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年前一度十分流行的所謂「珍珠島鏈」戰略中,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孟加拉國由於與中國一直保留著非常密切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等領域的合作關係,因此一直被視為該島鏈戰略中舉足輕重的一環。雖然我們都知道,「珍珠島鏈」戰略完全屬於國外媒體無中生有炒作出的概念。不過在我國的海洋戰略重心開始轉向印度洋乃至「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之後,中孟兩國各領域之間的合作愈發密切也是不爭的事實。
孟加拉國長期被認為是所謂「珍珠島鏈」中舉足輕重的一環
單就大家最關心的軍事領域合作而言,孟加拉國一直都是我國對外軍事貿易體系中的一大重要客戶。在孟加拉國海陸空三軍的裝備序列裡,我們並不難發現各類中國出口武器「明星」型號活躍的身影。而在這其中,又以該國海軍所受「中國製造」的影響最為深遠。除了從我國手中接收的大量飛彈護衛艦(053H2、053H3、C-13B)和潛艇(035G)外,甚至從其他國家購置的如二手「保壘」級巡邏艦、「國父班加班德」級護衛艦等型號也因大量使用中國武器而被打上十分明顯的中國烙印。
原英國皇家海軍的「保壘」級巡邏艦,被孟加拉接收後將博福斯40毫米炮換為了中國的簡化版H/PJ-26 76毫米艦炮,並加裝了C-704反艦飛彈
而在這些種類繁雜的型號中,基於國產056型設計的C-13B型外貿護衛艦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值得重點介紹的對象。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款護衛艦雖然在孟加拉國海軍現役的各型水面艦艇中屬於排水量墊底的存在,但與其小小身軀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它那不俗的綜合作戰能力。從這點看,C-13B型護衛艦倒是十分好的貫徹與延續了其原型056系列身上最為優秀的特質。今天艦聞的更新,就給大家簡單的解析一下這款註定馳騁在孟加拉灣的「輕騎」。
首先需要指出,雖然C-13B型是經由056型的設計改進而來,不過由於具體的作戰對象與使用環境的差異,造成了這兩個型號之間除去最為基礎的船體設計與動力系統具有比較明顯延續性外,在船電系統與艦載武器的配置方面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思路。本文也將從基礎設計、船電系統以及艦載武器配置這幾個主要方面為大家簡單的解析C-13B型護衛艦的主要設計思路與我國海軍自用056系列之間的區別所在。
正如上文提及的那樣,由於C-13B型在船體與動力等基礎設計方面與056系列並無二致,因此該型艦的大多基礎參數基本上可以參照056系列,即約90米的艦長,11米左右的艦寬、1350噸級的滿載排水量乃至25節的最高航速,18節下2000海裡的續航能力等數據。此外,其所採用的深V、長橋樓船型外加艦體外飄和上層建築內傾等船體設計,給C-13B型帶來了比較良好的適航性和整體隱身性能。而2部皮爾斯蒂克16PA6V-280STC柴油機組成的全柴聯合的動力配置雖然中規中矩,但也保證了該型艦較低的運維成本與較強的續航能力。這類因性能的妥協而換取的成本優勢,也是大多數軍費有限的發展中國家比較常見的選擇。
