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分子佔據西奈半島,要攻擊以色列,卻引來埃及剿匪大軍

2021-02-13 跟著虹攝看世界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開羅5月16日電:埃及軍隊發布消息稱,軍隊近期在內政部部隊的支持下,於西奈半島北部和中部地區消滅了47名極端分子。軍方在西奈的行動還沒收了大量武器和彈藥,並摧毀極端分子使用的藏匿居所和車輛,解除了上百個炸彈裝置。此外,150多名涉嫌實施不同犯罪行為的可疑人員被抓獲。

此次行動大舉消滅極端分子,不但對於埃及國內安全是有幫助的,對於另一側的以色列則更加有好處。因為在西奈半島紮根的極端武裝不但反對埃及當前的政府,主要反對的還是以色列,並一直希望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聯合起來對抗以色列,隱隱有成為哈馬斯組織大後方的感覺。結果沒有想到以色列坦克沒有打過來,反而是從埃及這邊來了剿匪大軍。

圖片:目前的埃及奉行與以色列交好的政策,埃及陸軍裝備有大量美制M1A1主戰坦克。

這次出現極端武裝的西奈半島是一個連接非洲及亞洲的三角形半島,面積61000平方公裡。半島上廣大的乾燥地區稱為西奈沙漠,西與埃及的東部沙漠間隔著蘇伊士灣及運河,東邊與以色列的內蓋夫沙漠相連。西奈半島通常被認為地屬亞洲,位於埃及的東北端,與東邊的以色列和加薩走廊相連。1967年中東戰爭後,西奈半島被以色列軍隊佔領,但1982年隨著中東和平進程取得巨大進展,以色列根據1979年和埃及籤署的和平條約,將西奈半島歸還給了埃及。

但是,近年來埃及國內局勢多有動蕩,極端分子則乘機以西奈半島為基地紮下了跟。據埃及軍方稱,埃軍曾經派出了包括「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內的先進武裝,重點打擊的一支叫做「耶路撒冷支持者」(ABM)的極端武裝,後來這支武裝宣誓效忠ISIS組織。他們是即反以色列又反埃及,聲稱要推翻埃及總統,並向巴勒斯坦進發,與哈馬斯組織會師,將以色列「趕進地中海」。所以,這支組織是被埃及和以色列兩頭恨。

圖片: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時期的西奈半島。現在歸還埃及。

以色列當年佔據西奈半島,為什麼後來又歸還給埃及呢?到嘴的肥肉吐回去可不是以色列的風範啊!其實,以色列近年來持續退縮是有其戰略考量的,無論是從西奈半島撤軍,還是從加沙撤退,都是以色列以退為進,在大戰略上充滿了猶太人的智慧。

以西奈半島為例,雖然這個半島也富含石油等資源,但是基本上整片沙漠的地形讓開發成本非常巨大,這裡離以色列中心地帶又很遠,能源運輸就需要建造大型管道,而這些管道又可能需要經過巴勒斯坦,所以費時費力還不安全。另一方面,如果以色列持續佔領西奈半島,那麼蘇伊士運河就可能成為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的界河,雙方互相猜忌可能在蘇伊士運河沿岸派大軍駐守。這樣這條黃金水道基本上也就算廢了,對國際經濟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對於生意做到全球的猶太人來說,保持一條暢通的蘇伊士運河,無論是運河在埃及手中還是以色列手中,都比一條沒有經濟價值的界河要有用得多。

圖片:經過蘇伊士運河的俄羅斯「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就像是在沙漠中航行。

對於以色列來說,要多少土地其實並不是最關鍵的,而改善自己的地緣政治才是生存和發展的前提。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人兩線作戰,即在西奈半島與埃及人打,又在戈蘭高地和敘利亞人打,雖然以色列最後勝利了,但是也看到自己被阿拉伯人包圍的現狀一點都沒有改變。

