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第三世界】解析730B型外貿近防炮

2021-02-10 中外艦聞

這款末端反導系統,簡配後竟暢銷海外自反艦飛彈被發明出來並逐漸取代魚雷成為運用最廣泛的反艦武器這個過程中,各類艦載末端防禦系統也得到了很多國家海軍的重視與發展。而這其中作為艦載末端防禦系統中最重要組成部分的「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以其快速的反應能力、密集的火力投射、高效的攔截效率等特點而聞名,並成為了各型現代化艦船中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擔負了撐起艦載末端反導系統中最後一道屏障的重任。

近防武器CIWS撐起了艦載末端反導系統的最後一道屏障

這其中,除了被很多人奉為近防武器標杆的美國MK-15「密集陣」以及經典的荷蘭「守門員」外,我國海軍艦艇廣泛裝備的H/PJ-12型730型近防炮以及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的性能世界領先並得名「萬發炮」的1130型也比之毫不遜色。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730型近防炮家族中還有一款被稱為730B型的「簡配版」,並因為這個「簡配」而意外的暢銷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海軍。

我國海軍大量裝備的730型近防炮已發展出了多個型號與分支

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什麼武器裝備,只要和「反導」兩字有所關聯,就肯定不會是什麼廉價的貨色,作為艦載末端反導系統核心的730型近防炮自然也不能例外。不過考慮到我國武器的傳統出口對象大多數是囊中羞澀的第三世界國家,因此,武器的性價比是必須被優先考慮的。在這種背景下,想要走出國門的730型自然免不了為了降低成本而在配置上挨上幾刀了。730B型與原版730型最主要的區別,是整個系統中成本最昂貴的傳感器系統被「閹割」,原版一套730型近防炮上1部目標跟蹤雷達+1部光電跟蹤儀的標準配置被簡配為730B型上兩套近防炮系統共用1部目標跟蹤雷達+1部光電跟蹤儀。順帶因為這些國家海軍艦艇面對的實際威脅並不大,因此這種簡配方式在可以滿足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整套武器系統的成本。

730B型將炮與雷達光電分離,用1部火控制導2部近防炮的方式控制成本

此外還有一個不太被人所注意的變化是,730B型上的備彈裝置採用了2個500發容量的彈鼓,最大備彈量達到了1000發。而原版730型上只採用了單彈鼓的備彈模式,最大備彈量為640發,僅為730B型的一半。從這點上看,730B在火力持續性上相較於原版倒是有了比較大的加強

730型(左)與730B型(右)對比,可以明顯看出雙彈鼓與單彈鼓的區別

這款艦載末端反導系統最完善的配置由2門730B型近防炮;1部SR-64型搜索雷達;1部LR-66型炮瞄雷達;1部OFC-3型光電跟蹤儀;1臺顯示機櫃和相關控制系統等幾個分系統組成。

作為一款外能源7管30mm近防炮,730B型的最大射速可達4200發/分鐘,根據目標種類與威脅程度,可以靈活的在1200發、2200發、4200發/分鐘這三檔射速中進行切換,其使用的彈藥為30X165規格鎢合金脫殼穿甲彈,並採用了先進的直接命中體制,可以對3500米距離內的亞/超音速反艦飛彈進行有效的攔截和毀傷,具備了在攔截一批目標的同時,對下一批目標進行跟蹤鎖定的能力,有效的提升了系統整體的抗飽和能力。

SR-64型搜索雷達則為中國海軍各型主力驅護艦上都廣泛裝備的364型搜索雷達的外貿型號,由中船揚州723所負責研發生產。SR-64型與364型主要的區別在於簡配了雷達工作頻段,364型採用了C+X雙波段發射機/雙頻分集技術,而SR-64因為成本原因只保留了C波段的雷達發射機與處理設備。該雷達具備15、30、60轉/分鐘三檔可調轉速切換能力,以應對執行預警、跟蹤、火控等不同任務的情況。SR-64型主要負責本艦的對低空/對海搜索任務,並為艦載末端反導系統提供早期的目標坐標指示,其對RCS為0.1㎡的典型反艦飛彈目標的有效發現距離可達18KM以上,是一款性能優異的快速反應搜索雷達。

052C上頂個球的364型,及其外貿版SR-64相關展板資料

而LR-66型炮瞄雷達的原型同樣來自中國海軍現役型號,即H/PJ-26型單管76mm艦炮與730型近防炮配套的349型炮瞄雷達。LR-66型由中電科20所負責研發生產,該雷達工作在X波段,對0.1㎡級別RCS的目標有效截獲距離為10KM左右。具有對大至水面艦艇,小至超低空反艦飛彈等小型目標的全自動探測、截獲與跟蹤能力,並可將目標的角度、距離、徑向速度等信息事實傳送給火控系統,以實現近防炮與艦炮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LR-66型炮瞄雷達相關資料顯示其具備同時制導近防炮與主炮的能力

