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退役,有航母的國家為何越來越少?

2021-12-09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2月16日,巴西宣布放棄原定將其唯一現役航母「聖保羅」號進行升級維修後使之服役到2039的計劃,將在3年內將其退役處理。

「聖保羅」號原為法國「福熙「號航母,1960年建成,曾參加多場地區戰爭,包括幹涉黎巴嫩內戰,轟炸南斯拉夫聯盟等。

巴西在2000年購買了這艘退役的航母,接替其原本的「米納斯·戈利亞斯」號,這是一艘曾在英國和澳大利亞海軍服役的「三手」老航母,是一艘二戰期間英國建造的「巨像」級航母,在皇家海軍時原名「復仇」號。

說起南美國家的航母,肯定會有不少讀者想起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號,該艦與巴西原本的「米納斯·戈利亞斯」號同屬「巨像」級,都是世界歷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航母之一。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在為其護航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被擊沉後撤回港口,並將其A-4Q艦載機部隊轉到陸上機場繼續作戰。

中國的不少報導認為擊沉「謝菲爾德」號的「超級軍旗」攻擊機是隸屬於「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其實並非如此,阿根廷原本計劃在1983年對「五月二十五日」號進行改裝,使之能夠使用「超級軍旗」,但實際上因為戰爭爆發的緣故,「超級軍旗」從未真正登上這艘航母。倒是隸屬於該艦的A-4Q「天鷹」攻擊機在馬島戰爭中成功擊沉英國「熱心」號護衛艦,成為二戰以來航母艦載機首次擊沉大中型敵艦的戰例。

1945年服役,歷經英國,荷蘭,最終落戶阿根廷的三手貨「五月二十五日」號。在馬島海戰第二天,因為航速過慢甲板風不夠,導致滿載的A-4Q天鷹無法起飛,失去了攻擊英國艦隊的良機。也就是這一天「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被英軍「徵服者」號潛艇擊沉

「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在1997年除役,其彈射器被出售給巴西,用於維修「米納斯·戈利亞斯」號——此前巴西航母因為彈射器老舊,一直只能使用S-2反潛機和反潛直升機。1999年巴西在「米納斯·戈利亞斯」號上安裝了「五月二十五日」號上拆下的,相對先進的彈射器後,再配合上從科威特購買的二手A-4攻擊機,巴西終於第一次擁有了一艘能夠起降噴氣式戰鬥機的航母。

2000年,「五月二十五日」號出售拆解,當時巴西一度想把已經被「聖保羅」號替代的「米納斯·戈利亞斯」號出售給阿根廷,但阿根廷無力購買。同年,「米納斯·戈利亞斯」號被從法國購買的「福熙」號取代,結束了其漫長的生涯。

平心而論,「福熙」號(「聖保羅」號)航母算是一艘相當不錯的航母,排水量32800噸,有兩條美制BS-5型蒸汽彈射器,阻攔著艦系統,可以攜帶40架飛機。與「巨像」這樣的二戰輕型航母相比,自然是先進得不知哪裡去了。

滿載排水量只有18300噸的米納斯·戈利亞斯號儘管經過現代化改裝,但是載機數量和艦載機重量都有相當大的限制,而且畢竟是服役55年的老艦了

在2000年,從科威特購買的A-4KU戰鬥機到貨,並登上「聖保羅」號甲板成為南美唯一具備完整作戰能力的航母,之後S-2T反潛機成功上艦,開始執行訓練任務。巴西海軍在這一年裡進行了500架次艦上彈射作業,表現出了較高的可用性。

但好景不長,2004年5月17日,「聖保羅」號引擎室蒸汽管網發生爆炸,立刻炸死1人,並燒傷10人。巴西海軍決定對該艦進行大修和現代化改裝。2005年-2010年間,該艦安裝部分新興電子設備,並維修更換艦上動力系統的許多老舊部件。到2010年8月,巴西宣布該艦重新具備完整作戰能力。

