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對「黃金峽谷行動」的反思

2021-02-17 國際電子戰

蘇聯認為,1986年4月美國對利比亞發動的空襲——「黃金峽谷行動」,暴露了利比亞防空人員能力的欠缺,而非蘇聯防空系統存在技術缺陷。

1986年,美國精心策劃了一場旨在消滅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空軍和海軍聯合空襲行動—— 「黃金峽谷行動」,這是現代世界戰爭史上第一次「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雖然事隔多年,這次行動的經驗教訓至今仍然具有非常客觀的現實意義。

美軍點燃「草原烈火行動」

實際上,1985年秋天美國就制定了針對利比亞的「草原烈火行動」計劃,同年10月美國「珊瑚海」號航母駛向地中海,直到第二年戰爭結束。「草原烈火行動」意在激怒利比亞,使其對在錫拉德灣進行演習的美國第六艦隊採取行動,因為卡扎菲宣稱錫拉德灣是利比亞的領海,儘管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

1986年3月24日早晨,2架從「美國」號航母起飛的海軍VF102中隊「雄貓」F-14A戰鬥機穿越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線(北緯32度30分),遭到利比亞S-200VE飛彈連的阻擊。但兩枚蘇制「薩姆-5」飛彈因受到美軍電子幹擾機的幹擾,沒有擊中目標。當天中午,又一場戰鬥打響了。利比亞1025飛行中隊的2架「米格-25PD」戰鬥機升空,試圖攔截美海軍VF103中隊的2架「雄貓」F-14A戰鬥機,但「米格-25PD」戰鬥機還未靠近美國戰機,就被美國E-2C預警機發現,並遭到美國海軍VF303中隊的「雄貓」F-14A戰鬥機攔截,無功而返。F-14A戰鬥機在距離利比亞海岸40千米的地方受到S-200VE炮火的阻擊。為了避免再次遭受阻擊,F-14A戰鬥機請求EA-6B電子攻擊飛機進行支援,但是在EA-6B到來之前,利比亞S-200VE仍進行了射擊,只是沒有擊中目標。

24/25日夜晚,美國海軍VA-83中隊的部分A-7E「海盜II」攻擊機從美國「薩拉託加」號航母起飛,向利比亞發起攻擊。該機攜帶的AGM-88A高速反輻射飛彈(HARM)摧毀了利比亞S-200VE防空系統的5N62V火控雷達。第二天,更換的雷達被美軍用同樣的方式幹掉,利比亞的S-200VE防空系統曾一度「摸瞎」。

1986年3月24日至25日「草原烈火」行動期間,美軍擊沉擊傷了利比亞5艘飛彈巡邏艇,摧毀了2座防空飛彈發射陣地,殺傷150餘人,美軍無一傷亡。不過,這只是美軍大規模空襲的前奏,更猛烈的打擊將來自於隨後發動的「黃金峽谷」空襲戰役。

美軍「黃金峽谷行動」大獲全勝

對利比亞目標首次進行飛彈炸彈襲擊之後,美國立即進行「黃金峽谷行動」空襲戰役前的偵察準備工作。通過對經過無線電、無線電中繼和對流層通信信道進行的直接通話及情報傳遞的監聽和攔截,美軍得到了對行動結果最有價值的情報。為保障長期空中雷達控制,對利比亞空軍可能針對美軍第6艦隊戰鬥群發起的反擊進行預警,北約的E-3A預警機也開始在地中海中部上空進行戰鬥巡邏飛行。在行動準備階段,美軍研究並明確了利比亞防空兵器的戰術技術性能,利比亞防空部隊雷達偵察系統的構成和特點,防區內防空飛彈火力和指揮系統構成和特點,充分做到了知己知彼。

例如,「黃金峽谷行動」之前,RC-135信號情報飛機進行的最後一次飛行是在4月14日上午10點至晚10點。在這段時間,至少有一架RC-135信號情報飛機對利比亞進行偵察,可能是對以前獲得的利比亞雷達與SAM發射場進行最後的確認。作戰發起時,一架RC-135信號情報飛機仍在利比亞空域附近進行偵察。