相比於船體與動力等基礎設計上的雷同,C-13B型的配套船電系統與其原型的差異就顯得十分明顯。C-13B型護衛艦所選用的SR-60兩坐標搜索雷達、TR-47C型火控雷達、OFC-3型光電跟蹤儀等雷達光電傳感器乃至電子戰系統等均非056系列所裝備的自用型號的出口型(具體見附表)。其中,SR-60兩坐標搜索雷達屬於在052型、054型、071型等大中水面艦艇上廣泛裝備的360型兩坐標搜索雷達的外貿型號。相比056系列自用的361A型,同樣工作在S波段的SR-60/360型卻具有更大的天線孔徑和更遠的對空探測距離。
有意思的是,這種出口型選用的雷達性能強於自用的情況在第二批C-13B型護衛艦上被進一步的放大。早在F-113「奮鬥」號下水期間,就有照片顯示該艦已將第一批C-13B型所使用的SR-60兩坐標搜索雷達升級為了SR-2410C三坐標搜索雷達。由於後者採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體制,因此其探測距離、跟蹤目標數以及抗幹擾能力等指標都遠超前者。毫不誇張的講,SR-2410C三坐標搜索雷達的加入,使得C-13B型這款千噸級輕型護衛艦的空情預警能力已不僅僅是遠超其原型056系列這麼簡單。
在第二批C-13B型上首次裝備的SR-2410C艦載三坐標雷達
在電子戰系統的選擇方面,C-13B型也沒有採用SRW-210A這款056型自用的電子戰系統。相較於只具備雷達偵察能力的SRW-210A型電子戰系統,C-13B型配套的NRJ-6A型電子戰系統除了必要的雷達偵察能力外還額外包含了一套有源幹擾機天線,這使其可以對來襲目標的雷達實施多種有源幹擾手段。很明顯,就配套的電子戰系統而言,C-13B型所具備的雷達偵察+雷達有源幹擾+6聯裝箔條無源幹擾彈的複合幹擾模式所提供的這道「電磁屏障」要遠比056系列上這套由雷達偵察+箔條無源幹擾彈組成的低成本幹擾手段來的更加優秀與全面。
在電子戰系統的配置方面,C-13B也強於自用的056系列
了解完以上C-13B型護衛艦相比原版056系列更為優異的部分船電系統後,接下來就該輪到她的不足之處了。首先需要提及的是,C-13B型並未選用056系列裝備的如309型中頻主/被動船殼聲吶、311型主被動複合拖曳聲吶乃至562型水聲對抗系統等在內的任何一款水聲搜索/對抗設備。也就是說,C-13B型護衛艦的搜潛及對潛自衛能力基本為零,這與主打反潛定位且具備強大搜潛/攻潛手段的056系列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此外,由於056系列原裝的656A型敵我識別系統按慣例從C-13B型上刪除,因此到目前為止,已交付的第一批C-13B型護衛艦尚未被發現安裝有敵我識別系統。
相比於C-13B型與056系列在船電系統上的巨大差異,這兩型水面艦艇所採用的艦載武器之間的區別則要小上許多,即C-13B型所使用的大部分艦載武器型號均為056系列所配備武器的外貿型。至於此型護衛艦的艦載武器配置,主要囊括了主炮、副炮、反艦飛彈、近防飛彈這四個部分。依靠著這些武器裝備,C-13B型護衛艦具備了一定的對海、防空以及對地攻擊能力。首先,該艦所裝備的主炮即為國產H/PJ-26型76毫米單管艦炮的外貿型號,而外貿型號與自用型號最大的區別主要是前者取消了人工操作模式以及為該模式配套的主炮光學瞄具、CS-2型炮口初速測量雷達等設備,原因大抵也是基於節省成本的考慮。該型艦炮射程可達15千米以上,最大爆發射速為120發/每分鐘,在具備了比較強力的末端防空反導能力的同時,也能擔負一定的對水面艦艇打擊以及對陸火力支援任務,屬於一款各方面性能都非常優秀的艦載中口徑火炮系統。
原版76毫米艦炮的一些設備因為成本關係在外貿型上被取消
除了主炮以外,C-13B型護衛艦還配備有2門H/PJ-17型30毫米小口徑速射炮與2門14.5毫米機槍。這其中,H/PJ-17型速射炮全重僅為1.5噸,因此具備了比較良好的適裝性。該炮最大射程可達4千米,最大射速為320發/每分鐘。此外,由於北方工業官方網站中對H/PJ-17型速射炮的描述為30毫米半自動艦炮,這意味著該炮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中的全自動遙控模式,僅具備了需要人工操作的半自動模式,這種情況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該型號的使用靈活性。不過總體而言,這兩門小口徑速射炮與大口徑機槍的存在,還是為該艦提供一定的反水雷、反海盜等特種作戰能力。
