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的「蝰蛇」 - F-16的升級行動及臺灣空軍「鳳展」計劃

2021-12-31 戰史堂

常用筆名:元首衛隊

在歐生活8年,精通德語,愛好二戰史及現代戰爭史,從2000年起,曾在「戰爭的藝術」、「德國軍事中心」、sonicbbs等軍史網站和《突擊》、《戰爭史研究》等紙媒上發表多篇原創文章及翻譯多部德語電影電視劇中文字幕請關注本公眾號:諸神的黃昏研究會,未來將帶來更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供不應求的「老隼」


近日美軍參謀長建議將空軍機種從現役7種縮減為4種,(這7種裡面3種事實上都是F15),簡單講就是把舊的F15整合成最新的F15EX,將F22淘汰,原因應該是維持費用太高了。

F-15EX

F-22

已經服役將近半個世紀(1978年8月服役),原本認為會淘汰的F16反而是在建議保留的名單內,原因無非是美國空軍需要一種大量廉價又好用的機種維持日常作業,戰時也是很好的支持打擊戰機。

目前看起來確實沒有比F16更適合的機種了,要再開發一款新的比F16更強的機種不難,但要達到目前如此低廉的作業維持費則不太容易。

截止2020年底美國空軍與空中國民警衛隊共有934架F-16,海軍亦有40架二手的F-16A Block 15 OCU用於假想敵訓練。

2008年1月8日,美國空軍第80戰鬥機中隊的三架F-16 Block 30編隊飛過韓國上空

另一方面,由於F-16 Block 70/72(F-16自Block 30/32起,block,也就是批次的末碼就指稱發動機廠:0為通用電氣、2為普惠。)海外銷售狀況太好,這讓美國空軍宣布加開生產線以滿足產量需求,決定在位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格林維爾(Greenville)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工廠內新增一條生產線。



F-16海外軍售項目的產品整合團隊(IPT)領導人皮爾遜(Brian Pearson)和空軍生命周期管理中心(AFLCMC)戰鬥機和高級飛機局共同宣布,因目前全球有25個國家及地區使用著各型F-16戰機(截至2021年,全球現役軍機中,F-16服役架次排名為第一名,以2267架佔比全球軍機的15%拔得頭籌),這條新生產線顯得非常重要,除了能滿足現有客戶需求,也能在有足夠產能面對首次購買的新客戶。

F-16系列戰機使用國及地區,藍色為現役,紅色為退役

葡萄牙空軍的F-16A

委內瑞拉空軍的F-16B

新加坡空軍的F-16C

以色列空軍的F-16I,基於F-16C Block 52發展而來 

土耳其空軍的F-16D

波蘭空軍的F-16C block 52

希臘空軍的F-15 C block 52

阿聯空軍的F-16E,暨F-16 Block 60

美國空軍也簡化了外銷合同流程,以標準構型、標準售價加快合同擬定流程並縮短生產工時。所有外銷國額外要求的特殊項目全部以合同附件形式約訂,不影響主合同。

F-16外銷訂單在2016年就已一空,因此洛克希德-馬丁的德州沃斯堡工廠在2017年9月將最後一架F-16C Block 52交付伊拉克後即停止生產F-16,轉為專注於F-35生產。


交付給伊拉克空軍的F-16 Block 52

直到2018年美國與巴林籤訂16架F-16C/D Block 70合約之後,洛克希德-馬丁才在南卡州格林維爾開設生產線,並在2019年11月投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生產F-16新機的設施。

巴林成為Block 70的第一個用戶

接著外銷訂單逐步增加,已有斯洛伐克14架、保加利亞8架、中國臺灣66架;與摩洛哥、印度尼西亞以及南美、東南亞數國的洽談也有進展。

以現有及潛在客戶(包括美國空軍及前蘇聯加盟國)需求,洛克希德-馬丁預估F-16 Block 70/72銷售總數可能超過400架,是當今全世界銷量最好的戰機之一,所以2021年再擴充一條新生產線應付後續訂單。

斯洛伐克空軍的F-16C

F-16 Block 70/72模擬器的駕駛艙,由一個6 x 8 CPD中心顯示器為中心。可以更好地顯示戰術信息,並提高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

