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防禦機制

2021-02-23 心理學空間網


淺析防禦機制

挫折感是每個人熟悉的感受,只要欲望和現實產生了矛盾,就會在心理上出現本能的應激反應,比如壓抑、否認,這就是心理防禦機制。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意無意地運用心理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內心的安寧。


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所經的生活訓練大部分都是為生存和安全感而做準備,因此,自我防禦不但必要,而且可取,可是如果過度防禦,人們就會無法開放自己,妨礙自我的健康成長。良性的防禦機制和不良的防禦機制,會給不同的人帶來迥異的生命質量。



心理防禦機制類似本能


一般來說,心理防禦機制是挫折發生時人們採取的一種能夠迴避困難的心理手段。

心理防禦類似一種本能,其實也是人性,當感覺對方有攻擊性的時候自動發生,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自動反應。換句話說,由於運用了心理防禦機制,才免除或減輕了心理痛苦。但運用過分,把心防變成厚厚的心牆,就會讓人陷入更深的痛苦,就是病態了。


如果一個人的心理防禦機制本身越原始,效果越差。

原始的防禦機制是指童年生活經歷所形成的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原始防禦機制的本質。

比如,一個人從小經常被父母打罵,那麼他(她)對人的害怕迴避就是原始防禦了。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因為個性很強,有可能用攻擊的方式防禦。

如果從小的經歷是父母的關愛,那麼原始的防禦機制就比較弱,心態就會比較開放、平和防禦相對少一些,心理健康的程度要高,俗話說,君子坦蕩蕩,正直的人,內心也就不需要那麼多擔心。


實際上,這些原始的防禦都孕育著進攻和暴力的可能,因為在外來威脅面前,保護自己是本能。簡單來說,個性比較強的傾向於攻擊,個性比較弱的,傾向於逃避,但是有時候外表的強和內心的強是不一定相同的。攻擊和逃避害怕有時候會相互轉化。

個性弱的孩子通常用逃避、迴避、忍受來保護自己,有可能在持續的被攻擊的情況下爆發,當走向極端,會導致抑鬱症。而個性強的孩子以後通常會發展出攻擊的方法,包括語言和行為的暴力,如果沒有教育的幹預,這種攻擊會持續很久,最終導致躁狂症。



防禦之一:自我壓抑


自我壓抑是很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是把不能被意識所接受的念頭、情感和行動在不知不覺中抑制到潛意識裡去。

有些人個性軟弱,害怕跟人產生衝突,有了不快總是悶在心裡,哪怕別人冒犯了自己,也不跟人爭執,所以會感到「壓抑」。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把不快樂擴大化了,因為表達不等於爭執,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不一定就要去爭執。畢竟你表達了,別人就會考慮到你的意見了,不表達,別人就會忽略你的想法。

如果要求自己不能表達,息事寧人的話,自己當然會感到壓抑,這種壓抑不利於身心健康,沒有表達和交流,就是不健康的。


因為中國文化是含蓄收斂的,所以人們在很多情況下不自覺地使用「壓抑」的防禦機制。比如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不許孩子頂撞父母,要「夫唱婦隨」,如果孩子潛意識裡與父母的想法產生衝突,或者妻子對丈夫強烈不滿,孩子和妻子可能會壓抑自己。


面對強勢,壓抑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但事後壓抑需要通過其他途徑發洩出來。很多人「打腫臉充胖子」,臉上笑呵呵的,什麼事都憋在心裡,就是過度的防禦,時間長了就會出問題。其實,對親密的人我們完全可以釋放脆弱的一面,面對那些平時可以交流內心的朋友,不用擔心太多,通過傾訴得到關愛和理解,化解內心的痛苦。


防禦之二:否認痛苦


否認就是不承認心裡痛苦。比如被權威斥責的時候,這種防禦機制就會自發地保護自己,一般會體現為表面上的服從。

而實際上如果批評太嚴厲太刻薄,讓接受的一方感到自己的價值完全否定了,就會表現出特別倔強或鬧情緒,不承認自己的問題,來「否定」對方的全盤否定。這時,「否定」成了防禦的武器,它也是人性的,如果心理不防禦,就會感覺到加倍痛苦和傷害。很多時候,「否定」的防禦表現相對消極,就是不承認心裡痛苦。

