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服役49年後,日本二代機全部退役,我們的七爺八爺啥時候退呀?

2021-03-04 車行天嚇

最近,一條消息著實有點扎心了:參考消息11月24日引述香港媒體的報導稱,日本航空自衛隊近日在百裡基地舉行儀式,宣告F-4EJ"鬼怪"/"醜八怪"戰鬥機將於12月停止所有飛行活動,正式退役。這意味著,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二代機全部退役,以後就只剩下F-15J/DJ、F-2和F-35三種戰鬥機,空自全面進入四代和五代戰鬥機時代。但是與此同時,解放軍空軍至今還裝備有大約500架左右的殲-7、殲-8系列戰鬥機,大約佔當前我國戰鬥機總數的四分之一。

(日本的F-4EJ戰鬥機,兼具空戰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堪稱是日本空自多面手)

客觀上說,F-4EJ型戰鬥機一直在日本空自中佔據重要地位,即使在日本空自列裝F-15戰鬥機後,由於美軍的限制,日本的F-15被取消了所有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僅能掛著鐵炸彈實施凌空轟炸。在早期美軍也曾經"閹割"過日本的F-4EJ戰鬥機,但是在日本列裝F-15戰鬥機後,為了加強日本空自的作戰能力,美軍同意為日本的F-4EJ戰鬥機升級安裝了F-16戰鬥機同型號的AN/APG-66型脈衝都卜勒雷達,這樣日本的F-4EJ戰鬥機就具備了攜帶和發射魚叉反艦飛彈的能力,等於是恢復了F-4EJ的反艦作戰能力。而且有趣的是,當年美國在"和平典範"計劃中,為我國升級殲-8II型戰鬥機所提供的也是AN/APG-66型雷達,不過如今早已經物是人非,連F-4EJ戰鬥機都已經全部退役了。

(AN/APG-66雷達,這種雷達差一點裝在我國殲-8II戰鬥機上,而最終只安裝了F-16和F-4EJ戰鬥機)

單從四代機的數量而言,我國已經遠遠超過了日本,日本在1981~1999年間總共獲得了213架F-15系列戰鬥機,這些戰鬥機和日本自行研製的F-2多用途戰鬥機(F16的日本版)曾經是日本空自的核心主力,不過日本目前一共還剩下大約189架F-15戰鬥機還能使用,另外還有大約80架F-2戰鬥機。與日本相比,當今的中國空軍總計裝備有大約300架各型號殲-11戰鬥機、450~500架各型號殲-10戰鬥機,以及若干蘇-30、蘇-35戰鬥機,並且正在不斷增加殲-16和殲-20戰鬥機的裝備數量。

(由於生產時間長,產量大,中國空軍保有大量的殲-7戰鬥機)

根據外媒的報導,中國空軍在2018年時超越俄羅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四代機裝備國,而且,中國列裝的四代和四代半戰鬥機90%是完全國產的戰鬥機。說到這裡,肯定會有很多朋友說,殲-11、殲-16的初始設計是俄國的,這確實不假,但是中國已經吃透了蘇霍伊的飛機設計技術,再加上中國自己先進的航電飛控系統,所以雖然氣動還是蘇霍伊的氣動,但是內部已經完全"脫胎換骨",說是中國自主也沒什麼大問題。按照國際慣例:一架飛機如果有超過70%的部分重新設計,就可以算是一架全新的飛機。所以不要在氣動外形上糾結,殲-11、殲-16和原版蘇霍伊戰鬥機相比,早已經不是同一個東西了。

(近年來,解放軍也一直在挖掘殲-8戰鬥機的潛力,比如將其改裝成為殲-8T偵察機)

雖然我國殲-7、殲-8戰鬥機的生產一直延續到2000以後,如今解放軍空軍的殲-7、殲-8戰鬥機還有相當的使用壽命,但是在現代空戰中,殲-7、殲-8這種戰鬥機已經完全不能適應,這些飛機現在存在的價值只是執行日常巡邏任務、給部分新飛行員練手,從而不斷消耗自身的飛行小時數,等到壽命耗盡後自動退役。

(殲20和殲16)

目前我國四代和五代戰鬥機換裝主要是三種型號:殲-10C、殲-16和殲-20(海軍殲-15不在此列)。但是客觀上說,中國的航空工業和美國相比確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美國現在全力生產F-35型戰鬥機,所以F-35戰鬥機的年產量一直在100架以上,2019年時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34架!而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一年各型號戰鬥機加在一起大約有100架左右,和美國一個型號年產100架相比,確實還有較大的差距。

(殲-10C)

所以,當前我國的殲-7、殲-8等戰鬥機還需要大概5~8年時間才會真正退役,這是因為,目前我國四代半和五代機的數量還相對較少,因此出於保密工作的需要,要儘可能使用技術相對比較老舊的飛機執行日常勤務(再說了機體壽命沒耗盡的七爺八爺也不能浪費啊)。

(八爺:扶我起來,我還能再戰幾年~)