正如其他多數近防炮系統一樣,730B型在裝備了炮瞄雷達的同時,也使用了一臺OFC-3型光電跟蹤儀作為整個火控系統的輔助與備份手段。OFC-3型光電跟蹤儀使用一臺紅外成像儀與一臺TV攝像機作為搜索與跟蹤手段,並配備有一臺雷射測距儀用於對目標的精確測距。因此,當系統的搜索雷達與炮瞄雷達受到敵方電子戰系統的嚴重幹擾時,OFC-3型光電跟蹤儀具備獨立完成對730B型近防炮的火控引導任務的能力,有力的提升了系統整體在多種複雜環境下的可靠性。

OFC-3型光電跟蹤儀具備紅外、TV、雷射測距等多種探測手段

在外銷方面,730B型的出口記錄遍布了亞洲與非洲多個第三世界國家海軍的多型主力作戰艦艇。該系統最早是作為巴基斯坦海軍從我國訂購的4條F-22P型飛彈護衛艦的主要近防武器而成功出口的,且傳聞在巴基斯坦進行了對極端分子的第一次實戰檢驗。之後又裝備了北非一雄的阿爾及利亞海軍所屬C-28A型飛彈護衛艦「賴斯·哈桑·巴比爾」號(Raïs Hassan Barbière 807)飛彈艦,同時成功斬獲了印尼海軍的「帕提穆拉」級反潛艦近防系統升級的訂單,替換下了改級艦原裝的AK-230速射炮。


另外還需額外提到的是,由於LR-66型炮瞄雷達具備同時為近防炮與主炮提供火控目標指示的能力,因此在這套艦載末端反導系統中除了730B型近防炮外,除了「帕提穆拉」級反潛艦外的大多數用戶還同時選擇了已在我國海軍054A型、056型護衛艦上大量裝備的H/PJ-26型單管76mm艦炮作為她們的主炮裝備以進一步強化防空與末端反導能力。同時,相比原裝型號,出口型單管76mm艦炮也通過取消人工操作模式與炮塔半埋光學瞄準系統的方式有效的降低該艦炮的整體成本。

出口版76mm炮(右)取消了原版炮塔右側的光學瞄準系統與人工操作模式

可以看出,雖然這套艦載末端反導系統在一些分系統主要是傳感器上因為成本控制問題而進行了簡配處理,但實際上卻並沒有對整套系統的綜合性能造成太大的影響,可以說是完美的達到了性能與成本上的平衡。也正是得益於這種性價比極高的特點,730B型艦載末端反導系統才能如此的備受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海軍的青睞,讓我們從西方的地中海到南亞的印度洋,再到東方的爪哇海,都能見到這款系統的在執行末端反導任務時「怒吼」的身影。

