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平均每7小時就有一架A320系列飛機完成總裝下線。我們在法國土魯斯、德國漢堡、中國天津和美國莫比爾設有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
從首個部件完成切割到交付客戶,一架A320完成這一過程大約需要1年。
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每呼吸一次,就有一架A320系列飛機在世界各地某一機場起飛或降落。
一架A320從0到200公裡/小時加速只需要不到20秒,勝過一輛305匹馬力的福克斯RS。
A320的巡航高度相當於15個全球最高建築杜拜哈利法塔。
A320neo發動機的風扇直徑為2.05米,比絕大多數小型公務機的客艙還寬。
你或許沒有意識到,作為單通道客機市場後來者的空客A320,今年已經30歲了!30年前的1987年2月,首架空客A320飛機在法國土魯斯成功下線並順利完成首飛。
空客A320首飛
在2月14日舉行的下線儀式上,包括查爾斯王子、黛安娜王妃在內的眾多知名人士的出席,令A320獲得了整個歐洲的矚目,但誰也沒有想到,在之後的30年裡,A320這款歐洲意在用來打破美國壟斷的飛機,不僅真正實現了這一目標,而且憑藉電傳操縱、側置操縱杆、單通道飛機最寬客艙、複合材料應用等諸多創新,開創了一個單通道飛機的新時代。
30年來,通過對發動機、客艙、鯊鰭小翼等的持續改進,A320將時代領跑者角色一直保持至今。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款飛機也成就了如今的空客。
作為空客飛機家族的「80後」,30歲的A320非常準確地印證了「三十而立」這四個字。迄今為止,A320系列飛機共獲得訂單超過13000架,是目前世界上最暢銷的單通道飛機。同時,空客向300多家客戶和用戶交付了超過7400架A320系列飛機,平均每兩秒種,就有一架A320系列飛機在全球各地的機場起飛或降落。
在我國,1190架A320系列飛機(截至2016年年底)每天穿梭於幾乎所有國內大中型城市,是中國民航的絕對主力機型;而且以優異的高原性能著稱的A319執飛著進出西藏80%的航班,為西藏和周邊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橫空出世
眾所周知,單通道飛機一直以來都是民用航空領域的主力軍,是飛機製造廠商的必爭之地。1977年6月,歐洲開展了一項名為「歐洲聯合運輸」(Joint European Transport)的項目,其目的在於打破單通道飛機市場被美國製造商所壟斷的狀況。
隨後的1980年,這一項目被空中巴士公司接手,「歐洲聯合運輸」項目也被認為是空客A320系列飛機最早的起源。1981年2月,這款單通道飛機被正式命名為A320。
空客A320首飛成員
1987年2月14日,第一架A320飛機成功下線。8天之後的2月22日,空客迎來了A320的首次飛行,一次歷時3小時23分鐘的測試飛行。1988年2月,在經過1200個飛行小時、530個起落的測試飛行之後, A320順利獲得了歐洲聯合航空局(JAA)授予的適航許可。1988年 3月26日,第一架A320飛機被交付給法國航空公司。
大膽的決定
在設計階段,空客決定A320採用電傳操縱系統,儘管當時這一技術已經在許多軍用飛機上有所應用,但將其應用到民用航空領域尚屬首次。
回顧當初在A320上使用電傳操縱的決定,時任空中巴士公司總裁、空客先驅羅傑·貝泰耶(Roger Béteille)回憶道:「也許當初這個決定過於大膽,但我們別無選擇。要麼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麼就此沉淪。」
這個決定是否正確?30年後再看,A320的市場表現說明了一切。不僅如此,空客在A320上首次採用電傳操縱也在民用航空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它大幅提高了飛行的安全水平。目前,幾乎全部的現代化民用客機都已經採用了電傳操縱系統。
如今,電傳操縱系統提升全行業安全水平的同時,也為航空公司和飛行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它和側杆設計令飛行員的操縱體驗更為舒適的,這一配置也應用於A320之後所有空客機型。與此同時,人機互動界面、飛行系統和飛行管理理念的高度通用亦為飛行員培訓帶來了便利,這不僅大幅節約了航空公司的培訓時間和成本,甚至從單通道飛機到寬體機的改裝也變得輕而易舉。
儘管電傳操縱系統能夠令飛行員更安全、更出色地完成他們的工作,民航飛行員的角色也從此改變為飛行管理著。但空客一直認為,飛行員在駕駛中始終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駕駛艙的設計依舊以飛行員的決策為先。在高度自動化的駕駛艙和日漸繁忙的空域面前,先進科技的應用只是為飛行員提供更多的保障。
A320系列四兄弟
空客A320系列飛機家族
當然,A320並不只是一款飛機,而是一個擁有4款具有高度通用性、不同尺寸的機型(A318/A319/A320/A321)的飛機系列。A320系列飛機座位數介於100到240座之間,能夠完美覆蓋包括低密度、高密度、國內短程以及中遠程區域航線在內的所有單通道飛機市場。
空客A321首飛
