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坦克殺手出口泰國,威力大用途廣,可擊穿1100毫米均質鋼裝甲

2022-01-04 張穩好

戰忽局編外原創

近日,泰國陸軍公布了採購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的紅箭-12反坦克飛彈的合同圖片,這或許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這款先進的反坦克飛彈將會出口到泰國,成為泰國軍中又一款中國血統武器,使得中泰軍貿合作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只是合同細節暫時還沒有披露。

目前,泰國除了航空裝備外,陸海軍都有大量中國產裝備。海軍有071E船塢登陸艦、S-26T型AIP常規潛艇、納來頌恩級(中國053型護衛艦泰國改良版)、昭披耶級 (中國053H2型的泰國版)飛彈護衛艦。

陸軍有VT-4型主戰坦克、VN-1系列裝甲車、KS-1C防空飛彈、DTI-1多管火箭炮(WS-1B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泰國版)、DTI-1G多管火箭炮(WS-2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泰國版)和DTI-2多管火箭炮(SR-4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泰國版)以及雷達等別的裝備。這充分顯示了泰國軍隊對中式武器的信賴。中式裝備在泰國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現已經成為其高端裝備的代名詞。

說回到此次採購的紅箭-12反坦克飛彈上來,這應該是出口版本,標準稱謂為紅箭-12E(HJ-12E)自尋的多用途飛彈系統。紅箭-12主要是為了替代已經落後的紅箭-73。當然紅箭-73也有優點,那就是結構簡單、使用成本低,可以大量裝備大量使用,不會有心痛的感覺。在敘利亞戰場上,也曾經有紅箭-73的身影。

但是這款飛彈已經難以適應現在的戰場需要,一是威力不足,難以有效擊毀第三代主戰坦克。另外,它採用人彈分離設計,發射準備時間長,受外部環境制約大,尤其易被對方火力壓制,安全性不高。

紅箭-12具有優越的性能:

一、輕便

具有單人便攜、自尋的特點,發射可以採用立姿、跪姿、臥姿三種姿勢。紅箭-12長0.98米(發射器長度為1.25米),直徑0.135米,發射重量為17公斤。最大射程4公裡,夜間受熱成像儀作用距離影響,最大射程下降至2千米。飛彈彈體為圓柱體,中部偏後有四片摺疊彈翼,尾部有4片摺疊舵翼。

二、高生存能力

紅箭-12實現了發射後不管,當炮手開始發射飛彈時,飛彈開始自動跟蹤目標,炮手可立即撤離以避免被敵火力覆蓋,或者也可以再裝彈瞄準另一個目標。此外,它採用軟發射設計,可從建築物或工事內部發射,實現了「四微」發射方式,即「微光、微聲、微煙、微後坐力」。

飛彈發射時通過燃氣舵燃燒產生噴射流形成反作用力,使飛彈從發射筒發射出去而實現「四微」發射,待飛彈出筒後以慣性飛行到安全距離後,增速發動機點火推動飛彈向目標飛行。這種冷發射適應城市巷戰和依託工事作戰,可以在建築物和掩蔽物內完成發射,並且還能夠將發射聲響、火焰、煙霧降到最低,對射手起到一定的保護。

三、高威力、多用途

紅箭-12飛彈採用四片立體彈翼布置方式,裝有串聯破甲戰鬥部,可壓制坦克、簡易工事、小型艦艇以及低速飛行的直升機等目標。紅箭-12具備兩種彈道飛行模式。它既有傳統意義上的平飛彈道模式,即攻向坦克正面或側面的能力。又可以採用高拋彈道模式,對裝甲目標具有頂部攻擊能力。北方工業稱,垂直著彈時,它可以擊穿有爆炸反應裝甲保護的1100毫米均質鋼裝甲。

四、使用限制較少

紅箭-12採用紅外圖像或電視圖像導引頭,可全天候晝夜作戰。紅箭-12的多功能光電瞄準系統主要由綜合光學探測器、雷射測距儀和電子雷達探測器組成。其中綜合光電探測器包括長焦光學望遠鏡、光學雷達、CCD攝像機、紅外雷達和熱成像攝像機。該飛彈採用非製冷型紅外成像導引頭,反應時間短、功耗低,能夠對有複雜背景的目標進行打擊。

從相關數據來看,紅箭-12與美國最先進的標槍反坦克飛彈的持平,被外界稱之為「中國標槍」。它表明國產反坦克飛彈戰術技術指標已經達到當今世界先進水平。

除了這款飛彈外,珠海航展上還展示了其他幾種反坦克飛彈,如:紅箭-10重型反坦克飛彈,紅箭-11輕型反坦克飛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TS-01輕型多用途飛彈,航天科技四院的「天雷四號「反坦克飛彈,民營科技企業高德紅外也展出了其研製的GAM-100系列紅外製導飛彈。