還請點擊一下文末的廣告~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1130近防炮出了陸基版 或出口中東打火箭彈
    當前,我國的現役的高速近防火炮主要有H/PJ-12型7管30毫米近防炮(以下簡稱730炮),以及《紅海行動》中展示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以下簡稱1130炮)。由於其出色的性能,再加上中國陸軍野戰防空部隊也有類似的需求,因此很快就發展出了730炮陸基輪式底盤機動型號。外貿型陸基機動730炮被稱為陸盾-2000,而中國陸軍野戰防空部隊的自用型陸基機動730炮與「紅旗」-6D近程防空飛彈一起,組成了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  不過,在730炮出現後,中國艦載近程防空反導系統的發展並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很快便研製成功了其改進型號——1130炮。
  • 紅海行動中的1130近防炮有多強?3發擊毀火箭彈 | 了不起的中國製造
    1130型近防炮是730的改進版,它裝有11個炮管,2個彈艙,最高射速是730型的2.62倍,一次能夠鎖定48或更多個目標,最大火力達每分鐘
  • 軍艦安全最後一關的「守門員」——1130型近防炮
    千鈞一髮之際,我國軍人迅速反應,將炮塔對準敵人的火箭彈,瞬間這些飛彈便在軍艦附近放起了煙花,網友們紛紛稱讚我國的神操作,但內行的軍迷們注意的是這款攔截炮——1130型近防炮。1130近防炮,又稱H/P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是中國研製的一款11管30毫米轉管式速射炮近程防禦武器系統,設在自動型炮塔基座上,配有雷達、光學、紅外線追蹤系統,攜30*165毫米口徑機炮炮彈1280發。
  • 解析孟加拉海軍C-13B型外貿護衛艦
    本文也將從基礎設計、船電系統以及艦載武器配置這幾個主要方面為大家簡單的解析C-13B型護衛艦的主要設計思路與我國海軍自用056系列之間的區別所在。至於此型護衛艦的艦載武器配置,主要囊括了主炮、副炮、反艦飛彈、近防飛彈這四個部分。依靠著這些武器裝備,C-13B型護衛艦具備了一定的對海、防空以及對地攻擊能力。首先,該艦所裝備的主炮即為國產H/PJ-26型76毫米單管艦炮的外貿型號,而外貿型號與自用型號最大的區別主要是前者取消了人工操作模式以及為該模式配套的主炮光學瞄具、CS-2型炮口初速測量雷達等設備,原因大抵也是基於節省成本的考慮。
  • 解放軍「密集陣」系統:1130近防炮世界最強
    不僅如此,解放軍還研製出了更先進的1130近防炮,這些「密集陣」武器系統成為解放軍的王牌防禦力量。730近防炮性能超越「火神」    中國的戰艦很早就裝備了一款自主設計的近程防禦武器系統——730型30毫米近防系統,中國還計劃對該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增加配置近程飛彈。
  • 【裝備】中國1130近防炮一秒打出166發
    1130近防炮最大火力為每分鐘11000發,即每秒約166發。新浪軍事深度:家喻戶曉的海軍7管30毫米近防炮成為我軍驅護艦主力近防炮還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之前都是依靠老舊的雙37和單管25毫米人工自動兩用炮來擔綱最後一道防線的任務。
  • 《紅海行動》中最搶眼的武器,1130近防炮名不虛傳
    大年初一上映的《紅海行動》算得上首部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海軍電影,這部影片當眾亮相了不少咱們國家海軍的看家武器,有造價14億的054A型護衛艦,039型常規潛艇.今天小編跟大家聊的就是054A型護衛艦上裝備的一款武器——1130近防炮。
  • 《紅海行動》中的最搶眼的武器,帶你了解1130近防炮
    ,039型常規潛艇.今天小編跟大家聊的就是054A型護衛艦上裝備的一款武器——1130近防炮。        H/P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簡稱:1130近防炮)是一種使用11管30 毫米口徑加特林式速射炮的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裝設在自動型炮塔基座上,同時配有雷達、光學、紅外線追蹤系統,發射730近防炮使用的30*165毫米口徑機炮炮彈,攜彈1280發。
  • 1130近防炮攔截一枚飛彈,大概需要多少發炮彈?
    >你說的1130近防炮,是指國產H/P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是中國研製的一款11管30毫米加特林式近程防禦武器系統 ,裝有11個炮管,2個彈艙。該炮被稱作是「萬發近防炮」,極限火力射速約為11000發/分鐘,即每秒約近170發。不過,雖然實際上近防炮系統射速極高,但是受限於彈艙內備彈數量,因此持續射擊時間卻比較有限。H/PJ-11型近防炮的持續射擊時間參數具體並未披露,但我們可以根據其他同類型近防炮系統作一推測。
  • 中國新型加特林近防炮一分鐘打一萬發:三秒鐘射出去一輛寶馬?
    面對越來越先進,掠海高度最低已經達到3米的反艦飛彈,我軍軍艦迫切需要有類似「密集陣」或「棕櫚樹」近防系統那樣射速高,火力猛烈的近防炮,否則將只能被動挨打。1985年7月,中國開始啟動研製新型防空艦炮武器系統,型號為H/PJ12型7管30毫米艦炮,火炮裝置使用7根炮管,口徑為30毫米,俗稱為85/730艦炮。該炮是中國的第二代近防炮,火炮系統部分與美國的GAU-8/A型30毫米加特林炮有一些淵源,這門威力無比的火炮同時也安裝在美制A-10攻擊機上。
