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無晶圓廠排名,高通居首;福建晉華在臺建研究中心;夏普終止向三星供應LCD面板 摩爾內參12/15

2021-02-23 摩爾芯聞


1、2016全球無晶圓廠半導體排名,高通蟬聯冠軍

2、2017 年DRAM 供給成長小於20%,但價格將持續攀高

3、聯電擬全面收購和艦科技

4、12寸晶圓產能持續增加,18英寸好事多磨

5、全球IC業者力拼汽車電子,安全成最大瓶頸

6、福建晉華聯手南科在臺成立科研中心

7、全球擴建晶圓廠設備商利多

8、又一證據證明,iPhone 8將使用無線充電

9、夏普將終止向三星供應LCD面板

10、AMD結盟Nvidia強攻人工智慧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公布2016全球無廠半導體企業排名,臺灣共有三家公司擠進前十強,分別是聯發科、聯詠科技與瑞昱半導體。

高通(Qualcomm)今年合併營收預估將衰退4.5%,成為152.84億美元,但仍成功蟬聯無廠半導體龍頭。緊追在後的博通(Broadcom),預估營收也將從去年的154億美元下滑至141.7億美元。

聯發科預估營收來到89.22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7.6%,為前五大廠成長表現最突出的公司。繪圖晶片廠Nvidia與AMD分居四、五名,預估營收將分別成長10.4%至45.86億美元與4.8%至41.83億美元。

另外,聯詠預估營收將衰退9.6%至14.83億美元,排名持平在第八位置;瑞昱預估營收跳增22.5%至12.54億美元,盤名上升至第九。由於海思、展訊未對外公布財務數據,因此兩家陸廠並未列入排名。

二、2017 年DRAM 供給成長小於20%,但價格將持續攀高

2016年DRAM產業市況轉折相當大,歷經上半年需求不振,持續跌價的態勢,至第三季後,才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暢旺、筆電出貨回溫下,DRAM的平均銷售單價開始大幅上揚。展望未來,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預估,2017年整體DRAM供給位元成長將小於20%,為歷年來最低,在需求面沒有明顯轉弱的前提下,預估全年度DRAM供給成長將小於需求成長,可望帶動DRAM價格持續攀高,維持供應商全面獲利的狀態。


DRAMeXchange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DRAM產業屬寡佔市場型態,各供應商在產能的擴張上皆有所節制,2017年整體晶圓的投片量與今年相較沒有明顯成長。以供給位元成長來看,主要會來自於20納米轉向1Y納米的顆粒增加,不過,由於die shrink(顆粒微縮)的難度提高,2017年DRAM產業整體的供給成長將小於20% 。

晶圓代工廠聯電錶示,為達成循序購併和艦科技的目標,以拓展海外市場、加速業務成長,提供未來營運成長動力,公司董事會14 日決議,擬繼續以現金為對價購買和艦科技控股公司Best Elite International Limited 流通在外8.92% 的股權案,預計收購完成後,聯電將百分之百持有和艦科技。

和艦為聯電在中國的8 吋晶圓廠,聯電目前持有其控股公司Best Elite International Limited 約91.08% 股權,為達成循序購併和艦的目標,董事會決議以每股1.1 美元購買Best Elite International Limited流通在外的剩餘8.92% 股權,預計交易總金額最高不超過6,747 萬美元。聯電錶示,收購和艦目的在於長期股權投資,未來將繼續布局海外市場,加速業務成長。

另外,聯電董事會14 日也通過89.73 億元資本預算執行案,用於產能建置需求。

據IC Insight估計,預估到2017年底,全球晶圓產能中,將有67%來自12吋晶圓廠。

另一方面,由於18吋晶圓廠的技術障礙仍未克服,加上相關設備投資金額猶如天文數字,因此半導體業界雖已投入18吋晶圓研發多年,但直到2020年以前,18吋晶圓廠產能佔全球總產能的比重仍將不足1%。


 

至於產品生產種類方面,12吋晶圓廠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將以DRAM、快閃記憶體、影像感測器與處理器為主要產品。也唯有這些市場需求量大的晶片產品能填滿龐大的12吋晶圓產能。

