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威之戰周年啟示:反恐需時時常備,不能被動應戰!

2021-02-18 菲島快訊


馬拉威之戰周年啟示

【菲律賓世界日報專訊】新華社記者 袁夢晨 對菲律賓南部城市馬拉威來說,5月23日是一個載入歷史的日子。

一年前,極端組織武裝人員襲擊並佔領馬拉威,政府軍進行反擊,開始了一場在東南亞極為罕見、持續5個月的規模化反恐作戰。

一年後,馬拉威依舊廢墟一片,政府軍正在重返。情報顯示,極端組織武裝人員企圖捲土重來,恐怖陰雲再次籠罩這座棉蘭老島重鎮。

 

突如其來 連手攻城

市中心一片廢墟上,政府軍士兵約瑟夫·基蘭掃視四周,他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收到消息,他們(極端組織武裝人員)正在重新集結。」

去年5月23日,數以百計極端組織「穆特組織」和阿布沙耶夫反政府組織的武裝人員突襲並佔領馬拉威,挾持大量人質,與軍警激戰。這夥恐怖分子宣稱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從戰鬥打響到10月23日結束,菲律賓政府耗費整整5個月。馬拉威淪為廢城,20萬人口中有18萬流離失所。

武裝奪城突如其來、收復之戰曠日持久,對整個東南亞有深刻啟示。

過去幾十年,東南亞反政府武裝和極端組織各自為陣、在不同地點製造規模不一的恐怖襲擊。馬拉威之戰不同,因為這是東南亞反政府武裝和極端組織第一次連手,組成一個試圖抗衡國家級武裝部隊的恐怖團夥,真槍實彈地攻城略地。

菲律賓和平、暴力和恐怖主義研究所安全分析師羅梅爾·班勞伊說,馬拉威之戰讓人們看清「伊斯蘭國」思潮和勢力在菲律賓乃至東南亞蔓延……

 

準備不足 代價慘重

馬拉威之戰,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極端武裝人員不過千把人,菲律賓常備軍20萬,可城市收復難度之大令人稱奇。這給東南亞國家的另一啟示是,反恐需時時常備,不能被動應戰。

士兵基蘭回憶,他一年前接到命令,與其他205名軍校同期畢業學員作為增援部隊前往馬拉威。可大家都沒有做好準備。

「當時,我驚呆了。身邊炮聲隆隆,頭上有飛機盤旋扔炸彈,市區瀰漫著硝煙,我卻不知道敵人躲在那裡。我們仿佛在黑暗中作戰。」

菲律賓政府後來承認,應對不足在馬拉威之戰中暴露無遺。部隊參戰前從來沒有接觸特定情形下的反恐技能。基蘭說:「在軍校時,我們學習如何在叢林中消滅敵人,從來沒有學過怎麼打城市巷戰。」

交戰中,極端組織武裝人員分散藏匿,埋地雷、挖地道,神出鬼沒。爆炸裝置無處不在,暗槍冷槍隨時出現,令政府軍頭疼不已。

政府軍士兵逐棟樓、逐間屋清剿,推進速度異常緩慢;雖然收復失地,卻付出164人陣亡、1400餘人受傷的代價。基蘭說,與他同赴戰場的同期畢業學員中,活著離開馬拉威的不足百人。

 

反恐合作 時刻警惕

 

馬拉威之戰暴露相關國家缺少有效情報共享等合作機制。

 

安全分析師班勞伊說,長期以來,菲律賓本土極端主義組織習慣叢林遊擊戰,政府軍日常訓練和作戰環境也選擇叢林。馬拉威之戰有上百名外籍武裝人員參戰,不少是從中東地區回流的恐怖分子,熟稔城市作戰,給本土武裝人員帶去新戰法,讓軍方措手不及,疲於應付。

另外一些東南亞國家同樣面臨極端主義人員回流危險。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交界處管控不力,成為外籍武裝人員流竄勾連的理想區域。馬拉威之戰促使東南亞國家強化反恐合作。

去年下半年,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啟動聯合海空巡邏,圍堵新形態的恐怖主義滲透。今年年初,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發起情報共享機制,代號「我們的眼睛」。

就反恐而言,一場戰役無法一勞永逸。近來,菲律賓軍方頻繁示警:在馬拉威之戰中潰散的「穆特組織」殘餘正在集結、訓練並招募新成員,準備再次發動襲擊。

菲律賓陸軍司令羅蘭多·包蒂斯塔22日警告說,雖然極端主義組織難以再次發起類似馬拉威之戰的規模化攻勢,但效忠「伊斯蘭國」的本土極端主義組織在菲律賓全境都有「潛伏小組」,可能正在策劃恐怖襲擊。

[更多推薦]

援菲重建馬拉威不應附加條件 中國無條件援菲1.5億人民幣

戰爭造成廢墟也將催生腐敗?馬拉威重建提上日程,看菲總統如何支招?【語音摘要】

這些人在炫富?杜特爾特:如果想活得久,就乖乖到監獄裡呆著【語音摘要】


凡註明【菲律賓世界日報專訊】均為本平臺原創文章,如須轉載請於訂閱號對話框中輸入「轉載」,查看轉載說明。

喜歡菲律賓世界日報的報導

就給個吧!

