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彈防禦系統:從640工程到中俄合作

2021-02-15 後沙

10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全體會議表示:俄羅斯正在協助中國建造飛彈襲擊預警系統,這將從根本上提高中國的國防能力。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協助中國建造飛彈襲擊預警系統將按期建造完畢。

預警系統是飛彈防禦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俄都是國土面積遼闊的國家, 一旦中俄飛彈預警系統走向融合,中國可獲得俄北部、甚至是北極圈內的基站信息。中國可贏得時間上的提前量,儘早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俄方也可獲得中國南部和西南部基站數據,大大提高對某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核潛艇發射飛彈的預防性。

飛彈防禦系統,只屬於大國,也只有大國會有決心打造,它具有高度敏感性,對美國來說,只有與它存在軍事聯盟的鐵桿盟友才有可能得到相關數據和預警信息。

中俄飛彈預警系統合作,意義不言而喻,中俄「背靠背」格局形成以來,一直極力淡化雙方軍事方面的聯盟。這次普京講話,也沒有提及軍事聯盟,但聯盟事實已經從側面得到證實。

一,這種合作基礎是兩國都相信對方不是飛彈攻擊方,這是一種戰略互信。

或許有人記得,2018年10月26日,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跑到喬治亞裝神弄鬼,提醒俄羅斯注意中國飛彈對其心臟地區的威脅性,公開挑撥離間。現在,美國可以死了這條心了。

二,美俄(蘇聯),是全球飛彈防禦系統的領先者,起步時間早,技術,經驗豐富,是超級大國綜合國力的體現。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非常虛弱,掙扎了將近十幾年,普京將這個國家漸漸帶出了泥潭。

俄羅斯從「民主典範」重新變成了美國的「致命威脅」,北約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在這一地區部署了大量進攻性武器。真正威脅別人的是美國,俄羅斯重視打造飛彈防護系統,也是基於這一點。

從安全戰略上來說,俄羅斯不可能去將中國作為假想敵,在東西兩線耗費巨資去打造防禦系統。當中俄飛彈預警合作開展後,對俄羅斯而言是一種戰略上的成功。還有什麼比信任更可貴的東西?這比部署多少套飛彈防禦設備更加安全。

三,中國被美國公開視為「將來最危險的對手」,我們除了要擁有震懾性的進攻性武器外,也需要打造飛彈防禦系統,而且中國有這方面的基礎和實力,比如即將完善的「北鬥」導航系統。而俄羅斯的真心幫助,讓中國如虎添翼,走上了快車道。

以上三點,就是中俄合作打造飛彈預警系統的主要因素。

每當中俄加強合作時,國內就會有一些網上「博爾頓」跳出來混淆視聽,挑撥離間,黑完俄羅斯黑中國。

這次也不例外,惡意揣測言論不斷出現。這證明了一件事,凡是讓美國感到焦慮的東西,它們會比美國更焦慮,然後向中國網友販賣焦慮。

預警系統合作就讓它們如此坐立不安,那以後再有別的合作,怎麼辦?剖腹自殺?

再說飛彈防禦系統本身,中國起步不算晚,早在1957年10月,毛澤東主席訪問莫斯科時,在觀看蘇聯製作的尖端武器紀錄影片時,就對國防部長彭德懷說過:矛和盾總是同時產生的,有矛就有盾。

毛澤東是站在哲學高度看待飛彈防禦系統這個問題的,矛和盾,中國都得有。

1963年12月16日,聶榮臻元帥向主席匯報十年科學技術規劃時,主席首次明確提出研製反飛彈武器的想法。26日,聶帥便召集錢學森,王諍,張勁夫,王秉璋等人開會,研究反導問題。

1964年2月6日,毛澤東會見錢學森,竺可楨,李四光三人,請他們談談對反導武器計劃的看法。錢學森表示,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條件還不夠。主席表示:有矛必有盾,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總要搞出來的。

這時,離「矛」已經很近了,八個月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全世界為之震驚時,毛澤東已經在思考如何儘快將反導武器研製計劃上馬。

錢學森等人回去後,3月23日,他在國防科委主持召開了「彈道式飛彈防禦科學討論會」,當時錢老的職務是國防部五院副院長。

會上確立了三種技術途徑:

一,「以飛彈反飛彈」,由五院負責;

二,「以超級大炮反飛彈」,由炮兵科學研究院負責 ;

