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時頓頓有肉吃,肉是從哪來的其實大家都明白,就是沒人敢說

2021-03-05 今日談論戰國

.                                                                                     

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傷害,往往受傷害最多的就是可憐的老百姓們,現在中國人的先輩大多都受到過戰爭帶來的影響,往前數幾十年就是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在中國橫行霸道,不知迫害了多少人的家庭,傷害了多少無辜者的生命。

從清朝被推翻到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中間歷經了二十多個年頭,在那段時期裡中國異常混亂,也異常的貧窮,後來抗戰爆發,中國百姓更是食不果腹,光飢餓導致的人口減少就非常之多,中國有些軍人也是以草根樹皮度日,而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的軍隊在侵華期間居然頓頓有肉吃,有酒喝你,有煙抽,大家腦中可能會冒出一個巨大的問號,這肉到底是從哪來的呢?

食物在戰爭中的作用有多麼重要,想必就不用多說了,打仗向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是那時候我們中國貧窮,大多時候糧草先行真的做不到,有時候甚至是邊打仗,邊種莊稼,這樣才能保證士兵們有一口熱湯喝。可日本一個小小的國家與中國還隔著一片海,而且他們不僅在中國發動戰爭,同時在其他國家也有軍事侵略行為,他們怎麼就能做到後勤補給充足呢?還能讓士兵頓頓有肉吃。

其實中國人對日本的侵略行徑都心知肚明,他們不斷的傷害中國人,甚至做出人神共憤的南京大屠殺,都是為了在以後的軍事行動中更加方便,就像古代屠城一樣,他們打擊一切中國的對抗力量,毀滅有生力量。1938年日本頒布一項準則,為了確保取得戰爭順利,必須要保證士兵夥食好,不僅要有菜有肉,還要配上水果,如果後勤補給未能跟上,那就「搶」,於是他們實行了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

按規定,在日偽政府統治的範圍內不允許搶,他們就將自己所謂的軍票和當地百姓換糧食,糧食當時多金貴啊,老百姓不同意,他們就打罵威脅,就硬搶,老百姓們敢怒不敢言,那時候的日本兵,是老百姓們得罪不起的,百姓們的生活本就足夠的艱難困苦,他們在夾縫中求生存,可是依然逃不掉被打殺的命運,每天都要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所以他們從心底痛恨日本人。

在一些農村地區,為了可憐的孩子們,農民們好不容易攢下了一些口糧,家裡偶爾還會養的有那麼一隻雞兩隻鴨的,但是這些都逃不過日軍的眼睛,他們見糧就搶,見人就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的肉哪裡來的?他們吃的肉都是我國老百姓身上的肉,他們喝的水,都是我國百姓的血,日軍的殘忍行徑,是難以用影視劇能夠體現出來的,那些抗日神劇,我們還是不要信以為真的好。

日軍沒有什麼信仰,他們信奉的只有戰爭和暴力,還有他們的天皇。所以請我們新一代的中華兒女請永遠銘記那些血與淚的教訓,奮發圖強,為世界創造一片和平的環境,願世界不再有戰爭。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感謝你的支持與轉發分享