這一點我們從近年來中國空軍出國訓練演習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國派往俄羅斯參加"航空飛鏢"比賽的,依然是老式的殲-10A和飛豹A戰鬥機;和泰國空軍合練的也是原版的蘇-27SK戰鬥機,包括採購的24架蘇-35戰鬥機,也主要用於在南海和東海巡邏。

(年底還得出來給大傢伙兒拜年呢,怎麼能輕易退役~)

這樣,派遣老式飛機外出執行勤務任務,一方面可以減少先進戰鬥機的損耗,另一方面也可以保密,讓外界儘可能少地知道我軍先進戰鬥機的參數和性能。所以,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上去考慮,我國的殲-7、殲-8戰鬥機也許還需要服役很多年。

相關焦點

  • 「七爺」「八爺」的故事
    轟炸機自上世紀50年代服役以來,已經叱吒天空將近70年,現在還沒有明確的退役時間表,早就被公認為「一個活著的傳奇」。在中國空軍序列中,殲-7、殲-8就屬於這種設計優異的戰機,它們均在上世紀60年代問世,經過一再改進和升級,不斷被賦予了與時俱進的新特點,即便是殲-10、殲-20等三代機、四代機接連面世的情況下,仍在當今中國空軍主戰機型中佔據一席之地,老驥伏櫪的它們也因而被無數熱心中國空軍發展的航空迷親切地尊稱為「七爺」、「八爺」,它們是中國空軍的兩大傳奇戰機,是捍衛中國天空尊嚴的兩門資深「老炮兒」。
  • 「七爺」蒙羞!殲7戰機流落韓國37年成靶機,無聲控訴飛行員可恥叛國往事
    1983年8月7日,時任空軍試飛團第二大隊副大隊長的孫天勤,拋下家中母親、愛人、18歲的兒子和13歲的女兒,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試飛團045號殲-7I戰鬥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叛逃韓國,後轉赴臺灣地區。
  • 別國二代機都退完了,中國咋還在用殲七殲八,是因為沒錢嗎?
    作者:毅文團隊阿喀琉斯,無授權禁轉原創首發公號:伐紂入關第二代戰機誕生於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是冷戰期間各國的主要使用機型,但在經過長達40多年的服役以及不斷的改進後,各國已經基本將改進潛力榨乾,在進入21世紀後,主流國家已經基本陸續將二代機淘汰。
  • 日本最後一架"鬼怪"偵察型退役 年底告別全部二代機
    《大眾機械師》網站報導,日本在本周退役了最後一架RF-4E/J「鬼怪」偵察機。
  • 服役48年後,日本退役最後一架F-4戰機,航空自衛隊將得到更多F-35
    >據美國「戰區」網站報導,在服役48年之後,日本航空自衛隊最後一架F-4「鬼怪II」戰鬥機於11月20日正式退出現役,未來日本將購買更多的F-35戰機,以全面取代由F-4戰機負責的任務,剩餘的F-4戰機今後將交由日本國內的航空開發和試飛團隊負責飛行。
  • 日本二代戰鬥機終於退役,將被F35取代,差點和殲8用同款雷達
    據《每日新聞》援引航空自衛隊茨城百裡基地消息,11月20日,駐紮在該基地的航空自衛隊第301中隊,3架F-4EJ進行了最後一次起飛、降落,並進行了模擬射擊和轟炸的飛行表演,其中2架F-4EJ還採用了特殊塗裝,這也是航空自衛隊的一個傳統,百裡基地稱,這一次停飛後,F-4EJ將於今年年底前全部退役。
  • 中國首批三代機悄然退役:為什麼比殲-7、殲-8等二代機更早?
    儘管殲-7、殲-8這樣的二代半戰鬥機仍沒有完全離開作戰序列, 殲偵-8D/F甚至還大有服役至2025年的氣勢——原裝進口的蘇-27,也確實到了該告別的時候。為什麼?明明殲-7、殲-8都賴著不走!而中國的三代機總量早已經超過了1000架,這還不算殲-8D/F後期這一批擁有超視距空戰能力的傢伙。單是蘇霍伊系列,就有500多架;殲-10家族也不少,各型殲-10加起來也差不多500架。換言之,我們現在根本不缺三代機。
  • 日本F4戰鬥機徹底退役,飛行整整50年,美制精品捨不得放手.
    ,這三架飛機編號為17-8301/301、47-8336/336和07-8431/431,從此,所有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4戰鬥機徹底退役,從這一天起,日本徹底淘汰二代戰鬥機,在亞洲各國中排名第一,中國和韓國都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徹底淘汰二代機,可以看出日本財力明顯強盛。
  • 22年了,如今我們真的能幹掉隱身戰機了
    因為一架飛機的研製周期一般在15年左右,研製這類世界頂尖的隱身戰機可能耗費的周期更長,即使當時中國獲得了部分碎片,要研製出來可能也得一二十年,美國早就跑到下一代去了,犯不著大動肝火。但如果是自己最得意的新型戰機被人輕鬆擊落了,就意味著這款戰機已經「過時」,那麼之前投入的上百億美元的研發費用,還有花費了66億美元購買的59架F117,將全部成為無用的擺設。
