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印度將於今年內大規模列裝其國產的射程約在5000-8000公裡的,還可以攜帶核彈頭的"烈火-5"型固體彈道飛彈,印媒號稱其是"遊戲規則改變者"。
雖然印度國產武器一直不咋地,很多技術武器裝備也不靠譜,之前我們也講過印度國產航母準備服役?盤點印度那些命運多舛的國產武器 。毛主席曾說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所以我們還是要了解一下印度的彈道飛彈發展歷史,從中汲取經驗。
早在1947年印度剛建國的時候,印度國內就有過發展戰略武器的意見,但是印度一沒錢二沒實力,有限的國防經費只能放在採購武器裝備上,只是於1958年成立了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
在美蘇等國家的幫助和默許下,印度通過引進和合作吸收了大量的火箭技術。
1962年,印度從蘇聯引進了薩姆2地空飛彈武器系統。
1967年,印度發射了本土製造的第一枚探空火箭「RH-75」。
1972年,用薩姆2技術製造近程彈道飛彈的「魔鬼計劃」出爐,到1980年此計劃無果而終。
1974年印度RH-560探空火箭試射成功,這個探空火箭已經跟彈道飛彈很像了。
1980年7月18日,印度成功發射了第一枚衛星運載火箭。
1983年,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開始實施「聯合制導飛彈發展計劃」。
「大地」系列飛彈
1988年,基於薩姆2技術的大地飛彈發射成功,1994年裝備部隊。
20世紀初,印度對其大地飛彈進行改進分別發展出:
大地-1型,射程150千米、有效載荷1000千克。
大地-2型,射程350千米、有效載荷500千克。
大地-3型射程350千米、有效載荷1000千克。
2008年,印度成功試射基於大地-2 改進的「薩尤爾亞」彈道飛彈
2012年基於大地飛彈,印度研製海軍版本「丹努什」飛彈。
2013年,印度成功試射基於大地-2 改進的「K-15」潛射彈道飛彈。
至此,印度還是擁有彈道飛彈,但是射程較近,美蘇等國家並沒有制止,甚至有些鼓勵。
「烈火」系列彈道飛彈
1989年,為了配合核武器研製,印度開始研製中遠程彈道飛彈「烈火計劃」
1994年,烈火TD試射成功。
1999年,「烈火-2」二級固體中程彈道飛彈試射成功,彈長20米,重約16噸,射程可逾2000公裡,能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2002年裝備部隊。
2002年,在「烈火-2」基礎上去掉二級發動機的「烈火-1」 單級固體近程彈道飛彈發射成功,彈長14.8米,重約12噸,射程700-1250千米,有效載荷1000千克,2004年裝備部隊。
2008年,「烈火-3」 二級固體中遠程彈道飛彈試射成功,該型號是在「烈火-2」基礎上,通過擴大直徑,改進技術研製的,彈長16.3米、芯級直徑約2米、發射重約48噸,射程約3000-3500千米,有效載荷450-1500千克。
2010年.印度成功試射運用雷射陀螺、碳纖維材料殼體的「烈火-4」,彈長19米、芯級直徑約1.3米,發射重量約20噸,射程約3500-4000千米,有效載荷800-1500千克。
2012年,印度成功試射「烈火-5」 三級固體遠程彈道飛彈,該彈長17.5米、芯級直徑約2米、發射重量約52噸,射程約5000-8000千米,有效載荷1500千克。
2020年印度成功試射 基於「烈火-3」研發的潛射彈道飛彈「K-4」。
另外基於「烈火-5」研發的「烈火-6」四級固體遠程彈道飛彈和「K-5」潛射彈道飛彈正在研發當中。
如果喜歡此文請關注我,我將繼續推送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