  • 最後一道防線,世界十大艦載近防炮防禦系統
    而中國軍工也攜幾款艦載近防炮以一種嶄新的姿態,進入這個高精尖技術武器的領域。下面就來看看這十款近防炮到底有多牛。中國630型近防炮中國仿製的俄羅斯AK-630M,增加了隱形設計。中國730型近防炮7管30毫米加特林機炮,射速4200發/分,有效射程2500米,整體性能超過國外「密集陣」、「守門員」等近程防禦系統。
  • 世界上六大先進的近防系統
    4.730型30毫米近防炮系統,指中國海軍7管30毫米艦炮,研製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現主要列裝於我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艦上,並有小部分出口國外。中國730型30毫米近防炮系統每座造價大約540萬美元(自用型),重量是8噸,系7管加特林機炮,長度有110英寸(約合2.794米),火炮安置於箱形的炮塔上面,該系統可以提供對反艦飛彈、飛機、近岸目標、小型艦艇和水雷等目標的點防禦。
  • 踢館 | 我國730近防炮用昂貴的鎢芯脫殼穿甲彈,划算嗎?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 問:我軍730近防炮為什麼使用昂貴的鎢芯脫殼穿甲彈,而不使用便宜的鋼芯彈,反艦飛彈的戰鬥部能有多少防護?況且前部還有脆弱的制導頭,為啥非追求昂貴的鎢彈的穿透力,鋼彈即使穿透力低那麼一點,就低到無法打穿?或者說就算打不穿,巨大的動能也足夠撞歪航向,震壞內部操控系統了吧。
  • 美媒稱中國1130近防炮是同類武器中最強大的版本
    圖片說明:中國1130近防炮(資料圖)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2015年1月13日刊文稱,1130型多管近防炮被證實是先前「1030」近防炮的最新改進版。1130炮裝有11個炮管(比1030型多一個炮管),2個彈艙。一次能夠鎖定40多個目標。最大火力為每分鐘10000發,即每秒166發。這種自動化武器受雷達控制,在軟體的控制下,可以自動向來襲目標設計。這種功能和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美國密集陣系統類似。經過多年的完善,1130炮彈藥是1030型的5倍多。
  • 為什麼近防炮要用價格昂貴的鎢芯彈?
    近防炮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加特林」類型的近防炮,另一種是「千禧年」類型的近防炮,目前艦艇配置基本上都是「加特林」類型的近防炮。▲厄利空千禧年近防炮千禧年近防炮雖然只有一根炮管,但是通過先進的多膛火炮技術,達到了每分鐘1000發(每秒16發)的射速,還使用了口徑更大的35毫米炮彈,毀傷能力更強。
  • 全球五大近防炮排名,中國有兩款上榜,美國這款僅排第四?Loading...
    守門員近防炮第三名:我國730近防炮730近防炮為我國上世紀90年代自主研發的一款近防炮,是我國早期主要的近空防禦武器。即使放到現在,730在近防炮領域也是別的國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大神器。730近防炮採用外能源驅動轉管,高壓氣源驅動供彈和電擊發射方式工作。裝備著7管30毫米口徑火炮,射速採用可調節系統為1200-4200發每分鐘,最大射程為3500米。最值得關注的是730的瞄準系統,可謂說是非常強大。
  • 1130近防炮射速每分鐘1萬發,為何射擊炮口有火焰,密集陣沒有?
    1號炮彈為30X173mm炮彈,該炮彈為美國A-10攻擊機所配置的復仇者機炮,其中這種炮彈也被裝備在荷蘭軍方的守門員近防炮。而我國的730近防炮以及1130近防炮也是使用這種型號的炮彈。其實追溯其歷史原因,730近防炮是上世紀70年代中國與法國共同合作的項目,所以在規格上也受到了北約在彈藥標準上的一些限制,所以才和美國的機炮彈藥型號一致。
  • 不吐彈殼的「密集陣」近防炮,和中俄的近防炮差別在哪裡?
    雖然從近防炮的誕生時間上來看,蘇聯的AK-630近防炮才算是現代多管近防炮的鼻祖。但是因為美國巨大的影響力,「密集陣」已經成為現當代海軍近防炮系統的代表之一。       「密集陣」近防炮系統目前除了美國的「密集陣」近防炮之外,中俄兩國也分別擁有屬於自己的近防炮系統,比如中國的1130近防炮系統和俄羅斯的「卡什坦」近防炮系統。
  • 一聲驚雷;1130近防炮攔截一枚飛彈,究竟需要多少發炮彈?
    ,它即是我國自行研製的1130近防炮。1130近防炮是中國在730近防炮的底子上研製的一款具備天下優秀程度的近防兵器,當前曾經遍及安置在054A保護艦、052D遣散艦以及國產航母上,1130近防炮近防體系領有11根炮管和兩個彈倉,是一款高度主動化的兵器體系,是國產高精尖技術兵器平臺的代表。
  • 071型獲得升級靈感,泰國需求得到保障
    所以泰國在向中方引進外貿型071E船塢登陸艦之際,僅花費了1.3億美元,這樣的成本投入僅佔據了美軍船塢登陸艦八分之一的費用。而泰國不僅在價格上面得到了優勢,登陸艦的性能也頗為符合泰國使用需求。為了可以更好的增加登陸艦甲板裝載能力,直接設計成為了上層建築縮小甲板面積增加的效果,中方自用型071的甲板面積,可以同時直降兩架直8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