A321是A320系列中的第一個衍生機型,出於客戶對載客更多的單通道飛機的需要,1988年11月24日,空客決定在A320飛機的基礎上,加長機身,加大機翼面積,生產一款允許更高載荷的A321飛機。1993年3月11日,第一架A321飛機進行了首次飛行,並於1994年1月27日和3月22日分別交付給A321飛機的兩家啟動客戶,漢莎航空和義大利航空。
隨著全球航空運輸市場不斷壯大,A321越來越受到航空公司的歡迎。其原因主要是它有效提高了運力,降低了單座運營成本。空客統計數字顯示,近年來A321的交付量呈明顯強勁增長態勢,2016年空客共交付222架A321,佔545架A320系列交付總量的40%多。
空客A319首飛
A319飛機儘管是A320飛機家族中的第二款衍生機型。上世紀90年代,為了應對波音737-300/700的競爭,空中巴士公司決定重啟擁有較小載荷的SA1方案, A319飛機於是得以「重見天日」。 1996年4月25日,瑞士航空公司接收了第一架A319飛機。
A319飛機最為人們熟知的特點莫過於適合在高原飛行。經過一定的改裝之後,A319高原型飛機的發動機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在緊急情況下可採用氧氣瓶來供氧。
空客A318首飛
A318飛機是A320飛機家族中最年輕也是最小的一款,並且也是所有空客飛機中最小的一款飛機。2003年7月22日,首架A318飛機被交付給美國邊疆航空公司。
A318飛機雖小,但卻是許多位於城市中心機場的最好選擇。位於市中心的機場往往都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比如跑道較短,周圍有高大建築物以及嚴格的噪音限制等。與其他飛機相比,A318飛機的爬升、下降速率更快,同時噪聲更低。
更先進的A320neo
A320NEO
為了保持A320系列飛機的市場領先地位,為市場提供更加先進和高效的機型,空客在2010年12月決定推出換裝全新發動機的A320neo(New Engine Option)系列飛機。A320neo的改變不僅是換裝了更省油(燃油消耗減少20%)、更安靜(外部噪聲印跡減少50%)的全新發動機,在氣動性能和客艙等方面也進行了諸多優化和提升,機體維護成本減少5%,現金運營成本減少14%。用「內外兼修」形容A320neo再恰當不過。
截至今年一月底,A320neo系列飛機共獲得來自92家客戶的5069架訂單,牢牢佔據同級別飛機60%的市場份額。
A320與中國
A320系列與中國頗具淵源,它不僅在中國取得了商業方面的成功,而且對於促進中國航空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川航A320
自從1995年川航引進中國首架A320以來, A320系列飛機機隊規模迅速增長。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航空公司共運營著近1200架A320系列飛機,其客戶和用戶涉及傳統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包機公司、航空租賃公司等眾多領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平均不到一秒鐘就有一名乘客乘坐A320系列飛機抵達或離開北京。
國航A320
談起A320在中國就不得不提空客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自2008年投產以來,總裝線已經成功運營8年,不僅向中國客戶按時交付了上百架高質量的飛機,同時也為中國航空工業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培養了數以百計的專業人才。
2016年,A320天津總裝線完成總裝並交付A320系列飛機51架,8年多來總計完成總裝並交付A320系列飛機304架。天津總裝線第一期合作已經順利完成,實現了月產4架的目標,即每年交付48至50架飛機。2016年,空客與中方夥伴將雙方的合作又延長了十年時間至2025年,並將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大。2017年起,A320天津總裝線將開始承擔A320neo系列飛機的總裝任務。
此外,天津總裝線已正式更名為空客A320系列飛機亞洲總裝線,未來將向亞洲地區的航空公司交付飛機。這不僅是空客在中國的一次進步,更是中國製造業自身實力提升的具體體現。
西藏航A319
另一方面,目前超過90%往返於西藏的航班都由空客飛機執飛,其中大部分都是A319。一直以來, A319飛機都有著「高原雄鷹」、「高原王子」的美譽。10多年來,A319優異的高原性能、極高的可靠性不僅讓乘客能夠方便地進出西藏以及其他高原地區,而且在緊急救援、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在2010年青海玉樹的抗震救災任務中,A319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當時只有A319具有玉樹機場的運行審定和一發失效等應急程序,A319成為唯一可以起降玉樹機場的民用運輸飛機。在地震發生當天,東航的一架A319飛機在第一時間飛入了災區;在地震發生後的一周內,A319飛機在玉樹機場共執行飛行200餘架次,運輸救災人員、傷病員4000餘人次,運送救災物資310噸。(《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