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境外媒體:中國瞄準「第二島鏈」 已開工造第三艘航母

2021-12-28 參考消息

境外媒體稱,《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說,中國航母不是「宅男」,不久就將直抵東太平洋。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9日報導,在此之前,大陸航母遼寧艦上月進入西太平洋進行首次演練。在那次演練中,遼寧艦駛出包括日本琉球群島和臺灣在內的所謂「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海域進行了演練。

▲資料圖片:日本防衛省發布的遼寧艦2016年12月24日在中國東海海域的照片。(共同社)

這篇評論文章說:「『第一島鏈』已對解放軍不構成多大影響,穿越成了新常態。航母不是『宅男』,出行『第二島鏈』,直抵東太平洋,想必也是遲早的事情。

去年12月,遼寧艦率編隊穿越了宮古列島與衝繩諸島之間的宮古水道。同月,解放軍軍機編隊飛越東海進入日本衝繩島以南空域,並繞行臺灣附近國際空域後返回大陸。這是大陸軍機在兩周之內第二次飛近臺灣並飛越宮古海峽。

▲資料圖片:殲-15戰鬥機從遼寧艦上滑躍起飛。  新華社發

《人民日報》在評論文章中說,上述任務旨在維護地區和平。文章說:「我們要承擔維護和平的責任,就不能永遠蹲守在『避風的港灣』。該出手時就出手,敢於亮劍,行勝於言!」

另據美國媒體1月7日報導,《人民日報》援引著名海軍專家梁芳的話說,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擁有第三艘航母。

梁芳稱,第二艘國產航母正在建設中,不遠的將來,中國海軍有望擁有三個航母編隊,可以勝任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任務。

▲資料圖片:殲-15戰鬥機在遼寧艦上進行起降訓練。  新華社發

另有一些消息人士此前也表示,中國已開工建造第三艘航母。

報導稱,中國的第三艘航母可能裝備彈射器,而不是滑躍甲板。如果中國能在6.5萬噸級的航母上安裝彈射器和核動力,那麼這些航母的水平將與英法航母差不多。

美國擁有10萬噸級的、採用彈射器的核動力航母。中國可能要到本世紀40年代,才能開始與美國勢均力敵,擁有7到11艘採用彈射器的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

▲資料圖片:遼寧艦連續放飛殲-15艦載戰鬥機。  新華社發

航母的作用在於可以任意向世界各地投送少量軍隊,而無須受制於在別國駐軍的問題。現在,中國的力量投送能力覆蓋南海和局部水域。


外媒稱中國正在為新航母建碼頭:比鄰遼寧艦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016年12月30日報導稱,網際網路上發布的衛星圖像顯示,中國正在該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使用的碼頭附近建造第二個航母碼頭。