1986年4月2日一架TWA航班爆炸,4月15日美國士兵經常光顧的西柏林一家迪廳遭受炸彈攻擊,這兩起恐怖襲擊成為美軍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的又一個導火索,經過縝密計劃的「黃金峽谷行動」開始了。c「黃金峽谷行動」的主要意圖是,使用數量不多的突擊飛機,在夜間利比亞方面比較麻痺的時候發起行動,超低空飛行,通過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雷達場和火力系統盲區,突然而秘密地接近早已選定的攻擊目標,使用高爆炸彈和集束炸彈,對地面目標實施集中精確打擊。

美軍為本次行動選擇了5個攻擊目標,3個在的黎波裡,2個在班加西。其中3個與恐怖分子有關的目標分別是:的黎波裡的阿普皮耶軍營(卡扎菲的司令部也位於此地)、Side Bilal 營地以及靠近班加西的賈瑪伊利亞警衛隊(利比亞精銳部隊),剩下的兩個目標是班加西附近的貝尼納空軍基地以及的黎波裡國際機場的軍用機場,這裡曾經是惠勒斯美國空軍基地。

美國海軍負責打擊班加西的目標。6架從美國「珊瑚海」航母起飛的A-6E 「入侵者」攻擊機用500磅的高爆炸彈與集束炸彈轟炸了利比亞的貝尼納空軍基地。「美國」號航母VA-34中隊的6架A-6E戰鬥機則用500磅炸彈轟炸了賈瑪伊利亞警衛隊軍營。這次攻擊得到「美國」號航母VA-46中隊與VA-72中隊6架A-7E「海盜II」攻擊機的支援,「珊瑚海」航母VFA-131與VFA-132中隊的F/A-18A「大黃蜂」戰鬥機也參加了戰鬥,它裝備有AGM-88A HARM。據某些媒體報導,A-7E「海盜II」攻擊機還投擲了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美國空軍與海軍的行動都得到了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的配合。

利比亞貝尼納空軍基地也被摧毀。據蘇聯方面披露,該基地的4架「米格-23」戰鬥機、2架「米-8」直升機以及一個飛彈發射場被摧毀。美國方面還說,2架「福克」F.27輕型運輸機被摧毀。

對的黎波裡附近3個目標的打擊任務由駐紮在英國拉肯希斯空軍基地的美空軍第48戰術飛行聯隊的18架F-111F飛機實施。每個F-111F中隊都有一架EF-111A「渡鴉」電子對抗飛機相伴。整個打擊行動還得到「珊瑚海」航母上美國海軍陸戰隊VMFA-323與VMFA-351中隊裝備HARM飛彈的F/A-18A 「大黃蜂」戰鬥機的支援。

在的黎波裡國際機場,1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被徹底炸毀,2架「伊爾-76」運輸機被嚴重毀壞(蘇聯稱)或摧毀(西方報導)。關於F-111F的攻擊結果,Walter Boyne在《空軍》雜誌上撰文指出:「雖然所有的目標都遭到打擊,只有4架F-111F成功投擲彈藥。由於飛機故障或嚴格的交戰規則,7架飛機錯過目標,1架飛機失蹤;而且還造成了附帶損傷,一枚炸彈在法國大使館附近爆炸。」

執行任務的6架F-111F用攜帶的Mk82炸彈與GBU-10「鋪路者II」雷射制導炸彈轟炸的黎波裡國際機場的既定目標。事後,蘇聯媒體雖然認同美國的毀損評估,但卻指出,美國投擲的炸彈中有一半沒有爆炸,而被利比亞作戰工程人員運走。

「黃金峽谷行動」是美軍引以為榮的一次電子戰,成為世界戰爭史上首次「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的經典戰例。美軍從中也吸取了一些有益的教訓,主要有:

