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中科院空天院「航空遙感系統」項目團隊開展飛行試驗

2021-02-15 空天信息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該院航空遙感中心「航空遙感系統」項目團隊本月中旬已趕赴西安閻良開展飛行試驗,為「航空遙感系統」項目今年交付國家驗收邁出關鍵第一步。

中科院空天院介紹說,2020年是其航空遙感中心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航空遙感系統」項目攻堅驗收之年,任務重、時間緊。此次飛行試驗包括中科院空天院5個研究部門和4個院外單位,涉及閻良、蒲城和鄂爾多斯3家機場,並面臨空地聯合試驗的多方面複雜因素,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工作難度超出預期。

「航空遙感系統」項目團隊迎難而上,2月份以視頻會議、網絡辦公等方式全力做好外場試驗前的各項準備工作;3月初,隨著陝西省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經綜合研判多方面信息後,在做好疫情防護工作基礎上,項目團隊進行飛行試驗準備工作;3月11日,「航空遙感系統」項目團隊整裝出徵,赴閻良開展飛行試驗。

第一批赴閻良開展飛行試驗的「航空遙感系統」項目團隊共9人,分別來自測繪、電子、航空、計算機、通信5個專業。抵達閻良後,按照當地政府統一的防疫安排,全員通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3月17日,在做好每日防疫工作前提下,項目團隊迅速開展科研工作,每天早8點至晚8點12小時高負荷運轉,從設備換裝、聯調測試、問題排查到組織試飛評審順序展開。

中科院空天院表示,「航空遙感系統」項目團隊克服疫情挑戰,適時出徵閻良投入飛行試驗工作,這既為「航空遙感系統」項目今年交付國家驗收邁出關鍵第一步,也為高分航空系統搭載新舟60飛行平臺完成今年任務奠定堅實基礎。(完)