全球一線IC設計業者高通(Qualcomm)、NVIDIA、聯發科等紛大舉喊進全球車用電子市場,然現階段僅能先鎖定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用娛樂系統、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相關晶片市場,至於攸關安全的車用晶片商機,主要仍由國際IDM大廠把持,畢竟與安全有關的晶片需要經歷5~10年的重覆測試,才有機會讓品牌車廠接受,短期內IC設計業者欲跨越楚河漢界搶攻更大的車用電子商機恐不易。

臺系IC設計業者指出,徵戰全球車用電子市場有不少隱憂,由於汽車業已是百年工業,品牌車廠與上遊零組件供應商有相當長時間的合作,不容易被撼動,加上車用關鍵零組件備料期需要5年、甚至長達10年以上,扮演IC設計業者主要晶圓來源的晶圓代工廠,恐難將製程技術維持這麼久的時間不更換。


更重要的隱憂是安全議題,品牌車廠將安全視為立身基礎,不是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或成本降低等考量可以取代的,全球IC設計業者短期內要在全球車用電子市場成功行銷,勢必得另尋他途。因此,所謂半自動或是輔助性的ADAS、半自動駕駛、車用娛樂系統、車聯網等晶片商機,成為全球IC設計業者看中的首要目標。

臺系晶片大廠直言,攸關安全議題的車用晶片市場商機,在品牌車廠考量安全至上政策下,短期內全球IC設計業者恐怕完全沒有機會,至於與安全性無直接關係的晶片解決方案,IC設計業者透過模組化的設計方式,解決晶片、韌體及軟體升級綜效,將比較會被品牌車廠所接受。

晶片業者坦言,從自動駕駛議題逐漸被品牌車廠轉化為半自動商機的走勢來看,品牌車廠對於與安全性有關的考量相當審慎。全球品牌車廠在晶片採購上,與安全性有關的晶片解決方案,仍將以長久合作的IDM大廠為主,至於安全性問題較不大的ADAS、車用娛樂系統、半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晶片解決方案,才會與IC設計業者商討相關的技術應用商機。

短期內全球IC設計業者恐無法越過安全性的鴻溝下,只能拚戰全球車用電子市場的新興應用商機,目前包括高通、NVIDIA、聯發科在推銷自家車用晶片解決方案時,除了晶片平臺、軟體及韌體統包的一貫性作業外,亦加入模組化的產品及應用設計,試圖獲得品牌車廠的青睞。

中新社報導,在位於福建「首富縣」晉江的晉華存儲器積體電路項目施工現場,工人正進行地下室土方開挖和樁基施工,一派忙碌景象。

這個一期總投資就達37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堪稱晉江目前所有重點在建項目中的「巨無霸」。該項目總經理助理鄭進福表示,目前項目建設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建成後將填補大陸主流存儲器領域的空白,成為大陸首家具有自主技術的DRAM存儲器研發製造企業。


被喻為「工業糧食」的積體電路,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然而,目前中國積體電路市場90%從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進口,已經超過原油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等積體電路產業基地,形成沿海積體電路產業帶。其中,今年落戶泉州晉江的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項目,不同於其他企業走技術授權的合作路徑,首創高科技領域的技術共享模式,更開啟兩岸高科技領域深度技術合作的先河。

在與晉江一水之隔的臺灣,晉華公司與臺南科技園區技術合作成立的聯合科研中心也步入正軌,為該項目兩年後的正式投產蓄智蓄力。鄭進福表示,該科研中心今年6月成立,已有140多名科研人員進行產品的技術研發,待項目落地投產後,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發將從臺灣轉回晉江。

晉華存儲器積體電路項目規畫用地594畝,主要建設月產6萬片12寸內存晶圓生產線,計畫於2018年第三季度投產。其中,一期達產後,產能規模為月產6萬片內存晶圓,年產值12億美元,四期全部完工後月產24萬片,年產值48億美元。項目可帶動設計、封裝、測試和智能終端等上下遊集聚發展,形成千億級的積體電路產業集群。

作為項目配套設施,晉華公園一期、二期綠化工程已完成收尾,正進行硬景提升建設。智造大道累計完成建安投資約4700萬元人民幣,項目周邊新塘中路、靈裡路、十五號路等三條道路,正著手進行專項規畫設計,完成後將進行施工設計。

千億「芯」產業緣何落地晉江?業界專家認為,全國縣域經濟第五名的晉江民間資本殷實,巨大的投資導向效應將帶動晉江民間資本,為積體電路全產業鏈布局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晉江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夠更好地與臺灣合作溝通,提升技術和管理。