比如一個人離婚了,心裡很痛苦,這個時候別人來勸他:「唉,你一定很痛苦。」「沒有,沒有,我沒事兒!早就不想跟她好了,走了更好!」

這種防禦好不好呢?如果只是普通的朋友,這樣的防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問問自己,是否有知心朋友可以交流這樣事情呢?如果在任何人面前都不願意/不敢講述這些痛苦,那就是問題了,被否認的、無法講述的痛苦才是最最心痛的


所以,如果只防禦有些人,另一些人可以坦誠相告,這樣的防禦就是正常的。因為像離婚這樣的私隱不希望向大家表達是合乎情理的,例如,明星的私隱一但被曝光,其第一反應通常是否認,普通的人,也會下意識地避免自己的私隱昭告天下的,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退行到嬰兒期


┃防禦之三:退化自棄/退行


當人們感到嚴重挫折時,放棄的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回到困難較少、阻力較弱、較安全的境地——兒童時期,讓自己恢復兒童時對別人的依賴,害怕再負成人的責任,這就是「退化」的防禦手段。

退化是一種徹底的逃避,退到兒童時期,就意味著完全自暴自棄。比如,28歲的小夥子既不工作,也不出家門,只是上網,不願意與人交往,就是很典型的退化。

可能的原因是從小受寵,大人溺愛,出去工作他感覺太辛苦,而且從小人際交往就少,父親的脾氣暴躁。

高校學生喜歡用奶瓶喝水,沉溺於兒童遊戲的嗜好或許也是一種退化的心理,她們希望可以一直受到寵愛,甚至不用費勁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自己承擔生活本身的負擔,受到傷害就將自己和人群「隔離」,躲到兒童世界裡釋放情緒,這是一種在人際關係上的「退化」。

防禦機制小貼士

任何人都有心理防禦,再親密的人也都需要防禦,不能說100%,但是要達到90%。

對親密的人我們完全可以釋放脆弱的一面,面對那些平時可以交流內心的朋友,不用擔心太多,通過傾訴得到關愛和理解,化解內心的痛苦。

當一個人遇到挫折,當一個場面出現僵局時,幽默的行為語言,常常能使困境或窘迫轉化成為輕鬆和自然,使心理上獲得寧和。


防禦之四:合理化的文過飾非


很多人說話都喜歡文過飾非,比如遇到挫折後,杜撰一些理由擺脫困境或內心的痛苦。

例如,因為工作表現不好而失業的小夥子,怕女朋友看不起他,就編造了一個理由,說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就好像對外人一樣的。

在本來不需要防禦的關係之中使用了防禦,雙方的性格和溝通模式值得思考了。


┃防禦之五:升華釋放


比起上述幾種防禦手段,升華是更良性、有益於心理健康的防禦。

遇到挫折以後,將自己內心的痛苦通過合乎社會倫理道德的方式,比如通過藝術創作表現出來。

從心理學角度看,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曹雪芹的《紅樓夢》應該說是作者挫折體驗的升華。

遇到挫折時最能反映出人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它往往體現為升華。做到了這一點,那就是非常理想的狀態。

《捫心問診》中蘿拉對保羅說「你不欠我任何東西,你不必用愛我來回報我」——反移情補償


┃防禦之六:補償調整


補償也是一個良好的心理防禦機制,它是指在受挫之後,想辦法通過別的事物把因挫折帶來的損失,從內心體驗一直到行為一一補償過來。

比如在這次期中考試沒考好,不用自責,只要及時吸取教訓,調整學習方法,爭取期末有所提高。或者這麼想,反正算總分,我這邊丟一點分沒關係,把那邊的分提高,補償過來就好。


┃防禦之七:幽默自嘲


幽默是生命無形的保護閥,也是自我保健的心理按摩。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忘苦中作樂,用幽默感來防禦痛苦,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幽別人的默,一定要幽自己的默,要學會自嘲。一個人要是會自嘲了,那他的心理就成熟,說明他認識了自己,社會適應能力強了。