因此,以色列從最開始的要土地變成了要國際支持,甚至是阿拉伯國家對其的友好。最終以色列人選擇了將西奈半島還給埃及人,換回了埃及對以色列的友好,起碼在西奈半島這邊不再有埃及大軍的威脅。同樣的道理,以色列人當年從巴勒斯坦的加薩走廊撤軍,也不是因為打不過哈馬斯這樣的武裝力量,而是認識到加薩走廊複雜的難民情況和仇視以色列的心態,使得以色列人要統治加沙並不能夠給猶太族裔帶來利潤,反而龐大的難民群體會拖累以色列的發展。最終以色列人退出了加薩走廊。

圖片:以色列坦克從西奈半島撤退,其實縮小了戰線,對於以色列來說是有好處的。

但是強勢的以色列人撤出西奈半島後,這片沙漠並沒有完全回歸埃及人的懷抱,雖然從行政區劃上這裡已經是埃及的領土,但是其中生活了千年的貝督因牧民卻逐漸產生了異心。特別是2011年埃及局勢動蕩後,先是「基地」組織,後是ISIS組織,這些極端組織的力量開始滲透到埃及控制力薄弱的西奈半島,開始招募貝督因牧民,逐漸形成了「耶路撒冷支持者」(ABM)這樣的極端武裝。該組織展開過一系列的襲擊活動,主要是針對埃及向以色列輸送能源的管線。

2012年7月,該組織炸毀了埃及向以色列輸送原油的管道控制站。緊接著,該組織又從西奈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火箭彈。2013年7月後,借著埃及局勢動蕩,該組織將暴力活動的目標轉向埃及軍警,製造了一系列炸彈襲擊、綁架、暗殺等恐怖事件,甚至在2014年1月擊落了一架埃軍米-8直升機。此後,該組織頭目還專門去敘利亞向ISIS極端組織效忠。

圖片:埃及擁有美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曾經在西奈半島剿匪。

目前,埃及加強了與以色列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對於這支活動在西奈半島的極端武裝重拳打擊,不惜出動大軍進行清繳,目的是不能讓其蔓延擴大,這對信奉世俗政治的埃及政府構成威脅。同樣,以色列人也希望看到這些沙漠中的極端分子能夠被重創,免得他們支持哈馬斯對以色列進行攻擊。

未來隨著敘利亞局勢逐漸穩定,西奈半島這片大沙漠中是否會出現新的極端組織代表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圖片:清繳極端武裝的埃及警方裝甲車,他們獲得了以色列人的情報支持。