此外,巴西還對艦上的A-4攻擊機進行改裝,安裝了以色列埃爾塔2032火控雷達,使之可以發射以色列「德比」中距空空飛彈和「怪蛇4」格鬥飛彈。

此外,巴西還將3架S-2T反潛機改裝為空中預警機,2架改裝為加油機,以提艦載航空聯隊的總體作戰能力。

艦上原本攜帶的SH-3「海王」反潛機也被從美國購買的6架S-70B「海鷹」反潛直升機取代。

改裝後的「聖保羅」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作戰能力,在南美地區首屈一指。

中國參與改裝「聖保羅」號的相關傳聞,也就是在這一輪改裝期間傳出的。

「聖保羅」號原計劃在2013年底前重新服役,但沒想到,2012年該艦再次發生大火,不得不繼續修理;更不幸的是,2016年該艦又發生一次大火。此後巴西海軍一度表示將對該艦進行全面修理,並更換全新的動力系統,以徹底排除隱患。然而不久傳出消息,該艦的彈射器可能也已經受損,沒有修復價值。終於,巴西海軍在2017年2月14日宣布「聖保羅」號改裝維修計劃全部取消,將在三年內出售拆解。至此,「聖保羅」號這艘1960年下水,為法蘭西東徵西討,也曾為巴西帶來短暫榮耀(2000-2003年間——帥不過3年)的老艦終於走完了漫長的生涯。

1992年,筆者10歲,在電視裡首次看到馮小寧導演的電視劇《北洋水師》,印象最深刻的是該片片尾,渾厚的男中音說了這麼一段臺詞:這是大海,這是一萬八千公裡的海岸線,這是佔地球總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歷史走過了整整100年後,在這片海洋上……

然後打出字幕,各國海軍的潛艇、驅逐艦、巡洋艦、航空母艦數量。

筆者印象特別深刻,這其中美國海軍擁有航母15艘,蘇聯7艘,英國3艘,法國3艘,義大利2艘,西班牙1艘,巴西1艘,印度2艘……而中國則是0艘。

在2014年同一位導演的「復刻」自己當年電視劇的電影《甲午大海戰》出來之前,筆者曾想,如果按照現代的考證,重新拍攝一個靠譜的北洋艦隊影視作品,結尾應該還是要出現這個「整整120年後,在這片海洋上……」的字幕,相信中國海軍今天的實力已經足以告慰前輩。

說句題外話,讓筆者失望的是,《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的思想意識很多時候是落後於現實的……在中國已經成為「近代世界歷史上從『陸權國家』轉型為『陸海兩棲霸權』國家的唯一先例」(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埃裡克森近期文章中的說法,此君2008年就預言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將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的今天,過度販賣「危機意識」,實在是有點「賣萌」的意思在裡面了。

不過我們還是讓時光稍微回流一下,世紀之交前,世界各國海軍出現了一股「航母熱」,這確實是事實。

1982年馬島戰爭,英國因為已經讓唯一的彈射起飛\阻攔降落的正規航母「皇家方舟」號退役,唯一能夠用來參戰的就只剩下「無敵」號和「競技神」號兩艘輕型航母,這其中「無敵」號本來是作為直升機母艦設計的,不具備很強作戰能力,艦上搭載的「鷂」式艦載機在當時也因為飛行速度慢等因素被認為無法和岸基戰鬥機匹敵。但實戰的結果,英國海軍成功將「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逼回港口,又用「鷂」式飛機擊落多架阿根廷飛機(雖然幾乎沒能阻止阿根廷人對艦隊的空襲),還成功為登陸作戰提供了火力支援,可以說是出盡風頭。

「競技神」號航母也因馬島海戰的表現最終被印度看上,成了印度海軍「維拉特」號航母。2016年退役

此後各國開始重視垂直\短距起降航母概念,就連美國海軍也開始考慮研製「制海艦」——攜帶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輕型/中型航母。英國甚至一度還提出研製「天鉤」航母這樣的連飛行甲板都取消掉的航母方案。

到90年代末,擁有輕型航母的國家擴大到:英國、印度、泰國、西班牙、義大利,如果把並非專業航母的具有貫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也算上,那還要加上日本和韓國。巴西和阿根廷的航母雖然有彈射器和阻攔索,但噸位較小,依然算是輕型航母。

那麼到2000年左右的時候,世界上就總共有11個國家擁有航母了(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號在1997年退役拆毀,就不算了),其中除了美、俄、法外,所擁有的都是輕型航母。