而且幽默很容易縮短人與人的距離,而且能夠幫助自己有效地尋求社會支持,即使你這次沒做好,別人也能容忍你。


結語

防禦機制無所不在,適應性的防禦機制能夠保護自己免受外界的侵擾,獲得內在的平衡感。同樣,防禦機制也是一把雙刃劍,病理性防禦機制會阻礙自身與環境的良性互動、社會適應能力降低,並阻礙痛苦和創傷的修復,導致痛苦無法被修復。

課程推薦,長按圖片掃碼購買

許夢然:心理減肥術

胡婷婷:正念訓練營


林紫博士心理成長課129元/100期

施琪嘉創傷課

相關焦點

  • 自我防禦機制
    多數人至少需要暫時的防禦來抵擋焦慮以解決困難的經歷。簡單來說,我們並不總是能夠很理智的對待自己,不能以現實的方式對待生活。當我們採取不現實的方法來對待環境,衝動或良心時,就是在運用防禦機制。根據精神分析理論,自我應用防禦機制來保護個體不受焦慮侵襲,對防禦機制的運用表明自我的減弱---這一狀態可能是輕微的,暫時的,也可能是嚴重的,持續的。
  • 防禦機制(一)
    這本書舉例多是心理治療或精神疾病患者的例子,有些防禦機制理解起來困難,感覺也不是那麼實用(限於本人理解力),所以選取一部分既有意思又實用的防禦機制來寫寫。防禦是什麼呢? 防禦是,將不愉快的情感的某個(些)組成部分——想法、感覺或兩者——移除到有意識的覺察之外的一種心理操作。
  • 防禦機制:初級防禦過程
  • 【心理】防禦機制是一個人的國防
    更成熟的防禦機制能被更多的意識到;想罵誰就寫雜文,想愛誰就寫詩。成熟的防禦機制能區分開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在潛意識層次不能區分自己與他人,現實感比較差——自己想害別人,就會認為別人想害我(想讓別人來害我)。在治療和分析的過程中,這些防禦機制是不需要放在心中的,也不需要就是把某行為歸結為某防禦形式,背下來100多種心理防禦機制的,也是一種不合理的防禦機制。
  • 川普的「心理防禦機制」
    就像片中那樣,中國付出巨大的代價第一時間去控制疫情,第一時間跟全球分享防疫信息,第一時間援助防護物資,可是換來的是什麼?這些政客不顧中國一次次的預警,其放任措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後,卻開足宣傳馬達來指責和抹黑中國。當然,老讀者們都知道,政事堂不會去評論這種抹黑動作的對錯,而是要從動作中找到其背後的合理性,然後再來思考解決方案。
  • 淺析 DDoS 的攻擊及防禦
    因為殭屍主機的數量很大而且分布廣泛,所以危害程度和防禦難度都很大。殭屍網絡具備高可控性,控制者可以在發布指令之後,就斷開與殭屍網絡的連接,而控制指令會自動在殭屍程序間傳播執行。最後嘮嘮DDoS的防禦我的導師教過我:DDoS攻擊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永遠的利益。而未來網絡戰爭將會出現更加廣泛的攻擊、更加頻繁的攻擊和更加精準的攻擊,面對這些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 心理防禦機制及案例分析
    心理防禦機制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防禦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人格結構中它屬於自我
  • 精神分析:自我防禦機制
  • 基於方向的重放攻擊防禦機制
    對重放攻擊類型以及常用防禦手段進行了分析,基於對常用的新鮮因子缺陷的思考,提出了一種基於方向的重放攻擊防禦機制,基於雙向通信的新鮮性檢查辦法,結合了加密機制、算法機制、應答機制,採用帶方向持續累加的序列號作為新鮮因子,用較小的代價實現對直接重放、 反射重放、轉移重放等各種類型重放攻擊的有效防禦,對通信協議的安全性設計具有一定的實際應 用價值,此機制的代價小,尤其適用於PSTN、短波等窄帶通信
  • 常見的22種自我防禦機制(一)
    心理防禦機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禦機制是指童年生活經歷所形成的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原始防禦機制的本質。),其效果越差;離意識的邏輯方法越遠,則越近似於變態心理。在生理上,心理防禦機制被認為可以防止因各種心理打擊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神經症,過分或錯誤的應用心理防禦機制可能帶來心理疾病。
  • 圖解心理防禦機制,教你升華人生