相關焦點

  • IEEE J-STARS「面向流域科學的多尺度遙感」專刊徵文來啦!
    徵文背景     流域是開展地球系統科學實踐的理想單元,也是進行遙感試驗研究的天然平臺。由於衛星遙感具有較好的可重複性和空間覆蓋能力,已經成為觀測與理解流域陸地表層和次表層系統中水文和生態過程複雜動態變化和相互聯繫、陸表―大氣過程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
  • 空天資訊 | 全球航空航天八月合集
    該公司正在研製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去年開始試飛,沒有公布技術指標。觀典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觀典防務」)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申請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轉板上市的議案》,擬申請科創板轉板上市,成為精選層第一家申請轉板的公司。廣州穿越千機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 【星天福利】公眾科學日 同超人熊一起去中科院玩轉科學!
    2.走進實驗室:以講解員進行講解導覽的方式,分批帶領公眾走進計算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院重點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的工作環境,科研工作是如何開展進行的。  3.自己動手製作電子時鐘:在志願者的指導下,讓參與者將一堆電子元器件組裝成一臺可以帶回家使用的電子鐘。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統及領導名單
    空間應用系統:科研單位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現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任空間應用系統總指揮,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總工程師兼副主任趙光恆任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空間應用系統主要任務是研製用於空間對地觀測和空間科學實驗的有效載荷。
  • 空天快訊丨達美增持大韓航空母公司股份,俄羅斯計劃開展航空超導電機試驗,新鉛隔離工藝技術解決太陽能電池鉛汙染問題
    阿聯研製Garmousha垂直起降無人機首次亮相在2020年阿布達比國際無人機展會上(UMEX 2020),阿聯國有的阿布達比自主系統投資公司(ADASI)推出了新型Garmousha垂直起降無人機。這是一種輕型軍用無人機,設計負載約100kg,續航時間6小時,飛行距離150km。
  • 衛星遙感大數據行業周報(2021.11.15--2021.11.21)
    (ASI),這是一家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工程公司,開發飛行軟體、模擬系統和制導、導航和控制 (GNC) 系統。Rocket Lab 為 ASI 支付了 4000 萬美元。在與 ASI 交易時的一次採訪中,公司方面表示,Rocket Lab 正在考慮進行多達六項額外的收購,利用其與一家已關閉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合併的現金和公開交易股票。3.
  • 中科院院士領銜,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籤約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
    綠色航空主要指使用電能和清潔燃料的節能、減排、低噪聲飛行,其技術主要包括使用電能和清潔燃料的動力系統技術、飛行器技術及相關材料及智能製造技術等,使飛行器大幅度降低油耗(碳排放量)、氮排放量以及產生更低的噪聲汙染。
  • 梧桐會直播預告丨 海洋動力環境與災害遙感論壇
    近20年圍繞海洋微波遙感機理、海洋動力環境遙感理論與方法、熱帶氣旋遙感監測關鍵技術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2016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同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2018年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
  • 彩虹無人機應急測繪項目,在全國8省完成所有交付驗收測試飛行
    想要進群的飛手加微信:"wurenjishijie1"在今年半年多的時間裡,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彩虹無人機國家應急測繪項目團隊在全國8省機場完成所有交付驗收測試飛行,飛行效果滿足項目建設要求。該項目團隊如此高頻次的飛行任務也刷新了我國民用中大型無人機飛行紀錄,彩虹-4無人機高可靠性高成熟度進一步彰顯,開創了高精度、大範圍的中大型無人機航測先河。
  • 空天資訊 | 全球航空航天十一月合集
    11月18日,美國海軍潛艇項目執行辦公室主任戴維·戈金斯少將在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透露,一型「潛射無人航空系統」(SLUAS)已於2020年9月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開始列裝潛艇部隊。該項目於2019年3月獲準應用「中層採辦」策略,2019-2020年間開展了三次演示驗證。
  • 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唯一空間生命科學實驗項目西工大牽頭承擔
    此外,按計劃,天舟一號發射入軌後,還有空間應用和航天技術等多領域的實驗項目。其中完成繞飛試驗以後,天舟一號將與天宮二號再次分離,各自獨立飛行3個月。這期間,天舟一號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搭載的空間科學試驗。之後,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將第三次交會對接。
  • 宇宙人9.21 | 中國電信發布便攜衛星系統招標公告;美國空軍2018年底驗收「太空籬笆」空間監視雷達且明年年初啟用
    (本條來源 | cnBeta.COM)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9日發布消息稱,由該院研發的蒙古國旱情遙感監測系統,已於兩天前正式移交蒙古國家遙感中心投入使用。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表示,該院研發的全球旱情遙感監測系統已持續開展旱情遙感監測工作20餘年,該系統經過多年開發、升級,目前已發展成為多衛星多尺度的旱情遙感監測系統。
  • 2020年國外航空裝備與技術發展綜述
    瑞典薩伯公司推進「鷹獅」E戰鬥機試驗。到2020年3月「鷹獅」E戰鬥機飛行試驗達到300飛行小時,重點轉移到更多雷達、紅外搜索與跟蹤、電子戰等系統試驗。4月「鷹獅」E開展了寒冷天氣試驗。 美空軍研究實驗室「低成本可消耗飛機技術」(LCAAT)項目的XQ-58A技術驗證機1月試飛中達到更高飛行高度,12月完成與F-22、F-35的伴飛,並承擔通信中繼任務。英國國防科學與技術實驗室6月完成「輕量級經濟可承受創新作戰飛機」(LANCA)計劃下發展無人機技術驗證機的「蚊子」項目1年期初始階段研究,將選擇團隊進入第2階段的優化設計,計劃2022年開展無人機試飛。
  • 美國NASA靜音超聲速技術驗證機X-59項目的最新進展
    該創新的XVS系統於2019年8月成功完成了飛行試驗,並於今年1月通過了幾輪鑑定試驗。得益於臭鼬工程隊的螺栓和機器人自動鑽孔(COBRA)系統,X-59飛機機翼製造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該系統通過在裝配過程中使用機器人來完成機翼上數百個鑽孔、並負責檢查,以提高生產效率。
  • 空天無人系統智能規劃技術綜述
    根據任務環境和執行目的的不同,無人系統可分為陸面無人系統(unmanned ground system,UGS)、海域無人系統(unmanned maritime system,UMS)和空天無人系統(unmanned aerospace system,UAS).現階段,常見的空天無人系統主要表現為由無人機群組成的空中無人系統和多太空飛行器組成天基無人系統.與陸面和海域無人系統相比,空天無人系統研究的主要難點有
  • 中國發動機大戰即將展開,中科院對航發,誰將笑傲江湖?
    中國航空發動機水平究竟怎麼樣,這是很多軍迷津津樂道的話題,最終中國軍機民機幾十個重點項目開動,殲-20之心渦扇-15,C-919大客機推動力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