以晉華項目為基礎,晉江正全力發展積體電路產業,努力成為全球重要的內存產業生產基地、積體電路全產業鏈生產基地,以及兩岸積體電路產業合作示範中心。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昨(14)日發布最新報告,預估明年半導體設備產值將達到4,340億美元,年增9.3%,並預估未來全球有62座新晶圓廠將投產,對全球半導體設備廠注入新活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在傾國家大基金扶植之力,預估2017年到2020年的四年間,將有26座新晶圓廠投產,成為全球新建晶圓廠最積極的地區,整個投資計畫佔全球新建晶圓廠高達42%,成為全球新建投資最大的地區。

反觀美國和臺灣,未來四年投入新建晶圓廠則在九到十座,不到中國大陸的一半,雖然也為本地半導體設備廠帶來可觀的商機,但可預見未來四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商都會加速在中國大陸卡位,分食龐大的採購商機。

SEMI預估,今年半導體設備金額可達3,970億美元,其中晶圓製造相關估達3,120億美元,年增8.2%;封裝相關估達290億美元,年增14.6%;測試設備估達390億美元,年增16%。

以區域別而言,臺灣與南韓仍是半導體設備產值最大的國家,但大陸積極發展半導體,今年產值快速衝上前三大。明年歐洲半導體設備產值成長率最高,達280億美元,年增51.7%;臺灣、韓國與大陸則維持前三大區域,不過臺灣產值估將反向下滑。

SEMI同時預期,未來四年全球將有62座晶圓廠陸續投產,其中涵蓋研發或試產廠。SEMI坦言,大陸新建晶圓廠,凸顯追趕全球半導體製造大國的企圖心旺盛。

Energous是一家專門研發超遠距離無線充電的初創公司。最近,Energous與蘋果長期晶片供應商 Dialog 宣布合作,Energous將為 Dialog 開發和營銷硬體。這意味著未來 iPhone 很有可能支持相似的超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Energous公司的WattUp超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很有可能應用在未來的 iPhone 上。

Energous CEO Steve Rizzone在接受 Fast Company 採訪時表示:「我們會將所有晶片運營業務交給 Dialog。所有的Energous技術都會在 Dialog 品牌下出售,所有訂單也會由 Dialog 負責。」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Dialog 將為Energous投資1000萬美元。對於Energous來說,這次合作可以讓公司獲得 Dialog 的銷售和分銷渠道。早在2015年3月,有消息稱Energous已經與頂級消費級電子設備公司達成了開發和授權協議。只是,當時並沒有公布公司的名稱。


蘋果一直追求超遠距離的無線充電,這次Energous與 Dialog 合作很有可能讓 iPhone 支持Energous的WattUp技術。蘋果已經是 Dialog 最大的客戶,並佔有 Dialog 營收的70%。雖然Energous還沒有推出任何產品,但WattUp平臺已經非常成熟,這種技術通過電路板上印刷的線路實現電力接收,整個過程都可以通過軟體控制。各種證據都顯示,將於明年發布的 iPhone 8 很有可能支持WattUp無線充電技術。下面是WattUp充電技術的演示視頻。

 

鴻海集團與三星集團戰火升溫。外電報導,在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指示下,由集團戰略投資的夏普對三星開第一槍,傳出自明年電視面板優先自用,並通知三星電子部門,明年起將停止供應LCD面板。

儘管鴻海一向不評論外電報導,但南韓《朝鮮日報》以標題直接點出,鴻海將不再為三星提供夏普電視面板。被市場解讀,隨著夏普電視經濟規模擴大,落實郭臺銘期許的「抗韓」大計,讓鴻海、三星兩大科技集團火藥味十足。


據了解,鴻海集團早已展開天虎、天鳳計畫,郭臺銘認為「面板是戰略物資」,因此在夏普定下明年出貨一千萬臺液晶電視,年增逾百分之六十的目標後,也優先協助夏普在全球積極衝刺電視品牌,使得鴻海與三星的競爭,已由過去的面板,拉高到品牌對決。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業界人士透露,日本夏普臨時宣布,明年起全面中止向三星電子供貨電視機的LCD面板。不願具名的韓國電子業高層人士說:「夏普上周通知三星電子的電視機事業部,從明年起將停止供應LCD面板。」

