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m滑膛炮能擊穿二代坦克,炮射飛彈能擊穿三代坦克

2021-03-02 機密消息

02式突擊炮,採用6×6輪式底盤,裝備有1門100mm滑膛炮,是由86式100mm滑膛反坦克炮改進而來,裝有炮口制退器,以及抽菸裝置,擁有較高的首發命中率。

這門100mm滑膛炮,採用了電渣重熔、身管自緊等技術,最大膛壓有450兆帕,初速1610米/秒,發射鎢合金、鈾合金脫殼穿甲彈時,直射距離大於1800米,能有效穿透450-500mm均質裝甲鋼板。

據此判斷02式突擊炮,能有效對付戰場上T-72、M-60等坦克,但對於T-90、「豹-2」、M-1A1等第三代主戰坦克,其穿甲彈難以有效擊穿主裝甲,畢竟第三代主戰坦克主裝甲厚度最起碼800mm以上。

認識到02式突擊炮這門100mm滑膛炮穿甲威力不足以後,因此,隨車都配備有6枚最大射程5000米命中精度80% 以上為串聯破甲戰鬥部的100mm炮射反坦克飛彈,才具備了讓02式突擊炮在戰場上硬扛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能力。

戰鬥全重19噸,全稱為「PTL02式100毫米輪式突擊炮」,是在WMZ551步兵戰車底盤上,安上了一門100mm滑膛炮而來,是第一型正式列裝我軍機械化部隊的輪式突擊炮。

PTL02式100毫米輪式突擊炮,主要隨坦克、步戰車、裝甲輸送車、自行火炮等前行,在戰場上,可用於支援步兵作戰,攻擊敵坦克、步戰車、裝甲輸送車、自行火炮等裝甲目標;

此外,可用來打擊敵前沿輕重機槍、迫擊炮等火力點,摧毀敵指揮所、碉堡等堅固的野戰工事等。

02式突擊炮,100mm火炮只能對付第二代主戰坦克,對於戰場上出現的第三代主戰坦克,10mm滑膛炮就無能為力了,此時,就只能憑藉隨車攜帶的6枚100mm炮射飛彈,來充當反坦克飛彈,以達成對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擊殺,基本上能勉強滿足戰場上作戰之需求了。

隨著105mm突擊炮裝備我軍機械化作戰單位,當年,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將這門自行火炮稱為「新式坦克殲擊車」,進而引起世界上許多國家陸軍的興趣和關注。

