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俄媒稱中俄軍事合作「嚇著」美國 美報告稱兩國離結盟仍遠

2021-02-25 參考消息

俄羅斯《消息報》近日發表題為《俄中軍事合作嚇著華盛頓》的報導稱,美國國會一份關於俄中軍事關係的報告認為,莫斯科與北京正在國防和軍事技術領域開展前所未有的積極合作,這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但兩國離正式結盟還遠。俄羅斯專家總體上同意這種觀點,但不排除華盛頓用自己的行為促使俄中進一步靠攏的可能。

近日發布的報告《中俄軍事關係——走向更高層次的合作》指出,近年來,防務合作成為俄中關係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為國會撰寫這份報告是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該委員會在2000年由美國權威中國問題專家組成,任務是跟蹤對華關係的方方面面。


報告認為,美國政策是俄中新一輪靠近的關鍵理由。莫斯科和北京的出發點是,美國人奉行遏制其他大國和幹涉他國內政的戰略。美國在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後實施的制裁尤其觸動俄中領導人的神經。這一切表現為俄中相互迎合的具體行動。

美國專家指出,俄中軍事演習的頻率提高、規模擴大,特別是在2014年以後。前不久的「海上聯合-2016」演習令美國專家尤為擔心,中俄海軍在此期間演練了在南中國海的「奪島」行動。華盛頓還注意到兩國軍事高層的會晤次數——僅在2016年就舉行了至少7次。

▲資料圖片:2016年9月12日,參加「海上聯合-2016」演習的俄羅斯軍艦駛抵湛江某軍港。

軍事技術合作也是雙邊關係發展的支柱。1992至2006年間,中國購買了價值260億美元的俄羅斯武器,包括蘇-27、蘇-30戰機、S-300防空飛彈系統、飛彈驅逐艦、柴電潛艇等。美國專家認為,對俄軍事技術合作的發展幫助中國大幅提升了空軍和海軍實力。

▲資料圖片:2014年11月10日,參加中國航展的俄羅斯蘇-35戰機在珠海航展中心上空進行試飛表演。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2005至2010年,因為擔心被仿製,俄羅斯不急於向中國出售最新裝備。況且,中國仿製品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對俄軍工產品形成重大競爭。不過,最近幾年的情況有所改變。2012年,俄羅斯在中國武器市場所佔的比重為43%,這個數字在2016年提高到64%。美國人認定,遠非所有裝備都能仿製,中國軍工業仍然依賴俄羅斯技術和組件,比如飛彈發動機和航空發動機。

現在,俄羅斯又準備向中國提供最先進的高技術系統。2016年12月,北京開始接收蘇-35戰機,2018年還將迎來S-400防空飛彈系統。後者的意義特別重大,因為它能讓解放軍控制整個臺灣和南中國海的上空。

▲S-400飛彈防禦系統(俄羅斯《消息報》)

《武器出口》雜誌主編安德烈·弗羅洛夫表示,中國現在沒有除俄羅斯之外的軍事技術合作對象。

這位專家說:「中國受到美國和歐盟的武器禁運,其他國家的產品它又不是很感興趣。因此,俄羅斯穩坐對華軍品供應的頭把交椅。去年,我國收到中國價值80億美元的訂單,供貨價值30億至40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美國專家預計俄中將在國防安全領域進一步靠攏。而由於中國軍力增強,俄中軍事合作還會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提出挑戰。

不過,華盛頓專家相信,俄中離建立真正的軍事同盟還遠。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系主任、瓦爾代俱樂部專家亞歷山大·盧金表示,北京現在不需要軍事同盟。他說:「中國的自我定位是奉行自主外交政策的獨立國家。中國官方立場的出發點是,與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已經足夠。這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協調行動,但沒有共同防禦的正式義務。」