報導也提到,夏普每年向三星電子的電視機事業部門,提供約佔整體出貨一成、四百萬片至五百萬片電視機面板。夏普停止供貨三星電視面板,也等於自有品牌需求量顯著提升,採取優先自用的原則。

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昨天也表示,以夏普這樣的全球性品牌,六百萬臺液晶電視出貨量太少,因此郭董下令要求明年達到一千萬臺的目標,夏普電視明年除了大陸市場外,也將全面進軍北美與東南亞等地區,以達成郭臺銘對夏普品牌再生計畫的目標。

韓國電子業人士解讀,鴻海集團攜手日本夏普,正式進軍電視機製造市場,意味三星將面對臺灣資本、日本技術與中國大陸市場三方結合的強勁對手。

報導指出,突然接到夏普通知的三星,決議派出高層主管前往競爭對手LG Display,希望對方要求供應面板。據了解,LG Display正研究提供部分LCD面板給三星電子的方案。

處理器暨繪圖晶片大廠美商超微(AMD)14日發表Radeon Instinct加速運算卡,在伺服器運算中以全新硬體與開源軟體方案,加速機器人工智慧新時代,其設計大幅提升效能與效率,並更易於深度學習工作負載的執行。超微也宣布與英業達(2356)合作推出搭載Radeon Instinct加速運算卡伺服器,共同布局人工智慧新市場。

看好人工智慧龐大商機,超微發表Radeon Instinct加速推升機器智慧。全新Radeon Instinct加速器將為客戶提供強大且基於繪圖處理器(GPU)的解決方案,以執行深度學習推論與訓練工作。除了新推出的硬體方案,超微同時發表MIOpen,乃針對GPU加速器設計的免費開源函式庫,協助執行高效能機器智慧方案。另外還推出以AMD ROCm軟體為基礎的全新優化深度學習框架,為機器智慧工作負載的演進奠定基礎。


超微針對深度學習應用推出全新的Radeon Instinct系列繪圖卡,包括MI6、MI8、MI25等3款加速運算卡,其中,MI6加速運算卡搭載超微Polaris繪圖晶片及16GB顯示DRAM,MI8加速卡搭載超微Fiji Nano繪圖晶片及4GB超寬頻記憶體(HBM)。至於高階MI25加速卡則會搭載超微即將推出的全新Vega繪圖晶片,能加速深度學習模組的訓練時間。

超微與英業達、美超微(Super Micro)等伺服器業者合作推出搭載Radeon Instinct加速運算卡伺服器,其中與英業達的合作最深入,包括將合作推出搭載4組Radeon Instinct MI25加速運算卡的K888 G3伺服器,運算能力可達100個TeraFLOPS(每秒1兆次的浮點運算)。另一款採39U設計的英業達機架式伺服器更搭載了120張MI25加速卡,運算能力可達3個PetaFLOPS(每秒1000兆次的浮點運算,目前全球最快速的超級電腦大陸天河二號大約是55個PetaFLOPS)。

超微表示,平價的高容量儲存、大量的感應驅動資料,以及飛快增長的使用者產生的內容,在全球各地產生以Exabytes計的資料。近期在機器智慧演算法與高效能GPU獲得諸多進展,使處理與解讀資料的程度得到數個量級的提升,幾乎能即時產生資料洞察。Radeon Instinct為機器智慧打造開放軟體產業體系的藍圖,協助加速洞察推論與演算法訓練。

超微執行長蘇姿豐表示,Radeon Instinct設計旨在於MIOpen與ROCm內的高效能GPU加速器與免費開源軟體,大幅加快機器智慧的發展速度。結合高效能運算與繪圖功能以及跨世代產品藍圖,超微為業界唯一擁有GPU與x86處理器技術的公司,不僅能滿足資料中心種類廣泛的需求,還能協助推動機器智慧的多元發展。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摩爾芯聞MooreNews」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關於投稿】:歡迎半導體精英投稿,一經錄用將署名刊登,紅包重謝!來稿郵件請在標題標明「投稿」,並在稿件中註明姓名、電話、單位和職務。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MooreRen001或發郵件到 jyzhang@moore.ren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半導體高薪職位