105mm突擊炮,採用8×8輪式底盤,裝備的是1門105mm坦克炮,除裝備動能穿甲彈、炮射飛彈外,還裝備了一定數量的殺傷爆破榴彈,具有較高的命中精度。

在2000米距離內,105mm突擊炮,能擊穿當代一些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厚重裝甲,其作戰性能在02式100毫米輪式突擊炮之上,成為我軍機械化反坦克的主力,有逐漸取代02式100毫米輪式突擊炮在軍中地位的態勢。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中國二代坦克120毫米滑膛炮的身世之謎!
    有人將其解讀為二代坦克向西方靠攏的證據,還有人將其和後世的89-120滑膛坦克炮劃上等號……總之,因為沒有人給出一個關於中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淵源的權威解讀,而導致關於這個炮的說法眾說風雲。在今天本菜就給大家講講這門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來歷。中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歷史可以追述到1960年代末,其發展歷程可以分成新舊兩個階段。
  • 中國15式輕坦服役:2千米外擊穿第三代坦克 重量僅有30多噸
    (儘管火力與防護無法與主戰坦克相提並論,但輕型坦克依舊能有所作為)儘管因重量限制的緣故,國產15式輕型坦克的防護能力無法與99A這類戰鬥全重動輒近60噸的鋼鐵猛獸相提並論。但我們都知道,強大的防護能力並不是輕型坦克所需滿足的首要因素。相比之下,更加靈活的機動性以及地形通過性,才是15式輕型坦克能在各種水網以及高原山川之中如履平地的關鍵。
  • 印度阿瓊坦克線膛炮比99A滑膛炮強在哪裡?
    直到今天,各國軍隊使用的榴彈炮依然採用的是內壁刻劃了來複線的線膛炮,它能打擊幾十公裡之外的目標,彈丸的精確度在幾十米甚至幾米半徑之內。坦克炮的演進與前節所說的不同,各軍事大國的坦克炮卻經歷了從線膛炮到滑膛炮的演進過程。看起來是「反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99A坦克125滑膛炮威力無比,15式輕坦為何不用,裝備了105線膛炮
    現代主戰坦克的主炮大部分都採用滑膛炮,除了英國仍在使用小口徑L7型105mm線膛炮和L30A1型120mm線膛炮之外,各國主戰坦克均為滑膛炮。英國這麼做的特殊原因是因為英國在HESH碎甲彈研發層面技術較為先進,碎甲彈較薄的彈殼使得不能通過大口徑滑膛炮發射,而使用初速較低的線膛炮屬實無奈。
  • 二戰中產量最大的坦克,它的76毫米火炮能擊穿德軍所有坦克
    早期T-34坦克出現時納粹幾乎沒有能夠有效對付這種坦克的武器,而它的76毫米火炮卻能夠輕鬆地擊穿德軍的所有坦克。它的出現一度對納粹德國造成很強衝擊,迫使納粹德國加快豹式坦克的研發。圖為一輛保存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T-34/85坦克。
  • 中國反坦克炮發展史:成為世界主戰坦克的「剋星」
    建國後不久,我國開始研製反坦克炮。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經研製成功了57、85、100、105、120毫米等多個系列的反坦克炮,其中有的威力足以擊穿最新型的國外第三代主戰坦克,並在向自行化、智能化方向發展。55式57毫米反坦克炮是我軍最早自行生產的反坦克炮,它是原蘇聯M43式57毫米反坦克炮的仿製產品,彈丸初速1270米/秒,最大射程8400米,戰鬥全重1150千克。
  • RPG29火箭彈是迄今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武器,能擊穿我國99A型坦克嗎?
    RPG-29,看一下編號,就知道是蘇俄血統的,沒錯是前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開發的一款反坦克重型火箭筒,專門用來對付西方第3代主戰坦克
  • 【裝備】說說國產105mm線膛高膛壓坦克炮
    再利用100mm高膛壓低後坐力反坦克炮身管毛坯擴大內徑,加工出105mm線膛結構而成的105mm 高膛壓低後坐力反坦克炮,這是國內唯一一種105mm高膛壓反坦克炮,其炮身及炮尾外部輪廓與原100滑完全相同,主要用於PLT02改進的出口版105mm輪式突擊炮。
  • 飛馳的輪式坦克:ZTL11輪式突擊車詳解,擊穿主戰坦克不是夢
    建國後,我國始終高度重視輪式裝甲車輛研製和使用,早在1950年代末期,兵工部門就緊急改裝並向進藏部隊批量提供WZ533型裝甲汽車,為作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隨後的歲月中,我國又先後研製了64式(WZ521-2)裝甲汽車、WZ522-1型8×8輪式裝甲輸送車、舊WZ523型8×8輪(履)合一裝甲輸送車等一系列輪式裝甲車輛,為研製新型輪式裝甲車族奠定了基礎。
  • 99A的125滑膛炮威力巨大,15式輕坦為啥不用?卻裝105線膛炮?