不過,這位專家表示,如果俄中同時開始與美國和西方對抗,它們就可能進一步靠攏。(編譯/賀穎駿)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美國的離間計?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博弈 美媒稱中美在「戰與和」灰色地帶上較量:美國先天不足
    不少分析人士形容美中兩國的軍隊處在介於和平與戰爭之間的一個灰色地帶。美國軍事專家們說,實力強大的美軍傳統上並不善於在灰色地帶與對手較量,但正在採取一些措施彌補自己的不足。美國之音電臺網站5月26日報導稱,儘管兩軍對峙不斷發生,迄今為止,美中兩國都不願意針對對方的舉動劃出不可逾越的紅線,以免引發軍事衝突。
  • 頭條 俄媒稱中國試射「東風」-5C:戰略核力量穩步接近美俄
    俄媒稱,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援引美國國防領域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中國在1月試射了一枚攜帶10個分飛彈頭的「東風」-5C洲際彈道飛彈
  • 頭條 俄媒:「大三角」重回世界政治
    微信訂閱2017年《參考消息》,立減20元>>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俄媒稱▲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布熱津斯基實際上提出的是新的「大三角」,但表示俄首先應當完成「向民主的過渡」。文章稱,在「大三角」中,俄之所以需要轉向「民主」,是為了讓其更靠近美國,而不是中國。新「大三角」構想本身是美國對莫斯科和北京戰略靠攏的反應。美國人試圖封鎖俄羅斯,他們並不理解一件顯而易見的事——西方的壓力將導致俄向東轉並加強俄中同盟。基辛格和布熱津斯基這兩位美國重要戰略家近兩年愈發大聲地發出必須防止俄中進一步靠攏的警告。
  • 軍情 中俄「最大規模」軍演開鑼 外媒:向美國證明實力
    專家認為,參加「海上聯合-2015(Ⅱ)」演習的兩國兵力也將多於以往。今年春天兩國在地中海舉行聯合演習時,克裡姆林宮強調演習不針對第三方。儘管如此,那也是在向美國證明軍事實力。通過這些聯合行動,莫斯科和北京想加強戰略合作並在地中海和太平洋排擠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 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4日強調,四國密切合作,對於推進維持和強化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極為重要。四國結盟會導致俄中軍事同盟?而美印結盟促成亞太版北約的建立,已經對地區安全局勢構成新的的威脅。雖然美日印澳四國無法對中國形成實質性的威脅,但四國在非軍事領域上的互相勾結,也可能會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
  • 美國總統「示好」另有它圖:離間中俄兩國,然後「各個擊破」
    因此,就拜登上臺前後的言行來看,拜登的確打算與中國改善關係,至少不會像川普那麼「蠻幹」,在軍事上採取激烈措施,不符合拜登的執政理念,事實上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就算美國能夠取勝,也會最終丟掉霸權。如此就可以解釋為何拜登會試圖改善中美關係,在春節前夕對中國示好了。
  • 維護世界局勢穩定,俄中或將組建軍事同盟?王毅:合作並沒有上限
    作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俄兩國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近年來雙方又不斷加強合作,外界紛紛猜測中俄關係未來走向,認為俄中可能會組建軍事同盟。在1月2號的外交部例行會議上,有媒體提到了這一問題,隨後中國外長王毅再次闡述了中俄關係,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中俄關係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而2021年兩國都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中俄未來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 (附音頻)本周軍情觀察室內容精選:美售臺重型魚雷助臺攻截解放軍渡海船艦+解放軍東風41今年將服役+美新國防戰略報告直指中俄威脅
    美新國防戰略報告直指中俄威脅/美軍加大軍力投資/中國:冷戰思維妄議解放軍美國國防部1月19日公布最新的國家國防戰略,中國和俄羅斯被視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挑戰,國防部長馬蒂斯強調世界重回大國競爭狀態說,現在美國國家安全的重點是大國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這份戰略是非常符合時代的。
  • 頭條 美媒稱美國應在太空與中國合作:獨自無法實現太空使命
    到目前為止,美國在太空開發和利用方面領先全球,但中國決心縮小差距。北京已經決定要成為一個太空大國,再過20年,中國便有可能超過像俄羅斯這樣的元老,有一天甚至可能成為美國的對手。美國《福布斯》雙月刊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華盛頓和北京很少把對方看成是太空領域的合作夥伴。