(1)各軍種間需要進一步實現互操作與統一。這次美國空軍與海軍分別行動的原因就是美國海軍沒有HAVE QUICK電臺,而且空軍與海軍的術語與規程差別很大;

(2)對利比亞的打擊表明:在實施大規模作戰時,應使用E-3預警機(而不是用改進的KC-10飛機作為機載指控中心);

(3)需要改進情報分發系統,代替情報人員在軍種間傳遞信息;

(4)EF-111A「渡鴉」電子對抗飛機的幹擾能力得到驗證。

利比亞防空系統揭秘

利比亞防空部隊分為3個區域部署在的黎波裡、錫德拉灣以及班加西,每個防區負責一定的空域,都部署了S-75M(SA-2)和S-125M系統。其中,的黎波裡有兩個飛彈旅,位於東西兩側。錫德拉灣部署了一個S-125M旅和一個S-200VE營,但是都在「草原烈火行動」中被摧毀。班加西則由一個S-75M/S-125M旅防禦,並增援了一個Kub(SA-6)飛彈團。最大的問題是,這三個防區都是海濱城市,而且沒有部署飛彈連防禦海上威脅。當然,在危機情況下,可以在飛彈使用區前沿部署戰鬥機進行作戰空中巡邏。然而,不知什麼原因,利比亞將其絕大多數戰鬥機部署在利比亞南部(可能是擔心來自查德方面的法國攻擊而不是害怕來自北方的美國的空襲),只是在靠近班加西的貝尼納空軍基地留有一個由12架「米格-23ML」組成的飛行中隊。

這三個防區都擁有一定的雷達探測系統。例如,每個防區都部署1~2部P-14遠程雷達以及P-12與P-18偵察與目標獲取雷達。低空探測任務則由P-19於P-15雷達擔任。P -35與P-37雷達則部署在貝尼納空軍基地附近,戰鬥機攔截控制系統也採用這兩種雷達,但是能夠執行攔截任務的戰鬥機卻少得可憐。Kub團擁有P-40偵察與目標獲取雷達。但是,這些利比亞防區都沒有信號情報部隊。這在當時的華沙條約國是一個普遍現象。在華約國家,防空部隊的無源信號情報站支援有源雷達。

的黎波裡的防空任務完全由一個「響尾蛇」飛彈團擔任。該團裝備有法國火控與目標獲取雷達,但是該團沒有與連接蘇聯SAM系統的Vector數據交換網連接。雖然戰鬥機部隊擁有自己的Vozdukh數據交換系統,但是戰鬥機數量短缺意味著該網在作戰中的作用微不足道,只能成為美軍的打擊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蘇聯的SAM系統,如S-200VE「織女星」(SA-5)是在1985年底交付利比亞的。例如,部署在錫拉德灣S-200VE系統在1986年2月~3月達到戰備狀態。美軍空襲時,由於系統尚未建成,飛彈是按照一個營(帶有一個發射連)部署的。而根據蘇聯的學說,S-200VE系統的典型部署應是「集團營」,在某些國家是按照團級規模部署的,而且總是得到S-125 Neva(SA-3)系統的保護,以防止低空攻擊。利比亞防空系統是在1986年3月的「草原烈火行動」期間立即進行測試的。

而且,與普遍的看法相左,利比亞的防空系統並沒有完全按照蘇聯的方式建造,這也為其遭受攻擊埋下隱患。雖然利比亞防空系統的大多數裝備來自蘇聯,但在蘇聯地空飛彈(SAM)系統中混有法國的「響尾蛇」短程防空飛彈,以及法國、德國、瑞典的防空指控系統與少量的雷達裝備。利比亞空軍還使用法國「幻影」F.1ED/F.5D戰鬥機擔任防空任務。由於蘇聯與西方國家的指控系統完全不兼容,因此彼此之間無法交換數據。

