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各個時期的列國實力大排名

2021-02-23 三千年讀史

戰國,以國之力而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亂世之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軍事變革最大的時代。

戰國短短二百多年,中國走完了一大半的軍隊改革歷史,這段歷史,雖然讓黎民百姓蒙受了很大的苦難,但是一定程度上,

對於中國歷史,卻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中華文明正是在這亂世之間,不斷碰撞,不斷擦出新的火花。

首先,春秋時期的貴族參軍作戰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各大諸侯國擴張野心的需求,於是大量的貧民開始被徵召進軍隊。

在慢慢的發展,軍隊需求量越來越大,漸漸開始了全民皆兵的現象,於是就有了耕戰,全國百姓,忙時農耕,閒時打仗。

再到後來,因為耕戰的將士訓練水平低劣,戰鬥水平低下,勞民傷財,還影響生產,導致國家後續發展乏力,經不起一場長期消耗戰。

於是,就有了職業軍人的出現,從魏武卒開始,各國都訓練新軍,這些軍人長期從事軍事訓練,於是軍隊開始職業化。

再後來,打仗沒有了最初的儀式感和宋襄公似的老套路。各種陰謀詭計也頻頻出現在軍事作戰中,軍事戰爭漸漸也不講信義,利益為先,你死我活,打仗從君子之爭變成了生死之爭。

所以,戰國這段歷史,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個跨越式甚至是飛躍式發展的時代。

而且不僅僅是軍事,各類治國思想也是百家爭鳴。它們如同天下的列國一般,只有一個最終的勝利者,創下這不世功勳,最終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奠基者。

最終秦國和法家成為了勝利者,但是他們並沒有長久的統治天下,天下,最終還是屬於不屈不撓,走出亂世的中國世世代代的黎民百姓。

戰國風雲二百多年,風起雲湧,歷經幾次巨變,而各大諸侯國的實力,也順應著時事的變動,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總體而言,戰國主要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在馬陵之戰前的近百年,大魏國雄霸天下。

馬陵之戰到五國伐齊之間的五十餘年,齊國雄據東方。五國伐齊之後,秦國稱雄諸侯。

那麼我們就來大致對戰國各個時期,列國實力排名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吧。

一、吳起變法之前

魏、齊、楚、秦、越、燕、中山、宋、趙、韓、鄭、魯、衛

吳起變法,約在公元前386年,吳起在楚國施行變法改革。

自三家分晉後,魏國歷經文侯和武侯兩代,在李悝、西門豹、吳起等一眾賢臣的輔佐下,國家快速崛起,稱霸諸侯,成為之後數十年內的天下霸主。

齊國雖然經歷了田氏代齊,但是政權過度相對平穩,再加上齊國經濟發達,國家富庶,雖然在戰場上屢屢受制於魏國,但是實力不弱。楚國和秦國是大魏國主要兩個欺負對象,實力被壓製得很嚴重。

再往後,列國實力就較弱了,越國作為春秋末代霸主,國力值得一提。燕國偏居北方,地寡民貧。中山常年壓著趙國打,軍事實力頗為強悍。

宋國地處天下膏腴之地,歷來都不弱,戰車五千乘,實力頗為強悍。趙韓二國從晉國分出來,本來實力不弱,但是遭到魏國吸了太多血,所以在實力上甚至達不到七雄。

鄭國能在數十年內和韓國打得五五開,實力也不弱。魯國禮儀之邦,實力不值一提。衛國只有濮陽一城,更不值一提。

二、韓滅鄭之前

魏、楚、齊、秦、燕、越、趙、韓、鄭、魯

魏國實力依舊,秦國被打得更慘,齊國正在等待變革,只有楚國經過吳起兵法之後,快速崛起,加上本身實力就不弱,開始對魏國有了一點點的威脅。

而越國在戰國迅速沉淪,趙國在魏國的幫助下解決掉中山之後,迎來了發展的轉機。韓國還在和鄭國拉鋸,其他小國幾乎沒有發展,幾乎不值一提。

馬陵之戰

三、馬陵之戰之前

魏、齊、楚、秦、韓、趙、燕、宋、越、魯、中山

大魏國人才流失,國家開始衰弱,四面受制於敵,但是憑藉數十年積澱,大魏國仍然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不過也到了強弩之末。

齊國自桂陵之戰後,國家實力和士氣驟然增強,已經取代了楚國成為了最接近魏國的強國。秦國也正經歷著商鞅變法,國家機器開始高速運轉。

韓國吞併鄭國,實力陡然提升百分之六七十,正式名列戰國七雄的行列。趙國,開始掃平混亂,萌生一次大變革,將要迎來趙肅侯和趙武靈王兩代雄主。還有中山短暫的復國了,但是國力卻大不如從前。