三,「以雷射反飛彈」,由科學院上海光電所負責。

由於主席是在1964年提出,因此被稱為「640工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絕密狀態。

1966年2月23日,工程細化為一個防區和五個子系統:

「640防區」

「640-1工程」:反彈道飛彈。

「640-2工程」:超級大炮。

「640-3工程」:雷射炮。

「640-4工程」:預警雷達。

「640-5工程」:彈頭再入物理現象研究。

參加研製的單位包括國防科委、國家計委、國防工辦、總參、空軍、炮兵、一機部、二機部、四機部、五機部、七機部、中國科學院等十餘個單位。

在毛澤東主席指示下,經周恩來總理批准,七機部二院被改組為「反導、反衛星總體研究院」,開始實施中國版「星球大戰」計劃。與80年代裡根敲鑼打鼓式「星球大戰」計劃不同,中國比他們早了十幾年,而且是默默努力。

為了攻克技術難關,1971年改組後的二院進行了「天津會戰」,主要項目有:反導系統精密跟蹤相控陣雷達,飛彈發射架,飛彈自動駕駛儀,無線電控制儀,固體發動機殼體,控制指揮用數字計算機等,取得豐碩成果。

1972年5月15日,遙測彈「反擊一號」,在昆明基地進行飛行試驗,不久在空中爆炸。周總理指示:不著急,把失敗原因搞清楚,考慮再打第二發。

1979年8月「反擊一號」在昆明基地成功地進行了兩發模型遙測彈飛行試驗。在此同時,「反衛一號」(反衛星)設計和部份試驗,也獲得也成功。

預警方面,中國建成兩套防飛彈攻擊預警系統,一直運行到80年代中期。

1980年3月19日,考慮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方向,以及中美關係緩和的國際背景,中央負責同志決定讓「640工程」下馬。

1982年,國家航天部正式作出下馬決定,只保留下雷射破壞原理和核電磁脈衝技術兩項。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聯名給中央寫信,反導項目才沒有被完全停止,在「863 計劃」中,反導項目研究重新啟動。

2010年1月11日,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2013年1月27日, 我國再次成功地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2014 年7月23日,我國又成功進行了第三次陸基反導技術試驗。

這三次成功意味著中國已完全掌握了反彈道飛彈技術。

可見毛澤東「有矛必有盾」的戰略防禦思想是具有何等戰略眼光,「640工程」給中國反導事業不但留下了寶貴的經驗,還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80年代中國真的沒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得不放慢了打造中國飛彈防禦系統的腳步,今天,我們一定會完成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那一代人未了的心願。

俄羅斯的幫助,對預警系統完善非常重要,而且中國有這方面技術條件,說句不好聽的話,像印度,再怎麼幫,有什麼意義?

中俄互信比任何防禦系統都重要,這一點,美國人永遠理解不了。

美國有NMD,TMD,那中國為什麼不能有CNMD?

