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 VS HK416哪個更好?
近日,一則「未來步槍選定HK416, 法國無託步槍時代終結」的新聞迅速引起廣大軍迷的關注,中國95式步槍屬於無託步槍,而德國HK416則是有託步槍,被公認為是目前最好的小口徑步槍,性能、可靠性和人機工程俱佳,連法國陸軍大概也認識到無託步槍的若干不足,沒有選擇包括中國95式的外貿版本97式突擊步槍在內的一系列無託槍。
那麼中國95式步槍和德國HK416,哪款步槍好?有託好還是無託好?有託步槍終究取代無託步槍嗎?
95式步槍(以下簡稱「95」)是1989年提出立項、95年定型的,而德國的HK416呢,則是在2002年開始對M16進行評估的,換句話也就是95立項後的13年才開始立項的。
2013年啊,這是什麼時間差?電腦、汽車、都不知道換了多少代了!
作為在部隊裡擔任軍械員,儘管我那時間的部隊沒有配備95,但是和留在部隊的戰友還是有密切接觸的。對95的認識和部隊戰友一樣(同時用過56、81-和95的戰友),95相對於我們自己的81-、56衝,除了拋殼窗之外,別的真沒什麼問題。
關於拋殼窗,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和槍機的後置有關,拋殼窗一定是在槍機的位置,這沒法改。
至於有些人嫌95瞄準基線高,這是一個最讓人蛋疼的意見,純屬紙上談槍。
我多次說過,瞄準基線其實有兩個方面來評價:
第一個方面,決定瞄準基線的高低,和提把無關,和槍管也沒有關係。
有些噴子把瞄準基線從槍管開始計算高度,也是讓人醉了。實際上,瞄準基線的高低,是以貼腮的位置和眼睛的水平有直接關係。也就是靠著槍託面的腮幫子到眼睛的距離,這才是人機工程。
如果還不會理解這個問題的話,你就可以定義為,你的腮幫子靠著槍託瞄準的時候,你眼睛接近水平的位置,就應該是瞄具的位置。所以槍託面決定瞄準基線的高低就是這個道理。
可以依託槍託的人體面部,從腮幫子到顴骨一下,是有彈性的,一般而言,腮幫子依託是最接近人機功能分配的。但是由於槍械需要加裝各種瞄具,因此實際上持槍者是可以在腮幫子和顴骨之間進行自我調節的。
看看這張,HK416,持槍者沒有加瞄鏡,因此瞄準基線過低,導致持槍者需要斜著腦袋,才能讓眼睛和瞄準線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或者,如這個持槍者一樣,用顴骨貼靠槍託,才能保證視平線和瞄準基線同處一個水平。
所以通過上面兩張圖,可以想像一下,正常基線意味著(腮幫子+槍託面)到瞄準具的高度,這是一個近乎垂直的姿勢。如果槍託面與瞄準具的高度距離過短,那麼後果就是腮幫子靠著槍託了,眼睛就會高於基線,反之眼睛如果和基線吻合了,腮幫子卻要跑到槍託的下面去了,人機功能分配肯定是不妥的。
順便說一下,AK的槍託,也就是56衝,由於槍管不是直通式,槍託是下沉的。所以AK的瞄準基線看起來顯得要低很多,但實際上,託面和瞄具的距離,依然是要滿足腮幫子的人機需要的。
至於為什麼現在的槍管和槍託是直通式的,道理很簡單,大大減緩了後坐力,槍口上跳的問題被減低到最低程度,無論有託還是無託,都是直通式的更討彩。
至於95,由於是面對部隊大面積列裝的,所以槍的成本肯定就不需要搞成特種槍枝那樣什麼都可以裝一樣,那誰都受不了。更何況這是一把早於HK416長達13年立項的槍呢……
我們的95列裝,就和美國的M16列裝是一個程度的,就是人手一支的大規模列裝。
德國的HK為毛要為美軍搞HK416?
最一開始是HK利用自己的G36上的氣動系統,加上M4的設計重新改造,後來又改裝M16,也是M16的槍擊加HK的導氣系統,但沒想到後來被M16的東家柯爾特公司起訴,才演變為HK416,也就是HK魔改下的M4和M16,簡稱416。
當HK416在2005年上市的時候,中國的95自都已經列裝部隊幾年了。最早是97年列裝駐港部隊。
所以,如果是要拿95無託來比較有託步槍,那麼多有託步槍不去比,非要拿這種8年後才上市的HK416來比,就好比拿現在的渦輪增壓來比10年前的汽車一樣,也不知道是怎樣一種智商和勇氣才能做到啊!
說了一大堆,再回過頭來看影響瞄準基線的第二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是彈匣決定整個頭部的高度。
儘管你提到了臥姿這個射姿,但這一點很關鍵,因為涉及到頭部高度的,只有臥姿才考慮,跪姿和站姿都是可以自行調節的,但臥姿你調節不了。
因為彈夾長度,決定槍的高度,也決定頭部露出頭部的高度。
例如這種姿態下,你跟我談瞄準基準線的高低,有個屁用!長彈夾杵地,已經決定了你腦袋有多少在上面了。
千萬別跟我說,相同長度彈夾的情況下,瞄準基線矮的更安全這類傻話,如果還不清楚就看前面的腮幫子到眼睛的距離吧。
但是站姿和跪姿,都是可以通過腰部的調節,來決定你的腦袋在什麼位置……
最後,再說說為什麼95要設計成後置槍機?
我個人覺得,由於彈匣、槍機、拋殼窗是一體的,槍機後置,那麼必然彈夾也後置,95應不是因為槍機後置,所以彈夾才被迫和拋殼窗一起後置,而恰恰是必須設計成彈匣後置,然後槍機和拋殼窗跟著一起後置,以至於扳機前置需要通過傳動杆來聯動。
為什麼要彈匣後置?這又涉及到戰場學了。
既然是基層部隊大規模全列裝,那麼這就是說戰場上打起陣地戰的時候,是有掩體的。
在有掩體的情況下,槍枝是要擱在戰壕掩體邊沿上的。按照56衝(AK)那種,彈匣在中間,其實這是很不方便的。看看這兩張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士兵的射擊姿態就明白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彈匣後置有著和戰場使用上絕對需要的意義。
所以一支槍的設計,是有不同需求的,大規模列裝,和特種部隊使用,無論是在裝置上,還是在成本上,都有截然不同的設計方向,事實上HK416到後來並沒有成功取代M4和M16,而是被三角洲特種兵買了。
臨走記得點了下方拇指咱們精神交流才算畫上完美句號。如覺文章不錯,轉發更多朋友,傳遞咱的中國立場。
別走開,更多精彩秘聞等你解鎖
【14】中國漁船激憤撞沉韓國海警船畫面
【15】中國大媽大鬧雪梨機場,澳海關被整懵了..
【66】普京最信任司機身亡 監控拍到"巧合"一幕
【52】果然!亞洲豔星的每件衣服都不是白脫的
【77】史上最屌毒梟,蹂躪法官之妻警察不敢動
長按二維碼並識別關注
回復前面序號解封真相
想了解更多,就戳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