其實所謂的生產線只是終端總裝測試廠。零部件在外包商製造完成後運至格林維爾廠組裝塗裝完成,再進行測試後出廠交付。

生產線設置於當地洛克希德-馬丁飛機及後勤中心(Aircraft & Logistics Centers)專用機場的大型機庫內;原本只用一座機庫,現再多佔用一座。


根據地面疲勞測試的數據,SLEP(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服役壽命增長計劃)項目可以將美國空軍/ ANG裝備的約300架F-16C / D Block 40/42和Block 50的壽命延長至驚人的12000飛行小時

煥發新生的「蝰蛇」

外銷版的F-16V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命名,取F-16的俗名Viper(蝰蛇)。

此機型以F-16C/D Block 50/52為基礎,換裝AN/APG-83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ESA),並升級航空電子系統並配備新的任務電腦與改良的座艙界面,同時強化機身結構大幅提高整機壽命。

目的為提供高性價比的四代戰鬥機,與昂貴的五代戰鬥機作高低檔位搭配。

F-16V這個名稱常見於洛克希德-馬丁與公開新聞稿以及美國政府公文,但並未為美國空軍納為制式名稱,而是仍以F-16 Block 70/72稱之,而洛克希德-馬丁似乎也是將F-16V泛指配備AN/APG-83雷達的衍生型號,不專指Block 70/72。



洛克希德-馬丁曾經為爭取印度淘汰老舊的114架共150億美元大單而為其量身打造的F-21,其實也是以F-16V為基礎。

洛克希德-馬丁為爭取印度訂單,甚至許諾可將生產線轉移至印度,由塔塔工業生產

之所以會改稱F-21而非沿用F-16V,就是考慮F-16系列推出已近50年,不希望給印度軍方留下還在推銷老舊機體升級版的印象。F-21同樣也是由洛克希德-馬丁自行命名。但該方案因2020年印度購入俄羅斯戰機而擱置[

其實美國海軍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用過以F-21命名的軍機。部署於東岸維吉尼亞州奧西安納海軍航空站(NAS Oceana)的大西洋艦隊假想敵中隊第43「挑戰者」戰鬥機中隊(VF-43 「Challengers」)自1985年3月開始接收租借自以色列空軍的12架二手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幼師」C.1(Israel Aircraft Industries Kfir C.1 ,而美軍給予其編號就是F-21A,以更換航速較慢的老舊諾斯洛普F-5E虎II型戰鬥機。

該中隊F-21A機群在1985年10月組建,持續使用至1988年4月才歸還以色列。


「鳳展」計劃與臺軍的F-16換防升級


而在臺灣方面, 其空軍於2016年制定「鳳展」計劃,投入1100億多新臺幣預算,為現役使用的141架F-16A/B block20戰機,進行改造升級為F-16V,意圖強化其區域空防能力。

在臺灣漢翔航空工業公司依批次完成升級新機後,即由臺灣空軍第四聯隊作戰隊進行換裝訓練及性能測試,並密集展開各項演習進行作戰力驗證,如2020年底臺灣空軍戰術驗收中展開的對空對海等實彈試射等科目。
漢翔航空工業公司標識
早在1992年,美國宣布出售150架F-16A/B給臺灣後,從1997年起陸續飛抵臺灣交付。當時還留下14架F-16A和2架F-16B在亞利桑那州路克基地(Luke),編為美國空軍第21「賭徒」戰鬥機中隊,專門為赴美學習的臺軍飛行員提供高階訓練之用。第21中隊隊徽第21中隊的臺灣空軍所屬F-16。而在臺灣空軍執行鳳展項目後,規劃從2021起,將路克基地的F-16戰機飛返臺灣,進行性能提升。
但為確保路克基地的F-16戰機數量,也將同時將已改造完成的F-16V戰機飛到美國,供臺軍飛行員繼續在路克基地進行訓練。這也是臺軍飛行員首度將F-16戰機飛往美國本土。



