,就只有臺灣東海岸南部,但是……東風快遞了解一下?

五一長假給自己放了個假……明天八一八前幾天的不明飛行物

相關焦點

  • 解放軍新箱式火箭炮亮相,可打擊臺軍大部分機場
    新箱火採用了新的萬山特車底盤,比老式的PHL-03自行火箭炮更加緊湊,動力、傳動、信息化程度和通過性也比老式火箭炮底盤更好。新型箱型火箭炮是一種模塊化火箭炮,可以搭載300毫米火箭炮模塊,370毫米火箭炮模塊或750毫米彈道飛彈模塊,具備機動性能強,打擊精準度高,火力猛,信息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 新箱式火箭炮再次公開亮相 可打擊臺軍大部分機場
    新箱火採用了新的萬山特車底盤,比老式的PHL-03自行火箭炮更加緊湊,動力、傳動、信息化程度和通過性也比老式火箭炮底盤更好。新型箱型火箭炮是一種模塊化火箭炮,可以搭載300毫米火箭炮模塊,370毫米火箭炮模塊或750毫米彈道飛彈模塊,具備機動性能強,打擊精準度高,火力猛,信息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 現在,解放軍的火箭炮可以覆蓋臺灣全境了
    據東部戰區官方微信號此前報導,72集團軍炮兵旅已經換裝該型火箭炮,取代了原來的PHL-03型遠程火箭炮。該型火箭炮可以發射300/370毫米火箭彈,也可以發射750毫米彈道飛彈及巡飛彈,其射程達300公裡以上。以前解放軍火箭炮只能從福建沿海攻擊臺灣西部,如今解放軍從浙東沿海發射火箭炮既可覆蓋臺灣全島。
  • 國產先進火箭炮亮相中東!附帶新型末敏彈,一次齊射團滅裝甲營!
    而在我們中國眾多的對外出口武器裝備中,有這樣一型裝備在性能上堪稱是世界第一,即便是美俄這樣的世界頂尖軍事強國,也不具備此方面與我們競爭的實力,這一型先進的中國製造裝備便是火箭炮。集精度、射程、威力於一身的國產火箭炮日前再傳捷報,成功出口中東土豪國卡達驚豔亮相,在各項性能上都堪稱是可圈可點,即是國產的神鷹400火箭炮。
  • 美軍M270一次能打爆6個足球場 解放軍:我們火箭炮威力更強
    越南女兵打仗為何不穿內衣    M270多管火箭系統是美軍在1983年開始使用的自走多管火箭炮武器,可以攜帶12枚火箭或2枚MGM-140 陸軍戰術飛彈系統飛彈,火箭可搭載有導引或無導引的彈頭,射程達42公裡,若搭載M30飛彈,射程可超過60公裡,ATACM的射程則是300公裡遠。
  • 下『鋼雨』了,一次齊射40發,國產11式火箭炮火力到底有多猛
    將火箭炮齊射稱為「鋼雨」還得追溯到海灣戰爭,當時美國動用兩百餘臺M270發射了上萬發火箭彈,滿天火箭彈洗地的場景非常壯觀,從此「鋼雨」便成為了火箭彈的外號。
  • 對岸問憑啥兩個連能摧毀新竹基地,就憑這個……
    昨天關於火箭炮攻擊臺灣新竹機場的簡單分析,讓臺灣媒體Hi了一番,不少臺媒大幅刪減內容,轉載了這篇文章後,下面一幫綠小將們是群魔亂舞。總的來說,就是說「你們大陸就會吹牛」唄。那今天還是繼續傷害臺獨分子感情吧——順便說一句,之前臺灣國防部說觀察者網寫的文章是「傷害臺灣人民感情」……但事實上我們從來只是說客觀事實而已。
  • 魚叉飛彈+多管火箭炮將嚴重威脅登陸部隊,該如何應對?
    先來看這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炮,該型火箭炮是美軍現役最新型火箭炮。與M270"鋼雨"火箭炮的最大區別是底盤由履帶式改為輪式,車重減輕到了10噸,可由臺灣現役C-130運輸機運輸,具有機動性能高、火力性能強、通用性能好等特點。一輛發射車可以裝載6枚227mmGMLRS制導型火箭彈,其彈體上加裝了GpS慣導組件,而且在火箭彈前端安裝有小型鴨翼,提高了火箭彈的飛行穩定性與打擊精度。
  • 用火箭炮和中國叫板?越猴必被中國的衛士火箭炮碾壓!
    以色列輕型LAR-160火箭炮系統,口徑160毫米,標準配置兩套每個存儲13枚火箭的多管發射貨櫃,系統可以用履帶式,輪式或拖車底盤運載。該系統採用消耗發射貨櫃方式,多管火箭在發射時,只需整體卸下並換裝消耗發射貨櫃。
  • 喀秋莎火箭炮
    相較於其他的火炮,這種多軌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它們雖比其他火炮來的脆弱,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箭炮(自行火箭炮不同於自行火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和其他火箭炮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
