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學習製圖交流平臺
【windows 10 專業版】+【Autodesk AutoCAD 2016 簡體中文版】
本篇與GB/T 14689-2008技術製圖圖紙幅面和格式國家標準 Size and layout of drawing sheets為上下篇
系統變量LWDISPLAY:快捷鍵命令【LWD】,控制是否顯示對象的線寬。
類型: 整數
保存位置: 圖形
初始值: 關閉
對於模型空間和所有的圖紙空間布局,將分別控制此設置。
關閉 不顯示線寬
打開 顯示線寬
MVSETUP:設置圖形規格。
輸入 mvsetup 時,所顯示的提示取決於當前是處於模型布局(模型空間)還是命名布局(圖紙空間)中
標準:標準是為在一定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複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
標準化:標準化是指為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複使用規則的活動。
標準級別:我國的標準體系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四級
Ⅳ、圖框格式
4.1 在圖紙上必須用粗實線畫出圖框,其格式分為不留裝訂邊和留有裝訂邊兩種,但同一產品的圖樣只能採用一種格式。
4.2 不留裝訂邊的圖紙,其圖框格式如圖2、圖3所示,尺寸按表4的規定。
4.3 留有裝訂邊的圖紙,其圖框格式如圖4、圖5所示,尺寸按表4的規定。
4.4 加長幅面的圖框尺寸,按所選用的基本幅面大一號的圖框尺寸確定。例如A2×3的圖框尺寸,按A1的圖框尺寸確定,即e為20(或c為10),而A3×4的圖框尺寸,按A2的圖框尺寸確定,即e為10(或c為10)。
Ⅴ、標題欄的方位
5.1 每張圖紙上都必須畫出標題欄。標題欄的格式和尺寸按GB/T 10609.1的規定。標題欄的位置應位於圖紙的右下角,如圖2--圖5所示,圖紙幅面和格式標準參考GB/T 14689-2008技術製圖圖紙幅面和格式國家標準 Size and layout of drawing sheets
5.2 標題欄的長邊置於水平方向並與圖紙的長邊平行時,則構成X型圖紙,如圖2、圖4所示。若標題欄的長邊與圖紙的長邊垂直時,則構成Y型圖紙,如圖3、圖5所示。在此情況下,看圖的方向與看標題欄的方向一致。標題欄標準參考 GBT 10609.1-2008 標題欄 Title blocks 二維練習 複製旋轉命令 rotate 直線 line 極坐標
5.3 為了利用預先印製的圖紙,允許將X型圖紙的短邊置於水平位置使用,如圖6所示,或將Y型圖紙的長邊置於水平位置使用,如圖7所示。
Ⅵ、附加符號
6.1 對中符號
為了使圖樣複製和縮微攝影時定位方便,對表1和表2所列的各號圖紙,均應在圖紙各邊長的中點處分別畫出對中符號。
對中符號為粗實線繪製,線寬不小於0.5mm,長度從紙邊界開始伸入圖框內約5mm,如圖6、圖7所示。
對中符號的位置誤差應不大於0.5mm
當對中符號處在標題欄範圍內是,則伸入標題欄部分省略不畫,如圖7所示。
6.2 方向符號
對於按5.3規定使用預先印製的圖紙時,為了明確繪圖與看圖時圖紙的方向,應在圖紙的下邊對中符號處畫出
一個方向符號,如圖6、圖7所示。
方向符號是用細實線繪製的等邊三角形,其大小和所處的位置如圖8所示。
6.3 剪切符號
為使複製圖樣時便於自動切剪,可在圖紙(如供複製用的底圖)的四個角上分別繪出剪切符號。
