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歷史課本的「火龍出水」,到底是飛彈鼻祖,還是明代人的腦洞?

2022-02-06 冷兵器研究所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寄生蟹子

編者按:提起明代的火器,想必很多人對歷史課本上曾出現的「火龍出水」有印象。那麼這種武器真的有實戰意義嗎?中國古代為啥會有那麼多奇奇怪怪的火箭類武器呢?

▲火龍出水圖

關於「火龍出水」,網上也很多技術分析,無非是難以控制飛行姿態,二級火箭點火控制難以實現等等。而且對於這種火器的描述,似乎只有《武備志》一家。有讀者會說,明初的《火龍經》也有記載,不過根據後人考證,這部書中很多武器是明代後期才出現的,也就是說這部書其實是偽書。當然,只是說年代和作者是假的,其內容也不過是匯集了其他兵書上的內容,並不能說它是假的。茅元儀本人就有行伍經歷,對於武器也並全外行,即便是他本人在書中寫了一些自己設想的武器,也不至於完全脫離實際,換句話說,「火龍出水」應該有一個原型。找出這個原型其實並不難,《武備志》裡就有,不過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軍用火箭。

▲一窩蜂火箭,外面有大型發射架,整個系統類似於現代火箭炮

火箭其實是一種被現代人嚴重低估了的火器種類。最開始的火箭只是在箭杆上附上一個燃燒或者爆炸性火器,《武備志》裡的弓射火石榴箭就是這一類。後來隨著製作工藝的進步,開始出現使用火藥推進的火箭。自從這類火箭誕生以後,火箭就不再是一種單獨的武器了,因為使用這種火箭肯定要使用發射架或者發射筒,按照現在話說火箭成為一種彈藥了。例如比較常見的一窩蜂火箭,外面就有發射筒。

▲《武備志》記載有穿龍形架

《武備志》中記載了兩種單獨的火箭架,一種叫做穿龍箭架,一種叫做裝箭筒架。而穿龍箭架的外形也有一個龍頭。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將「火龍出水」外面的4個火藥桶去掉,只把它當作一個火箭架,其實就和穿龍箭架有些類似了。我們可以仔細研究武備志裡面對於「火龍出水」的記載:「用貓竹五尺,去節鐵刀刮薄,前用木雕成龍頭,後雕龍尾,口宜向上。其龍腹內裝神機火箭數枝,龍頭留眼一個,將火箭上藥線俱總一處」。「龍腹內火箭藥線由龍頭引出,分開兩處,用油紙固好裝釘,通連於火箭筒底上。」這些描述明顯說明,「火龍出水」的主體部分也就是一個可以發射多個神機箭的發射架而已。

▲兩者放到一起比較,看起來很相似

剩餘的描述,「龍頭下兩邊用斤半重火箭筒二個,其筒火門宜下垂,底宜上向,將蔴皮魚膠縛定」。「龍尾下兩邊亦用火箭筒二個,一樣裝縛,其四筒藥線總會一處捻繩。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水面二三裡去遠,如火龍出於江面,筒藥將完,腹內火箭飛出,人船俱焚,水陸並用」。很可能是茅元儀在發射架基礎上臆想的了,這個結論有些研究者也有同樣的看法。茅元儀可以開腦洞,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他的腦洞,也就是分析一下他這樣設計用意何在。大家應該清楚中國古代兵書對於武器射程的記錄很不準確。所以筆者從另一個角度做一下設想,發射筒外面的四個大型火藥筒可能並不是為了直接增加射程,而是為了提高發射筒的高度,思路可能類似於二踢腳。 也就是說外面的4個發射筒工作時間都很短,只要把火箭架抬起到一定高度,龍腹內的神機箭就點火了,這樣要比在飛行中控制姿態容易得多,也比較容易解釋為什麼兵書的圖中四個火藥筒是斜插的。不過即使這樣解釋,這種武器的姿態控制依然很難,所以也只是筆者一個推論而已。

▲明代火箭藥筒的製作其實非常標準化

其實明代火箭的火藥筒製作是非常標準化的,《神器譜》寫的就很清楚,如果精細製作出「火龍出水」這種武器,在敵人面前騰空而起,然後多枚神機箭從龍內射出,確實比較唬人,另外空中發射也確實能夠提高射程。不過這樣一來整個武器系統就變得很複雜,可靠性難以保證,再者說為了提高射程或者唬人,完全可以使用其他更簡單的方法,所以說「火龍出水」這個東西實際上是茅元儀在已有的火箭發射架基礎上,設想的一種新式發射裝置,不過就是腦洞大了點。而相比腦洞有點大的「火龍出水」,「神火飛鴉」就要靠譜得多了。