相關焦點

  • 晉華被美國禁運,受傷的不止中國
    除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之外,其實回顧晉華、美光之間的糾紛,可以從中國打造自主存儲產業說起。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樣,在過去兩年,存儲產品的漲幅讓業界為之側目。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卻在這個領域幾無建樹;再加上中國本身對自主供應鏈打造的迫切,為此我們從前年開始,大力投入到自主存儲產業的建設中去,其中福建晉華就是中國DRAM產業的重要角色。
  • 逮捕福建晉華前總經理!
    據外媒報導,舊金山聯邦地方法院在審理美光訴臺聯電、福建晉華等竊取美光技術一案中,應美方檢察官要求,對福建晉華前總經理陳正坤及兩名從美光跳槽聯電的工程師何建廷和王永銘發出逮捕令。陳正坤臺聯電與福建晉華一直對此案進行無罪辯護。而這三位涉案人並未出現在當時的美國庭審中,因為他們正在臺灣接受調查,其中的兩位近期已被臺灣法院宣判入刑。
  • 福建晉華的技術開發方叫停 DRAM 計劃,美三大設備供應商全面撤出
    ,日前被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美國三大半導體設備商 Applied Materials 、 Lam Research 、 Axcelis 在禁令實施當天就立刻撤出福建晉華的 12 寸廠,而福建晉華的 DRAM 技術開發合作方臺灣聯電也在 10 月 31 日正式表態,決定停止該 DRAM 開發計劃。
  • 5.9~5.15電子行業新聞周報
    華虹無錫12寸廠取得了驚人的進展。貢獻銷售收入546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17.9%,較上季度增加了53.1%。目前,無錫12寸廠的月產能已超4萬片,晶圓廠已滿負荷運轉。鑑於市場需求強勁,我們預計未來仍將滿載運營。也正因如此,我們從去年開始加速推進無錫12寸廠擴產計劃,預計今年年底月產能可達6.5萬片,並有望在2022年年中超過8萬片。
  • 獨家:美光訴晉華案遭美國法院駁回;韓媒:美國向華為拋出殺手鐧;蘋果傳公布毫米波技術 鎖定5G版iPhone
    【獨家】美光訴晉華案遭美國法院駁回:文件有瑕疵,美光最晚可在2月8日修正;集微網消息,今(19)日,美光訴福建晉華案件有了最新的進展。根據美國法院的最新文件顯示,認定美光對福建晉華訴訟案的文件有瑕疵,駁回了美光對晉華的民事訴訟,但美光最晚可以在2019年2月8日前進行修正。
  • 榮耀單飛後首秀!供貨已無任何牽制
    新品發布會後,CEO趙明在接受採訪中表示,「供應鏈角度,榮耀官宣獨立後,幾乎所有的供應夥伴都恢復了供應。從供貨角度,已經沒有任何牽制,我們可以全力以赴地面向市場,很感謝AMD、英特爾、三星、美光、高通、微軟、聯發科等各個供應商的支持合作。」
  • 【CES】高通:射頻領域獲重大突破,超30家主流車廠採用高通車載技術;聯發科推智能電視晶片MT5598;三星5G車聯網解決方案
    高通驍龍平臺的筆記本主要解決了傳統筆記本的三個問題:一是實現隨時隨地的連接,採用行動網路和WiFi兩種連接方式;二是可以無需休眠、重啟、關機,打開屏幕既可用,第三是擺脫電源線,可以達到20個小時以上的長續航。在一個月前的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提出了始終連接的PC這一概念。
  • 京東方快跑,LG又搶到了1臺蒸鍍機
    LG計劃明年至少要Canon Tokki交付2臺蒸鍍機,能到明年底把柔性OLED的月投片量增加到月4.5萬片。 LG計劃在P10廠新建兩條第6代柔性OLED面板生產線,按常規的產能配置,一條產線會配至少3~4臺蒸鍍機,也就是說,LG下給Canon Tokki的蒸鍍機訂單數量,至少有6~8臺。
  • 晶圓代工再出新招:要求客戶保價保量2-3年;"核芯動力+雙輪驅動" 安謀科技駛入發展快車道;集微訪談:收購Arm恐胎死腹中