剪切符號可採用直角邊邊長為10mm的黑色等腰三角形,如圖9所示,當使用這種符號對某些自動切紙機不適合時,
也可以將剪切符號畫成兩條粗線段,線段的線寬為2mm,線長為10mm,如圖10所示。
6.4 投影符號
第一角畫法的投影識別符號,如圖11所示。第三角畫法的投影識別符號,如圖12所示。
投影符號中的線型用粗實線和細點畫線繪製,其中粗實線的線寬不小於0.5mm,如圖11、圖12所示。
投影符號一般放置在標題欄中名稱及代號區的下方。
Ⅶ 圖幅分區
7.1 必要時,可以用細實線在圖紙周邊內畫出分區,如圖13、圖14所示。
7.2 圖幅分區數目按圖樣的複雜程度確定,但必須取偶數。每一分區的長度應在25mm~75mm之間選擇
7.3 分區的編號,沿上下方向(按看圖方向確定圖紙的上下和左右)用大寫拉丁字母從上到下順序編寫,沿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數字從左到右順序編寫。當分區數超過拉丁字母的總數時,超過的各區可用雙重字母依次編寫,例如AA,BB,CC,.等。拉丁字母和阿拉伯字母的位置應儘量靠近圖框線。
7.4 在圖樣中標註分區代號時,分區代號由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合而成,字母在前、數字在後並排地書寫,如B3、C5等。當分區代號與圖形名稱同時標註時,則分區代號寫在圖形名稱的後邊,中間空出一個字母的寬度,例如E-E A7。
Ⅷ 米制參考分度
8.1 對於用作縮微攝影的原件,可在圖紙的下邊設置不注尺寸數字的米制參考分度,用以識別縮微攝影的放大或縮小的倍率。
8.1 對於用作縮微攝影的原件,可在圖紙的下邊設置不注尺寸數字的米制參考分度,用以識別縮微攝影的放大或縮小的倍率。
8.2 米制參考分度用粗實線繪製,線寬不小於0.5mm,總長為100mm,等分為10格,格高為5mm,對稱地配置在圖紙下邊的對中符號兩側,如圖15所示。
8.3 當同時採用米制參考分度與圖幅分區時,則繪製米制參考分度的這一部分省略圖幅分區。
Ⅷ 預先印製的圖紙
圖紙可以預先印製,預先印製的圖紙一般應具有圖框、標題欄和對中符號三項基本內容。而其他內容如剪切符號、圖幅分區、米制參考分度等可根據圖紙的用途和使用情況確定其取捨。也可根據具體需要臨時繪製。
從工作至今,整天都和圖紙打交道,圖紙可以說是一個設計院的門面,體現了設計院的整體風貌和設計水平,一些好的設計院送審的圖紙圖面清晰,規格統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看這樣的圖有如欣賞一件藝術品,給人是美的享受,而有些設計院,水平高低暫且不論,送審的圖紙雜亂無章,圖紙規格五花八門,裝訂次序混亂,圖紙缺頁,圖面不清,比例不當,這樣的圖看著頭昏眼花,簡直就是受罪。
紙張尺寸是將紙張的長寬規範成固定的比例尺寸來使用。目前在國際間最常使用的是ISO所制定的標準,並將尺寸冠以編號例如A4、B5等等。在不同年代,全球各地也有當地通用的紙張尺寸。在書籍、卡片、信封以及日常書寫用紙上,使用統一的紙張尺寸大大提高了生活便利性。
早在1786年,一位德國的科學家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就發現長寬比為√2的矩形具有許多特點。在20世紀初期Walter Porstmann將此概念應用在一系列紙張尺寸的制定,並且在1922年被制定為德國標準(DIN 476)。隨著各國逐漸採用,後來此標準被定為國際標準(ISO 216)。
國際標準的紙張尺寸可分為A、B、和C三種系列。此標準的特色是紙張尺寸的長寬比均為√2 (約為1.4142)。同系列但不同尺寸的紙張,其幾何比例相同,因此可以直接縮放影印而不會造成紙面圖案有邊緣裁切的問題。
