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海軍官方網站報導,「福特」號航母是美海軍「最新型、最強大、最先進的戰艦」,也是首艘新設計航母,於5月26日圓滿完成驗收,5月31日在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港交付美海軍。在該艦之前,第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尼米茲」號(CVN 68)早在1975年便交付美軍,最後一艘該級航母「布希」號(CVN 77)則於2009年交付。
作為美海軍下一代航母的首艦,「福特」號擁有「世界最強」的美譽,自立項以來便一直備受外界關注。但由於預算吃緊等各方面原因,該艦從2007年開建以來進度不斷拖延,直到2013年10月11日才開始船塢注水,並且按當時計劃本該在2015年便應正式服役。
目前,按照美海軍下一步計劃,「福特號」將於今夏正式加入美海軍現役序列。此後,該艦將開展多次海試,以訓練艦員和檢查缺陷。其形成作戰能力的時間預計將在2020年。
與美軍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相比,標準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福特」號不是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簡單改進,而是進行了全面更新換代,因此性能有了極大的提升。
由於採用了全新的設計理念和最前沿的科技,「福特」號因此擁有很多「亮點」。例如,首次完全使用3D產品模型進行設計。據報導,該艦的設計建造工作擺脫了航母設計中傳統的墨水繪圖及實物模型。大到船體、船艙,小到電路、儀表、泵等,每個零部件都構建有全尺寸的3D模型。工程師們只需戴上一副特製眼鏡,便可在設計中心的大屏幕前完成航母的設計。設計過程中,工程師們給每個數字零件編號並標明供應商,待設計完成後再將圖紙數據輸入電腦,傳輸到各地的加工廠。生產商在收到設計圖紙後,用專門的電腦軟體引導切割機將虛擬模型變成現實的零件。
二是首次使用了無人艦載機。按美軍設想,「福特」號航母未來將大量裝備無人作戰飛機。這些無人機除了裝備精確制導武器執行精確打擊任務外,還將裝備先進的傳感器,執行海上監視、空中早期預警、戰場評估以及支援反潛和救援等任務。事實上,這方面的工作早已展開。美海軍近年來大力研發的X-47B型隱形無人機,正是為「福特」號量身打造。
三是首次使用電磁飛機彈射系統。「福特」級航母的另一大重要創新,在於徹底摒棄了傳統的蒸汽彈射器,而是改用電磁彈射作為艦載機起飛的方式。其結果是,「福特」號的艦載機日出動量將大幅提高,由原先每日120架次增加到160架次,高峰出動量也將由原先每日220~240架次增至270架次。
四是大幅提升信息化程度。為滿足美軍的網絡中心戰要求,「福特」級航母採用了更為先進的C4ISR系統和自動化設備,能夠與其他武器和軍種間實現互聯、互通和互操作。該艦大量採用個人數碼助理和掌上電腦等電子終端設備來替代傳統的操作手冊和參考資料,以方便艦上人員日常保存和查找數據,從而使偵察、通信、指揮、武器等系統信息傳輸更快捷、作戰更快速。
五是顯著提高打擊能力。根據美軍計劃,性能先進的F-35型戰機將替代現役的F-18E/F型戰機,成為下一代航母的主力艦載機。此外,「福特」號航母還將裝備電磁軌道炮、高能雷射、高能粒子炮等新概念武器。目前,美海軍已經研製出可以用於實戰的電磁軌道炮和高能雷射武器。據美軍評估,一艘搭載75架艦載機的「尼米茲」級航母一晝夜可打擊248個目標,而搭載同等數量艦載機的 「福特」號航母在三天內可打擊多達2000個目標,加上其他先進的武器平臺,其綜合作戰效能要高出前者3倍。
六是配備更先進的作戰支援設備。「福特」號航母採用核動力裝置設計,安裝了兩座A1B壓水堆,在50年的全壽命周期內無需更換堆芯,理論上具有了無限續航能力。該艦13800伏的配電系統能夠提供3倍於「尼米茲」級的電力,能使「福特」號的航速達到30節以上。此外在雷達系統方面,該艦採用了雙波段雷達,從而大幅減小艦島體積,騰出更多的甲板空間用於起降。由於大量使用自動化操作,該艦騰出了大量空間用於改善人員生活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