主要以半自動操作模式工作的H/PJ-17型30毫米小口徑速射炮
至於C-13B型護衛艦的對水面艦艇打擊任務,則由2套安裝在於該艦艦舯位置的雙聯裝C-802A型艦對艦飛彈負責。C-802A型艦對艦飛彈的原型,實際上就是在我國海軍各型驅護艦上廣泛裝備的鷹擊-83J型艦對艦飛彈。該型艦對艦飛彈採用了主動雷達制導模式,得益於其火箭助推+渦噴發動機的動力組合,使得該彈最大射程可達200千米以上,屬於典型的全程高亞音速反艦飛彈系統。不過可惜的是,由於C-13B型本身並未裝備艦載主被動超視距雷達,因此,如果沒有來自其他平臺的目標指示數據,僅靠該艦自身並不能有效的發揮這款飛彈遠達200千米以上的有效射程。
C-802A就是國產鷹擊-83J反艦飛彈的外貿型號
從某種程度上講,位於該艦後部的一部8聯裝近防飛彈發射裝置算得上C-13B型護衛艦上最為昂貴的一部分武器設備。需要明確的是,這款被稱為FL-3000N的近防飛彈雖然與我軍自用的紅旗-10型十分相似,卻並非後者的出口型號。在制導體制方面,FL-3000N所採用是目前近防飛彈中十分流行的紅外成像+被動射頻的複合制導體制,這賦予了它十分優秀的末端反導能力。因此,如果單論末端反導效能,這款射程僅為9千米的近防飛彈實際上已經超越了現役大多數艦載點防空系統。FL-3000N飛彈在配合上該艦裝備的76毫米艦炮、電子戰系統後,可以有效的加強C-13B型在面對一般空中威脅時的生存能力。
正如在前文有關船電系統的選擇中所提及的那樣,沒有安裝任何一型水聲搜索及對抗設備的C-13B型護衛艦並不具備任何形式上的搜潛與對潛自衛能力。因此,該艦也並未裝備如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反潛魚雷發射裝置乃至在056系列上可以共架兼容於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中的反潛助飛魚雷等反潛武器系統。此外,由於C-13B型與056系列一樣只擁有艦艉直升機甲板而未設計由機庫,所以也只是具備了有限的艦載直升機起降能力,卻無法對其進行保養、維護等操作。
由於搜潛手段的缺失,C-13B型也未配置任何一型反潛武器
事實上,我們以船電系統、艦載武器兩個角度為主要切入點進行分析,並通過與我國海軍056系列的諸多對比之後。其實不難發現孟加拉國海軍的C-13B型護衛艦並沒有一味的延續其原型056系列注重反潛能力這個定位,而是立足於自身的作戰定位與使用環境且在經費有限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加強自衛防禦能力以應對空中威脅的方向上。不得不說,相比把反潛能力挖掘近極致的056系列,C-13B型這款「孟加拉灣輕騎」從某種層面講反倒更加符合大多數國家眼中輕型護衛艦的定位和使用方式。
迄今為止,孟加拉國從中國購買並由中船重工武昌造船廠承建的2批共四艘C-13B型護衛艦中,首批2艘F-111「獨立」號與F-112「決心者」號已經正式交付孟加拉國海軍使用。而第二批次的首艦F-113「奮鬥」號也於近期開始了一系列海試工作,F-114「希望」號也已下水。預計在2020年前,全部C-13B型護衛艦將在完成建造與海試工作後加入孟加拉國海軍的戰鬥序列。而這些嶄新面孔的加入,在極大的提升其水面艦艇規模與作戰能力的同時,也將給裝備大量高齡二手艦船的孟海軍注入更多青春與活力的元素。
還請點點點點點點點擊一下文末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