臺灣在美國現有15架F-16A/B。之前1架F-16A於2016年1月21日墜毀,飛行員高鼎程少校喪生。

另有F-16A/B各1架,常駐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試飛員學校,擔任戰術開發等任務。已由洛克希德-馬丁作為F-16V改良計劃原型機。

2021年5月11日清晨5時35分,臺軍駐嘉義第455聯隊第21中隊4架已完成性能提升的F-16V雙座型戰機,各掛載2枚中程AIM-120及2枚短程響尾蛇飛彈,由空軍嘉義基地升空。

飛抵臺灣東南空域後,由1、3號機各發射一枚掛在右翼尖的AIM-120先進中程飛彈,據報導兩彈命中靶機,在完成試射後,四機於上午6時30分返回基地。

完成AIM-120飛彈試射的F-16V雙座戰機,右翼尖的飛彈已發射。

此次試射任務相當敏感,被臺「國防部」及「空軍司令部」視為機密任務,還特別配合空軍實施戰備周演習,及相關的對空、對海及對地武器的精準彈藥射擊演練。

美國政府在2000年9月同意出售臺灣200枚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但當年基於種種理由,並不同意這批飛彈存放在臺灣,而是先放在關島,等到我軍已擁有AA-12中程飛彈後,2003年間放行將AIM-120運給臺灣。

臺軍F-16執行空中戰鬥巡航任務時,翼尖掛載的就是AIM-120飛彈。

雖然當年儘管飛彈不在臺灣,但臺軍飛行員已經分批在美國接受過相關訓練。

第一次飛彈試射在2000年10月於關島基地,後來還交付AIM-120飛彈仿真系統,讓臺軍飛行員熟悉飛彈的射擊過程﹔

第二次試射則是在2001年年初,臺空軍派出8名飛行員赴亞利桑那州某空軍基地進行實彈射擊,5月11日這次則是在臺灣地區內首次試射。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 Advanced Medium-Range Air-to-Air Missile,縮寫為AMRAAM),是美國現役的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AAM)。

具備全天候、超視距作戰(Beyond Visual Range,BVR)的能力,型號從早期的A、B、C到最新的D型,後期還發展出悍馬車裝載的「地對空飛彈」。

臺軍使用的型號為AIM-120C-5、7,最大射程超過100公裡,美軍曾在波士尼亞戰爭創下單機擊落3架敵機的紀錄。

掛於臺軍F-16戰機翼尖的AIM-120飛彈。

AIM-120飛彈正面圖。

臺軍除在2000年向美方採購200枚之外,2007年再度購買218枚,分別部署在花蓮與嘉義基地。


試射後的第二天,也就是2021年5月12日上午,駐美國亞利桑那州路克基地6架擔任訓練任務的F-16A型機,經短暫停留、過境檀香山井上建國際機場(Daniel K. Inouye International Airport),途中經過8次空中加油,並未依往例選擇再停一個中途站關島,直接飛回花蓮基地,6架均為單座戰機,已全部換成臺灣空軍塗裝,編號分別為6604、6605、6606、6607、6608 、6621。

在夏威夷井上建國際機場中途停留的6621號機

而在花蓮方面,在當地時間下午4點6架F-16降落前,臺軍還緊急起飛2架F-16V升空護航,並派出近十名安保軍官至基地周邊戒備,全程相當謹慎,6架戰機隨後依序進入最隱密的機庫檢修,隨後飛至清泉崗基地,再進入漢翔公司進行改造。這也代表著「鳳展」計劃中駐防臺美F-16戰機換防-升級計劃正式啟動。

