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步槍自從97香港回歸裝備駐港部隊以來,便一直爭議不斷。除了初期其外形眼前一亮之外,從戰士到業餘槍械愛好者對它都有所牴觸。
小口徑肯定是一個趨勢,這個毋庸置疑,但是這種無託式設計在美俄兩大軍事強國都沒有列裝,只有法國英國和奧地利有列裝。那麼是否這種槍械是我國輕武器發展史的一個坑呢?
我個人認為並不是,說到現代常規戰爭,其實海灣戰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案例。當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伊拉克的裝備並不差,都是俄羅斯和我國的現役主力裝備的外貿版,尤其是陸軍裝備。
然而一邊倒的戰果以及驚人的戰損比,徹底警醒了我國。要知道,當時我國的陸軍裝備也就是那個水平,而伊拉克經歷了兩伊戰爭,其軍隊的實戰水平可能還高於我們。由於今天只是討論95式步槍,就只聊一下重點,就不多擴散。
第一,伊拉克很快就失去了制空權,美國空軍的強大,至今依然是領先全球,如果是常規戰爭,我們的第一場景很可能會失去部分制空權。
第二,失去了制空權的陸軍,如果在空曠地區集結的話,那無疑會成為空軍或者戰術飛彈的靶子,這點在海灣戰爭中體現的很直接,畢竟都是電視直播嘛。
當然如果我們取得制空權,那麼我們可能也不需要跟對方進行大規模野戰,畢竟要考慮到戰損,我們也會跟美國人一樣,讓空軍轟炸,用戰術飛彈遠程攻擊。
第三,城市是現代化戰爭無法避免的一個戰場,而且會讓技術兵器強大的一方失去優勢,畢竟現代來說,不可能搞屠殺平民,雖然伊拉克最終沒有看到血腥的城市攻堅戰(這個主要是美國人用多渠道方式收買了伊拉克軍隊中高層軍官,腐敗所致,這個以後我們再講)。
如果美國人沒有搞定伊拉克部隊,那麼他們必然在城市中相遇。
此時就是射程400米左右的單兵槍械的主要使用場景。所以重點是95式步槍的使用場景其實就是城市化的。野戰部隊的規模一直在縮減,因為現代戰爭其實很少會出現大規模野戰情況,尤其是各強國都在加強技術兵器的情況下。
而我們都知道,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在野外集結那基本就是送死,那麼取得了制空權的部隊在野外集結了也無法找到敵人對戰,因為對方集結的野戰部隊早已被我方空中力量給幹掉了。
所以槍械在野外使用的機會並不是很多,當然後續巡邏或者小規模戰鬥可能會有,但已經不是主要使用戰場。
一些野外的槍械使用動作其實意義並不大了。
這個時候,大部分人應該可以理解95式的意義了。在城市作戰中,更多的依靠屏障作戰和攜帶進入交通工具作戰。
無託式步槍是很好的選擇,無論是戰車內射擊,還是進入樓宇射擊,從攜帶到出槍到指向性,都是非常實用。當然我們也承認初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個是正常的,好的槍械肯定是長期改進的結果。
那肯定又有人說了,為什麼整天打仗的美國人沒有用無拖式槍械?這個本人認為,第一是因為美國的槍械文化比較頑固,軍隊並不希望改變太多,另一方面美國的戰爭大部分是局部戰爭,面對比他弱小的多的國家展開,這些國家往往城市化程度並不高,但是即便是這樣,美軍的M4也是縮短了很多,其實長度都差不多。
這張圖大家可以看下,而此時由於無託式槍械的槍機更靠後,使得95式的性能更出眾。這個優勢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而且95式的持槍瞄準方式讓其指向性更好,在遇敵時有更快的反應速度。
當然,早期是有一些戰士也不適應,大多是因為之前用的槍械訓練方式和95不匹配導致,實際使用熟練之後,都覺得95還是不錯的。
現在很多軍迷還是認為95有很大的缺陷,其實最主要的就是,他們沒有對現代陸軍主戰槍械的使用場景有客觀的了解。
雖然我們的訓練大綱還有很多野戰化的戰術動作,然而我們都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空中力量的發展,包括現在大量應用的無人機。在以後的戰鬥中,在戰勤單一的開闊野外地帶的使用機會很少了。
95也有自身的一些缺點,比如附加的戰術裝備比較少,子彈射擊時的煙塵離射手較近,由於離耳朵太近,噪音過大等,相信這些在後續會持續改進。
我們也注意到後續有小口徑的傳統的03式步槍的出現,因為考慮到我國的地域分布,大量邊防軍隊執行著小規模的野外任務,稍長一點的槍在外面有更多的使用方式,會比較有優勢。這也是為什麼03式出現後只是小規模配發的原因。
總結,95步槍是適應現代戰爭的優秀武器,有一些固有缺點,但是設計理念是先進的,後續可以改進。
(後面內容更精彩喲,歡迎關注後隨時閱讀)
日本投降後,13萬鬼軍依然潛伏在中國地下,這個農民發現了他們!
他隨便開了一槍,沒想到將剿匪英雄楊子榮殺害,自責21年後自首
MH370失蹤兩天,為什麼能打通失蹤者的電話?
發射火炮都是拉繩子, 為什麼還要用這種原始的方法
沒有看過癮?好看的歷史公眾號在這裡
▼
兵器一點通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