而在所有這些輕型航母中,除了巴西的「米納斯·戈利亞斯」號使用舊式A-4「天鷹」攻擊機外,無一例外選擇了英國「鷂」式(或者美國引進「鷂」式技術研製的AV-8)飛機作為艦載機,或者具備使用「鷂」式的潛在能力——這裡說的是日本和韓國的平甲板攻擊艦或直升機母艦。

然而時至今日,這個曾經長達12個國家的航母擁有國名單卻迅速「縮水」,原因也很簡單——「鷂」式過時,而後續的F-35B戰鬥機過於昂貴且為美國親密盟友專用……

航母作為海上的浮動機場,其戰鬥力的根源在於艦載機,而「鷂」式作為上述這些航母唯一可用的艦載機,自然也就導致這些航母的命運與「鷂」式息息相關了。

要說為什麼鷂式過時,還得從馬島這場讓「鷂」式大出風頭的戰爭說起。

在那場戰爭中,英國遠徵軍沒有陸基飛機的空中支援,除了一次大費周章的「火神」轟炸機突襲之外,所有的空中作戰完全要靠「鷂」式來進行。

我們的傳統印象中,阿根廷軍隊的空軍是相當有實力的,他們擁有數十架「超軍旗」攻擊機、「幻影3」戰鬥機、A-4「天鷹」攻擊機等。但實際上,作為第三世界國家,阿根廷空軍作戰能力卻並不足以應對英國的特混艦隊,即使特混艦隊沒有艦載機。

與傳統的說法和想像不同,阿根廷空軍在馬島作戰中,最畏懼的不是「鷂」式艦載機的攔截——由於飛行速度慢,鷂式其實從未成功攔截到過阿軍的超音速飛機——而是英國艦艇上搭載的「海標槍」防空飛彈,雖然這種飛彈並不先進,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阿根廷空軍幾乎沒有電子對抗能力,甚至連飛彈靠近告警器或者雷達告警接收機都欠奉,因此在實戰中有多架飛機被擊落。同時,阿空軍飛行員似乎對於其本國海軍同樣有裝備的「海標槍」飛彈的忌憚有點過分,以至於有多次阿軍飛機為了躲避想像中的「海標槍」飛彈攻擊(事實上海標槍飛彈並不能攻擊低空目標,用不著飛得那麼低)拼命超低空飛行而墜海的事情。

當時的「海標槍」飛彈預熱時間長,攔截低空目標困難,阿軍飛行員的超低空突襲雖然勇氣可嘉,但是也是過度高估了敵人的能力

換句話來說,阿空軍是在用起碼落後英國20年的武器裝備為主來進行戰爭,其實就算沒有「海鷂」,力量薄弱的阿軍也很難說就能把英國遠徵艦隊如何。

然而,英國水面艦艇防空作戰的成功戰例卻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在這件事上,世界媒體有點「光見賊挨揍,沒見賊吃肉」的感覺,因為「謝菲爾德」、「羚羊」、「熱心」號等多艘驅護艦被擊沉,導致人們印象中英國水面艦艇防空好像是很無力,難以對抗阿根廷的攻擊,全靠「鷂」式來力挽狂瀾了。

而馬島海戰中實際上「海鷂」戰鬥機幾乎不能在阿根廷空軍展開攻擊之前進行攔截,由於機載「藍狐」雷達性能不理想,海鷂主要還是靠艦載雷達指示目標,外層截擊能力上的缺陷導致英軍不得不將「謝菲爾德」等艦外派作為雷達哨戒艦,被攻擊的危險大大增加,這也是英軍艦艇損失慘重的原因之一

不論現實和傳說有多大的差別,但歷史上的結果就是:整個90年代,全世界中等以上國家海軍突然發現,自己可以擁有航母了。

而結果,隨著「鷂」式的過時,這些國家陸續失去航母作戰能力,或者重新評估後認為這樣的航母沒有意義,隨後用更廉價的艦艇替代其作用。

目前,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從2000年前後的11個,減少到了6個(沒有可用艦載機的航母和「準航母」都不算)。這少掉的5個,都是依賴「鷂」式戰鬥機的國家。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考慮過獲得輕型航母的問題。比如網上最近出現的某工程航母模型,就是當時我國對航母的考慮之一。