這個新碼頭位於青島以南約30海裡處的一個海軍基地。有人稱,這個碼頭是為中國第2艘航母而建的,這艘航母在大連處於建造階段的後期。

中國的前2艘航母共用基地支持設施,這在後勤上說得通,因為這些航母擁有相同的設計。點擊查看更多>>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宅男」要變身肌肉男,某些國家早早適應比較好。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國航母作戰範圍有多大?第二島鏈已不再遙遠~
    中國的軍機以前突破過第一島鏈,驅逐艦也突破過第一島鏈,但是這次航母衝破第一島鏈更具有裡程碑意義,這代表著今後第一島鏈再也不能被稱為封鎖中國的鏈條了。而遼寧艦的這次閃亮登場,更加大了人們對於國產首艘航母001A的期待,在過年期間,有網友就拍到了其最新建造進展。
  • 美智庫臆測解放軍在2045年對第三島鏈產生威脅 有2艘核航母
    儘管美媒的報導強調與經濟困難的俄羅斯不同,中國是唯一一個在2045年具備打垮第一、第二島鏈實力、同時對第三島鏈產生實質性威脅的潛在對手,但是對於這樣的炒作我們軍方相關部門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和準確的判斷能力。
  • 國產第二艘航母正式在上海開工:用電磁彈射起飛
    據相關渠道消息,江南造船基地進行某大型船塢改造工程已經啟動,此外該船塢相關的1600噸級大型龍門吊和兩個堆場正在安裝設備的最後調式階段,據外國媒體轉述消息,作為備料和切割鋼板開始,我國在今年11月中旬舉行了國產第二型航母的開工儀式,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已經在上海開工了,雖然是今年才開工,但以中國的製造能力,在2022年左右就能下水,並在次年交付部隊。
  • 中國第三艘航母最新進度曝光:即將進入總裝,美媒:這速度太快了
    消息稱,隨著中國航母步伐的快步前進,中國的遼寧艦已經具備戰鬥能力,首艘國產航母的戰鬥力培訓準備工作也正在進行中,相信很快,兩艘航母都將具備海上作戰能力,到時組建兩支海上航母編隊不是什麼難題。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儘管中國已有兩艘航母,但我們知道,這兩艘都是常規動力航母,在性能上和核動力航母相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核動力航母的研發迫在眉睫。
  • 突圍 中國踩點第三島鏈
    日前,中國大陸由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率領的「161遠航訓練編隊」通過了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半球海域,到達太平洋第三島鏈。
  • 突圍:中國海軍踩點第三島鏈
    日前,中國大陸由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率領的「161遠航訓練編隊」通過了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及國際換日線,進入西半球海域,到達太平洋第三島鏈。第三島鏈北起阿拉斯加,經夏威夷,延伸經美屬一些太平洋島嶼,以及不久前才與中國建交的索羅門群島共和國,直至澳洲、紐西蘭。第三島鏈可視為是美國本土在太平洋的最後一道防線。
  • 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第三島鏈
    ,美軍提出了太平洋遠東防禦圈概念,分別為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第三島鏈等三層鐵桶包圍,尤其是被麥克阿瑟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第一島鏈,成為當今中美軍事力量的晴雨表,如今,美軍已經首次承認第一島鏈失守了。,中國連續誕生了許多國之重器,東風飛彈、運20、國產航母、殲20等等,中國軍事一小步,美軍後退一大步。
  • 張召忠說 | 衛星照片又洩露了天機,你們都知道第三艘航母在哪兒造了?
    自從我們的第二艘航母下水之後,所有人立馬就迫不及待地瞭望起第三艘航母了,巴巴守著各大門戶網站、軍事論壇,還有各地的船廠,尋找第三艘航母的蛛絲馬跡…圖源:鳳凰網這第三艘國產航母到底會在哪裡建造?會造多大?是滑躍式還是彈射式?用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大家的心中滿滿都是這些疑問。
  • 中國海權之下,「第一、第二島鏈」已成「紙鏈」?厚積薄發,接管深藍指日可待!
    近期,美國軍事學院夏威夷亞太軍事中心學者湯姆·馬特爾斯基中校指出,中國有一套擬在南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建立軍事基地的計劃,一旦建成,將能有效切斷美軍在太平洋對東海、南海的聯繫,作為在第二島鏈切斷美國對亞太區域進行力量投射的跳板。
  • 解放軍這一技術令美日惶恐,第二島鏈已破…
    境外媒體分析認為,長期以來,中國反潛裝備發展緩慢,尤其是能夠進行大區域、大面積水域快速巡邏和快速反應的空中反潛裝備更加欠缺。「高新6號」的服役,無疑將彌補這一短板。美國在亞太部署多艘核潛艇  今年6月,美國海軍在關島海軍基地部署了第四艘攻擊型核潛艇,這意味著美軍進一步向亞太轉移兵力。
