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未來戰機或有八大跨界突破?

2021-02-14 戍天九思

 戍天九思原創第331期


對美軍「穿透型制空平臺」的猜想?

 

   最近,殲-20總師楊偉在《航空學報》上發表了題為《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討論》的文章,詳細闡述了對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獨特見解。文中指出:早在2010年,美國空軍曾組織過下一代戰鬥機能力討論,結果發現下一代戰機很難按照第五代機4S那樣清晰的標準去劃分。直到2016年,美國空軍「空中優勢2030」研究團隊向高層建議:摒棄「第六代」戰鬥機的概念和討論,創造性地提出「穿透型制空平臺」新概念。

 

「穿透型制空平臺」透露出什麼弦機?

 

   筆者戍天九思認為,幹大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設計戰機就是設計未來戰爭!設計什麼樣的武器就打什麼樣的仗!因此,設計未來戰機是各國對未來戰爭想像力、創造力、複雜製造能力和速度的大比拼。

   2019年,在法國巴黎航展上,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三國展示了聯合設計的未來空戰系統(六代機)全尺寸模型,讓世人第一次見到了未來戰機的模樣!

▲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三國展示了聯合設計的未來空戰系統(六代機)全尺寸模型

    那麼,美軍在未來戰機研究探索中,到底摸到了什麼?「穿透型制空平臺」又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或者說美軍的未來戰機在哪些領域會有重大突破?2016年5月,美國空軍在《2030年空中優勢飛行規劃》中強調,重點不是開發一種新型飛機,而是利用能力在多個域(空中、太空和賽博空間)實現空中優勢。筆者認為,這與美軍提出的馬賽克戰新概念一脈相承。其中,有五大關鍵詞需要深入研究分析。

▲2016年5月31日發布的脫密版《2030年空中優勢飛行規劃》封面

    能力簇:《規劃》指出,美國空軍將摒棄發展單一平臺和主戰裝備的思路,而要發展一整套可在並跨空中、太空、賽博三個作戰域運用的「能力簇」。此外,能力開發和部署速度將是維持空中優勢的關鍵,必須採用敏捷採辦,利用實驗和原型化來加快引入先進技術的速度。

▲美國網友在2016年4月繪製的「2025年空中優勢系統之系統」示意圖。雖然其具體組成和交聯關係並不一定都準確反映美國空軍的思路,但圖中已包含了主要的關鍵元素,可體現出美國空軍所說的未來空中優勢「系統簇」概念

    系統簇:美國空軍將通過一個跨空中、太空、賽博域,能與電磁環境和地面/水面能力聚合的網絡化「系統簇」來維持空中優勢,其中的空中作戰平臺包括防區外武庫機、穿透型制空平臺、B-21轟炸機等。這是對以往依賴單一平臺進行「機型替換」式更新換代思路的顛覆。

▲美國諾格公司曾提出的「下一代空中主宰」中新型戰鬥機想像圖,它正在用定向能武器摧毀來襲飛彈(美國諾格公司圖片)

    穿透型:強調的是「能力簇」。針對的是中俄遠程打擊系統和一體化防空系統等現有的非對稱優勢,能夠突入高烈度對抗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場環境。因此,未來戰機可能要在「速度快、看不見、拳頭硬」上形成絕對優勢。

    制空:本質上還是以高制低,可以是太空控制、臨近空間控制、大氣層控制、摧毀地面防空武器控制,可能在大氣層飛行,也可能在臨近空間飛行,還可能在太空飛行,甚至跨大氣層、臨近空間和太空飛行。

    平臺:為什麼不叫飛機而叫平臺?說明必須跳出傳統飛機概念的束縛,強調的是一個複雜集成系統!什麼平臺能有效實現「穿透型制空」目標,就採取什麼平臺!可能是有人的,也可能是無人的;可能是飛機、臨近空間飛艇,也可能是飛船、空天飛機,還可能是集群作戰系統、小型先進能力飛彈。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正在研發的「小型先進能力飛彈」(SACM)跟蹤打擊我軍殲20戰鬥機想像圖。美國空軍設想該飛彈採用超敏捷彈體、高比衝推進、經濟上可承受的導引頭、抗幹擾的制導引信一體化等技術,具備對高隱身高機動目標的打擊能力。包括使用該飛彈演示打擊高隱身高機動目標的內容(美國空軍圖片)