相關焦點

  • 超級蝰蛇,解讀F-16 Block70
    美國空軍鐵了心打造全隱身戰鬥機機隊的計劃也打消了洛馬向其推銷Block 60的念頭,事實上通用動力在2005年3月就交付完畢了美國空軍2231架F-16中最後一批Block 52。  美國空軍計劃同時實施兩項升級,一項是F-16結構延壽(SLEP)升級,另一項是作戰航電項目擴展組件(CAPES)升級,以同時延壽和升級航電的方式來使F-16在繼續服役的同時提高生存能力和作戰能力。  接受升級的飛機從美國空軍現役、空軍國民警衛隊和空軍後備中隊的大約640架Block 40/42、50/52批次F-16C/D中選出。
  • 臺灣F16V戰鬥機升級 防空能力更為全面
    臺灣地區空軍表示,計劃從2017年起將F-16戰鬥機升級為F-16V,改善防空能力。
  • 臺灣買F-16 Block 70,想著先發制人?
    此次售臺的新版F-16 Block 70與臺灣對現有F-16升級的「鳳展計劃」其實都是以稱為「F-16V」的航電套件為核心,這款套件主要改良以下三個方面:1. APG-83雷達,其有源相控陣天線除大幅延伸探測距離外,還能用波束瞬間指向能力同時執行對空與對地掃描。另外也利用F-35的軟體,大幅提升地形繪圖的精細度;2.
  • 從其「秘密升級」首曝說起:F-16V進度落後,原因竟是「洛馬不懂F-16」?
    4架F-16V之一;背景裡的6627號機尚未升級,該機是蔣正志失事引發臺偽F-16機隊停飛半個月後,首架起飛升空的F-16咱們先簡單掰扯一下臺偽空軍F-16的數量。6架,臺偽空軍帳面上共有144架F-16,美國人升級了兩架之後,留給「鳳展專案」升級的還有142架——駐紮盧克基地的那14架F-16,也要陸續回到位於臺中的漢翔公司(與清泉崗3聯隊的IDF共用機場)升級。
  • 號稱能對抗殲20 臺灣F-16V戰機升級組裝線曝光
    負責臺灣F-16戰鬥機進行升級改造的臺灣漢翔公司近日公開了該型戰鬥機進行升級改造的車間畫面,大批F-16A/B戰鬥機在此升級為F-
  • 臺軍首架自行升級F-16V戰機曝光 裝備先進雷達應對我空軍
    2012年,臺灣耗費38億美元巨資升級其144架不斷過時的F-16A/B為F-16V,當然現在就剩下142架了。該升級案被稱為「鳳展專案」,由臺灣和美國合作完成。臺灣漢翔公司的沙鹿廠區負責F-16V的改裝,該廠區於2017年2月落成,整個廠區位於漢翔廠區最隱秘的位置,安保級別也非常高。該廠區由臺、美共同進行技術保密和人員管制,非相關人員一律無法靠近。
  • 臺灣F-16戰鬥機失事情況
    F-16戰鬥機是臺空軍主力戰機,是上世紀90年代從美國購買的第三代先進空優戰鬥機,臺空軍憑藉數量多質量強的三代機群曾經很長段時間佔據臺海上空的制空優勢,如今在面對大陸不斷上升的海空軍力量時,F-16頗顯垂垂老矣、力不從心。
  • F-16V戰機在臺灣的升級改造工廠發生爆炸
    目前正進行臺軍「勇鷹」高教機生產、F-16V戰機改造升級的臺灣漢翔公司臺中水湳工廠29日發生突然粉塵爆炸。
  • 臺灣這種5年後才能升級完成的雷達,在解放軍中已是「大路貨」
    「鳳展專案」(Peace Phoenix Rising)F-16戰鬥機項目的後勤保障合同。在「鳳展專案」計劃的支持下,臺灣正在將其144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16 A/B Block20批次戰鬥機升級為F-16V配置。
  • 困頓與重生:國軍升級後的F-16戰機到底是什麼水平? | 循跡曉講
    |幾經波折後國軍終於獲得將F-16 Block20升級為三代半標準的計劃,圖為花蓮第五聯隊基地開放日地面展示的F-16 Block20 這個計劃被國軍命名為「鳳展專案」,美方開出的升級清單如下:該升級計劃除了前2架完全在在美國實施升級外,剩餘的大部分升級工程均由漢翔航空在臺灣進行。
  • 從發展歷程看我國臺灣空軍F-16最新裝備的偵察吊艙有多強