  • 臺灣新竹空軍基地"幻影"戰鬥機,最近天沒亮就起飛
    臺媒稱,這種現象出現在賴清德大放「臺獨」狂言之後,民眾猜測這可能是臺軍應對解放軍戰機提高「繞臺」頻率的措施。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新竹空軍基地的「幻影」(臺灣稱「幻象」)戰鬥機規定訓練時間為上午7點,然而近期天沒亮,市民就頻繁聽到戰機引擎聲響。對此,新竹空軍基地表示「沒有評論」。
  • 恐怖的俄羅斯「龍捲風」火箭炮 齊射可覆蓋70公裡外67公頃面積
    BM-30火箭炮「龍捲風」是繼「喀秋莎」、「冰雹」後,俄羅斯研製的第三代火箭炮系統。雖然「喀秋莎」在二戰時期聲名遠揚,「冰雹」也曾經受戰爭的洗禮,但是真正能讓人望而生畏的其實還是BM-30「龍捲風」火箭炮。「龍捲風」多管火箭炮系統的各種優勢非常明顯。
  • 美售臺遠程火箭炮,嚴重威脅我軍登陸部隊?一張照片讓臺軍絕望了
    使用火箭彈的時候,可以對70公裡外的目標進行打擊,新型的GMLRS射程可調節火箭彈,基礎射程為70公裡、GMLRS+版本提升到120公裡,目前測試中的GMLRS ER版本的射程更是高達150公裡。海馬斯火箭炮系統配備的彈藥十分豐富,彈種很多,包括鑽地彈、殺爆彈、雙用途子母彈、末敏彈乃至雲爆彈都是備選。海馬斯火箭炮的精確度比較好。
  •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軍在上甘嶺戰役中因使用不當和浪費被批評
    隨著危機的過去,蘇聯發動了反攻火箭炮編入步兵師、步兵軍、坦克軍、合成集團軍,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在內,這些營有兩種不同的結構,一個營有三個炮兵連,一個營有兩個炮兵連。每個炮兵連有8門火箭炮,當M-30火箭炮在1942年被部署時,3個營由3個炮連減為2個炮連,炮連減為4個發射架,全團共24個發射架。
  • 央視報導:中國陸軍火箭炮成功打擊海上移動目標
    (國產PHL-03A型300毫米火箭炮)從央視的報導中可知,李文濤中校所指揮的遠火營使用的還是老式的PHL-03A型火箭炮,這種火箭炮是我國在逆向仿製俄羅斯9K58「龍捲風」火箭炮的基礎上優化升級而來的一種300
  • 綠媒說臺軍要在金馬部署火箭炮「嚇阻大陸」
    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不能維護祖國統一,那還要解放軍幹什麼?!」」牌火箭炮在金門馬祖,能嚇阻大陸嗎?與被網友諷刺「沒威力又打不準」的「雷霆2000」不同,解放軍目前裝備的PHL-03型300毫米遠程火箭炮堪稱是世界最強火箭炮之一,能夠在數十乃至上百公裡射程內以及高精度打擊目標,所使用的300
  • 解放軍不用的火箭炮,在國際上卻成了「香餑餑」
    在國際火箭炮排名上,我國要是自稱第二,沒人敢說是第一。因其射程跟火箭彈口徑相關,衛士-2D最大射程可達到480公裡,堪比短程飛彈的射程,被稱為「火箭炮之王」。480公裡看似不遠,但足以覆蓋整個臺灣省。
  • 【裝備】暴風雨式的打擊:俄羅斯9K58(BM-30)龍捲風式火箭炮系統
    BM-30火箭炮齊射的壯觀場面。但是對於善於快速機動彌補防線空白的德軍來說,前者常常難以一次奏效。在二戰時期蘇聯紅軍的作戰理論中,強調大量集中火炮和前線強擊航空兵火力。當時蘇聯紅軍的無線電設備數量不足,性能也不佳,無法配備到基層單位。紅軍中自然也就沒有西方盟軍或者納粹德國陸軍中的炮兵前進觀察員(或火力引導官)。因此火力突破時必須嚴格遵守事前規定的時間表,否則將導致慘重的誤傷。
  • 【超視覺震撼】解放軍地空飛彈三彈齊射!
    視頻來源:央視軍事報導地空飛彈三發齊射,這畫面太美!啥都不說了,直接上動圖! 而在實際行動中,我們已經看到了解放軍越來越多的軍事行動,無一不向我們證實著這個堅定地立場。與此同時,「繞島巡航」四個字似乎也已經成為了今年的熱點話題。就在同一時間段,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機對臺繞島巡航動作不斷增加,幾乎隔一兩天就來一次。一開始,臺灣空軍戰機還企圖「打探」一下解放軍戰機,但當即就受到解放軍飛行員嚴厲警告「馬上離開,否則後果自負」後,不敢再有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