    筆者綜合分析認為,美軍公開發布的脫密版《2030年空中優勢飛行規劃》,很可能是一個戰略忽悠的陷阱,真真假假,有假有真。所謂「穿透型制空平臺」,指的應該是一個多系統多能力的複雜平臺,並不是指某一個具體型號的未來戰機,甚至可能包括防區外武庫機、B-21轟炸機、X-37B等武器系統。

 

從戰鬥機歷史看未來戰機的突破方向

 

    目前,按照我國戰鬥機劃代標準,目前已有第四代飛機。

    第一代飛機:飛行速度1馬赫以上,主戰武器為航炮,機上無雷達,靠地面引導戰鬥,主要作戰方式是近距格鬥,比拚的是機動性,出現過許多技術高超的王牌飛行員,代表機型有美國F-84、F-86、蘇聯米格-19、中國殲-6等。

   第二代飛機:主要特徵是「雙二」,兩倍音速、兩萬米飛行高度,主戰武器是空空飛彈,輔助航炮,飛彈為紅外製導、射程10公裡,裝備高性能雷達,主要作戰形式是視距內空戰,比拚是機動性+飛彈,代表機型有蘇聯米格-21、美國F-4、法國幻影-3、中國殲7。經典主要有後越戰時期,美國F-4與蘇聯米格-21的空戰。

   第三代飛機:也稱「高空高速高機動性戰鬥機」,裝備有脈衝雷達,具備信息化能力,主戰武器是空空飛彈,作戰形式為「超視距空戰」,比拚的是信息化體系,代表機型有美F14/15/16/18系列,蘇聯有米格29、米格31系列、蘇27系列,法國幻影2000、英國狂風,中國殲10和飛豹。

    第四代飛機:以隱形、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矢量發動機)、超級信息優勢(4S)為特徵,比拚的是整體信息優勢,代表機型有美國F-22、F-35,中國的殲-20、殲-31、俄羅斯的蘇-57。

    由此可見,戰機研發主要取決於顛覆性技術發展和國家安全需求,而顛覆性技術發展主要受利用能量和信息水平的限制。

    第一代飛機因為發明了噴氣式發動機,因此主要是在動力(能量維度)上有重大突破。

    第二代飛機因為發明了機載雷達和飛彈,因此在能量(火力)和信息兩個維度上都有重大突破。

      第三代飛機因為預警機的發明,因此主要是在信息維度上有質的突破。

    第四代飛機因為隱身材料和矢量發動機的發明,因此有能量和信息兩個維度上都有顛覆性突破。

    未來戰機因為到2030年左右將有人工智慧、超燃衝壓發動機、量子通信、超材料和定向能武器的重大突破,因此必定是在能量和信息兩個維度上又會有顛覆性的凸變。

   

穿透型制空平臺可能的八大跨領域突破

 

  通俗地說,美軍「穿透型制空平臺」,可能是一個對現有武器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系統!或者說是一把高超音速、全隱身、智能化長劍!具體來說,可能有八大跨領域的突破。

   之一:機型能力上的突破——超強打擊能力。美軍《規劃》認為,未來戰機重點放在在如何定義穿透性制空的能力上來,甚至在不會刻意區分未來戰鬥機是B-轟炸機、A-攻擊機、F-戰鬥機或MQ-無人機,並使用「能力簇」、「系統簇」等新概念進行描述。因此,筆者認為,美軍「穿透型制空平臺」可能兼具殲擊機、轟炸機甚至空天飛機的功能和優點,可同時對臨近空間、對空和對地有打擊能力,也可能像F-35那樣有適用不同情況下的A、B、C三個型號。

  之二:發動機動力上的突破——使用超燃衝壓發動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採用渦輪——火箭——衝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實現跨臨近空間高超音速飛行,實現在大氣層和臨近空間自由飛行的夢想!對超燃衝壓發動機的研發,中國領先於美國。

