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是最大的戰略錯誤?

2021-02-07 還原歷史背後真相

二戰後,中東地區成為世界繼巴爾幹半島之後的第二個火藥桶,戰亂不斷,尤其是以色列跟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戰爭,前前後後就沒消停過。但是,有戰亂,也有和平,比如說以色列就曾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為此,當時的以色列總理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認為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是以色列犯的最為重要的戰略錯誤,這到底是為何呢?

西奈半島是連結非洲大陸和中東的橋梁,整個西奈半島有6.1萬平方公裡,約佔埃及領土的6%,但是是以色列領土的3倍。同時西奈半島北邊面臨地中海,南邊臨紅海,直接溝通東西貿易。

從歐洲到亞洲的貿易,基本上都要走西奈半島的蘇伊士運河,所以西奈半島戰略位置堪比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

而對於極度缺地的以色列來說,國土狹小,2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擁擠了近900萬人,而且幾乎沒有擴展的空間,除非把巴勒斯坦人都趕下海。

因此,以色列要成為大國,現在的領土是遠遠不夠的。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不惜代價拿下了西奈半島,可謂是完成了又一次領土擴張。

當時的以色列控制區一度超過10萬平方公裡,因此,對於以色列來說,有這10萬領土,完全有潛力發展成為像英國那樣的大國,強國。

而且掌控蘇伊士運河,這一點也是其大國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以色列歸還了西奈半島,那麼就永遠失去了成為大國的機會,只能成為一個小小的軍事強國。

而且,對於以色列來說,人口增長的瓶頸很是明顯,如果沒有領土的擴大,永遠只是現在的規模。所以,很多以色列人認為當年被騙了,不應該放棄西奈半島,那是最大的戰略錯誤。以色列失去西奈半島,就不可能再成為大國了。

很多人要問,當時以色列真的被騙了,才放棄西奈半島的?其實當時以色列身不由己,其也不願意放棄到嘴的肥肉。但是美國不斷的施壓,不斷的威脅,才使得以色列最終被迫妥協,歸還西奈半島!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還原歷史背後真相】