    ▲英國一直都在使用線膛炮現代主戰坦克的主炮大部分都採用滑膛炮,除了英國仍在使用小口徑L7型105mm線膛炮和L30A1型120mm線膛炮之外,各國主戰坦克均為滑膛炮。而線膛炮卻由於炮彈會磨損膛線,所以壽命遠低於滑膛炮。最初使用滑膛炮的坦克射程原本可能較小,後來隨著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等改良式的彈藥出現,這個問題才得到解決。一般來說這種炮的口徑不會很大,但是造價較低,且可以發射如炮射反坦克飛彈。
  • 中國史上裝備的所有坦克型號簡介
    90-II坦克主要技術數據和武器:戰鬥全重48噸,最大公路行駛速度大於60千米/小時,90-II坦克的火力世界第一,125毫米滑膛炮威力強大,配彈 39發,先進的火力控制系包括穩定式測距瞄準具、火控機算機、控制操縱板、雷射功率測量儀等,可對付晝夜移動的目標。另備12.7mm高射機槍和 7.62mm同軸機槍各一挺。電子設備有ISFCS-212改進型火控,二代微光夜視儀,雷射測距儀。
  • 蘇聯上萬輛坦克大兵壓境,中國當年如何打贏「反坦克大會戰」?
    不過《坦克世界》中的C系頂級中坦、採用122mm主炮的121並不是69式坦克,現實中的69坦克從來沒有裝122mm主炮的型號。69式在《坦克世界》中真正的對應型號應該是採用炮身抽氣裝置100mm主炮的WZ-120,遊戲中這門主炮的編號是60-100T型100mm線膛炮,而實際情況應該是滑膛炮。
  • 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那麼,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在二戰中,德軍的88毫米炮具有極強的穿甲能力,是德軍最具威力的反坦克神器。那麼,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 雙管火炮「豹3」坦克?這款德國坦克比豹2坦克火力猛一倍!
    理論上雙火炮的優勢就在於瞬間火力比單門火炮的能多出一倍的威力,不是有句話:「沒有什麼不是一發RPG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一發不夠那就兩發」,就像一戰二張時期的多炮塔坦克,多炮管坦克看起來遠比前者靠譜,關於多炮管坦克的記憶除了天啟和當代的各種自行高射炮,坦克世界遊戲裡的MTLS-1的雙管坦克之外,還有一款德國的「豹三」坦克。
  • 99A2主戰坦克批量列裝,陸軍裝甲部隊更新換代,綜合戰力世界一流
    固然在冷戰以後,噴氣式戰鬥機、各種型飛彈和武裝直升機的發現讓坦克在疆場的闡揚並不算分外雋拔,不過坦克仍然或是列國戎行的一款焦點設備,真相大地疆場永遠需求主戰坦克來舉行。而關於坦克而言,更強的火力襲擊才氣、更好的防護機能和更高的靈活機能決意了其疆場生計才氣。
  • WOT玩家必知:等效裝甲與有效擊穿概述【高端攻略】
    而坦克世界,是用炮彈打裝甲,裝甲是鋼鐵鑄成的與人肉之軀不同,對於炮彈、子彈甚至微型飛彈都有一定的防護力。因此,在坦克世界中,想殺傷敵人,不僅要考慮如何命中敵人,更要考慮如何擊穿敵人。二、擊穿的判定機制繼續上面的話題,如何有效擊穿敵人裝甲呢?
  • 美國版RPG,可擊穿600毫米裝甲,讓步兵不再害怕坦克!
    ▲AT4火箭筒的外形很簡潔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反坦克飛彈已經成為反裝甲的主要武器之一。但是對於單兵來講,單兵反坦克飛彈的成本過於高昂,無法大量裝備部隊,因此一般步兵的主要反坦克武器還是火箭筒。RPG7威力較大價格低廉,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火箭筒,當然也有定義為無後坐力炮的說法。RPG7雖然威力較大,但是對付一些改進的2代坦克,或者新問世的第3代坦克還是有些力不從心,正面是打不穿的。
  • 俄羅斯試射電子脈衝炮,能以光速擊落飛機,擊穿坦克如同撕紙
    一種是線圈炮,即強磁互斥的原理推動金屬彈丸進行高速運動,相比於大多數火藥制動的化學能武器,線圈炮的能量轉換率要高得多,但問題是該型武器在發射時要消耗海量的電力,除了高速發射的線圈過熱問題,在武器化的同時,穩定輕便且高效的電力裝置與儲能設備,則是急需解決的另一個問題。
  • 火力堪比三代主力坦克,最新式的義大利半人馬座裝甲車
    ),讓戰車具備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火力。105毫米線膛炮,作為著名的L7線膛炮後代,現在已經在輪式戰車身上普及開來,雖然和二代主戰坦克的火力水平差不多,但無法和安裝複合裝甲的坦克進行正面「硬剛」。或許正是這個原因,義大利奧託.梅萊拉才開發了安裝120毫米滑膛炮的半人馬座裝甲車。設計這款裝甲車並不是想要它和坦克正面硬戰,主要是戰術偵察、火力輔助、防禦等任務,可以看作是主戰坦克的補充力量。
  • 15式坦克裝備新型炮彈 可有效對付世界最先進第三代坦克
    各國現役使用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戰鬥全重約45-60噸,少數如以色列「梅卡瓦」-3坦克達到65噸,而15式坦克戰鬥全重約33-36噸,僅相當於前者的一半。「輕」正是15式坦克的一大亮點,這使其在世界上以重型坦克為主導的裝甲作戰裝備體系中獨樹一幟。可別小看這一點,在遠程投送能力上,兩者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