   之三:製造材料上的突破——使用新型超材料實現全頻全向隱身。筆者曾聽過被譽為「新時代錢學森」的光啟科技公司老總劉若鵬博士的超材料專題講座。據他介紹:全球超材料研究起步晚、發展快,目前已進入全面開花階段,中美同處於第一梯隊。採用新型超材料,完全可以實現從單頻單向隱身到全頻全向隱身的突破,真正做到「看不見」。

   之四:通信技術上的突破——使用量子通信技術。一旦採用量子通信技術,現有的電子幹擾手段和反幹擾手段都將失效。從目前技術發展看,量子通信誰也幹擾不了誰,誰率先實現量子通信實用化,誰就擁有壓倒性的通信優勢。而另起爐灶,中國在量子通信技術上是有優勢的。

   之五:操控方式上的突破——超級好用的腦控飛機。未來戰機可能是有人機,也可能是有人和無人機混合的,還可能是腦控飛機。筆者曾在《腦控玩具來了!腦控五代機還會遠嗎?》一文中預言,腦控飛機不僅可以實現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的「跨界融合」、做到人機合一,把飛行員從複雜的飛行操作中解放出來,更好地發揮飛行員在空戰中的快速決策優勢,而且可以在必要時靈活地實現從無人機到有人機的模式轉換,一型未來戰機既可以當無人機用,也可以當有人機用,大大提高未來戰機在複雜環境下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之六:作戰方式上的突破——超強感知和自主決策。採用空戰雲系統,具有超強感知和智能化自主空戰決策能力。

   之七:作戰空間上的突破——跨­臨近空間作戰。不僅作戰半徑大大延伸,而且從大氣層作戰拓展到臨近空間作戰,實現以高制低。

    之八:製造方式上的突破——3D列印。採用3D列印製造,實現從零件式組裝到超融合集成的轉變,大大縮短未來戰機研發、製造周期和成本。

  

