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忽局編外原創
近日,泰國陸軍公布了採購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的紅箭-12反坦克飛彈的合同圖片,這或許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這款先進的反坦克飛彈將會出口到泰國,成為泰國軍中又一款中國血統武器,使得中泰軍貿合作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只是合同細節暫時還沒有披露。
目前,泰國除了航空裝備外,陸海軍都有大量中國產裝備。海軍有071E船塢登陸艦、S-26T型AIP常規潛艇、納來頌恩級(中國053型護衛艦泰國改良版)、昭披耶級 (中國053H2型的泰國版)飛彈護衛艦。
陸軍有VT-4型主戰坦克、VN-1系列裝甲車、KS-1C防空飛彈、DTI-1多管火箭炮(WS-1B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泰國版)、DTI-1G多管火箭炮(WS-2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泰國版)和DTI-2多管火箭炮(SR-4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泰國版)以及雷達等別的裝備。這充分顯示了泰國軍隊對中式武器的信賴。中式裝備在泰國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現已經成為其高端裝備的代名詞。
說回到此次採購的紅箭-12反坦克飛彈上來,這應該是出口版本,標準稱謂為紅箭-12E(HJ-12E)自尋的多用途飛彈系統。紅箭-12主要是為了替代已經落後的紅箭-73。當然紅箭-73也有優點,那就是結構簡單、使用成本低,可以大量裝備大量使用,不會有心痛的感覺。在敘利亞戰場上,也曾經有紅箭-73的身影。
但是這款飛彈已經難以適應現在的戰場需要,一是威力不足,難以有效擊毀第三代主戰坦克。另外,它採用人彈分離設計,發射準備時間長,受外部環境制約大,尤其易被對方火力壓制,安全性不高。
紅箭-12具有優越的性能:
一、輕便
具有單人便攜、自尋的特點,發射可以採用立姿、跪姿、臥姿三種姿勢。紅箭-12長0.98米(發射器長度為1.25米),直徑0.135米,發射重量為17公斤。最大射程4公裡,夜間受熱成像儀作用距離影響,最大射程下降至2千米。飛彈彈體為圓柱體,中部偏後有四片摺疊彈翼,尾部有4片摺疊舵翼。
二、高生存能力
紅箭-12實現了發射後不管,當炮手開始發射飛彈時,飛彈開始自動跟蹤目標,炮手可立即撤離以避免被敵火力覆蓋,或者也可以再裝彈瞄準另一個目標。此外,它採用軟發射設計,可從建築物或工事內部發射,實現了「四微」發射方式,即「微光、微聲、微煙、微後坐力」。
飛彈發射時通過燃氣舵燃燒產生噴射流形成反作用力,使飛彈從發射筒發射出去而實現「四微」發射,待飛彈出筒後以慣性飛行到安全距離後,增速發動機點火推動飛彈向目標飛行。這種冷發射適應城市巷戰和依託工事作戰,可以在建築物和掩蔽物內完成發射,並且還能夠將發射聲響、火焰、煙霧降到最低,對射手起到一定的保護。
三、高威力、多用途
紅箭-12飛彈採用四片立體彈翼布置方式,裝有串聯破甲戰鬥部,可壓制坦克、簡易工事、小型艦艇以及低速飛行的直升機等目標。紅箭-12具備兩種彈道飛行模式。它既有傳統意義上的平飛彈道模式,即攻向坦克正面或側面的能力。又可以採用高拋彈道模式,對裝甲目標具有頂部攻擊能力。北方工業稱,垂直著彈時,它可以擊穿有爆炸反應裝甲保護的1100毫米均質鋼裝甲。
四、使用限制較少
紅箭-12採用紅外圖像或電視圖像導引頭,可全天候晝夜作戰。紅箭-12的多功能光電瞄準系統主要由綜合光學探測器、雷射測距儀和電子雷達探測器組成。其中綜合光電探測器包括長焦光學望遠鏡、光學雷達、CCD攝像機、紅外雷達和熱成像攝像機。該飛彈採用非製冷型紅外成像導引頭,反應時間短、功耗低,能夠對有複雜背景的目標進行打擊。
從相關數據來看,紅箭-12與美國最先進的標槍反坦克飛彈的持平,被外界稱之為「中國標槍」。它表明國產反坦克飛彈戰術技術指標已經達到當今世界先進水平。
除了這款飛彈外,珠海航展上還展示了其他幾種反坦克飛彈,如:紅箭-10重型反坦克飛彈,紅箭-11輕型反坦克飛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TS-01輕型多用途飛彈,航天科技四院的「天雷四號「反坦克飛彈,民營科技企業高德紅外也展出了其研製的GAM-100系列紅外製導飛彈。
這些全部都是外貿型號,高中低端應有盡有,只要有需求,隨時可以過來買,保證管夠。相信不遠的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家列裝我們的中高端反坦克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