相關焦點

  • 以色列,為什麼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
    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目前實際控制面積只有2.5萬平方公裡,而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劃給猶太人的面積只有1.4萬平方公裡。隨著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爆發五次中東戰爭,每次以色列都以勝利告終,才使得面積不斷增加。面積最大的時候佔有埃及的西奈半島,而西奈半島面積高達6.1萬平方公裡,是以色列起初面積的4倍。
  • 埃及戰爭失敗後,為了讓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薩達特不惜背叛阿盟
    埃及開國總統納賽爾去世後,為了奪回西奈半島,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決定發起一場戰爭,迫使以色列和埃及談判,將西奈半島吐出來。於是埃及開始聯合敘利亞,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然而此次戰爭的結果,依然以埃及的失敗告終。薩達特不但沒能奪回西奈半島,反而遭受了更大的軍事失敗。
  • 佔據西奈半島讓以色列領土擴張3倍,為何以色列卻不得不放棄?
    而西奈半島地理位置重要,面積是以色列的3倍,可以說對於需要領土的以色列來說至關重要,但是,為何以色列最終不得不歸還西奈半島給埃及呢?西奈半島可以說是中東地區戰略位置最為重要的半島,其是非洲和中東的結合地帶,面積達到61000平方公裡,幾乎是以色列的3倍。
  • 以色列為什麼要主動交還埃及西奈半島?
    政治上來說,西奈半島是以色列向埃及擴張和架設軍事存在的關鍵地帶,只有奪取了西奈半島,以色列才可以真正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張到非洲,成為另一個掌握亞非間交通樞紐,並且能夠在西方列強眼裡真正擁有話語權的國家。文化上來說,西奈半島是猶太教的聖地,先知摩西接受十誡之地便是在西奈山上,可以說西奈半島對以色列來說有著精神上的歸屬感。正是基於此,在很短的時間內,以色列便奪取了西奈半島,而新生的埃及共和國顯然沒有實力和精力去同時應對英法以三個國家的進攻。
  • 極端分子佔據西奈半島,要攻擊以色列,卻引來埃及剿匪大軍
    這次出現極端武裝的西奈半島是一個連接非洲及亞洲的三角形半島,面積61000平方公裡。半島上廣大的乾燥地區稱為西奈沙漠,西與埃及的東部沙漠間隔著蘇伊士灣及運河,東邊與以色列的內蓋夫沙漠相連。西奈半島通常被認為地屬亞洲,位於埃及的東北端,與東邊的以色列和加薩走廊相連。
  • 美軍要從西奈半島撤人?以色列急了:別走!你們很重要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圖源:每日郵報)美國媒體7日披露,美軍有意從埃及西奈半島撤走部分維和部隊。
  • 西奈回眸:一個國家的遠見與定力
    1979年,在美國卡特政府的斡旋壓力下,以色列面臨是否歸還這塊土地、換取與埃及和平的重大選擇。儘管心有不甘,分歧爭議很大,最終,它選擇締結和約,到1982年,徹底放棄了這塊已經到手的土地。 按照普遍的觀點,以色列放棄西奈半島,與埃及籤訂合約,是土地換和平的重大得分。
  • 血火交融的漫漫黃沙——西奈半島千年戰史
    最早發現西奈半島的是古埃及人,他們發現這裡的綠松石資源非常豐富,於是便開始在這裡進行採礦作業,並且把西奈半島命名為「綠松石之國」。按照《希伯萊聖經》的描述,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時,曾經有40年左右的時間待在荒蕪的西奈半島,隨後他們便北上抵達今天的以色列一帶。在接下來的時間中,西奈半島歷經多次易手,最終於1517年,奧斯曼帝國從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手中奪取了這塊「綠松石之國」。
  • 埃及西奈半島的極端組織緣何如此猖獗?
    由於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奈半島成為數次埃以戰爭的主戰場,被埃以兩國輪流控制。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1967年6月,西奈半島由埃及管轄。1967年第三次阿以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西奈半島。1978年,埃以籤訂和平協定,以色列於1982年撤出西奈半島並移除定居點。自此,西奈半島由埃及控制,成為埃以兩國的緩衝區。
  • 碧水藍天的西奈半島:恐怖主義熱土與埃及的法外之地
    西起蘇伊士運河,東與加沙地區和以色列接壤,西奈半島是20世紀阿以戰爭的主場,也是阿以和平協議的基石。2011年埃及爆發社會動亂之後,全球的焦點都集中在埃及本土地區,而偏遠的西奈半島卻遭到長時間忽略。 隨著極端主義叛亂組織在西奈半島的崛起,這片土地重新回到國際社會的視野中。
  • 埃及西奈半島為何淪為恐怖襲擊的重災區
    2017年,川普政府宣布對阿富汗增兵4000人,並於今年4月在阿富汗首次使用最大非核武炸彈——炸彈之母(GBU-43),炸死36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西進」和「東進」均遭受重創的情況下,「伊斯蘭國」組織開始將重點轉向埃及西奈半島,這裡是反恐防線的薄弱地區,被稱為「柔軟的下腹部」。其次,西奈半島具備「伊斯蘭國」滋生的土壤。
  • 小知┃以色列為何不歸還戈蘭高地?
    這老頭兒25日宣布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這下可是又捅了一個馬蜂窩。敘利亞、俄羅斯、阿拉伯國家聯盟等國家和組織紛紛表示反對,警告此舉或引發地區局勢新動蕩。戈蘭高地為什麼這麼重要和敏感?今天的「小知」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相關背景知識。
  • 埃及西奈半島為何淪為極端組織的「溫床」
    西奈半島為何淪為恐襲「重災區」?2004年以來,受伊拉克戰爭後恐怖主義蔓延的影響,西奈半島主要旅遊城市努韋、達哈卜、沙姆沙伊赫都發生了針對遊客的恐怖襲擊事件。2011年穆巴拉克政權垮臺後,埃及經濟下滑,社會失序,政府忙於發展經濟和應對社會問題,未能及時處理西奈半島的安全威脅。埃及中央政府失去了對西奈半島大部分地區的控制,西奈半島幾乎處於安全真空狀態,進而成為極端組織盤踞的大本營。
  • 入埃及記(1)西奈半島的潛水課程到開羅的金字塔群
    西奈半島是連接非洲及亞洲的三角形半島,西濱蘇伊士灣和蘇伊士運河,東接亞喀巴灣和內蓋夫沙漠,北臨地中海,南瀕紅海。西奈半島通常被認為地屬亞洲,位於埃及的東北端,與東邊的以色列和加薩走廊相連。1967年以阿戰爭期間曾被以色列軍隊佔領,但1982年依據1979年的和平條約歸還給埃及。
  • 西奈半島很寧靜很美麗,當年埃及軍隊血戰才搶奪回它
    西奈半島是埃及的明珠 在地圖上,埃及的西奈半島酷似一枚尖尖的牙齒,它東連亞洲,西接北非,北臨地中海,南瀕紅海,地理位置十分顯要。1948年以來,西奈成為埃及和以色列軍事衝突的最前線,幾十年來,它備受數次中東戰爭的痛楚,但如今,西奈正享受著和平帶來的安寧。走進這塊嚮往已久的土地,才領略它今日的風採,追憶其往昔的慘烈。
  • 為什麼堅決反對美國承認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
    1967年「六日戰爭」(也稱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佔領了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埃及西奈半島和敘利亞戈蘭高地,共計6.5萬平方公裡的阿拉伯土地
  • 人口僅900萬的以色列,為什麼能打遍中東無敵手?
    西奈半島  但軍事勝利不代表真的勝利,雖然英法以打贏了,但真正的大哥是美蘇。在美蘇的共同施壓之下,蘇伊士運河還是歸了埃及,英法徹底說拜拜了,但以色列得了便宜。  這一次以色列非但沒事,還拿下了約旦河西岸、加沙、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國土翻倍,此戰被國際媒體稱為「猶太人的完美戰爭」。
  • 贖罪日戰爭,改變了以色列的命運
    >從以色列建國之日起,這個國家就戰亂不斷,但這個彈丸之地卻能屢次贏得和阿拉伯各國的戰爭,站穩了他們口中的「應許之地」歷史上曾發生過五次中東戰爭,都和以色列有關,其中第四次中東戰爭對於世界局勢的影響最大它使得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史無前例的團結在了一起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大意輕敵的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僅僅過了六天時間,就丟掉了西奈半島的大片土地和重要的戰略要地
  • 西奈,你我見證著天堂在沙漠中隕落
    那麼位於埃及的西奈半島究竟是個怎樣的地方?這裡曾是沙漠中的天堂,遊客絡繹不絕。埃及西奈地區曾以其蓬勃發展的旅遊業而著名。而近年來,這裡已成為危險和悲劇的代名詞。受「2011年阿拉伯之春」事件帶來的連鎖反應和後續影響,以及最近IS的崛起,當地遊客的數量大幅下降。對於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旅遊業的西奈來說,這樣的結果是毀滅性的。
  • 1967年,以色列為什麼佔領戈蘭高地?
    中東地區是世界知名的巨型「火藥桶」,而戈蘭高地地處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的交界之處,僅從這一長串名字就能夠想像得到夾在其中的「制高點」有多麼要命。而事實上,戈蘭高地不僅在安全方面,甚至在國計民生上對以色列都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