▲「神火飛鴉」作戰想像圖

在說「神火飛鴉」之前,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古代的遠程放火方式。古代戰爭中,火攻是一個非常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比較早期的放火主要是用火箭。這個火箭就真是在普通羽箭上綁上引火物,點燃後射到敵人那邊;而後就是使用比較具有科技含量的猛火油櫃;再後來就是各類投擲式燃燒瓶一類,也就是早期稱為「火炮」或者「炮」的東西;再後來就是使用火藥的噴筒、火磚之類,水戰中還火攻船。

▲猛火油櫃其實就是個原始的火焰噴射器

說到這裡,可以跟大家聊兩個有意思的點。第一個是中國的投擲式燃燒性火器,在日本發展成為焙烙玉;而央視《三國演義》中展現了一種使用床弩發射的放火風箏。

▲老三國裡面的火風箏

▲赤壁之戰:燒毀一切

除了上面這些方法之外,還《武備志》記載了兩種武器,一種叫做火禽,一種叫做雀杏。這兩種武器都是首先在胡桃或者杏核中填充引火之物,並將其捆綁到野雞或者雀鳥的身上,而後將他們放回去引火,主要是引燃輜重糧草等,由於引火物不大,所以需要的禽、鳥類數量很多。考慮到作戰效能,使用這種武器需要現去捕捉,最好是飛到過敵方營寨的鳥、禽,以便於放回去以後能夠準確燒毀敵軍輜重。不過這樣一來,這類武器使用限制條件太多,效果也不明顯。

▲火禽

既然野生的不行,我們就可以用人造的嘛。也許「神火飛鴉」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武備志》記載:「(神火飛鴉)用細竹蔑為簍,細蘆亦可,身如斤餘雞大,宜長不宜圓,外用綿紙封固,內用明火炸藥裝滿,又將綿紙封好;前後裝頭尾,又將裱紙裁成二翅,釘牢兩旁,似鴉飛樣;身下用大起火四支,斜釘每翅下兩支,鴉背上鑽眼一個,放進藥線四根,長尺許,分開釘連四起火內,起火藥線頭上另裝扭總一處;臨用先燃起火,飛遠百餘丈,將墜地,方著鴉身,火光遍野。對敵用紙,在陸燒營,在水燒船,戰無不勝矣」。

▲經典的「神火飛鴉」結構模型

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帶火箭助推器的滑翔燃燒彈,由於火箭助推,通過機翼滑翔,並不像火龍出水那般需要複雜的姿態控制,因此其可行性要高得多。

▲現代滑翔炸彈,「神火飛鴉」就是較為原始的概念體

當然了,這類的東西不光「神火飛鴉」,明軍還曾在野豬、麋鹿頭上捆上火葫蘆,稱為「火獸」,其局限性與火禽類似,所以隨後又出現了人造的「木火獸」,以及更魔性的「木人活馬」,其實就是馬上帶著一個有相對複雜結構的木人,也是一種類似的武器。

▲火獸與木火獸

其實,如果武器這東西往往就源自各種腦洞,而且直到現代還有各個國家的計劃中,會出現各種腦洞武器。二戰期間蘇聯曾嘗試使用反坦克狗,美國人曾經搞過蝙蝠炸彈去火燒東京,納粹德國搞了一大堆紙面數據嚇死人,但實戰能力不知道的圖紙坦克,英國人還想過用冰塊當航母,日本人則想過用氣球炸彈去轟炸美國。而我們現在很多實戰武器,也是出自發明家的各種奇思妙想。唯一的不同是實用了就是奇思妙想,失敗了就是腦洞而已。但人類的軍事文明,其實就是在這種腦洞的不斷試錯中發展起來的。

▲反坦克狗

▲內裝1040個帶有凝固汽油的墨西哥無尾蝙蝠的「蝙蝠炸彈」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內容。主編原廓、作者寄生蟹子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