    市調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0年,索尼CIS的市場份額高達47.4%,穩居第一的位置;三星以19.6%的市佔排名第二,豪威以12.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從「第一梯隊」三家廠商的情況來看,三星對於「龍頭」索尼的追逐一貫是業界的關注點,三星也一直對外宣稱「在2030年之前超過索尼,躍居全球CIS市場龍頭位置」,該廠商近年來頻繁的擴產動作也昭示了其野心。
  • 【搶單】三星S9首採舜宇光學零件,搶單大立光;郭明錤:舜宇光搶大立光訂單是短期;蘋果看重MicroLED屏幕技術 自主化再進一程
    也因為有中國手機廠商及廣大市場的支持,舜宇光學得以強化技術與品質,加上既有的市場價格競爭優勢,向包括三星及蘋果等世界級的手機廠商供應產品。舜宇光學的雙攝模組據產業鏈透露,這一次三星從舜宇光學取得的光學鏡頭是用在S9的前置鏡頭上,過去三星的光學鏡頭都是由韓國的Kolen、Sekonix和三星電機提供。此前舜宇光學的產品只在中低端手機中可以見到。
  • 晉華案最新進展!
    近日,美光起訴福建晉華侵犯其DRAM商業機密一案又有了新進展。根據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最新公布的文件顯示,該法院再次駁回了美光方面的起訴,理由是「晉華的產品並沒有在美國銷售」,而且,即使晉華確實存在侵權問題,該法院也沒有管轄權。
  • 早報晚讀 雷軍黃章微博隔空論戰跑分 三星研發12核晶片
    小米宣布紅米Note 2首月銷量215萬臺。小米公司今日宣布,紅米Note 2自8月16日首銷以來,截止9月15日已售出215萬臺。小米公司CEO雷軍對此表示,這是小米有史以來供貨準備最充分的一次。其中12核心的Ananke晶片,將替代A53和32位A17CPU一部分,並且採用big.LITTLE架構。三星即將推出的Ananke SoC將內建12核心CPU,採用10nm工藝。這意味著,從理論上講,相比A53架構晶片,該晶片功耗應該更低,性能應該更高。同一消息來源也透露,ARM已經正在規劃Ananke晶片的繼任者,代號Aura,實際產品應該會在2017年問世。
  • 世界著名半導體晶片廠商排名及介紹
    NEC,營收額56.96億美元12. Qimonda,營收額55.49億美元13. Micron,營收額52.90億美元14. 英飛凌,營收額51.95億美元15. 索尼,營收額48.75億美元16. 高通,營收額44.66億美元17. 松下,營收額41.24億美元18.
  • 【60秒半導體新聞】博通或提高收購高通報價至1200億美元/蔡力行任聯發科CEO,傳臺積電成員加盟
    聯發科CFO暨發言人顧大為表示,若有重大人事案或子公司的變動,聯發科都會依法對外公布,目前各事業部主管並無變動,旗下子公司晨星也還受限於反壟斷相關限制。北京時間5日早間路透社稱,據知情人士稱,博通計劃將其對高通公司的收購報價提高至大約1200億美元,將於周一公布新的收購要約。
  • 【禁售】臺軍方:嚴禁大陸手機進入臺軍營區;彭博:訂單或流向中國大陸 臺積電面臨大挑戰;SK海力士在韓國利川增設封測產線
    另外,根據此前報導,臺灣當局上月27日要求聯發科停止向中興通訊出售晶片。該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有輿論認為,臺灣在「中美貿易戰」上向大陸「捅刀」。更有人痛斥臺當局「美帝狗腿子」,並發出質問諷刺民進黨「臺灣這麼配合,能獲得什麼好處嗎?百姓沒有,『詐騙黨』絕對有」。
  • 和艦終止科創板IPO!
    聯電錶示,中止和艦晶片上市申請對公司財務、業務並無重大影響,公司未來仍將通過目前已掛牌交易的臺灣交易所及紐交所資本市場上市平臺,以及其他多元國際金融籌資工具等,繼續公司永續經營策略。目前,和艦晶片在蘇州本部擁有1家8英寸晶圓製造廠,可控制的子公司廈門聯芯為1家12英寸晶圓製造廠,全資子公司山東聯暻主要從事IC設計服務業務。招股說明書顯示,聯電的全資孫公司聯華微芯持有廈門聯芯50.72%股權、廈門金圓持有廈門聯芯29.47%股權、和艦晶片持有廈門聯芯14.49%股權、福建電子創業投資持有廈門聯芯5.31%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