再者,利比亞的S-200VE的防空系統並不是由蘇聯人負責、而是由利比亞人掌管。蘇聯的技術小組只負責使用維護,不參與任何作戰行動,而且也只是在出現故障時才被通知到現場。

蘇聯對利比亞戰爭的調查與分析

關於「草原烈火行動」,美國報導稱在每次攻擊中,利比亞都發射2枚飛彈;但蘇聯方面卻說每次只發射1枚飛彈。這種矛盾的說法使蘇聯防空司令派出由Vladimir Yaroshenko中將率領的代表團前往利比亞調查防空系統失利原因,以評估S-200VE防空系統的作戰效能。因為「草原烈火行動」是該系統首次作戰使用,蘇聯指揮官想了解其表現如何。儘管代表團3月底就做好工作準備,但由於利比亞方面對談判的拖延,直到4月16日蘇聯代表團才被允許赴利,而且20日才被允許開始工作。毫無疑問,該代表團試圖發現防空系統失敗的理由,而且這些理由可以使蘇聯防空系統的技術能力不受懷疑。

最大的迷惑就是利比亞為什麼對美國的攻擊毫無準備?因為裡根曾經向卡扎菲發出再也明白不過的警告,同時媒體也普遍猜測美國有可能打擊利比亞;而且,德國歷史學家Bernd寫道:4月13日,蘇聯方面警告卡扎菲「一場對利比亞的攻擊迫在眉睫」。很顯然,這條信息來自蘇聯的人工與通信情報。

4月14日晚,利比亞防空系統沒有進入較高級的戰備狀態。絕大多數雷達處於關機狀態。雖然少數雷達在工作,但軍官卻不在現場,雷達與SAM系統是由軍士指揮,只有在防區指揮所才能看到軍官的身影,但就是這些人也沒有對事件做出正確的評估和有效的反應。當時,只有2部P-14遠程雷達處於工作狀態,1部在的黎波裡,但卻在攻擊發動前3小時的22:30左右關機了;另一部在班加西,但這部雷達在午夜後被美軍成功地幹擾。面對幹擾,利比亞工作人員沒有採取任何電子反幹擾措施。據稱,利比亞士兵打電話叫醒了睡夢中的官員。

雖然幹擾向部署在班加西附近的SAM系統發出警報,但是其P-18與P-12雷達也受到幹擾,於是,防空部隊失去了正確的目標指示。總共有6個飛彈連開機:3個S-75飛彈連、2個S-125飛彈連、1個Kub飛彈連。這些飛彈連及其P-19雷達都成為美軍對敵防空壓制的目標。蘇聯媒體報導,美軍在20分鐘內發射了30枚HARM飛彈。由於火控雷達被擊毀,利比亞這六個飛彈連全都處於癱瘓狀態。在剩下的兩個飛彈連中,S-125飛彈連損失1部P-19雷達,其P-18雷達被美軍幹擾。該連在美軍攻擊期間沒有任何發射。另一個S-75飛彈連,分別在美軍戰鬥機距其32千米與25千米的時候發射了3枚與2枚飛彈,但是沒有命中目標。從受到攻擊的飛彈連看,只有Kub飛彈連在被摧毀前發射了1枚飛彈,在其火控雷達被幹掉後,交火也就被迫中止。

空襲期間,美軍發射的HARM飛彈或炸彈摧毀了利比亞貝尼納空軍基地的P-35雷達。一家媒體透露,由於執行地面控制截擊任務的雷達受損,「米格-23」中隊的指揮官拒絕飛機起飛,但實際情況也可能是絕大多數飛行員還睡在家裡。

的黎波裡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美軍發動對敵防空壓制攻擊時,這裡的飛彈發射場雷達都處於關機狀態。因此,美國只摧毀了少數雷達:1部法國Volex雷達、1部P-19雷達、1部P-15雷達。雖然其他的雷達也可能被擊中,但是所有的SAM飛彈連都倖免於難。