  • 被殲-20嚇到了,日本退役一款服役50年的戰機,明年全換F-35
    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還剩下的所有F-4鬼怪戰機都駐守在百裡基地基地。該基地目前還有3個中隊的F-4戰機在服役。分別是使用F-4EJ戰機的第301、302中隊,以及使用RF-4E/EJ戰鬥偵察機的第501偵察中隊。按計劃這三支F-4戰機中隊將全部在2020年完成最後的服役任務。
  • 日本航空自衛隊終於告別最後的二代機,但剩下的戰機也垂垂老矣
    《大眾機械師》網站報導,日本在本周退役了最後一架RF-4E/J「鬼怪」偵察機。
  • F-35被美海軍無視,六代機F/A-XX直接接替F/A-18
    F-35C才入役不到幾年的功夫,按理來說它應該是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機的不二人選,即使不是C型,也肯定是在其基礎上升級而來的型號來頂替即將退役的F/A-18E/F!那為何海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仍堅持立項F/A-XX呢?而且計劃服役的時間正好是「超級大黃蜂」退役之時呢?
  • 悲慘的四等人,F-35戰機減產,美海軍陸戰隊繼續使用二代機徵戰
    先是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開始退役,緊接著就是F-35B戰機面臨大面積減產的風險。    如果說,B-1B的退役是為了節約經費,為未來的B-21戰略轟炸機「讓路」。那麼F-35戰機的減產,就只能說明美國這個世界上軍費開支最高的國家,想要實現空中力量全面換裝「五代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一周軍評|從美國F-15X扯皮看三代機在未來空軍中的地位
    這在當時算得上是非常拖沓了(當然和後來的F-22\F-35的研製相比這已經算是神速),而其成本之高,在當時也和今天的F-35一樣引人詬病,更不用說服役之初,該機還因為新技術密集且複雜,而且操作使用也和二代戰鬥機有很大區別,故障頻發,麻煩不斷。被稱為「機庫女王」。
  • 美國的F-14「雄貓」戰鬥機已經退役二十年了,為什麼許多人還念念不忘?
    而當年已然習慣看到二代機那種高空高速,為突防而生的戰機所具有的剛直線條,F-14「雄貓」,無疑是高度重視空中能量機動的三代機,震撼人心的用另一種科幻級的美,衝擊著我們的眼睛和大腦。    由於封閉環境,這款七十年代初就開始裝備部隊的飛機,我們要到八十年代才得以在媒體上看到「雄貓」的英姿,而那部以F-14為主角的經典空戰大片《壯志凌雲》,更是要到九十年代才看到。
  • 二代戰機的典型,F4創造了15項世界紀錄,為何卻備受爭議?
    一、F-4鬼怪戰鬥機,是如何發展的呢?韓戰結束後,各國重視空戰理論與戰鬥機裝備技術水平的發展。在越南戰爭爆發前,普遍認為空中優勢的主要決定因素是飛機的速度,對多用途戰術戰鬥機的需求隨之增多,認為取勝手段要通過速度與遠距離空戰決定。
  • 世界軍事掠影及我們的軍事鬥爭形勢(二)
    說完日本的軍費,先來看看日本自衛隊2020年都買了些啥玩意,有一說一,拜政務公開所賜,日本的軍事透明度還是非常高的,這一點值得讚賞,這裡只說新採購的,升級改造維修啥的就不說了。 F15是正宗美國空軍第三代主力戰機(第三代是美國劃代方法,按蘇俄劃代方法是第四代,現在美國已經改用蘇俄劃代方法了,這裡沿用之前的劃代方法),當時日本的F15之先進是中國空軍所望塵莫及的,當時中國空軍主力還是殲6和殲7,殲6原型是蘇聯1955年裝備的米格19,殲7原型是蘇聯1959年裝備的米格21,這兩種機型和日本的F15存在著代差,而且還不止一代。
  • 最強二代機幻影F1,為什麼沒成法國航母艦載機,居然是因為F - 16
    二戰結束後,各國都開始了噴氣式戰機的研發製造,其中法國的幻影系列戰機名氣不小,尤其是幻影F1,更是被許多軍事專家稱為:「全球二代戰鬥機機中的王者
  • 今後5年,不但比誰服役的多,還要比誰退役的少!
    不過任何艦艇都是有服役壽命的,尤其是核動力艦艇由於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其普遍的安全服役壽命,還要比同類的常規艦艇短10到15年。常規動力航母可以堅持到服役60年還不退役,但是核動力航母與核動力潛艇,服役到45年就必須全退。即使名義上不退役,那麼這些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也只能擺在碼頭上做樣子而不能在出海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當前超級大國海軍的這350萬噸中,有超過300萬噸都是冷戰時期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