    你了解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嗎?其實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它會發生在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是你自己不自知而已。下面檸檬來為大家講講,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 如何用前端防禦XSS及建立XSS報警機制
    雖然說前端防禦XSS比較麻煩,但是,不是一定不行。他只是寫的代碼比後端多了而已。而且前端防禦XSS比後端防禦XSS功能多,雖說後端也可以完成這些功能,但是代碼量會比前端代碼多很多很多。其實說了那麼多,交給nginx||apache||nodeJs||Python會更好處理。但是我不會C,也就沒辦法寫nginx模塊了。而且也不在本文章的範圍內,等我什麼時候學會C再說把。
  • 淺析大規模生產網絡的縱深防禦架構
    在絕大多數入侵活動中,上傳或生成webshell是從應用權限向系統權限轉化的關鍵一步,所以這一層的防禦也是比較重要的。以後如果有時間單獨篇幅講如何對抗webshell。對抗攻擊如果不幸之前的都沒阻止攻擊者,對方已經得到了普通用戶的shell」$」,那麼我肯定不希望你繼續得到rootshell,對抗的辦法就是大家常見的那些系統加固項,那些文章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主要就是用在這個場景的,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對抗本地提權以及內核提權,攻擊免疫或稱攻擊緩解機制。
  • 淺析CSRF的防禦和攻擊案例
    這個是關鍵點, 要實現的前提就是我們發送的請求必須被伺服器正常的驗證通過並成功執行, 如果存在登錄驗證之外的驗證(例如後面的CSRF-token)則可能會使得請求不會執行, 攻擊不成功3.用戶點擊連結我們在進行滲透測試的時候, 應該默認用戶會點擊, 而不是默認用戶會有足夠的安全意識, 並且實際上大部分用戶都會點擊的2333如果不點, 是你的描述不夠誘人防禦上
  • 最常見的22種心理防禦機制,你知道幾個?
    心理防禦機制簡稱心理防禦,是指自我對本我的壓抑,這種壓抑是自我的一種潛意識的防禦功能,是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有意無意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按行為性質可分為:逃避性防禦機制:壓抑,否認,退化情感自騙性防禦機制:反向形成,合理化,儀式與抵消,隔離,理想化,分裂,歪曲攻擊性防禦機制:轉移,投射代償性防禦機制:幻想,補償建設性防禦機制:認同,升華,幽默其它防禦機制:情感隔離,理智化,固著,利他下面,我們根據性質分類對常見的心理防禦機製做簡要介紹:
  • 弗洛伊德心理學圖文解析:心理防禦機制如何讓人不焦慮(上)
    心理防禦機制的三個最基本的性質:第一,心理防禦機制不是一種本事,而是一種心理現象。第二,心理防禦機制不是練出來的,而是人的天性。第三,心理防禦機制是潛意識搗鼓出來的現象,不由你控制的。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論,心理防禦機制是人因為有些跟社會規則衝突的想法,這「社會」在你腦子裡有個代理人,就是弗洛伊德說的超我。
  • PM2源碼淺析
    近年來,大前端和全棧的思潮下,很多公司的項目轉成了node驅動,pm2做為一個帶有負載均衡功能的進程管理器,是眾多公司的主流方案,本文主要在個人的理解下,對pm2的原理進行了淺析
  • 以色列「鐵穹」飛彈防禦系統淺析
    前言:「鐵穹」(Iron Dome)飛彈防禦系統是以色列拉斐爾高級防禦系統公司(RAFAEL)開發的機動近程防空系統,主要用來防禦射程在5至70公裡的火箭彈、火炮、迫擊炮、榴彈炮、短程飛彈以及無人機等。
  • 不同類型划船器淺析.
    不同種類划船器淺析      長期以來一直有同學諮詢,在Rowfit學習的C2風阻划船器技術可不可以用在其它種類的划船器上。如果把風輪看做是槳,把空氣看做是水,風阻划船器就是把風輪做的槳,浸沒在空氣划動,其機制和槳划水相似;   磁阻的感覺比較差。
  • 玩轉戰艦|主天使號戰艦陣容搭配淺析
    戰艦系統已經登場~SS級戰艦——主天使號限時來襲,為了讓指揮官們更了解它,今天我們就來針對大天使號來進行一些陣容的搭配淺析每艘戰艦目前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