基本上,這艘航母就和巴西、阿根廷的航母差不多。某種程度上來說,巴西的「福熙」號改造,如果真如傳聞所說有中國方面的部分參與,那就真是有點圓我國當年夢的意思。畢竟當初「福熙」也確實是我國考慮的可以考慮購買的二手航母之一,而A-4KU艦載機,其實和中國當時考慮在航母上使用的艦載機處於相似檔次。

然而,看看「聖保羅」、「五月二十五日」號等幾艘航母的命運就可以發現,在航母這件事上,省錢的結果,只能是花了大錢又得不到像樣的戰鬥力。

同樣的,如果參加馬島海戰的不是無敵級輕型航母和海鷂,而是鷹級皇家方舟號艦隊航母和鬼怪戰鬥機,恐怕英國海軍也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鬼怪戰鬥機的攔截能力足以保證英國遠徵艦隊的空中安全。可惜的是,為了節省軍費,這艘航母在1978年被工黨政府送進了拆船廠。即使是英國民眾發起永久保存「皇家方舟」的運動也沒有保存下來它。後果就是4年後英國在馬島海戰中損失艦艇的代價遠遠多於拆除「皇家方舟」省下的軍費。也從側面表明了輕型航母和輕型艦載機在實戰中的不靠譜。航母還是求大求重才是王道

所以,和前面提到,目前航母擁有國從11個減少到5個的趨勢相反,世界上擁有排水量較大的「正規」航母的國家,從當年的3個(美國、蘇聯、法國)增加到了6個(美、俄、中、英、法、印),這也充分說明了大型航母,乃至超級航母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

至於F-35B會不會讓輕型航母再迎來一波「發展高峰」呢?日、韓這樣的國家會不會去發展類似「伊莉莎白女王」級那樣的航母呢?或許吧,但考慮到F-35B的價格,筆者只能說,進入21世紀以後,窮國就真的——別老惦記航母了,甭管是什麼航母。

微博@觀察者網每月有不可描述活動,老司機請提高警惕⚠️

轉載規範請後臺回覆:轉載

合作/廣告/投放/溝通

pr@guancha.cn

QQ 2920915625

微信上看不到的,觀察者網App上都有!

如何獲得?