四、雕陰之戰前

齊、魏、楚、秦、韓、趙、燕、宋、中山、魯

齊國自馬陵之戰,一舉殲滅魏國龐涓的十萬大軍之後,士氣高漲,齊威王也開始成為一位成熟的君王,齊國國力大增,在西線對魏國形成了全面的壓制。

魏國在馬陵之戰慘敗後,國家實力急劇下滑,面對四面的強國,只有防守之力。楚國不溫不火的發展著,實力穩步提升。秦國變法已經比較成熟,國家實力大增,有開關東出,逐鹿中原的宏圖理想了。

趙國迎來一代雄主趙肅侯,能徵善戰,打出了趙國的士氣,趙國也進入了正確的軌道。韓國經歷了申不害變法,實力猶在趙國之上,燕宋實力差不多,這時都不算強國。

五、五國伐齊之前

齊、秦、楚、趙、魏、燕、韓、魯

齊國經歷了齊威王和齊宣王時期的盛世,垂沙之戰敗楚,匡章攻破函谷關,幾乎滅亡了燕國;

內有鄒忌主持改革,實力大增;到了齊愍王時期,更是霸氣外露,公然吞併了當時最富有,人均GDP最高的宋國,實力凌駕諸侯。

秦國經過雕陰之戰,重創大魏,奪回河西,實力驟然增強。在應對列國的圍攻之戰中,也是勝多負少,並且,秦國還拿下了巴蜀之地,國力超越魏楚,躍升至第二。

楚國仍舊不溫不火,雖然在東邊開疆拓土,但是在西邊,漸漸被秦軍壓制住了。

三晉中,魏國衰落一蹶不振,趙國倒是逆風崛起,趙肅侯和趙武靈王時代來臨,收回了中山,已然成為三晉新的領袖。燕國內亂平定,迎來了賢王。韓國連戰連敗,漸漸不值一提。

六、長平之戰前

秦、趙、楚、燕、魏、齊、韓、魯

五國伐齊,樂毅連破齊國七十城,正因為此戰績,燕國得以躋身戰國七雄的行列。而齊國盛極而亡,多年記載下來的土地和財富,被列國瓜分,連宋國故地也被秦國所取。

秦國一躍成為天下最強的諸侯,而且與其餘列國差距很大。趙國通過胡服騎射,軍事力量大增,儼然已經是大國,堪與秦軍一戰。楚國雖然屢敗於秦,但是隨著在東部的開發,實力還行。

魏國繼續沒落,曾經的霸主淪落為人見人欺的小弟。韓國更是被秦國壓製得抬不起頭。


七、秦國一統之前

秦、楚、趙、齊、燕、魏、韓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傷了國家根本,從此再無爭天下的可能,成為一個尚只能自保的國家。秦國自長平之戰後,實力已然凌駕於列國之上甚多,一統已經是必然。