A系列的制定基礎首先是求取一張長寬比為√2且面積為1平方米(m²)的紙張。因此這張紙的寬長分別為841mm和1189mm(長寬比為√2:1),並且編號為A0。若將A0紙張的長邊對切為二,則得到兩張A1的紙張,其寬長均為594mm和841mm。依此方式繼續將A1紙張對切,則可以依序得到A2、A3、A4等等紙張尺寸。在制定標準時,尺寸均以整數為準,因此對切的紙張尺寸若帶有小數(小於1mm)則會捨入計算。
B系列的制定基礎首先是求取寬邊的長度為1米且面積為√2平方米(m²)的紙張。因此這張紙的寬長分別為1000mm和1414mm(長寬比為√2:1),並將其編號為B0。若將B0紙張的長邊對切為二,則得到兩張B1的紙張,其寬長均為707mm和1000mm。依此方式繼續將B1紙張對切,則可以依序得到B2、B3、B4等等紙張尺寸。和A系列相比,B系列的紙張面積是同號A系列的√2倍,例如B4紙張面積是A4的√2倍。
C系列的制定基礎是將A系列和B系列的尺寸作幾何平均而求得的。例如C4的紙張尺寸是A4和B4尺寸的幾何平均,且紙張長寬比仍為√2:1。這樣一來,C4的尺寸系介於A4和B4之間,A4的紙張可以裝入C4大小的信封袋中,而C4的紙張可以裝入B4大小的信封袋中。
表1.1 國標ISO 216 紙張規格ISO紙張尺寸FormatA系列B系列C系列Sizemminmm inmmin0841 × 118933.11 × 46.811000 × 141439.37 × 55.67917 × 129736.10 × 51.061594 × 84123.39 × 33.11707 × 100027.83 × 39.37648 × 91725.51 × 36.102420 × 59416.54 × 23.39500 × 70719.69 × 27.83458 × 64818.03 × 25.513297 × 42011.69 × 16.54353 × 50013.90 × 19.69324 × 45812.76 × 18.034210 × 2978.27 × 11.69250 × 3539.84 × 13.90229 × 3249.02 × 12.765148 × 2105.83 × 8.27176 × 2506.93 × 9.84162 × 2296.38 × 9.026105 × 1484.13 × 5.83125 × 1764.92 × 6.93114 × 1624.49 × 6.38774 × 1052.91 × 4.1388 × 1253.46 × 4.9281 × 1143.19 × 4.49852 × 742.05 × 2.9162 × 882.44 × 3.4657 × 812.24 × 3.19937×521.46 × 2.0544 × 621.73 × 2.4440 × 571.57 × 2.241026×371.02 × 1.4631 × 441.22 × 1.7328 × 401.10 × 1.57我國建築製圖圖幅規格採取國際標準(ISO 216)A系列,基本圖幅分A0、A1、A2、A3、A4五種規格,見表1.2所示,由這五種基本規格通過長邊加長的辦法又可得到三十種規格,另外還有二種特殊規格的幅面,見表1.3所示。
表1.2 基本圖紙幅面尺寸
表1.3 圖紙長邊加長尺寸
基本幅面尺寸間的關係如下如下圖所示:
A系列紙橫向圖示
A系列紙豎向圖示
按國家標準畫出A4圖紙的圖幅線、圖框線、標題欄各種附加符號
S1、【OP】+【空格】打開選項對話框,【單擊】【顏色(C)..】按鈕,彈出【圖形窗口顏色】對話框,在【上下文】列表框中選擇【二維模型空間】,在【界面元素】列表框中選擇【統一背景】,【顏色】下拉框中選擇【白色】(原值33,40,48),【單擊】【應用並關閉】按鈕,【單擊】選項對話框【確定】按鈕,結束操作,將繪圖區背景顏色改為白色