相關焦點

  • 菲律賓馬拉威之戰三周年反思
    菲律賓反恐任務任重而道遠,無法一蹴而就,本文將試從馬拉威之戰代價慘重的原因、影響以及反恐對策等幾個方面展開探析與研究。馬拉威之戰給馬拉威市乃至整個菲律賓的發展造成了致命的傷害,損失慘重。馬拉威之戰跌宕至今,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與政府軍自身的反恐能力不足、準備不充分、顧及民眾和恐怖分子控制的人質而不敢主動出擊以及客觀條件不成熟等原因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首先,菲律賓自身反恐能力十分欠缺,政府軍與恐怖分子的軍事作戰能力對比懸殊是馬拉威之戰損失慘重的根本原因。
  • 【菲律賓研究】陸忠偉:馬拉威之戰觸動菲律賓安全神經
    反恐雷聲在東南亞激蕩迴響,緣於2017年菲律賓經歷了近年最嚴重的「馬拉威危機」:效忠「伊斯蘭國」的阿布沙耶夫和「穆特組織」兩股武裝滲透、佔據南部棉蘭老島馬拉威市,殺戮毀城,逾千人死亡。總指揮羅蘭多·何塞利託·包蒂斯塔率軍圍城聚殲,苦戰五個月,直至10月16日,才擊斃「伊斯蘭國」地區頭目伊斯尼隆·哈皮隆與奧馬爾·穆特,全面收復馬拉威。
  • 馬拉威之戰只是小試牛刀?菲律賓ISIS胃口不止於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菲律賓防長周一宣布,「伊斯蘭國」(ISIS)東南亞地區頭目、阿布沙耶夫武裝首領哈皮隆目前依然藏身於棉蘭老島馬拉威市內。哈皮隆的前親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警告稱「更糟糕的還在後面」。馬拉威市親ISIS武裝與菲律賓政府軍的交火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此前有報導稱哈皮隆已經逃離了馬拉威。
  • 馬拉威反恐戰最後時刻的瘋狂:42名極端分子集體自殺
    菲律賓政府上周宣布菲軍解放該市,但仍有數十名恐怖份子留守當地,進行最後抵抗。菲律國防部長洛倫扎納表示,軍方23日在馬拉威市南部一棟建築物發現最後一群武裝分子的遺體,不排除是集體自殺。 2名菲軍消息人士表示,軍方在攻進馬拉威一棟2層樓廢棄建築物後,發現建築物內有42具極端分子的屍體。
  • 菲律賓公布馬拉威之戰紀錄片 畫面酷似FPS遊戲
    近日,菲律賓軍方公布了馬拉威之戰的紀錄片。
  • 恐襲危機又起 反恐戰該怎麼打?
    5月23日,菲律賓南部城市馬拉威發生恐怖襲擊,儘管菲律賓政府調動了大量軍警,甚至出動了裝甲車和飛機等,但馬拉威市迄今仍在交火中,目前已經導致至少200人死亡,14萬人流離失所。那麼為什麼恐怖主義會蔓延到歐洲甚至更多地區?恐怖襲擊的手段和方式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反恐特戰隊之獵影》:反恐特戰,貼身武器知多少?
    說起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實力,剛過去的建軍90周年閱兵儀式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軍人們的裝備和步伐整齊劃一,英姿颯爽。各式作戰裝備武器也一一現身,各個作戰方陣在接受檢閱的過程中動若風發。空中突擊力量,快速機動、精確打擊。
  • 我國反恐力量盤點:召之即來 來之能戰 戰之必勝
    2014年4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特警學院,並為「獵鷹突擊隊」授旗,中國反恐勁旅展露真顏,無數國人為之振奮。另一支是組建於2002年12月的武警北京總隊「雪豹突擊隊」,它立足北京、面向周邊,主要擔負大規模劫持人質事件處置中的武力突擊任務。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武警裝甲車方隊就是由「雪豹突擊隊」組成。
  • 六周年之戰
    6 周年周末之戰完成警報來解鎖周末Warframe 的 6 周年紀念快到了!
  • 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對人民防空的啟示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評價,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這是中國的制度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鑑。戰「疫」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和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是確保打贏的法寶。