相關焦點

  • 【3月20軍情播報】為何能研製高技術武器的國家越來越少?俄日歐都快不行了
    而很多國家引進該教練機卻將其作為多用途戰機。雖然獵鷹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我國已經將獵鷹應用於脈動生產線,生產效率也大大提高,所以面對的不是生產和銷售問題,而是未來發展問題。2017年3月《解放軍報》透露,東部戰區航空兵強-5即將面臨著單位撤銷、裝備退役、官兵分流的情況,這表明服役了49年的強-5老機即將退役了。隨著強-5強擊機的退役,戰場火力支援機的空缺問題就出現了,中國空軍將會缺少一個戰機。
  • 中國女兵都去哪兒,為何遲遲不見退役?原來國家「早有安排」
    ,原來國家早有安排,與一般義務士兵不同,中國女兵都去哪兒,為何遲遲不見退役,作為軍隊中為數不多的高素質人才,她們還會被安排做什麼。圖為中國女兵女兵作為罕見的一線作戰人員,數量相較於男性士兵稀少,不僅與社會人口結構有關,更與女兵的招募機制有關,因為女性的體能素質與按壓能力相較於男性會有比較大的差距,所以在體能上能夠滿足入伍門檻的女性士兵數量更少
  • 裝備LCAC這種特殊艦艇的國家,為何比裝備航母的國家還少?
    目前的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國家已經接近10個,而目前裝備4萬噸以上航母的國家,除了5常外還有三哥,因此是6個。
  • 全球13個航母國家排行,美國幾艘?中國排第幾
    目前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已經達到13個國家。一共有22艘航母在役,建造航母的國家有6個,擁有潛在相應技術但未建造或未建造過航母的國家則有很多。1、美國:12艘10艘為重型核動力航母,為尼米茲級。4、英國 :2艘輕型常規動力航母為無敵級 「皇家方舟」號, 「卓越號」由於昔日大英帝國的日益衰落,英國目前只擁有2艘輕型航母,無敵級的首艦「無敵」號也因為伊拉克戰爭軍費吃緊的原因在2005年退役,該級艦是世界上首次採用滑躍式起降甲板的航母,該級艦能搭載18架鷂式戰鬥機。
  • 轉業名額越來越少,敢問路在何方?
    12章經已經解讀了一個月了,聽到一個說法,就是轉業名額越來越少了,去年是3.9萬,已經恢復到軍改前2015年的水平。雖然轉業在未來仍是軍官退役安置的兜底選擇,但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名額少了。所以,不是今後轉業條件越來越高了,也不是那4類軍官可以優先選擇轉業,而是今後轉業名額真的變少了,具體少多少,目前不得而知,但已經有消息顯示,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減少一半左右。
  • 核武器有多可怕?擁核的國家為何越來越少,世界和平還是「核平」
    有,那就是核武器。從舊石器時代到今天,人類的科技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發展,聰明的大腦,讓我們研製出了無數的武器,甚至這些武器,強大到可以摧毀整個星球的生態環境,關鍵就在於,頃刻之間它就能夠將一座繁華的城市夷為平地,這就是核武器的威力。
  • 中國耗費巨資從澳洲買一艘廢船,遭西方國家嘲諷,最後美國卻傻眼
    而當今的世界,國際關係也同樣需要有實力才具有話語權。如今我國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話語權也越來越大,航母也已擁有兩艘了,但是誰又知道我們當年我們當年為了這些付出了多少呢?在1984年的時候,當中國與澳大利亞達成一項「不平等貿易」,準備將他們退役航空母艦賣給中國時,西方國家少之又少的沒有反對,反而表現出對此頗為滿意,似乎樂意看見中國吃虧,美國更是稱中國在這堆「廢金屬」上花3000萬美元是瘋了。
  • 全球戰力最強的是哪3個國家?美退役上將給出答案,其餘不值一提
    如果說現如今軍事實力最強的是哪3個國家?很多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對此美退役上將給出答案,目前已經應驗。
  • 我國每年服役女兵多達10萬,為何卻很少退役?原來她們最後去這了
    我國每年服役女兵多達10萬,為何卻很少退役?
  • 印度稱1艘航母就夠,外媒稱中國將造6艘,美勸中國別造航母浪費錢
    同時服役三艘航母是印度海軍很期盼的理想狀況,兩艘處於運行狀態,一艘則進行周期性維修保養。但進入2018年沒多久,印度國防部長卻表示,雖然航母數量要比印度海軍司令所稱必要數量少兩艘,但「在親眼目睹西方艦隊的英勇後,我對印度海軍保衛國家、抗擊任何形式威脅的能力深信不疑。」
  • 二戰美國航母一造上百,中國至今只有兩艘 為何現代航母要造這麼久?
    為何現代航母建造時間如此之長?這主要是因為如今軍事技術的發展,使得航母和艦載機越發複雜化,想要擁有一艘正經的艦隊航母絕非一般國家能夠辦到。就拿航母本身來說,由於二戰後艦載機逐漸由螺旋槳動力升級為噴氣動力,並且對於艦載機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導致戰鬥機本身越來越大,反過來也要求航母愈加大型化,複雜化。