S2、畫A4幅面圖幅線(圖紙紙邊界線,也稱幅面線):【MVSETUP】+【空格】,提示 是否啟用圖紙空間?【否(N)】+【空格】,輸入單位類型【公制(M)】+【空格】,輸入比例因子【1 全尺寸】+【空格】,輸入圖紙寬度【297】+【空格】,輸入圖紙高度【210】+【空格】,A4紙的尺寸參考GB/T 14689-2008 技術製圖 圖紙幅面和格式 基本幅面A4尺寸B×L 210×297,線寬0.30,線型:Continuous實線,顏色:黑色
S3、畫不留裝訂邊的圖框線,【O】+【空格】,指定偏移距離【10】+【空格】,光標變成小矩形,【單擊】圖幅線+【空格】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滑鼠向圖幅線幾何中心方向移動,【單擊】指定要偏移的那一側上的點,【ESC】退出偏移命令,設置圖框線 線寬0.50,線型:Continuous實線,顏色:黑色,
圖框格式參考GB/T 14689-2008 技術製圖 圖紙幅面和格式 圖框格式 無裝訂邊圖紙的圖框格式
S4、【F8】打開正交,【L】+【空格】,【單擊】圖幅線(最外側大矩形)的左邊中點指定第一個點,輸入直線長度【15】+【空格】+【空格】指定下一點,畫一條直線作為左側對中符號;
同理,【L】+【空格】,【單擊】圖幅線的上邊中點指定第一個點,輸入直線長度【15】+【空格】+【空格】指定下一點,畫一條直線作為上側對中符號;
同理,【L】+【空格】,【單擊】圖幅線的右邊中點指定第一個點,輸入直線長度【15】+【空格】+【空格】指定下一點,畫一條直線作為右側對中符號;
同理,【L】+【空格】,【單擊】圖幅線的下邊中點指定第一個點,輸入直線長度【15】+【空格】+【空格】指定下一點,畫一條直線作為下側對中符號;
所有四個對中符號,線寬0.50,線型:Continuous實線,顏色:黑色
對中符號參考GB/T 14689-2008 技術製圖 圖紙幅面和格式 附加符號 對中符號
S5、【PL】+【空格】,【FRO】+【空格】,【單擊】圖幅線(最外側大矩形)左上角點指定基點,水平向右移動,當出現綠色虛線時,輸入偏移【10】+【空格】,找到起始點,滑鼠水平向左移動輸入【10】+【空格】指定下一點,在將滑鼠垂直向下移動,輸入【10】+【空格】指定下一點+【空格】,畫一個倒L型的垂線,【M】+【空格】,光標變成小矩形,【單擊】倒L型選擇對象+【空格】,【單擊】倒L型多段線的垂點指定基點,滑鼠水平向右移動,輸入位移距離【4】+【空格】指定第二個點,【M】+【空格】,光標變成小矩形,【單擊】倒L型選擇對象+【空格】,【單擊】倒L型多段線的垂點指定基點,滑鼠垂直向下移動,輸入位移距離【4】+【空格】指定第二個點,在左上角畫完第一個剪切符號
S6、【MI】+【空格】,光標變成小矩形,【單擊】左上角的剪切符號選擇對象+【空格】,【單擊】圖幅線的左邊中點,指定鏡像線的第一點,再【單擊】圖幅線的右邊中點,指定鏡像線的第二點,提示 要刪除源對象嗎?【否(N)】+【空格】,在右下角映象一個剪切符號的副本,同理以圖幅線上下邊的中點做鏡像,鏡像出右上角的剪切符號,再以右上角的鏡像符號為源對象,以圖幅線的左右兩邊的中點為鏡像線,鏡像出右下角的剪切符號
剪切符號參考GB/T 14689-2008 技術製圖 圖紙幅面和格式 附加符號 剪切符號
設置剪切符號 線寬0.50,線型:Continuous實線,顏色:黑色