原創不易,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火龍出水、神火飛鴉 | 細數中國古代的「火箭」
    雖然現代火箭直到二十世紀才誕生,但火箭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十幾個世紀之前的中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知道利用火藥燃燒產生的推力幫助弓箭飛的更遠,甚至在箭的前端放置炸藥,攻擊敵人,很像是現代的飛彈。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我們的祖先發明了「硝雄」體系火藥,即硝石、雄黃混合劑火藥。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藥則在隋朝時形成,在唐朝得到完善。
  • 火龍出水、神火飛鴉……細數中國古代的「火箭」
    雖然現代火箭直到二十世紀才誕生,但火箭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十幾個世紀之前的中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知道利用火藥燃燒產生的推力幫助弓箭飛的更遠,甚至在箭的前端放置炸藥,攻擊敵人,很像是現代的飛彈
  • 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有多狗血?導致被歷史課本給簡單帶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太過於狗血、複雜的原因,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基本上都是被一筆帶過,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很少有相關的記錄片和人物故事在人們的視野中傳播
  • 印度歷史課本中是怎麼看待中國的?
    但非常有趣的是,在這兩種課本裡,你看到的常常是兩個不同的中國觀。  讓我們先來看看政治教科書裡的中國。  「中國坐落在喜馬拉雅山以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中國。和印度一樣,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歷史上,中國總是從印度獲益,印度文明讓中國人了解心靈和精神領域的知識,兩國也通過貿易加強了經濟聯繫。」
  • 中國多款新裝備亮相阿布達比 「火龍」飛彈引人注目
    北方工業展示了紅箭-12飛彈、SR5多管火箭炮、CM-501GA多用途戰術精確打擊系統、翼龍-2察打一體無人機等多款明星產品,其中火龍300和一款更大體積的彈道飛彈,可能是火龍480A受到廣泛關注。北方工業展示了紅箭-12飛彈、SR5多管火箭炮、CM-501GA多用途戰術精確打擊系統、翼龍-2察打一體無人機等多款明星產品,其中火龍300和一款更大體積的彈道飛彈,可能是火龍480A受到廣泛關注。
  • 真正的歷史,要比課本好玩多了
    這怎麼跟娃平時念的歷史不太一樣啊?當然,歷史不是只有課本上單薄的人名、事件和年代,而是由一個個故事串連起來,有情節、有畫面,血肉豐滿。人們的愛恨情仇,衣食住行,甚至比小說還要精彩。當讀歷史就跟聽故事一樣有趣,哪個孩子還會對著書打瞌睡呢?
  • 迷彩軍情 | 中國版ATACMS飛彈?北方工業展示展示「火龍280A」750毫米短程飛彈 可裝備陸軍遠火部隊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導,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在舉辦的防務展(DSA2018)上,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展示了其開發的「火龍280A"彈道飛彈。報導稱,這種飛彈的射程標稱290公裡,可用AR-3遠程火箭炮發射系統發射。在這次展會上AR-3火箭炮還展示了發射TL-7B反艦飛彈的能力。
  • 平民寵【冰晶火龍】評測
    這個技能和同類的聖魔比很類似,每23(雙46)秒一次,和藍圈一樣,可抵消子彈飛彈敵機,但不能擋BOSS穿透彈、金球、水滴、雷射。這把火範圍較大,可控性強,擊殺的小敵機都能拿到近殺分,不管續航還是貪分都非常實用。
  • 老照片:紐西蘭毛利戰士及飛彈鼻祖德國V2火箭
    紐西蘭的毛利人是四千多年前從臺灣遷出的原住民 ,與部分歐洲人移民發生混合,在體質特徵上與其它玻里尼西亞人略有不同。(毛利女孩)(1941年6月的埃及赫勒萬,曾在在希臘戰鬥過的毛利營士兵為希臘國王表演戰舞。)
  • 那些課本上沒教過的歷史事件