這些全部都是外貿型號,高中低端應有盡有,只要有需求,隨時可以過來買,保證管夠。相信不遠的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家列裝我們的中高端反坦克飛彈。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VT-4坦克性價比高 可擊穿2公裡外700毫米厚裝甲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10日發表了查理·高的題為《中國在出售新坦克 它在戰鬥中能擊敗美國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嗎?或者擊敗俄羅斯最好的坦克嗎?》的文章。中國主要的坦克是ZTZ-99(99式主戰坦克),不過它的軍工製造商已經開發出全新的坦克用於出口。
  • 美國版RPG,可擊穿600毫米裝甲,讓步兵不再害怕坦克!
    AT4的名字來源於它的口徑,美國人覺得84毫米Eighty-four讀起來非常接近AT4,就把該火箭筒成為AT4,型號則是M136。AT4是瑞典薩博公司的產品,取代了和部分北約國家武器庫內的火箭彈。M72是一種輕型火箭筒,口徑為66毫米,打完就扔。這種火箭筒曾經多次出現在美國電影當中,和RPG7一樣,對付新的坦克是威力不夠的。
  • 中國新型火箭彈穿深近1800毫米:可擊穿世上任何一款坦克
    從現場展示的測試用均值鋼板的穿深來看,這款名為BKJ12型的120毫米破甲火箭彈,其巨大的破甲威力足以洞穿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甚至可以把一些坦克裝甲車輛打個對穿。從現場展示的測試用均值鋼板來看,這款破甲火箭彈穿深已近1800毫米
  • 地表最強還是猴版坦克?炮彈縮水裝甲薄,缺拖車一次僅能出動16輛
    根據美國公布的外貿數據,KEW-A1穿甲彈是KEW穿甲彈家族中的早期型號,穿甲能力大約是2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570毫米均質鋼裝甲。這個指標放在上世紀90年代應該還是不錯的,因為同樣是猴版的蘇聯125毫米穿甲彈2000米距離上只能夠擊穿3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這直接讓賣給薩達姆的T-72M1主戰坦克悲劇地根本打不穿美國M1A1HA(貧鈾裝甲型)主戰坦克的主裝甲。
  • 德國給豹2裝上130毫米主炮,新一輪坦克競賽開啟
    然而這仍然低於豹2A6等坦克已經達到700毫米均鋼水平的防護能力,同時德國此前也曾宣布其現役120毫米L55火炮發射的DM53穿甲彈在2000米上能擊穿7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而2006年使用L55炮發射新型DM63穿甲彈把這一數字提高到了760毫米。
  • 西方新一代坦克呼之欲出! ——德國推出130毫米L51滑膛坦克炮
    本屆展會,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首次對外展出了新型130毫米L51大口徑滑膛坦克炮的首門技術演示樣炮。該炮的出現,標誌著在蘇聯135毫米坦克炮、152毫米坦克炮和美歐140毫米坦克炮紛紛下馬後,新一輪大口徑坦克炮研製熱潮已經悄然開始。
  • 99A2主戰坦克,挨打十炮都沒事,發出一炮敵必亡?
    99A2主戰坦克125毫米火炮發射動能穿甲彈,可穿透11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超過德國豹2和美國的M1A2的120毫米火炮的威力
  • 中國裝備亮相國際防務展,吸引全球目光
    在冷戰時期,我國對外出口的武器裝備絕對主力,是所謂的遊擊戰三大神器,分別是40毫米口徑火箭筒,63式107毫米火箭炮以及56式衝鋒鎗,除此之外就是59、69式坦克等等。這些武器裝備大多適合第三世界國家,適應較低技術水平的軍事對抗,而真正應對現代化戰爭時,發揮作用不理想。
  • 來自東方的信心—中國125毫米外貿脫殼穿甲彈全解析
    簡單來說中國先後對外出口了四型125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隨著85-IIAP出口給巴基斯坦的一期125穿甲彈。一期125穿甲彈威力2000米距離擊穿460毫米垂直均質靶版,目前仍然是巴基斯坦主戰坦克穿甲彈的主力型號,並且實現了自產。
  • 土耳其脆皮坦克,被機槍輕易擊毀!事實真這樣嗎?其實並非你所想