  • 菲總統:已解放馬拉威
    報導稱,杜特爾特當天正式表示,「我宣布(從恐怖分子手中)解放馬拉威」。菲律賓國防部長宣布擊斃兩名恐怖組織頭目 來源:視覺中國而就在16日,菲律賓軍方及內閣召開新聞發布會。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宣布,軍方在當天凌晨的行動中擊斃了造成馬拉威近5個月危機的兩名恐怖組織頭目——「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裝的頭目伊斯尼隆·哈皮隆、以及「穆特組織」的頭目奧馬爾·穆特。據美聯社報導,洛倫扎納還表示,已將兩人的屍體送至菲軍方總部做DNA測試。據菲律賓ABS-CBN電視臺16日報導,菲律賓總統新聞發言人、政府新聞部長馬丁·安達納爾對此表示歡迎。
  • 俄羅斯軍隊敘利亞、克裡米亞之戰給我們的啟示!
    在俄反覆敦促下,美表態歡迎俄參加美主導的聯合反恐。就奪取制網電權來說,出兵克裡米亞前,俄搶控克裡米亞網絡和通信設施,並對烏克蘭實施高強度網絡攻擊,其強度是2008年俄格戰爭期間的12倍,從而獲得克裡米亞的制網電權。
  • 正覺之音 | 時時勤拂拭
    打禪七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是關乎佛祖慧命、關乎佛教興衰存亡的頭等大事,絕不能等同兒戲,絕不能視同一般法會,圖個門庭熱鬧而已。這不是求熱鬧的事,也不是撐門面的事,它要求我們在己躬大事上一定要有真正的契入。打禪七不要求人多,希望人少。古代如此,現在依舊如此,禪堂基本上坐滿就可以了。人少就比較容易照顧,也容易整齊,作息、用功乃至生活方面,都容易如法如理。
  • 反恐特種部隊單兵裝備之防彈裝具
    有時候,反恐特種部隊隊員需要臨時開啟防彈頭盔以查看情況,或者在遇到恐怖分子時快速放下面罩開始作戰行動。此時如果面罩不能快速開啟或放下,那麼反恐特種部隊隊員可能會遭遇危險。因此,一些反恐特種部隊選用防彈的護目鏡來代替防彈面罩。
  • 乾貨:反恐特種部隊裝備之破門工具
    反恐特種部隊使用的主要破門工具中有一種叫作撞門錘。撞門錘必須具有足夠的重量以把門鎖撞開,但是它又不能笨重得影響反恐特種部隊隊員的攜帶和使用。一般情況下,反恐特種部隊隊員中的「撞門人」非常容易辨認,隊員中身材最魁梧最健壯的應該就是。與撞門錘比較類似的另一種破門工具是重型大錘。這種重型大錘還有一些更加響亮和具有威懾力的名字,比如「雷神錘」或者「霹靂錘」。
  • 金雞鄉召開常備民兵應急排點驗暨開訓動員大會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近日,武宣縣金雞鄉人民政府召開2019年常備民兵應急排點驗暨開訓動員大會,大會在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聲中拉開序幕。嘹亮的軍歌中,一排排綠衣隊伍整齊地肅立著,顯得格外莊嚴。鄉黨委書記陳鋒、鄉長覃春富、鄉武裝部長林邕升以及各村民兵營長、民兵排長共33人參加會議。
  • 別斯蘭人質事件15周年:俄羅斯反恐啟示錄
    「別斯蘭事件」是進入21世紀以來繼「9.11」後又一起刻骨銘心的恐怖事件,其手段之殘暴、傷害範圍之廣極為罕見;而綁匪以中小學生為主要劫持對象,更是創下了對少年兒童大開殺戒的惡劣先例。如今,「別斯蘭事件」已整整過去了十五年,恐怖主義威脅依然無處不在、愈演愈烈。危機爆發後一片廢墟的別斯蘭一中  正值「別斯蘭事件」十五周年。回首往昔,十五年前,慘劇緣何發生?
  • 尚武 真實的「五軍之戰」:安史之亂中的鄴城之戰
    答案是肯定的,唐肅宗乾元元年(758)九月到乾元二年(759)三月之間爆發的鄴城(相州)之戰即是。但不似《霍比特人》中的「五軍之戰」,這場戰役是「十一軍之戰」。 交戰的雙方是唐軍(九支軍隊)和安史叛軍(兩支軍隊),這是安史之亂爆發(755)以來的第三年。
  • 「9·11」事件20周年:恐怖主義與美國力量的悖論 | 新京報專欄
    ▲當地時間2017年9月11日,9·11恐襲16周年之際,紐約亮起哀悼之光,家屬依次宣讀罹難者姓名。視頻/新京報我們視頻恐與反恐沒界限美國在反恐的同時也在塑造新敵人恐怖主義,是複雜國際社會矛盾的病態實現。
  • 無人機成為公安、消防、反恐、應急救援等領域的常備兵
    從目前的情況看,警用無人機除了在安保巡邏、交通監控等廣泛應用的領域外,在消防、反恐、應急救援等領域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從過往的案例來看,在城市消防中,火情探查與監控尤為重要。在近年來的重大消防實踐中,由於火情信息掌握不全面,導致火場險情頻發,消防人員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