  • 巴西大概是目前世界上國家規模和軍事實力最不成比例的國家
    這條新聞看似是沒啥特殊的,因為巴西早在幾年前就有購買JAS-39的意向,目前落實計劃也算比較順利,因此在媒體上慘遭「無視」也算有情可原。但對巴西軍事實力有所了解者都能明白,36架戰鬥機(另有72架意向訂單)對於巴西空軍是個什麼概念——這批戰機全部交付後,巴西空軍的戰鬥機機隊將按照接近1:1的比例全部更新一遍。啥,36架JAS-39就能全部替換巴西空軍的現役戰鬥機?聽起來是不是夠毀三觀的?
  • 14艘退役核潛艇,在船廠擱置時間長達5年,現在或將出售給中國?
    就這樣,強大的核潛艇得到各國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核潛艇被研發出來,有資料顯示,半個世紀內,英美法等國共研製了500多艘核潛艇,可一旦退役時間到了,如何處理又成為了大家最頭疼的問題。01.英國面臨核潛艇退役問題有消息顯示,英國如今正面臨著核潛艇退役問題,20艘中就有9艘至今未拆除核反應堆,要知道,若是不能及時將這些拆除,極有可能發生洩漏問題,屆時產生的裂變物質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巨大危害。
  • 「杜魯門」號航母提前25年退役,單純是為了省錢?
    也就是說,航母編隊才是美國幹涉他國的威懾力量。然而,面對世界主要國家逐步加入大國航母俱樂部競爭的時間節點,卻傳出美海軍決定讓「杜魯門」號航母提前25年退役的消息,立即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3月27日報導稱,美國海軍決定讓「哈裡·杜魯門」號航母提前25年退役,並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未來的投資,成為26日下午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爭論的焦點,一些美國眾議員對美海軍以一艘適航軍艦為代價大幅削減開支的做法感到不解。報導說,如果在2024財年的下一次大修之前讓「杜魯門」號退役,那麼美海軍將在未來5年節省34億美元,屆時美海軍的航母數量將減至10艘。
  • 只貴7%,歐洲國家為何不造八萬噸級航母?船塢與碼頭太貴造不起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經過大量的評估之後得出了一艘滿載排水量將8.1萬噸的超級航母只比一艘滿載排水量才六萬噸的「便宜貨」貴了7%的結論所以錢沒少花多少戰鬥力大幅縮減血虧。然而只貴了7%的話為何歐洲國家不造十萬噸級的航母?六萬噸級的航母只能帶三十架左右的艦載機戰鬥機,而八萬噸級航母能夠攜帶五十架左右的艦載戰鬥機!
  • 獨家 撩開中國國產航母神秘面紗 顏值驚現
    鳳凰衛視記者深入大連拍攝航母。有白天,有夜景,有duang duang的特效,關鍵還會動!這應該也是華語媒體第一次拍攝正在建設的國產航母的影片。 4月23日21:40《皇牌大放送》看足版兩岸三地的退役將領和軍事專家還坐到了一起,從各自的角度解讀中國百年的航母夢,剖析中國現役航母戰力。看得是一會兒熱血一會兒辛酸啊!❖中國國產航母:戰鬥力強在哪兒?大連新修的國產航母,基本認為是遼寧號的改進型,戰鬥力相接近,但很可能對遼寧號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改進。
  • 國家再次召回退伍軍人,接到召回令老兵無一缺席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實行的是義務兵制度,為保證解放軍的戰鬥實力,每年都會招收大量的新兵,同時也有相應的老兵退伍和退役,這樣有利於部隊煥發勃勃生機,
  • 為什麼俄羅斯人口越來越少?有一歷史習慣普京也改不了
    undefined不論農業社會還是工業社會,一個國家要想強大,領土和人口都是必不可少的硬體條件,然而如今遍觀世界,國家間土地與人口的比例卻有著霄壤之別
  • 中國才用了3年的船形帽,為何在1958年緊急退役?
    在戰爭時期,我們軍隊的軍帽都比較簡單。船形帽在東亞地區行不通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佩戴方式的問題。我們戴帽子都講究方方正正,在中國古代,為了戴正帽子,還專門出現了帽正。但船形帽必須歪戴著,看著很不自然,很不符合我們的審美。第二就是實際作用,船形帽無法固定在頭上,一旦起風,船形帽就會被吹走。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區的部隊,就更是不喜歡船形帽了。
  • 美國否決讓「杜魯門」號航母退役的決定,反覆折騰是鬧哪樣?
    首先,主張讓一艘「尼米茲」級航母提前退役的目的是省錢,無論是把資金用在「福特」級還是用在別處暫且不提。假如這種觀點有其合理性,那麼選擇「杜魯門」號可能是最現實的,因為讓「斯坦尼斯」號(CVN-74)提前退役太急,它明年就會開始「壽命中期換料大修」;這個時候突然停掉「斯坦尼斯」號,會完全打亂美國海軍的部署計劃和值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