相關焦點

  • 埃及西奈半島的極端組織緣何如此猖獗?
    由於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奈半島成為數次埃以戰爭的主戰場,被埃以兩國輪流控制。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1967年6月,西奈半島由埃及管轄。1967年第三次阿以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西奈半島。1978年,埃以籤訂和平協定,以色列於1982年撤出西奈半島並移除定居點。自此,西奈半島由埃及控制,成為埃以兩國的緩衝區。
  • 埃及西奈半島為何淪為極端組織的「溫床」
    2004年以來,受伊拉克戰爭後恐怖主義蔓延的影響,西奈半島主要旅遊城市努韋、達哈卜、沙姆沙伊赫都發生了針對遊客的恐怖襲擊事件。2011年穆巴拉克政權垮臺後,埃及經濟下滑,社會失序,政府忙於發展經濟和應對社會問題,未能及時處理西奈半島的安全威脅。埃及中央政府失去了對西奈半島大部分地區的控制,西奈半島幾乎處於安全真空狀態,進而成為極端組織盤踞的大本營。
  • 以色列,為什麼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
    ▲西奈半島面積遠遠大於以色列西奈半島位於蘇伊士運河東岸,東臨以色列,扼守紅海和地中海,是亞歐大陸的分界線。以色列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擊敗阿拉伯聯軍,隨即佔領了西奈半島,佔領15年後卻歸還給了埃及。西奈半島面積遠遠大於以色列本土面積,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以色列對陣阿拉伯向來都佔據優勢,以色列為何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
  • 以色列為什麼要主動交還埃及西奈半島?
    奧斯曼帝國在擴張中佔領了埃及,公元1517年的瑞達利亞戰役,奧斯曼帝國的大軍一舉擊潰了馬穆魯克王朝的末代蘇丹圖曼·貝伊二世,將埃及納入了帝國的統治中。對以色列來說,向埃及發動進攻的目的,絕不僅僅在於蘇伊士運河,西奈半島的地位同樣非常重要。政治上來說,西奈半島是以色列向埃及擴張和架設軍事存在的關鍵地帶,只有奪取了西奈半島,以色列才可以真正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張到非洲,成為另一個掌握亞非間交通樞紐,並且能夠在西方列強眼裡真正擁有話語權的國家。
  • 佔據西奈半島讓以色列領土擴張3倍,為何以色列卻不得不放棄?
    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兩面開打,將埃及,敘利亞打的落花流水,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
  • 碧水藍天的西奈半島:恐怖主義熱土與埃及的法外之地
    如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西奈分支(曾名「聖城支持者」)在北西奈與埃及軍警纏鬥不休,俄羅斯9268號客機在南西奈爆炸墜毀,埃及和沙特之間的紅海島嶼轉讓懸而未決,西奈半島時刻牽動著地區各方的敏感神經。1978年,埃以籤訂和平協定,以色列於1982年撤出西奈半島並移除定居點。自此,西奈半島由埃及控制,成為埃以兩國的緩衝區。由於常年戰事,西奈半島在二戰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軍事管制狀態,這直接造成了它與埃及其他地區的脫節。
  • 埃及戰爭失敗後,為了讓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薩達特不惜背叛阿盟
    埃及開國總統納賽爾去世後,為了奪回西奈半島,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決定發起一場戰爭,迫使以色列和埃及談判,將西奈半島吐出來。於是埃及開始聯合敘利亞,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然而此次戰爭的結果,依然以埃及的失敗告終。薩達特不但沒能奪回西奈半島,反而遭受了更大的軍事失敗。
  • 埃及西奈半島為何淪為恐怖襲擊的重災區
    近幾年來,「伊斯蘭國」積極尋找新的大本營,先後嘗試過利比亞、阿富汗和埃及西奈半島。2015年11月,美軍對「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高級頭目納比勒實施定點清除;2016年2月,美軍對該組織在利比亞的另一名高級頭目舒沙納進行定點清除,並炸毀該組織訓練營地;同年8月,美軍第三次對利比亞境內「伊斯蘭國」目標實施空襲,打死40多名極端分子,使「伊斯蘭國」在利比亞建立大本營的美夢破滅。
  • 美軍要從西奈半島撤人?以色列急了:別走!你們很重要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圖源:每日郵報)美國媒體7日披露,美軍有意從埃及西奈半島撤走部分維和部隊。
  • 為什麼說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是最大的戰略錯誤?
    但是,有戰亂,也有和平,比如說以色列就曾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為此,當時的以色列總理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認為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是以色列犯的最為重要的戰略錯誤,這到底是為何呢?西奈半島是連結非洲大陸和中東的橋梁,整個西奈半島有6.1萬平方公裡,約佔埃及領土的6%,但是是以色列領土的3倍。