美國的1或2個F-111F中隊沒有直接從北部發動進攻;相反,它們穿越了利比亞與突尼西亞交接的海岸線,直抵利比亞東南部,並在距離的黎波裡大約50千米的地方掉頭北上,從沙漠一側向的黎波裡發動攻擊。這些F-111F在利比亞兩個S-125防區之間的低空盲區飛行,而且利比亞毫無覺察。

美軍使用Mk82轟炸的黎波裡國際機場、投擲GBU-10炸彈轟炸Side Bilal 營地都非常順利,但對阿普皮耶軍營的攻擊則出現戲劇性場面。第一波攻擊的第一架飛機錯過目標50米,第二架飛機因技術問題放棄了投擲炸彈,第三架飛機投擲的4枚GBU-10炸彈直接命中目標。實施第二波攻擊的美軍戰機抵達目標時,受到了利比亞炮火的強烈攻擊。由於失去跟蹤,第一架飛機錯過目標2.7千米,炸彈誤炸了部分的黎波裡平民,一枚炸彈還在法國大使館附近爆炸,引起外交事件;第二架飛機運氣更糟,被ESU-23-4飛彈擊中(蘇聯說法,美國認為是被SAM飛彈擊中),墜入大海;第三架飛機可能中途放棄。

在這期間,利比亞部分SAM防空系統開機並試圖與美國飛機交火。例如,利比亞Kub飛彈連射擊兩次,每次各發射一枚飛彈;以及S-125飛彈連進行7次交戰,其中兩次各發射1枚飛彈,餘下的5次每次都是雙彈齊發。蘇聯認為,利比亞的反擊混亂無序,並稱SAM飛彈的密集炮火拒止了F-111F的一次行動,使其放棄對既定目標的攻擊。

4月16日,美國與利比亞進行了「黃金峽谷行動」的最後一輪交戰。執行突擊後空中偵察任務的美空軍SR-71「黑鳥」先進遠程戰略偵察機,受到利比亞S-75炮火的攻擊,利比亞總共發射5枚飛彈,但都沒有命中。

蘇聯沒有對法國的「響尾蛇」飛彈進行任何評估,因為該代表團沒有接觸該系統。

S-200VE防空系統的最初設計目的是對付攜帶「獵狗」飛彈的轟炸機。隨著這種威脅的隱退,其作用改為應對防區外偵察與幹擾飛機。由於當時沒有打擊機動目標的要求,S-200VE對打擊機動目標可謂無能為力。根據利比亞向蘇聯提供的火控系統記錄信息(包括雷達屏幕圖像)以及防空人員的報告,蘇聯三家獨立的機構——Almaz Consortium、防空司令部以及國防部研究院,對S-200VE系統的作戰效能進行了分析。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分析結果非常相似,即:在交火條件下,S-200VE的防空系統命中率應達到96~99%。

蘇聯Koldunov元帥得出結論:利比亞官員「傲慢自大」,根本不把蘇聯顧問放在眼裡;同時,所有利比亞防空系統工作人員都「不勝任工作」,而且「訓練不夠」。

其它造成利比亞防空系統不堪一擊的原因是:

(1)SAM飛彈與雷達的部署有誤。例如,在的黎波裡,雷達覆蓋與飛彈使用區在低空出現盲區。美國F-111F就是利用這一「空子」,在50~60高度飛行魚貫而入的。蘇聯顧問曾提出改變雷達部署,但是這些建議沒有引起重視。

(2)防空系統使用和維護不當。許多SAM防空系統雷達因調諧不準而出現使用誤差;由於缺少恰當的維護,網絡部件無法工作。

(3)對抗時沒有採取電子反幹擾措施。蘇聯代表團發現:在美國攻擊期間,利比亞雷達工作人員也沒有使用任何電子反對抗措施。

(4)某些交戰是在低殺傷概率情況下進行的,如距離美軍飛機太遠。

站在世界電子戰的最前沿!