    圖片:炮塔內彈藥散落一地,顯然發生了爆炸才使得這些彈藥架上的炮彈跌落。通過以上基本事實分析,土耳其坦克遭到穿甲型彈藥命中引起火災就是所有人的基本判斷,而且這個穿甲型彈藥顯然不是敘利亞坦克發射的125毫米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因為那種大殺器命中M60A3坦克的話會直接將其炮塔掀翻。接下來,我要分析的是與很多報導所不同的地方,也為大家解開網上報導所說的「機槍子彈擊穿坦克裝甲」之謎。
  • 泰國大秀我國外貿版99式坦克 已形成戰鬥力不懼他國先進坦克
    (歡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轉發本文,無需授權)近期泰國陸軍高調展示了從中國引進的VT-4主戰坦克,嫻熟的駕駛技術,成連建制的坦克突進奔襲,殺氣騰騰,用一場首秀向外界宣布VT-4坦克已經形成可靠的戰鬥力。泰軍目前的VT4坦克連為10輛主戰坦克,其中下轄3個排,每個排3輛主戰坦克,每輛坦克為一個班,濃濃的經典三三制坦克連範。
  • 中國反坦克炮發展史:成為世界主戰坦克的「剋星」
    建國後不久,我國開始研製反坦克炮。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經研製成功了57、85、100、105、120毫米等多個系列的反坦克炮,其中有的威力足以擊穿最新型的國外第三代主戰坦克,並在向自行化、智能化方向發展。55式57毫米反坦克炮是我軍最早自行生產的反坦克炮,它是原蘇聯M43式57毫米反坦克炮的仿製產品,彈丸初速1270米/秒,最大射程8400米,戰鬥全重1150千克。
  • 法國AMX-40,為出口而設計的坦克,定位有點模糊的坦克
    坦克的動力為一臺1100馬力的Poyaud V12XS25柴油發動機,行走裝置主動輪在後,導引輪在前,負重輪由AMX-32的5對增加到6對,為帶減震的扭杆懸掛。坦克裝甲較為系統地布置了間隔裝甲,依靠艙壁裝甲和外部裝甲相互構成,這樣的設計讓坦克正面可以抵擋76毫米穿甲彈和RPG-7的戰鬥部攻擊,炮塔側面可以抵擋23毫米穿甲彈的攻擊。這種設計降低了製造成本,其防禦力針對較為普及的RPG這類反坦克武器也夠用,可以明顯感覺到它的市場定位。
  • 中國努力20年終可克T-72,但新的威脅一直存在!
    T-72主戰坦克,車體上前部採用複合204毫米22°鋼,車體下前部採用均質80毫米30°鋼,側部採用均質80毫米90°鋼,後部採用均質70毫米90°鋼;厚重的「盔甲」讓其戰鬥全重為41噸,再配上125毫米2A46型的滑膛炮,這對當時重工業不發達的中國來說,簡直是難以攻克的「堡壘」。
  • 穿甲彈威力有多大,穿甲如穿木,一組圖片看懂穿甲原理
    這類炮彈主要用來對付厚重的主戰坦克,也可摧毀堅固的防禦工事、攻擊軍艦或其他目標,是坦克主炮與反坦克飛彈的主要配備武器。▲被擊穿的裝甲在一戰中,隨著戰列艦裝甲厚度的增加,普通炮彈難以擊穿戰列艦厚實的裝甲防禦。
  • 解放軍如果遭遇韓國宇宙第一坦克結果會怎樣?真相讓韓國人捏把汗
    而且隨著K2坦克的開發,韓國軍隊中的不符合規格的零部件、引進達不到軍用品規格的民間品等等,所幸這些裝備在接受實戰的洗禮前就被處理。    相比中國刻苦自己研製,韓國方面無疑擁有更為優越的技術引進環境,但是也就是這種優越,令韓國並不具備中國那種對坦克核心技術掌握。單拿坦克火力來說,中國99A式主戰坦克的火炮是國產50倍口徑125毫米高膛壓滑膛炮,可發射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炮射飛彈等。
  • 中美俄穿甲彈對比:美國能穿800毫米,俄700毫米,我國多少?
    火力、防護、機動三大要素,是衡量當今世界主戰坦克戰力水準的主要指標,而在這三大要素當中,火力又是當之無愧排在最前面的第一等要素。因為如果火力不達標的話,坦克的防護和機動性再好也是於事無補,根本打不穿敵方坦克的裝甲,那要主戰坦克又有何用?根本就無談戰鬥力多高。
  • 踢館 中國、德國和美國,哪家的穿甲彈威力最強?
    沒有裝藥就算打穿了也就是在坦克上打個洞而已,怎麼殺傷坦克裡的人員裝備?//小編大大!我很想知道為啥歐美很多主戰坦克都是有裝彈手而中俄大多都是自動裝彈機難道是怕在戰鬥中出現機械故障嗎? 就天朝而言,軍事觀察界知道的只是出口版穿甲彈的性能,10年前出口的125毫米穿甲彈就達到了2000米距離600毫米級別穿深水平。
  • 100mm滑膛炮能擊穿二代坦克,炮射飛彈能擊穿三代坦克
    這門100mm滑膛炮,採用了電渣重熔、身管自緊等技術,最大膛壓有450兆帕,初速1610米/秒,發射鎢合金、鈾合金脫殼穿甲彈時,直射距離大於1800米,能有效穿透450-500mm均質裝甲鋼板。據此判斷02式突擊炮,能有效對付戰場上T-72、M-60等坦克,但對於T-90、「豹-2」、M-1A1等第三代主戰坦克,其穿甲彈難以有效擊穿主裝甲,畢竟第三代主戰坦克主裝甲厚度最起碼800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