  • 血火交融的漫漫黃沙——西奈半島千年戰史
    在歷史上,西奈半島曾經由多個國家輪番統治,大規模戰爭此起彼伏,數以萬計的生命消逝在這塊狹窄而又荒涼的原野之上。 ▲從太空中俯覽西奈半島,猶如一顆巨大的寶石 西奈半島銘刻了中東地區多次影響世界格局的重大戰爭,多年以來在各種戰爭電影、小說、遊戲中佔據相當特殊的地位。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西奈半島那寫滿血淚和硝煙的歷史。
  • 西奈半島很寧靜很美麗,當年埃及軍隊血戰才搶奪回它
    西奈半島是埃及的明珠 在地圖上,埃及的西奈半島酷似一枚尖尖的牙齒,它東連亞洲,西接北非,北臨地中海,南瀕紅海,地理位置十分顯要。1948年以來,西奈成為埃及和以色列軍事衝突的最前線,幾十年來,它備受數次中東戰爭的痛楚,但如今,西奈正享受著和平帶來的安寧。走進這塊嚮往已久的土地,才領略它今日的風採,追憶其往昔的慘烈。
  • 入埃及記(1)西奈半島的潛水課程到開羅的金字塔群
    西奈半島是連接非洲及亞洲的三角形半島,西濱蘇伊士灣和蘇伊士運河,東接亞喀巴灣和內蓋夫沙漠,北臨地中海,南瀕紅海。西奈半島通常被認為地屬亞洲,位於埃及的東北端,與東邊的以色列和加薩走廊相連。1967年以阿戰爭期間曾被以色列軍隊佔領,但1982年依據1979年的和平條約歸還給埃及。
  • 西奈回眸:一個國家的遠見與定力
    西奈半島,北接地中海、南領紅海,緊靠蘇伊士運河,是亞歐大陸與非洲之間的楔子,連結非洲和中東的橋梁。從歐洲到亞洲的貿易,基本上都要經過其間的蘇伊士運河,戰略位置,堪比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 按照普遍的觀點,以色列放棄西奈半島,與埃及籤訂合約,是土地換和平的重大得分。由此分化了18個阿拉伯敵國,讓阿拉伯人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聯合進攻,為以色列國家生存,創造了必要的安全環境,是戰略上值得的捨棄。 今天,從歷史的高處,我們不妨再來回眸反思:放棄戈蘭,對以色列,究竟算得、還是算失?值不值得?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期】以色列5小時消滅強大的埃及空軍:1967年5月22日中東六日戰爭爆發(軍事系列第391講)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67年5月22日:埃及總統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宣布封閉西奈半島的堤藍海峽,禁止任何懸掛以色列國旗的船隻通過。以色列於十五日之後向埃及發動全面攻擊,爆發中東六日戰爭。
  • 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以欺負埃及,蘇聯:以色列你再橫保證你消失
    要是蘇伊士運河再被埃及控制,以色列就完全失去出海口,在國家生存戰略上陷入被動。於是,英法以三國在法國巴黎舉行軍事會議,會議決定由英法出兵8萬,主要承擔空中和海上攻擊,以色列則舉兵10萬從陸上西進西南半島,爭取短時間內打穿埃及,滅亡埃及共和國,建立傀儡政府。
  • 埃及與以色列為何走近?
    此前,5月17日,在埃及南部艾斯尤特市的新修電站開幕儀式上,埃及總統塞西表示要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帶來「公正和全面」的和平,以終結長達半個世紀的衝突。他認為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的「溫暖和平」是巴以和平協議的保障。在訪以之前,舒克裡已於6月29日訪問了巴勒斯坦的拉馬拉。
  • 埃及戰勝以色列,並在這一天舉行閱兵儀式,而薩達特總統被刺殺
    1973年10月6日是埃及人民永遠也難以忘懷的日子,就在這天清晨,埃及軍隊突然越過蘇伊士運河,向駐紮在西奈半島上的以色列軍隊發起了猛攻。
  • 西奈,你我見證著天堂在沙漠中隕落
    10月31日,墜毀的俄羅斯客機殘骸在位於埃及的西奈半島中部被發現。而由於武裝分子的存在,西奈很大一部分地區安全形勢動蕩,因此埃及方面一度禁止媒體進入。那麼位於埃及的西奈半島究竟是個怎樣的地方?這裡曾是沙漠中的天堂,遊客絡繹不絕。埃及西奈地區曾以其蓬勃發展的旅遊業而著名。而近年來,這裡已成為危險和悲劇的代名詞。受「2011年阿拉伯之春」事件帶來的連鎖反應和後續影響,以及最近IS的崛起,當地遊客的數量大幅下降。對於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旅遊業的西奈來說,這樣的結果是毀滅性的。
  • MESI·觀點 | 趙軍:總是「受傷」的科普特人:埃及基督教徒的夢魘何時休
    自近代以來,埃及伊斯蘭極端分子逐漸將科普特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企圖從肉體上徹底消滅科普特人,但由於科普特人在反殖民主義、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等大是大非問題上始終保持堅定立場,從而得到了埃及王朝政權和共和國時期納賽爾政權的庇護而免受困擾。薩達特時期,伊斯蘭極端分子開始採取冷熱暴力手段,大肆攻擊科普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