相關焦點

  • 640工程——中國的星球大戰計劃
    」當時毛所指的正是我國的「反彈道飛彈工程」,代號640,在1964年正式拉開序幕,史稱「640工程」。從64年到66年,軍方和國防科工委系統召開一系列會議討論反導計劃。毛澤東說:「(飛彈防禦計劃)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 中國飛彈防禦系統長什麼樣?50多年前就開始研究的「保護傘」
    這是中國建國後首次明確提出防禦戰略設想,這一設想比美國部署「哨兵」系統,提前了4年,在當時被定為絕密,代號「640工程」。絕密640工程被提出後,第二年國防科委召開了彈道飛彈防禦科學討論會,明確了反導的三個可能途徑,並就此做了初步分工:國防部五院負責飛彈反飛彈系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負責研製雷射反導系統,炮兵科學研究院負責超炮反導系統。
  • 原來,毛主席的「640」工程居然比美國星戰計劃早二十年!
    儘管「640工程」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受到國 內經濟困難以及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進度不得不放慢下來。1972年,美蘇籤署《反彈道飛彈條約》,此後美蘇相繼減緩或暫停了各自的飛彈防禦計劃。這一變 故也影響到了「640」系列工程的決策。1976年以後,「640工程」研發步伐明顯放慢。到 1980年3月, 國務院正式下令終止「640工程」。
  • 揭開神秘的「640工程」:毛主席深謀遠慮決勝千裡!
    工程也浮現到了人們眼前。眾所周知,美國八十年代的星戰計劃是拖垮前蘇聯 的浩大工程。中國一直沉默,其實早已成竹在胸。早在六十年代,在毛澤東的推動下,世界上第一個反導工程——640工程,已經成形。1964年2月6日,毛澤東邀請錢學森到中南海菊香書屋談話。在談話中,毛澤東提出「有矛必有盾」思想,指示研製反飛彈武器。
  • 中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
    」-3、「標準」-3,以及2017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薩德」,這些美國反導武器涵蓋了從中段攔截到末段低空、高空攔截的全部層次,陣容強大。另外,我們也經常聽到俄羅斯、以色列等國獨立發展飛彈防禦系統的消息,對S-500、「箭」-3也不陌生,只不過它們可能與美國先進產品的性能相比還略有差距。實際上,中國也有自己的飛彈防禦系統,而且形成了系統化層次和規模,在末段攔截方面有戰術級別的紅旗9系列防空飛彈,在中段攔截方面也有戰略級別的地基中段攔截及其攔截彈,還有更多拓展型號正在優化和改進之中。
  • 當前飛彈防禦國際合作的五種類型
    當前,飛彈防禦國際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其不僅可以增加國際合作機會,還能分擔國家財政負擔,深化系統和操作者之間的互操作性。本文分析探討了當前飛彈防禦國際合作的五種類型——銷售、合作研發、託管部署、信息共享、演習與訓練。認為隨著飛彈威脅的擴散並越發複雜,這些活動有助於建立更有效、可互操作、更經濟的飛彈防禦體系,同時還可以加強政治和軍事聯繫,限制進攻性武器擴散,並有助於威懾對手。
  • 薩德飛彈防禦系統(THAAD)
    該系統主要由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Theater Missile Defence)、國家飛彈防禦系統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和全球飛彈防禦系統三部分組成。於是軍方將ERIS和HEDI合併,制訂了「大氣層內外攔截彈」(E21)方案。該方案使用了ERIS的 KKV和HEDI的火箭助推器。
  • 【原創】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發展動向及趨勢分析
    美國將飛彈防禦視為能夠與「戰略核威懾」相互抵消與制衡的重要手段,並將其作為國家戰略工程,長期投入巨資成體系發展建設。
  • 世界五大飛彈防禦系統
    S-400是俄羅斯國土防空軍第三代地對空飛彈系統,用於從超低空到高空、近距離到超遠程的全空域對抗密集多目標空襲。MIM-104愛國者飛彈具有很高的作戰能力,之後經多次升級,愛國者飛彈成為美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中負責末端中低層反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望被裝備在北約其他國家的武裝部隊。
  • 頭條 俄媒稱中俄軍事合作「嚇著」美國 美報告稱兩國離結盟仍遠
    近日發布的報告《中俄軍事關係——走向更高層次的合作》指出,近年來,防務合作成為俄中關係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為國會撰寫這份報告是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該委員會在2000年由美國權威中國問題專家組成,任務是跟蹤對華關係的方方面面。報告認為,美國政策是俄中新一輪靠近的關鍵理由。莫斯科和北京的出發點是,美國人奉行遏制其他大國和幹涉他國內政的戰略。
  • 「薩德」(THAAD)末段高空區域飛彈防禦系統
    「薩德」末端高空區域防禦飛彈系統是一種易於運輸的防禦性武器系統,可以防禦200公裡範圍和最高150公裡範圍內的敵對威脅,例如戰術和戰區彈道飛彈。「薩德」系統提供了「分層防禦盾」的上層,以保護高價值的戰略或戰術場所,例如飛機場或人口中心,攔截大氣外和大氣內的威脅,這些地點還將受到中低級防禦系統的保護。
  • 中國戰區飛彈防禦獲突破,HQ-29防空反導系統誕生,性能高於S500!