備註:圖片來自網絡

本公眾號相關文章

美軍馬賽克戰會是超限戰的剋星嗎?會引發人工智慧軍備競賽嗎?(上)》

《美軍馬賽克戰會是超限戰的剋星嗎?會引發人工智慧軍備競賽嗎?(下)》

相關焦點

  • 跨界星戰——爵爺鈦戰機開箱
    :達斯·維達鈦戰機。星戰和變形金剛的跨界早已有之,而其中最有人氣的無疑還是爵爺,帕爾帕丁、盧克、歐比旺等角色沒有一個能和爵爺登場的次數相比,即使不算阿納金的身份,他也曾經變形成死星、殲星艦等著名形象。這一次官方重啟與星戰的跨界產品線,第一作選擇爵爺並不奇怪,好比變形金剛總是喜歡用擎天柱來啟動新系列一樣,人氣角色總要衝在前面。
  • 未來軍用戰機發展趨勢
    其實,美國把 F-35 拖入「馬拉松」怪圈還另有「噱頭」,那就是通過不斷加入新技術,使該型戰機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並賣出更好的價錢。伴隨著 F-35 價格持續攀升,故障問題不斷,交付一再延遲,參研盟國苦不堪言,一些盟國不得不考慮撤銷訂單或減少訂購數量。但日、澳、韓等國為了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明確表示訂購計劃不變。日本已訂購 42 架 F-35 戰機,未來還可能訂購更多的 F-35 戰機。
  • 關於未來戰機的發展方向的構想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中國象棋的手遊,你有沒有贏過?論當今世界最強五代戰機,你覺得美國f22應該排名第幾?在最尖端科研領域,應不應該將資金融入到考慮範圍內?或者說,是戰鬥勝利重要還是一踏金錢重要?,有多年F-16戰鬥機飛行經驗,在美軍戰鬥機飛行員中算「老鳥」,結果確實人工智慧系統飛行員以5:0的比分徹底碾壓了駕駛F-16戰鬥機的飛行員,人類飛行員在這場交鋒中可謂是一敗塗地。
  • 美國戰機噩夢!中國量子雷達有重大突破
    同時,自從隱形戰機面世以來,現代防空網絡主流雷達無法遠距離發現和跟蹤隱形目標就成了大難題。目前戰鬥機裝備的主流反隱形雷達是L波段雷達,對隱形目標的有效探測距離,無法滿足超視角空戰的需要;地面裝備的米波雷達可以有效發現隱形戰機,但是探測精度比較差、無法引導地面飛彈打擊目標,而且米波雷達體積很大,戰場生存能力堪憂。
  • 【獨家】揭密美軍第六代戰機——F/A-XX
    美軍規定,所有設計方案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一、飛機能加入艦載機聯隊,可由「福特」級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搭載,對船體結構和其他艦載設備的運行造成最小影響,不需要對航母甲板、起降設備和系統進行大的改造,也不影響其他飛行器的使用;二、能有效支援F-35戰機和艦載無人長航時情報、監視與偵察飛機,具備空中受油、戰術偵察、目標監視與截獲、電子壓制以及精確打擊能力;三、能在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作戰環境下執行長時間的滲透作戰任務
  • 殲20總師談未來戰機什麼樣:信息為王!
    最近我國殲-20總師楊偉關於六代機的討論在《航空學報》上發表了《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討論》一文,表述了總師對於國內外未來戰機的見解。就目前世界的科技發展以及工業水平要想達到五代機和六代機之間技術的飛躍是不可能的,並非能像眾多猜測那樣實現戰機全面的改變,只是為了需求在目前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進步。早在2010年,美軍就六代戰機徵詢了美國各大工業巨頭。美軍期望第六代戰機在2030年能列裝服役形成戰鬥力,但是在經過討論之後得到的答案並不理想。
  • 海軍有陸戰隊,陸軍有海戰隊嗎?跨界,都是解放軍玩剩下的
    不過,這個新銳作戰力量,仍然是我海軍陸戰隊建設的一大成果,依託逐漸成熟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和逐步發展的直-8和直-20系列直升機,陸戰隊空突營勢必在未來會成為海軍陸戰隊的一把突擊尖刀。 再想一想,海軍陸戰隊的實質是「兩棲部隊」,那麼,這個活陸軍能幹嗎?實際上,陸軍同樣有兩棲合成旅的編制,相當於陸軍版的海軍陸戰隊。
  • 突破新聞+詭異小行星+美軍動態
    &、突破新聞美東8月18日重大消息:在坦帕附近的佛羅裡達萊克蘭·林德國際機場,發現一枚實時制導空對空飛彈
  • 渤海禁航4天疑為國產航母第7次海試 美未來戰機曝光正向5倍音速突破
    中航公布飛翼型無人艦載機模擬圖中航工業官方近日發布了一個反映沈飛的宣傳片,片中公開了一種飛翼型無人艦載機的模擬圖,這引發外界對中國未來艦載機的高度關注。專家認為,沈飛有較為豐富的艦載機設計經驗,同時也有飛翼布局飛機的開發能力,這也讓人們對宣傳片中出現的飛翼艦載無人機充滿期待。
  • 以跨界,升華變革-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在汽車HMI中的應用