S7、畫方向符號,【F8】打開正交,【L】+【空格】,【單擊】繪圖區任意點指定第一個點,滑鼠垂直向上移動,輸入【6】+【空格】指定下一點,設這條高度為6的鉛垂線下面的一點為A點,上面的一點為B點,【F8】關閉正交,輸入【10<240】+【空格】+【空格】,畫出等邊三角型左腰邊,【L】+【空格】,【單擊】B點指定第一個點,輸入【10<-60】+【空格】+【空格】,畫出等邊三角形右要邊,【XL】+【空格】, 指定 【水平(H)】+【空格】,【單擊 】A點指定通過點 ,【ESC】退出構造線命令 ,【E】+【空格】刪除 AB線,【TR】+【空格】+【空格】修剪掉長出來的水平構造線,刪除標註,【REG】+【空格】(面域參考:CAD面域REGION 凹字型 凸字型 三維實體 ucs 用戶坐標系 拉伸 extrude 視覺樣式 SUBTRACT 布爾差集),光標變成小矩形,選擇由三條直線組成的等邊三角形+【空格】選擇對象,將三條直線組成的等邊三角型轉成一個面域整體
S8、【LWD】+【空格】,輸入LWDISPLAY的新值:【OFF】+【空格】,關閉顯示線寬,【RO】+【空格】,光標變成小矩形,【單擊】等邊三角形+【空格】選擇對象,【單擊】三角形的頂點指定基點,指定旋轉角度【180】+【空格】,【M】+【空格】,光標變成小矩形,【單擊】等邊三角形+【空格】選擇對象,滑鼠攝取(OnMouseOver)等邊三角形下頂點,向上移動,當鉛錘方向出現綠色虛線時,指定位移【3】+【空格】,移動滑鼠到圖框線底邊的中點,當出現綠色三角形中點捕捉時,【單擊】指定第二個點,將方向符號移動到圖框線底邊的中點,方向符號參考GB/T 14689-2008 技術製圖 圖紙幅面和格式 附加符號 方向符號
S9、畫標題欄(國標,非教學使用的),【REC】+【空格】,【單擊】繪圖區任意點指定第一個角點,指定【尺寸(D)】+【空格】,指定矩形的長度【180】+【空格】,指定矩形的寬度【56】+【空格】,【DLI】+【空格】加入線性標註
S10、利用【L】+【空格】、【FRO】、【O】+【空格】,畫出基本大框,為了說明,小編使用【DT】+【空格】命令加入文字說明,【DLI】+【空格】加入線性標註,小編按最新的GB/T 14689-2008 標準畫圖,如果你的尺寸與本文不一樣,那一定是你按老版本的標準畫出來的圖,標題欄需要注意的事項:
⑴、每張圖紙必須畫出標題欄
⑵、如果沒有方向符號,那麼標題欄的方向應與讀圖、繪圖的方向一致
⑶、標題欄的內容、格式和尺寸均應符合國家標準
⑷、標題欄方向與圖紙長邊方向平行即為X型圖紙
⑸、標題欄方向與圖紙長邊方向垂直即為Y型圖紙
S11、利用【L】直線,【O】偏移,【M】移動,【CO】複製,【DT】文本,【DLI】線性標註命令畫圖
S12、【E】+【空格】刪除所有的標註,【ucsicon】+【空格】,【關(OFF)】+【空格】,【M】+【空格】,將標題欄移動到右下角
標示圖的方向時有幾點需要注意
⑴、按標題欄的方向看圖,即以標題欄中的文字方向為看圖方向。
⑵、按方向符號指示的方向看圖,即令畫在對中符號上的等邊三角形(即方向符號)位於圖紙下邊
⑶、看圖方向與看標題欄方向不一致時,必須畫出方向符號。
⑷、若採用X型圖紙豎放(或Y型圖紙橫放)時,應在圖紙下邊的對中符號處畫出一個方向符號,以表明繪圖與看圖時的方向。
(註:只允許逆時針旋轉圖幅)
S13、【E】+【空格】結合【X】+【空格】結合【TR】+【空格】+【空格】將伸入標題欄的部分修剪掉,小編這裡是以A4圖紙不留裝訂邊X型圖紙橫放的國標畫法
S13、利用【RO】旋轉命令,【M】移動命令將標題欄放在圖紙的右上角,就是A4圖紙不留裝訂邊X型圖紙豎放的國標畫法,【TR】命令修剪掉右側伸入標題欄中的對中符號,即可,這是下部的對中和方向符號就不需要修剪了
-- 完 --
CAD學習製圖交流平臺
微信公眾號:Cadoop
學以致用 設計讓生活和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