    F-16IN「超級蝰蛇」(Super Viper)是專為印度空軍提供的基於F-16E/F Block 60改型,具有電子戰套件和紅外搜索與跟蹤(IRST)單元,更新了玻璃駕駛艙以及頭盔安裝的提示系統。2016年,該F-16IN飛機升級到了Block 70/72版本。F-16N型是美國海軍在20世紀末用於模擬敵方戰鬥機的訓練飛機,基於F-16C/D改裝。QF-16型是由波音公司改裝的全尺寸無人靶機。
  • 美為臺灣研製F16V戰機,號稱超越殲10B!
    據悉,AN/APG-83雷達是美國向阿聯出售的AN/APG-80雷達的簡化型,其研製費用原定為美國、韓國、新加坡、臺灣分擔,但由於新加坡韓國和美國空軍中途退出,臺灣媒體稱,所有費用實際都是由臺灣當局支付的。臺灣現有140餘架F-16A/B戰鬥機預計將花費58億美元升級到F-16V標準,相比之下,韓國的150餘架F-16C/D升級費用僅為25億美元。
  • 臺灣改型F-16V戰機首飛成功 為Block 60簡化版
    據悉,AN/APG-83雷達是美國向阿聯出售的AN/APG-80雷達的簡化型,其研製費用原定為美國、韓國、新加坡、臺灣分擔,但由於新加坡韓國和美國空軍中途退出,臺灣媒體稱,所有費用實際都是由臺灣當局支付的。臺灣現有140餘架F-16A/B戰鬥機預計將花費58億美元升級到F-16V標準,相比之下,韓國的150餘架F-16C/D升級費用僅為25億美元。
  • 都0202年了,誰還在買F-16?
    F-16有早期的A/B型和後期的C/D型,進一步細分還有各個Block。A/B下可分為Block1,5,10,15和20。Block 20在Block 15的基礎上,採用部份Block 52的技術升級。全新Block 20是臺灣專供,其他用戶都是從早先的Block升級而來,所以也稱Block20 MLU,MLU指中期升級。臺灣曾洋洋自得地聲稱,臺灣的F-16是機動性最好的。
  • 臺海:美為臺灣研製F16V戰機首飛 號稱超越殲10B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1日發表聲明,稱其F-16戰鬥機的最新改型F-16V已於本月16日首飛。
  • 臺灣軍力淺析 - 空軍(2)
    F-16/79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加長的進氣道上唇口和延長很多的尾噴口基座。這樣一款3代外殼2代心臟的F-16/79最終一架都沒賣出去,包括計劃中最大的客戶 - 中國空軍,美國也在之後放寬了正版F-16的出口限制。
  • F-16V試射AIM-120,對臺空軍戰力提升幾何?
    正在展示的AIM-120飛彈該型飛彈服役之後,美軍通過「AMRAAM 可生產性增強計劃」、「預籌產品改進計劃」(P3I) 和軟體升級計劃等多個改進計劃,持續對 AIM-120飛彈進行改進。F-16V戰機升級套件臺軍F-16V戰機最早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14年的「鳳展」專案,當時臺當局計劃把手裡老舊不堪的F-16A/B給升級到最新版本的F-16V,同時藉此次改裝升級重振航空工業。
  • 臺軍升級F16進度嚴重滯後 美國急了親自下場提供援助
    據港媒1月17日報導,由於現有F16A/B性能已經落後,臺軍開展了「鳳展專案」計劃,擬將F16A/B(BLOCK 20)升級為F16V,但進度不佳。美媒周三(15日)報導,美國防部及F16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訂了一份3290萬美元的新合同,向「鳳展專案」臺灣承包商提供技術及後勤支援,以解決進度落後問題。
  • 臺升級F16進度嚴重滯後,美國急了親自下場提供援助
    據港媒1月17日報導,由於現有F16A/B性能已經落後,臺軍開展了「鳳展專案」計劃,擬將F16A/B(BLOCK 20)升級為F16V,但進度不佳
  • 臺軍首批F-16V下線,想對抗殲-20?
    來源:空軍之翼12月26日中國臺灣媒體報導,漢翔公司(AIDC)自行升級的首批4架F-16V完成改裝,美方試飛員已抵達臺灣,裝備在2018年初試飛該機,F-16機隊的全面升級計劃將在2022年至2023年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