    我國研究人員已研製出世界一流的防空飛彈控制系統,使用了全新的設計方法,大大縮短了設計時間並且提升了飛彈性能。和早幾代飛彈不一樣的是,全新一代飛彈系統將可對付更多種類的目標,技術更為尖端,使中國成為少數能製造這種系統的國家。這套全新武器系統究竟是哪種型號呢?
  • 深度解析「美國飛彈防禦系統」
    ,主要用於保護美國本土的人口密集地區。        1999年3月17日和18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相繼通過了建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法案,該計劃終於以法律形式得到確定。1999年10月,美國軍方對用於「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飛彈攔截技術進行了首次試驗,並獲得成功。        「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主體是陸基飛彈攔截系統。布
  • 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中俄軍事聯盟 東風17戰略值班
    《中國時報》19日介紹稱,東風—17的最大射程為2500公裡,擁有再入大氣層變軌技術,其高超音速彈頭縮短了飛彈防禦系統反應時間,適合打擊「第一島鏈」附近的航母戰鬥群,被視為「航母殺手」。其實從臺灣現在的防禦力量來看,解放軍老一代的飛彈也足以銷毀臺灣一部分的軍事設施,使用東風-17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有臺灣的軍事專家辯解,大陸部署東風-17目標並不是臺灣,真正意義還是為了防止美軍介入臺海問題。事情發酵到現在,臺灣媒體還在不斷腦補大陸部署東風-17的真實原因,不惜製造陰謀論,誤導臺灣民眾對大陸的看法,其目的也是為了配合民進黨蔡英文的「去中國化」。
  • 中國與俄羅斯軍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普京一語中的說出大實話
    國外媒體每年都會評出各國的軍事力量排名,過去的一年世界軍事力量仍是以美國最強,俄羅斯次之,中國第三。不過軍艦總數方面,中國的艦艇總數為714艘,而美國為415艘,俄羅斯352艘,是軍力前三強當中數量最多的。毫無疑問,在外媒看來中國陸軍實力絕對是全球第一的。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一支軍隊,解放軍陸軍總人數超過160萬,居世界第一!遠超美國和俄羅斯。
  • 高橋劉昌其的軍工記憶:我所參與的相控雷達、反導系統等國家核心軍事項目的研發
    關於中國的「反導」計劃,毛主席說:「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總要搞出來。」本文所回憶的就是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飛彈防禦系統研製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7010相控陣雷達和7010計算機、110雷達與320計算機。作者劉昌其,便參與了此次研發。劉老,是一位高橋人。
  • 什麼是「薩德」反飛彈系統,真的有這麼厲害?
    "愛國者"2的反導射程只有15千米,"愛國者"3也僅為30千米,同樣是高空末段防禦系統的以色列"箭"式系統攔截距離為90千米,防護區域大致只有 "薩德"的1/5。因此"愛國者"被稱為點防禦系統,而"薩德"為面防禦系統,主要用於保護較大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和目標,用來保護美國、盟國軍隊、人口中心及關鍵設施免遭中、短程彈道飛彈打擊,數套防禦系統即可對一個國家進行全面的覆蓋。
  • 中國可不是反導菜鳥,56年前就搞反導武器,還造出亞洲第一巨炮
    在1967年10月,國防科委召開了「640」工程會議,正式提出建立「640」反導系統和反動預警指控系統,正式確定了5個系統的工程代號。由七機部二院(反飛彈、反衛星總體研究院)擔任反飛彈系統的研製任務。640-1工程為飛彈反導,全套系統包括低空攔截和高空攔截兩部分。反導飛彈有兩種,「反擊一號」和「反擊二號」負責低空攔截,作戰高度20-40公裡。「反擊三號」負責高空攔截,作戰高度數百公裡,這最早的中段反導概念。
  • 搞中程飛彈已難以超越中俄
    據稱,美國陸軍正在與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場的研究分析中心以及陸軍分析中心合作,以確認該項目的可行性。到了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還開發出「古斯塔夫」、「卡爾」等超級大炮。不過,超級大炮在射程上的真正潛力還是在戰後表現出來的。美國和蘇聯,都曾經試驗開發過新的超級大炮,以挑戰火炮的射程極限。但最高成就卻來自於一位加拿大工程師——布爾博士。
  • 俄羅斯專家: 「薩德」反導系統將打破全球戰略平衡 威脅中俄地緣政治安全
    美韓兩國軍方7月8日宣布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以來,引發了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國家的反對。俄羅斯專家認為,「薩德」反導系統將導致全球戰略平衡被打破,同時對中俄戰略安全造成威脅。他表示,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所謂的防禦來自朝鮮的威脅的說法是無法令人相信的,「薩德」反導系統的防禦參數指標遠遠超出朝鮮半島範圍,這次部署是針對中俄兩國的。「很明顯,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並不只是針對朝鮮核威脅,因為『薩德』系統的基礎覆蓋範圍超過900公裡,甚至可以攔截大氣層以外的飛彈,他的技術參數遠遠超過朝鮮半島的防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