    2011年因為乾旱水位下降,在德國科布倫茨中部的萊茵河河床上發現了一枚重達4000磅的「重型炸彈」,為了由於炸彈威力過大,為防止發生意外有當時有45000被迫撤離家園。2.1386年,一頭豬因殺人罪在法國被處決。14世紀,法國一頭母豬和她的六頭豬崽因為襲擊謀殺併吞噬一個嬰兒的部分身體而被審判。
  • 戰斧飛彈智能到這種程度,讓世界震驚不已,腦洞大開
    ,這些照片讓世界震驚不已,腦洞大開180度!我們先來看一個核武器全球分布圖,在這張圖上還沒有標明朝鮮,說明國際社會還沒有承認這個國家真的擁有了核武器。技術再低一點的,就只能飛機臨空掃射,扔彈轟炸在停機坪上的飛機,這種想法顯然落伍了。這次,美軍在千裡之外發射飛彈而做到精準的打擊,不傷及其他區域,已經顯示出強大的定點打擊能力。
  • 亞洲特快:來看看美國空軍新鮮出爐的腦洞
    其實這個事情呢,凡是折騰過現有「人工智障」產品的朋友們多少都明白,以今天人工智慧的發展水平,要真正取代戰鬥機飛行員那確實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原因也很簡單,人工智慧現在確實在規則明確的、有限的環境之下,可以做到很多厲害的事情,比如在下棋方面戰勝人類。
  • 美國空軍協會年會新鮮出爐「腦洞大展」
    來源: 觀察者網上周美國空軍召開空軍協會年會,這也是美國軍工企業向美國空軍介紹他們最新技術的一個展會——或者說腦洞大展。本期節目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個展會上的一些新鮮事。今年空軍年會大展上,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被媒體吹捧為「現實鋼鐵俠」的太空探索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的講話了。
  • 馬來西亞的歷史課本這樣說的
    關於這個問題,馬來西亞中學歷史課本給理由有:1、在新加坡,華人佔據絕大多數。馬來西亞擔心:新加坡的加入以後,華人比例將超過馬來人,從而威脅到馬來人在國家中的優先地位。新加坡首位女總統,就是馬來族裔:當時的新加坡,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業地區,離開馬來西亞,連水都沒得喝。馬來西亞聯邦政府以為:新加坡獨立後會,還會苦苦哀求回歸馬來西亞。本來想嚇唬一下,誰知道後來玩偏了。●中國第一保鏢有多厲害?一人可打倒30個,20多年從未失過手!●22歲專業軍人當鎮長,上任第一天和領導拍桌子.
  • 18.7噸鐵甲出水!與那場曠世海戰有關……
    作為業內的權威專家,他參加過2012年以來廣東多項水下考古項目,對廣東在該領域內的專業力量十分熟悉。這次定遠號水下考古,周春水召集了三位廣東隊員加入。他在電話中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黎飛豔主要負責攝影,包括水下攝影與出水文物的攝影;林唐歐則主要負責出水文物的登記與繪圖;王志傑是多面手,既負責水下清淤工作,也參與設備的維修。」
  • 印度的軟劍、中國的狼筅,盤點3種歷史上出現過的奇葩兵器
    印度的軟劍、中國的狼筅,盤點3種歷史上出現過的奇葩兵器熱兵器問世之前,刀槍劍戟等一類適用於貼身肉搏的武器一直都是戰場的主流。
  • 希臘火:嚇懵阿拉伯人的「液態火焰」到底是什麼? 小歷史
    面對敵人的海上封鎖,拜佔庭用出「希臘火」——數條小船向阿拉伯艦隊噴出「火龍」,濃煙與毒氣使大量水手倒斃.威力巨大的「希臘火」到底是什麼?公元678年,夏。拜佔庭國都君士坦丁堡城下海面。阿拉伯艦隊千帆競立,前線指揮法達拉斯命令全軍起錨直撲君士坦丁堡。前哨傳來消息,稱拜佔庭出動小船在海牆下活動,向海中潑灑著什麼。
  • 我們是這樣長大的——臺灣戒嚴時代小學課本裡的「共匪」(二)
    因此1960年代小學國語課本裡對於共匪的描述,也從1950年代蠻橫殘酷的殺人兇手,文字上轉化為「奸詐」與插圖上轉化為「痴肥」這兩大特點。這段時期課本裡形容專門壓榨工農階級的共匪,相關惡行可分為: 一、清算鬥爭共匪怎樣壓迫農民?
  • 只要腦洞開的大,什麼都能擬人化!
    就比如說前段時間推出的日語五十音圖的擬人企劃等等,真是腦洞有多大擬人有多多,走向也是越來越奇怪……比如有… ,但是你們這些神奇的髮型到底是怎麼來的?!至於為什麼易拉罐會變成妹子,設定上來講大概是只要嘴唇碰到罐子,它就會變身為少女,而喝了飲料的人就會成為她的主人。關鍵是空罐少女們竟然變成人之後只要拉一下耳朵上的拉環,還能變回易拉罐。一旦飲料喝完時,少女們就會失去意識昏迷。
  • 戰象終極形態:背著巨炮的象兵,是《帝國時代3》的腦洞還是真實歷史?
    編者按:玩過《帝國時代3:亞洲王朝》的讀者們,肯定都對裡面莫臥兒帝國陣營的火炮戰象印象深刻。這個看起來頗為荒誕的兵種,在《帝國時代3:亞洲王朝》剛剛發售時,可以說在國內網絡,遭到國內玩家們一眾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