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是有核國家,具體水平究竟怎樣?其戰略核武器對於我國的威脅到底有多大?本期視頻將一一解答。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迷彩虎,我是虎哥。
最近印度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讓國人們異常惱怒。但是在激憤之餘,很多人也不免會多一層擔憂,印度畢竟也是一個有核國家,同時也擁有製造彈道飛彈的技術,那麼印度這些核武器對我國的威脅到底大不大呢?
說道印度的戰略核力量,那麼不得不提的提款武器就是烈火5遠程彈道飛彈,這款彈道飛彈也是印度目前射程最遠、最先進的一款戰略武器。
早在前兩年印度試射烈火5彈道飛彈的時候,印度媒體就將這款彈道飛彈成為」中國殺手」,可見其想法是什麼。
儘管印度媒體吹噓說這款彈道飛彈的射程高達8000公裡,將將扒上了洲際彈道飛彈的邊,但是實際上烈火5可遠遠達不到這麼高的射程,根據專業人士的估算以及印度軍方的承認,其最大射程實際上只有5000公裡左右,之所以差了這麼多,主要就是因為其彈頭太重了。
儘管印度在核武器方面也已經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但是實際上,其原子彈技術還停留在美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水平。
也就是僅僅試爆成功,但是小型化不足的階段,而烈火5彈道飛彈所搭載的核彈頭,足足有一噸多重,可見其核武器水平究竟有多落後。
實際上,除聯合國五常之外,其他大多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彈頭水平也就這個樣,比如對面的巴基斯坦,以及我們旁邊的朝鮮。
而烈火5彈道飛彈本身的水平同樣不咋地,別看其射程只有5000公裡,大致上就相當於我國中遠程彈道飛彈的射程,但是其重量卻達到了50噸!這重量算是趕上洲際彈道飛彈的標準了,而我國能搭載8到10枚核彈頭,射程12000公裡以上的東風41,重量也還沒超過50噸。
我國已經淘汰掉的東風4彈道飛彈倒是和烈火5性能差不多,重量也相近,但是那可是液體燃料彈道飛彈,普遍比固體火箭重量大,而印度卻用固體燃料火箭做到了液體燃料飛彈的重量和性能。
不得不說,聯合國五常還從來沒製造過水平這麼低的固體燃料彈道飛彈,哪怕是美國在半個多世紀前製造的民兵1彈道飛彈,其重量也只有30多噸,而射程達到了上萬公裡。
當然了,哪怕是只有5000公裡的射程,那也是足以覆蓋到我國西南地區的國土,真要是丟個核彈頭過來,我們還真受不了,不過問題在於,印度有這個機會嗎?
實際上,印度的烈火系列彈道飛彈包括烈火5,直到現在也沒有滿足實戰意義上的發射要求。路基彈道飛彈想要滿足實戰意義上的發射要求,那必須要能夠機動部署,以提高生存能力。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
不說別的,飛彈本身有很多精密儀器都不能承受過大的震動,否則就會失準,因此運輸車的防震和飛彈抗震能力就是一個很難解決的技術難題。
其次,想要在機動中發射飛彈,也不單單是按個按鈕這麼簡單,這需要運載工具本身擁有快速測地技術,了解自己的大地坐標,同時確定發射場所在位置的地理以及氣象數據,發射筒底座也要能承受飛彈發射帶來的巨大壓力,可以說一個比一個難,我國也是在東風31AG服役之後,才正式擁有這一能力,這也是十來年前才剛發生的事。
而印度在戰略核威懾上面可以說是一直不上心,印度目前真正能夠實現機動部署的也就只有「大地」系列彈道飛彈,像是烈火系列,印度往往是先生產,然後就儲存起來,並不去完成實戰部署,隔一段時間就抽檢一下看看還能不能用。
在發射場地方面,印度也沒有做任何的核防護措施,其只有寥寥幾個發射場,都已經被人摸得清清楚楚,連防核掩體都沒有,真要到了戰時狀態,這就是個再好打不過的大靶子。
儘管印度這幾年也在追求戰略彈道飛彈的實戰化部署,但是一直未能成功。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對此就嘲諷過,發表了一篇標題為「印度『烈火5』彈道飛彈距離部署又接近了幾英尺」的文章。
實際上印度之所以對於戰略核威懾如此不上心,主要在於其主要針對的是隔壁巴基斯坦,大地系列彈道飛彈已經能夠到巴基斯坦全境,而面對中國時,其現有飛彈完全不夠用,並且想要面對中國實現可靠的戰略核威懾,所需要的人力金錢和技術也不是印度能解決的。
因此儘管印度戰略核武器的確有威脅,但是我們只要做到不讓其起飛就可以了,這一點對於我國來說並不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