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阿富汗百姓就像身處地獄。
在過去的幾天裡,阿富汗民眾經歷了一場浩劫:
美國撤出阿富汗,阿富汗政權土崩瓦解;
10天內,塔利班火速佔領了阿富汗,宣布建國。
處在和平社會的我們,很難想像,他們遭遇了怎樣的恐懼與驚心動魄。
01
韓國大使自述:槍聲響起,跟戰爭電影一樣
這不是電影,是真實發生在阿富汗的事情。
當地時間8月15日,韓國駐阿富汗大使崔泰浩接到緊急通知,要求立即撤離;
他回憶當時槍聲響起,美軍直升機空中盤旋,跟戰爭電影一樣;
登機的時候也是美國人優先。
當地時間20日報導,一位美國記者發現,美國人撤離阿富汗並不免費的。費用是每人2000美元或更多。撤離費被曝光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國務院無意向他們收取費用。
「在機場,飛機上的座位先到先得。只帶手提行李,不帶寵物。」
目前,約有5000到10000名美國公民及其家庭成員滯留在阿富汗。
02
「救救我的孩子」
阿富汗嬰兒被母親遞過鐵絲網
8月20日,外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
喀布爾機場一名阿富汗男子將嬰兒塞給他國士兵以逃離阿富汗。
畫面顯示,一名男子站在高牆下舉起嬰兒,越過鐵絲網把嬰兒交給一名軍人。
報導稱,不清楚接收孩子的部隊是美國人還是美國的盟友。
他們的母親大喊著:救救我的孩子。從這一天起,這些孩子或許將永遠見不到母親了。
03
混亂的飛機場裡
他們想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
喀布爾機場,烏泱泱擠滿逃難者,美軍運輸機強行起飛,
有人追著飛機跑,有人從空中墜落,場面混亂不堪。
一名阿富汗球員搭美國軍機逃離時墜亡,年僅19歲。
從1953年的朝鮮,到1975年的越南,再到2021年的阿富汗……幾十年過去,不一樣的戰地,卻是一樣的倉皇撤離,一樣的令人窒息。
04
阿富汗難民:回不去的故鄉,看不到的未來
逃離後的阿富汗人無疑是幸運的,至少他們還活著。
然而,他們也是不幸的。
因為阿富汗人離開本國後,就成了他國難民營的「客人」!
在喀布爾登上美國軍用飛機的阿富汗人都在卡達的一個機場機庫中停留。
據報導,該設施只有一個廁所。
隨後,美國將安排2000多名阿富汗難民到烏幹達,在重新安置到其他地方之前,難民們將在這裡暫時停留三個月。
▲美國民間組織的募捐
故鄉,成了回不去的噩夢。
而未來,他們將流亡於何方?一切都是未知數。
05
阿富汗第一女導演的求救信:
不要拋棄阿富汗
8月17日,一封聲淚俱下的求救信在全世界各大社交媒體上被廣泛傳播,在微博上的轉發也迅速破萬。
它的作者是阿富汗第一女導演薩赫熱·卡裡米,剛剛被塔利班釋放。
▲阿富汗女導演薩赫熱·卡裡米
就在千萬人爭相逃出國境之時,她卻發誓,要留在這片土地上,與同胞們共患難。
在幾千人爭先恐後想要擠上一架承載量只有幾百人的飛機時,卡米裡卻奔跑在卡布爾的大街上,用鏡頭記錄下了此刻的恐怖和慌亂,她也通過鏡頭,聲淚俱下地向全世界求助!
曾經站在領獎臺上的她神採奕奕,對未來充滿希望,如今的她卻絕望得令人心疼。
06
阿富汗的未來會怎麼樣?
從這幾天發生的一個小片斷,我們或許能略窺一二。
塔利班士兵進入喀布爾後被拍到遊樂園坐碰碰車,視頻引發相當多關注。
當地時間8月17日晚,社交媒體上又出現一條新視頻:
塔利班士兵焚毀了阿富汗北部的一座遊樂場。現場火光沖天!
塔利班代表稱,阿富汗不會成為民主國家,塔利班將依據伊斯蘭教法治國。
未來可以想見,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混亂、恐懼、不安全,都將伴隨著阿富汗人民。
女性不能暴露皮膚,喪失工作權利,失去上學機會……這些給女性戴上枷鎖的噩夢會不會重演呢?
阿富汗的未來何去何從?
願阿富汗人民安好,
雖然很難很難!
2003年,一部反映阿富汗現狀的長篇小說《追風箏的人》出版了,轟動世界!2007年,同名電影上映。
之所以它如此惹人關注,是因為它的背景是阿富汗,故事講述了兩個情同手足的夥伴因戰爭和等級觀念而辜負、懺悔、救贖。在經歷無數苦難後,唯有哈桑的真誠、正直不變,讓人動容。
20年後的今天,小說中描繪的不安定、戰火、荒唐、野蠻,居然再次重演。「我們都曾夢想做一個好人,一個自由的人,一個重要的人」,可在戰爭年代,即便是生命,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何況夢想。
身處硝煙中,方知和平甜。
「不要拋棄阿富汗」「救救我的孩子」一聲聲絕望的求救,刺痛了我的心;那些「追飛機的人」,也令人窒息。
阿富汗,這個國家擁有3800萬人口,少數人逃離了,剩下的人怎麼辦?他們的命運將會如何展開?我們從社交媒體上了解到的阿富汗亂局,僅僅是管窺蠡測,也許真相更殘酷。
我們能做的,或許只有祝福;
以及守護我們的祖國,守護好這個沒有動蕩、沒有恐懼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