    誠然,更大尺寸的屏幕雖然帶來了更直接的視覺衝擊力和未來科技感,但是這並不能解決用戶對HMI的所有需求。⚪難以突破的內容和對象駕駛者在駕駛的同時,能夠安全地獲取自己需要的諮訊或反饋是HMI難以突破的障礙(雖然我們並不倡導駕駛時過多關注HMI),即使有空檔進行人機互動,但是短暫的時間窗口不允許駕駛者進行更多的拓展。
  • 朝鮮勞動黨八大公開新核戰力,釋放了什麼信號?
    「朝鮮之前試射的『火星-14』、『火星-15』兩種飛彈因為運載能力有限,只能攜帶一個彈頭,在美國反導體系構建逐步推進的背景下,外界對其能否突破反導系統抱有質疑,」趙通介紹說,「發展分導式核彈頭是提高突防能力的手段之一。」朝鮮展示的新型洲際飛彈,其發射車尺寸比「火星-15」飛彈發射車大。
  • 波音推出未來無人戰機原型機 擁有「換頭」絕技 或一改空戰模式
    首架「忠誠僚機」無人機原型機【大軍事消息】美國波音公司持續推進的「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計劃有了最新進展。波音5月5日稱,已向澳大利亞空軍展示了第一架「忠誠僚機」無人機原型機。波音稱這是「歷史性的裡程碑事件」。
  • 美軍F-15C戰機已飛行一萬小時
    身為83-3014號戰機飛行員與第433中隊隊員的克拉克(Cody Clark)少校表示,他在2年的時間內,駕駛這架戰機的飛行時間大約有80小時,這架飛機至今仍是一架優秀的戰機。儘管這架飛機已經服役多年,但是通過地勤技師們的努力,這架戰機仍然可以自由地翱翔長空。此外,克拉克也是駕駛83-3014號戰機達到10000小時飛行時間的幸運兒。
  • 中國8萬噸國產航母動力系統獲突破 無需核反應堆也能用電磁彈射
    據外媒報導稱,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003型航母)已經在動力系統領域獲得突破,將無需核反應堆就可支持電磁彈射系統的動力需求。據了解,得益於海軍馬偉明少將團隊取得的技術突破,中國不僅在電磁彈射領域追平了美國,而且在中壓直流電力推進領取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
  • 俄羅斯新一代戰機曝光!速度超過4馬赫,美軍噩夢要來了?
    Rostec除了透露了該戰機的代號外,並沒有提供更多信息。有專家認為,米格-41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快的戰鬥機,而該戰機可能要等到2025年後才能迎來首飛。有報導稱,米格-31的服役壽命預計將於2028年結束,對於空軍來說,這個時間並不遙遠。資料顯示,米格-31早在1975年就首飛成功,1979年米格-31開始小批量生產,1981年開始正式交付部隊。
  • 美軍三大戰略轟炸機齊聚亞太,若全體出動,能否突破我軍防線?
    ,釋放的信號也很明顯,可以說美軍轟炸機就是衝著中國而來的,那麼問題來了,若美軍這幾種轟炸機全體出動,能否突破我軍防線?B-52轟炸機被稱為「冷戰活化石」,上世紀50年代首架B-52轟炸機就問世了,直到如今B-52轟炸機依舊活躍在美軍一線,並且按照計劃至少會服役到2040年,比B-1B與B-2還會晚退休,至於為何,當然是好用。B-52轟炸機的特點便是能在高空防區外發動打擊,這也是讓人最棘手之處,由於自身體積大,B-52轟炸機的載彈量是驚人的,但同時也容易成為遠程防空飛彈以及攔截戰機的目標。
  • 霹靂-15到底有多厲害?專打敵軍預警機,殲20戰機的看家武器
    【最強】俄羅斯即將列裝史上威力最大飛彈,不僅僅是突破任何反導系統!【東風】東風41無法震住美國,我國這種武器可以突破所有防禦系統!【鄧小平】鄧小平個人簡歷讓人吃驚,膽識和魄力讓人不得不服!【希特勒】一代梟雄希特勒被此人坑的有多慘,看完才知道什麼叫豬隊友!       在空戰中,空對空飛彈是絕對的大殺器,而且也是每一個戰鬥機必備的武器之一,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誰能打的更遠,誰就更有優勢,特別是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發生的空戰基本都是超視距空戰。
  • 兼具戰鬥機和轟炸機特點的「共和之矛」,美軍F-105「雷公」戰機
    一、「雷公」轟炸機的誕生及發展艾森豪在軍事領域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將美軍各種戰略轟炸機和核武器的地位帶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不過這也意味著當時美軍裝備的幾種轟炸機在各個方面來說都已經無法適應美軍未來的作戰需求了,因為美國人需要一款能達到超音速的新型轟炸機來充當核武器投送平臺,以便對以蘇聯為首的那些敵人進行打擊。
  • 殲20配合霹靂15威力有多大?戰機轉戰上萬裡,一箭能當百萬兵!
    空警500預警機後勤指揮在未來戰爭中尤其重要。這後勤指揮首先指的就是敵方的預警機,未來戰爭中絕對會出現一編隊的頂級戰機不惜一切代價獵殺敵方預警機這一幕!我軍的轟油-6空中加油機但是攻擊加油機和預警機都有一個問題:他們通常都在前線後方,戰機不容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