相關焦點

  • 「黃金峽谷」行動,F-111空襲利比亞31周年
    在「黃金峽谷」行動期間,美國空軍的KC-10空中加油機一方面為F-111戰鬥轟炸機補充燃油,另一方面接受其他KC-10加油機的「夥伴加油」以補充自身的燃油──參加空襲的F-111從英國到利比亞的往返航程高達6400英裡(約10300千米)。
  • 黃金峽谷行動:美國人試圖除去卡扎菲,卻誤炸了法國大使館
    同時美國在利比亞境內設立了大量的軍事基地並派遣了上千名軍事人員,意圖將利比亞打造成美國全球戰略中重要的一個立足點和前哨基地,從而遏制蘇聯南下印度洋,制霸地中海的舉動。而在美利關係逐漸降入冰點的時候卡扎菲和莫斯科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了,蘇聯向利比亞輸送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人員,而利比亞也向蘇聯開放了大量的軍事基地,在蘇聯的援助下利比亞迅速成長為了非洲軍事大國之一,擺出了一副和美國直接對抗的態度。
  • 從「烈火草原」到「黃金峽谷」,1986年美軍為何兩次空襲利比亞?
    F-14A「雄貓」戰鬥機標題有點費解,解釋一下:「烈火草原」和「黃金峽谷」,是兩個軍事行動的代號,就和「沙漠風暴」或
  • 」沙漠風暴」到」黃金峽谷」 美國是怎麼給軍事行動取名的?
    出於保密原因,美軍早在二戰中就已經開始使用軍事行動代號了。當時,美陸軍部作戰計劃處的參謀們選出1萬個通用名詞和形容詞,組成了一個行動代號表,供命名時挑選。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將諾曼第登陸定名為「霸王行動」,以此充分展現美軍開闢第二戰場的重大意義。
  • 西部峽谷中的飛行基地
    >發於2020.12.7總第975期《中國新聞周刊》前兩年我們駕車週遊美國西部時,很偶然地遇到一個飛行基地,讓我瞬間想起一部電影——《The right Stuffs》,中文被簡單翻譯成《太空英雄》,是講述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競爭航天技術,選拔第一批飛天太空人的故事。
  • 納粹黃金列車寶藏之謎,傳說中的300噸黃金存不存在?
    科學家和尋寶者不止一次提出,黃金列車可能為了躲避蘇聯轟炸機開進隧道,但由於空襲導致隧道坍塌而被埋。根據XYZ民間組織的說法,這輛列車位於弗羅茨瓦夫-瓦烏布日赫一段鐵路65公裡附近。他說,列車裡到底有沒有黃金白銀、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現在還「不好說」,很可能車上裝的是軍用品,但也不排除有寶藏的可能性。祖霍夫斯基說,最先印證「黃金列車」的是一名無名老者。他臨終前吐露,當年他本人參與了隱藏列車的行動,列車藏在一個山洞裡,洞口已被炸塌封死,車上裝有爆炸裝置。他還交出一張「藏寶圖」,上面畫有列車可能的藏身地點。
  • 「冰封之心」搖身一變,從此峽谷「萬物皆可極寒風暴」
    在峽谷中,裝備的分類可以簡單分成攻擊,法術,防禦三大類,不同的英雄在選擇裝備時一般都會在一類裝備裡滿足自己的需求,幾乎不會出現射手出防禦裝,坦克出法師裝
  • 薩達姆的黃金AK:造價昂貴熔點低的黃金,真不會邊射擊邊熔化嗎?
    1944年由於蘇聯和德軍在歐洲戰場損失慘重,可以說是一路踩著鮮血逐步推進,德軍裝備的STG44突擊步槍引起了蘇聯軍方和卡拉什尼科夫的注意,當時的卡拉什尼科夫也就是前蘇聯槍械設計師,但當時的他還不是人盡皆知的大師,原本是坦克兵的他在布良斯克戰役負傷後,在醫院接受救治期間自行設計並由工廠人員的協助下做出了PPK-42衝鋒鎗,雖然最後並沒有被軍方採納,但也為他日後設計AK-47積累了經驗。
  • 峽谷先鋒是女生?玩LOL必須知道的峽谷先鋒使用技巧