  • 中國航母突破「第一島鏈」帶來的衝擊
    本文選自今日頭條「橋本看日本」專欄。未經允許,謝絕一切媒體的轉載。
  • 中國第三艘航母會跳過常規直接上核動力嗎?
    這不免讓人好奇,正在建造的中國第三艘航母,會不會採用核動力?01咱們先從中國航母的發展路線來分析。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國的第三艘航母模型,不過小兵兵倒是覺著這更像是中國的第四艘航母。畢竟從平直甲板、電磁彈射、核動力、艦載版的殲-20、不知名的隱形無人機……跨度太大了!
  • 談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對航母戰鬥群行動的掣肘!
    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甚至還有第三島鏈的說法,是美國人在二戰後提到的對亞洲和西太平洋的攻防戰略。
  • 第二島鏈,守不住了?
    或者更準確點,叫美國人已經預感到,第一島鏈甚至第二島鏈都守不住了。澳大利亞作為太平洋防禦的關鍵節點,也是美國本土之前的最後一道防線。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菲律賓當土皇帝當的好好的麥克阿瑟就是撤退到了澳大利亞。
  • 【重磅】中國潛艇突破第三島鏈
    美媒援引解放軍報報導稱,中國海軍近年來多次發布了東海艦隊潛艇遠洋訓練報導。,美媒根據報導內容妄稱,這些潛艇甚至可能遠航到了夏威夷附近海域(美軍所謂「第三島鏈」的重要節點)。美媒還表示,去年中國海軍815A型電子偵察船、海洋測量船等已到第二島鏈海域,甚至是阿拉斯加附近海域航行,不排除是為了潛艇部隊遠航而採集海底環境、水文洋流等重要數據。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指揮官作了一個半公開性質的報告,報告稱中國海軍潛艇部隊自2015年以來進步十分明顯,所擁有的AIP動力靜音潛艇已經達到總數的近50%。
  • 「山東艦」入列,中國雙航母時代到來!
    經中央軍委批准,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 ,舷號「17」。恭喜山東人民,「山東艦」將與「遼寧艦」一起構築起人民海軍的雙子星座,從此中國進入雙航母時代。這意味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整體力量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現了什麼叫中國效率?什麼叫中國速度?2013年11月,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式開工。
  • 可突破第三島鏈,中國艦隊遠航練兵逼近夏威夷
    近日就有媒體報導,由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率領的「161遠航訓練編隊」今年2月通過了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進入西半球海域,逼近夏威夷,到達太平洋第三島鏈。分析認為,這顯示解放軍已具備攻擊第三島鏈夏威夷的能力。但實際上,中國軍隊接近第三島鏈並非首次,從2013年起,就有海軍偵察船開始出沒在夏威夷附近。中國官方媒體指臺方表述不嚴謹,刻意誇大解放軍海軍的年度正常訓練。
  • 中國同時開工建造13艘大型驅逐艦:跟美國相比還不算下餃子!
    同時大連造船廠還有2艘055型,3艘052D型飛彈驅逐艦正在建造。此外還有國產航母的建造,以及渤海、武船、廣船等船廠核潛艇、船塢登陸艦等艦艇的建造,我國幾大造船廠的軍船建造數量超過50艘。中國海軍經過十餘年高速發展,規模先後超過英國、法國等傳統海軍強國,主戰艦艇數量已排名世界第二,取得這些成績主要依靠中國強大的經濟能力、基礎雄厚的國防工業能力。
  • 中國憑藉第三艘航母或成為世界第二大海上強國
    中外一些媒體對2021年年末中國第三艘航母下水的可能性進行了分析
  • 16個月下水三艘,為啥準航母能造那麼快?
    (建造中的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其艦尾塢艙和升降機清晰可見)海軍首批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全部下水,而且目前第一、第二艘已經進入海試階段,而第三艘有望在今年內同樣完成舾裝並進行海試。如果一切順利,全部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全部交付海軍服役。而令人驚嘆的是,我國首次建造兩棲攻擊艦,就敢於一口氣建造三艘,並且工期一艘比一艘短,這在我國以往的造艦史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以往中國通常是先造1~2艘試用型,等到試用成熟,再大批量鋪開建造,在054型飛彈護衛艦和052C型飛彈驅逐艦的建造中,這一點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