楚國經過黃歇等治理,國家實力有所恢復,成為秦國最大的絆腳石。趙國隨著名將一個個凋零,實力慢慢衰弱下去。

齊國在田單復國之後,經過一代人的發展,經濟已經恢復,臨淄仍然是天下第一大都市,但是齊國可能是被打怕了,從此不再管天下戰事和局勢,悶聲做生意。

燕國在北方,屢屢受制於趙國,實力也就還行。魏國只剩下東部疆土,軍力還能勉強一戰。韓國只剩下一隅之地,只能靠討好秦國度日。

長按下方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合縱連橫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原創 歷史書生  2021-02-08 15:43 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是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
  • 海賊王:巔峰時期的鶴、戰國和卡普,誰更厲害?明哥給出了答案!
    雖說如此,但是海軍內部從來都不缺少實力幹將,比如卡普、戰國還有鶴,他們是早期海軍巔峰的人物,那麼在巔峰時期的他們,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鶴海軍本部中將,被稱作「大參謀」,是吃了惡魔果實超人系洗洗果實的洗滌人,鶴中將可以說是海軍前期最早的一批成員,金獅子去聖地搞破壞的時候,她也在場,並且非常的淡定,好像對自己的實力非常有信心。
  • 戰國時期沒什麼「建樹」的韓國,為何能登上「戰國七雄」榜單
    【來源:歷史D學堂(ID:lishi1600)春秋戰國時期,是中華歷史上較為璀璨而又混亂的時期,各個諸侯政權並起,天下大亂
  • 從輝煌到沒落,戰國第一強兵魏武卒是如何一步步退出歷史舞臺的?
    戰國時期有四支聞名遐邇的天下強兵,那就是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和趙邊騎,其中魏武卒是重裝步兵,也是戰國第一支戰鬥力極為強悍打遍列國無敵手的精兵,
  • 為何戰國時期出兵數十萬很隨意,而明清時期出兵十幾萬已是極限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在此期間也是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 春秋戰國時期的水戰規模如何?伍子胥留下了一本書給出了答案
    原標題:春秋戰國時期的水戰規模如何?
  • 【五分鐘常識打卡】 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指歷史上東周戰國時期七個最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和韓,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七個諸侯國之中,除了秦國在崤山以西之外,其餘的六國均在其東邊。
  • 春秋戰國時期五大經典戰役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各諸侯國爭奪霸主,戰爭頻繁。下面,帶大家回顧一下這一時期的五大經典戰役。3、桂陵之戰桂陵之戰是發生在戰國時期齊、魏之間的一場戰爭。桂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極具經典的一場戰爭。戰國初年,魏文侯任用李俚變法,魏國率先在諸侯國中強盛起來,並積極向外擴張,對齊國所屬的東部構成嚴重的威。而趙國為了擺脫魏國的控制,與齊國結成了軍事同盟。
  • 春秋戰國時期的均勢——一種國際關係理論的解讀
    不論其他地方,就從古代中國來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大多具有獨立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各國擁有獨立的政權,具有相對明確的領土和人口,各自獨立決定和處理自己的內政外交,相互承認並達成了一些明確的共同的國家關係準則,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個早於西歐體系的華夏體系。肯尼斯•華爾茲就說:通常認為真正的國家出現於1648年這一事實,是「僅就歐洲的國家體系而言」,並不適用於全世界。
  • 海賊王,七武海實力排名
    在七武海這個物種消失在海賊歷史上之前,我們來看看七武海個人戰力排行,每個人心中的七武海排名都不一樣,看看我心中的是否和你想的一樣。No.1黑鬍子(已除名)黑鬍子也曾是王下七武海之一,是海賊王世界唯一一個雙果實能力者。香克斯自己介紹,他眼睛上的傷疤就是黑鬍子幹的,能把紅髮抓傷可見體術之強。
  • 春秋爭霸戰國兼併,為何戰國七雄中只有秦國有統一的想法?
    自周天子遷都進入春秋以來,列國爭霸,互相兼併,經過幾百年的戰爭,最後剩下十多個強國,進入戰國時代,世界沒有和平,反而攻伐更加的頻繁,早期周天子制度的宗法制度也崩潰
  • 戰國篇——合縱與蘇秦
    戰國時期,蘇秦遊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一起對抗強大的秦國的政策。但後來被秦國範雎的遠交近攻所打斷。提倡者為縱橫家公孫衍、蘇秦等人,最後被連橫計所破解。當時戰國七雄中以秦國實力最強,嚴重威脅山東六國的生存。
  •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1.識記戰國七雄的名稱,理解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了解這一時期的社會變化。2.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主要內容及作用,認識改革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況、構成、功能和意義,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戰國七雄」的含義;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和著名軍事家;商鞅變法的內容及歷史作用;都江堰的修建。
  • 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的兵士背上都插旗?
    原因來自日本這個時期的兵制和軍事制度的發展。 在介紹有馬家的旗幟時我曾提到,每有一千石俸祿,就有義務為主家動員12名兵員。以此類推,戰國時代大名的基本實力很容易估得出來。這些被從各地動員來的士兵,絕大部分都不是常備兵或職業兵。而且並沒有統一的制式裝備,盔甲服裝武器可能各不相同。平時也不可能在一起生活訓練,戰場上要如何統一指揮呢?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統一的信息顯示來輔助。
  • 戰國十二大名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王翦居第五,第一不服都不行
    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常年的徵戰,使得諸國君王對於人才都極為渴求,在這樣的環境下,戰國時期迎來了華夏歷史上最鼎盛的思想大爆炸,百家爭鳴是何等的壯觀
  • 亞洲國家綜合實力排名
    在亞洲國家綜合實力排名中日本擁有著比較先進的常規武器,而且在核武器的研發能力上也很強,工業產業上非常的穩定,國家綜合經濟等方面的實力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二、中國  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飛速的,工業、農業等很多方面及商業模式都有著質的飛躍,人均收入和可支配比例已經是很高的了,從綜合實力上來看是已經是非常強大的了。
  • 春秋戰國歷史時期的十大名將
    春秋戰國歷史時期的十大名將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中華民族第一個大黃金時代,這個時代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現了許多的思想流派
  • 海賊王官方實力排名 哥爾·D·羅傑僅第二
    由於這周的漫畫上星期已更新(故這周漫畫無更),今天小遍帶你走一遍海賊王實力排名吧!
  • 戰國時期,周天子為何不招兵買馬,效仿其他諸侯國壯大自己?
    2020-12-22 19:36:08 來源: 三維策論 舉報   戰國時期
  • 到日本,應該去看看這些戰國時期的城池遺蹟
    翻看日本戰國時代的知名戰例,但凡涉及大名滅亡的戰役,幾乎都以攻城戰的方式結束。而這所攻的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城池。 戰國初期日本的城狹義上是指「戰鬥據點」,城內的主要居住者為戰鬥人員,也就是武士。這一時期的城池必須滿足兩項職能:其一,保護武士的日常居住地;其二,戰時在山中作為關隘進行防禦。在戰國時代初期,日本的城池大多數仍為「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