  • 重大事件烏克蘭背叛中俄之後墮落成這樣?印媒:烏官員稱本國希望從印度進口軍事裝備
    【環球網軍事報導】在無端制裁中企、意圖接受美國軍事援助等舉措惹怒中俄兩國之後,身為蘇聯軍備體系最大繼承者之一的烏克蘭最近又有新動向。
  • 中俄最新社會民意調查報告出爐——
    外媒稱,「2020年中俄社會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中俄民眾認為,兩國關係有著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 東方軍演即將開始 俄出動所有兵種 中方部隊就位
    俄羅斯《觀點報》7日報導稱,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表示,在演習中將動用能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如圖)等先進裝備。美媒稱,能攜帶核武器的俄軍戰略空軍、遠東地區的氣象部門、緊急情況部以及其他所有俄軍兵種都會參加該軍演。在「東方-2018」軍演框架下,俄軍也會在位於俄中邊境地區的幾個演習場中舉行系列演習活動。
  • 在俄中國公民的安全該交給誰?或許兩國合作的安保公司是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新華網)填補官方不足 海外安全保護需私人安保補位俄媒稱,中國僅國有企業就有數十萬員工在海外工作,而在外工作的中國公民總數更是有數百萬之多,中資企業幾萬家。俄新社曾在2017年3月的報導中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落地,中國計劃加強與中亞、西亞、中東、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興建基礎設施,保障本國的原料供應並開拓銷售市場。
  • 「中俄結盟」?
    美媒原文報導截圖上世紀60年代末隨著中蘇關係劍拔弩張甚至達到軍事衝突的程度,中美關係開啟了正常化進程。時過境遷,隨著美國正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中美俄關係形態也發生重要變化,一個基本現實是中俄兩國在涉及美國的重大問題上彼此抱團。實際上,很多外交政策專家都相信中俄之間的「反美聯盟」正在興起。那麼中俄事實上真的存在聯盟可能嗎?近日,美國學者Leon Aron在「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網站發文稱,基於經濟、外交政策和地理三大原因,中俄聯盟的看法被誇大了。
  • 中俄軍艦駛入釣魚島海域 不約而同祝日端午快樂
    防衛省還稱,同一時間段3艘俄羅斯軍艦也一度在釣魚島附近海域航行。日本防衛省正在調查兩國海軍行動的關聯性。對此,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的危機管理中心設置了情報聯絡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指示與相關部門和美國等密切合作,全力進行警戒監視。
  • 美戰機再飛近一海裡就被擊落,美媒稱能惹俄國別惹這國
    美國是沒有籤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軍事大國,因此在美海空軍眼裡是沒有什麼經濟專屬區或領海線這個概念的。
  • 頭條 | 俄媒:中國在伊朗將西方甩得越來越遠
    俄媒稱,中國在伊朗市場肯定會打贏歐盟,而且其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直到西方政策穩定為止。
  • 外媒解讀中俄聯合戰略巡航,信號已發出……
    報導稱,他是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中國國防部網站也指出,飛行期間,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領空。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另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22日稱,國防部長紹伊古向普京總統匯報了俄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成功完成聯合巡航任務的情況。
  • 【可笑】中國官媒捉住美媒錯誤數據!《華爾街日報》等緊急更正:稱國會報告為錯源
    新華社昨批評美國會和媒體誣陷武漢病毒所,數據錯漏百出。《華爾街日報》文章稱,武漢病毒所曾提出花費6億美元建新通風系統(上圖),新華社稱實際是392萬多元人民幣。新華社記者發電郵指出錯誤,《華爾街日報》其後刊登更正,指出錯誤源於國會報告(下圖)。    針對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引發中美兩國輿論戰。
  • 頭條 外媒稱中國核潛艇擴編:新潛射飛彈嚴重威脅航母
    >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導 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6日發表題為《中國海軍三艘新型升級核潛艇準備下水》的文章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