    作為目前擁有絕對優先級的峽谷先鋒,已經逐漸淪為兵家必爭之地。它的各種使用技巧也在逐漸開發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目前已經被開發出來的一些使用方法吧。峽谷先鋒使用方法小貼士:1.召喚前(攻打時):從後面攻擊峽谷先鋒的眼睛會對它造成最大生命值12%的傷害,從而提高打野效率。此時峽谷先鋒的開眼頻率為10秒/次,英雄的每次攻擊會讓時間減少2.5秒。
  • 陡峻峽谷 鬼斧中國
    許多人在印象中一直認為地球上最大的峽谷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不過1994年被證實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才是世界第一的大峽谷,其長度為504.9公裡,平均深度達5000多米。今天時光先森整理的中國十大峽谷,相信能讓您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1名: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 深度剖析峽谷先鋒
    新版本野區最大的變動莫過於峽谷先鋒登場,每次地圖的改動都有它改動的意義,那麼峽谷先鋒的到來給原本就不平靜的大峽谷又帶來什麼呢?
  • 「巴巴羅薩」「沙漠風暴」,這些著名的軍事行動代號都有什麼含義? | 循跡曉講
    ,像德國入侵蘇聯叫「巴巴多薩」,敦刻爾克撤退叫「發電機」,其實這些代號也有說法,他們裡面都有什麼門道,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等到二戰爆發以後,隨著軍事行動越來越多,沒那麼多顏色做代號了,所以就開始其他詞彙,像蘇聯就經常用古代名將的名字,比如說反擊哈爾科夫的方案叫庫圖佐夫,打白俄羅斯的叫巴格拉季昂。德國就比較放飛自我了,比如管剿滅南斯拉夫遊擊隊的行動叫「球形閃電」,進攻莫斯科的行動叫「颱風」。
  • 閃擊伊朗:英國與蘇聯的會師行動
    一般認為,蘇軍與盟軍的會師是在1945年4月25日的易北河會師,不過其實早在1941年8月,英國與蘇聯就在伊朗聯合行動,打通了陸上的交通線
  • MooTool|幫你更好地進行反思的兩個方法
    在執行某項戰略或計劃之前,有些人習慣去提前設想,這次行動可能導致的結果,比如「這麼做了問題就該解決了吧」。
  • 大蕭條:反思1929
    僅僅金本位就是一個重要的貿易系統漏洞,美國生產力這幾年得到了巨大發展,本土的豐富資源更加劇了這個漏洞的對於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理論上,美國不需要別人的東西,但是幾乎所有國家都需要用黃金找美國換產品。如果黃金是無限的,美國會永遠貿易順差,可是,貿易無限,黃金有限。黃金循環迅速走向了中斷。
  • 越戰 04 – 滾雷行動
    於是1965年詹森總統批准了空中轟炸的「滾雷行動」,希望能花最小的代價結束戰爭。「滾雷行動」名字聽起來比較牛叉,關鍵在於一個「雷」字,您把那個「雷」字去掉,就比較接近行動的本來面目了。規定這些有兩個想法,一是不能造成大量平民的傷亡,二是不要炸到蘇聯和中國顧問們,避免引發三次世界大戰。北越在看清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真面目後,就把軍備裝備、物資基地和工業設施搬到了這些禁止轟炸的區域裡,後來乾脆連防空武器,也一併搬到了這些禁止空炸區,這下子可以放心地打美國鬼子了,根本不需要擔心美帝的報復。
  • 英雄聯盟峽谷傳說2020歡鬧歸來活動詳情 峽谷傳說系列皮膚上線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lol最新資訊 > 正文 英雄聯盟峽谷傳說2020歡鬧歸來活動詳情 峽谷傳說系列皮膚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