可以先 點讚 後寫 評論 

                                   喜歡,別忘了點個哦 

相關焦點

  • 日本二二六事件:三名海軍大將被陸軍刺殺,海軍之後的行動更狠
    這些軍官大多來自貧苦人家,認為政府高層與財閥勾結,通過剝削民眾來攫取財富。深受法西斯影響的少壯派軍官們決定通過刺殺政府親英美派和與財閥有牽連的官員來改變社會現狀,認為只有殺死舊勢力日本才能重獲新生,模仿「明治維新」發動「昭和維新」。26日凌晨4點,政變開始。政變的士兵先佔領警視廳,控制東京五大報紙的報社,要求報紙刊登他們的《崛起宣言書》。
  • 日本的侵華戰爭史,就是一部經濟危機史
    那一年美國人開著黑船把日本大門轟開,逼迫日本籤訂了通商和口岸開放的條約。當時為啥美國人突然就去搞日本了呢?因為想找個港口做補給停泊。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拿著從德國進口的大炮對著海上軍艦狂轟濫炸。本來目標是英國人,但沒成想英國人沒打中,反而把邊上看熱鬧的美國軍艦打了。美國人在旁邊吃瓜正看得熱鬧,沒想到突然飛來橫禍,艦長都被炸死了。
  • 南投玩樂提案:散步莫那魯道紀念公園 必吃全臺最高海拔肉圓!
    小虎食夢網 提供莫那魯道的故事、事跡大家也都在電影中看到、知道許多,小虎就不在這賣弄這些「常識」。看了一下這個紀念公園其實很早前就有了,而且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整修,並不是因為電影紅了才如此,但我猜想電影之後來這憑弔「莫那魯道」的臺灣人應該會多很多吧。
  • 一百年前的肉能吃? 大量「殭屍肉」走私入境被阻, 戰備肉到底是啥
    都不是,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要和食物比起來那都是要低下三分頭的。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中決定勝負的不僅是前線的戰鬥,後勤保障同樣重要乃至更甚。縱觀歷史,無數軍隊最終都因後勤原因止步甚至戰敗,最終改變了歷史。所以說,食物不光能填飽肚子,更是能左右歷史的存在!!!
  • 二戰時期,日軍的刺刀在中國佔盡優勢,為何在美蘇面前卻不敢亮劍?
    日軍推廣刺刀作戰和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有關係,同時也與日本自然資源匱乏,戰場上必須節約子彈大有關係。歷史上的中國人,除了富戶之外,一般老百姓通常一年只能吃幾次的肉,少則兩三回,多則五六回,一般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吃肉的,為什麼?不是不愛吃肉,而是肉太貴,其實也不是肉太貴,而是人太窮。沒肉吃,有時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和體能去拼刺刀?而且當時在抗戰時期的兵源有很多是臨時徵召的,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瘦骨嶙峋,一副副營養不良的樣子,還沒系統訓練就被拉上戰場了。
  • 美軍夥食有多好?肉罐頭吃到吐,邊打仗邊吃冰激凌
    美軍在打仗的時候,都強調在物質上的絕對充裕,尤其是在夥食上。現如今,美軍中的肥胖率已經高達30%,原因沒有別的,就是他們吃得太好了。就算是在二戰期間,美軍的夥食也讓全世界,包括敵人十分羨慕。當蘇聯士兵還在大嚼黑麵包的時候,美國大兵已經吃上了肉罐頭。這種午餐肉罐頭在二戰期間生產了好幾億個,在前線的美軍幾乎天天都能吃到。
  • 用肉?用指甲?
    而現在古典吉他則流行指甲和肉兼備的演奏方法。我在自學鋼弦吉他的過程中,為了得到滿意的右手音色,曾嘗試過ima三指留很長的指甲,也嘗試過把指甲全剪掉,純粹用肉彈,結果都不是很理想。最後,我還是選擇了以肉觸弦,以甲撥弦的方式來演奏。
  • 二戰期間, 美軍為何把美味午餐肉罐頭做得很難吃? 後勤部: 真高明
    如果人多不夠吃沒關係,剩下的湯拿來拌飯又可以餵好多人,後果就是當地人的食譜裡把這當做了傳統繼承下來,他們從此把這個玩意起名部隊火鍋。然而,在韓國軍人眼裡邊兒的美味午餐肉,事實上是被美軍後勤部門調整佐料比例之後的。為了延長保質期,罐頭中的含鹽量增加了一倍,豬肉和火腿腸的數量也大大減少。在這種午餐肉罐頭的大量供應的情況下,無數美國士兵對此極端地厭惡。
  • 一直沒有離開便利店的午餐肉
    就是這罐最常見、熟悉的午餐肉,當半島君倒帶重播,了解它的過去時,卻發現了它不為人知的一面:二戰、韓戰...午餐肉隨著美國,頻繁參與在戰爭之中;到了戰爭結束,它又滲透進參戰國家的飲食文化裡,直到現在。
  • 午餐肉帝國的故事:汝之靈肉,吾之毒藥
    上海梅林午餐肉是捷克專家研發的口味?如今在中國一提到午餐肉,大家想到的往往是裝在鐵皮罐頭裡的粉紅色塊狀肉糜,也許還會聯想到方便麵、涮火鍋之類。但是這個詞其實來源於英文的「luncheon meats」,原本是指作為冷盤使用的各種肉類熟食。
  • 要麼認慫享受吃肉,要麼強硬變成肉泥
    沒錯,就是四年來馳名宇宙、震撼天庭、擅挽狂瀾、妙手回春的老中醫——川普大神。人所共知,阿拉伯和以色列水火不容,尤其是自認為「以實馬利」後人的阿拉伯人,更是一度欲抹平以色列而後快。自以色列復國第二天開始,雙方爭戰不斷,阿拉伯人發起的旨在抹平以色列的中東戰爭5次之多,以色列只要失敗一次,就會墜入萬劫不復之境。
  • 肉罐頭為什麼叫「午餐肉」?
    肉罐頭為什麼叫「午餐肉」?1937年,一個美國人,用香料和火腿做成了一種罐頭食物,起名叫Spam。
  • 美軍吃到吐、盟國吃不夠:探秘幫美國打贏二戰的斯帕姆午餐肉
    斯帕姆因為其硝酸鈉呈肉製品的粉紅色,讓人非常有食慾。不得不說荷美爾選對了時間,大蕭條時間人們買不起鮮肉。由於午餐肉較牛肉和豬肉便宜,又屬於熟食,打開即可以直接食用,幫助當年大多數的紐約窮人渡過了難關。到1944年,所有荷美爾罐頭產品中有90%用於軍事力量或軍事援助計劃。在1945年4月之後,超過1億磅的斯帕姆午餐肉被運往國外。當然非常奇怪的是,如此受同盟國士兵喜歡的斯帕姆,美國大兵們卻異常討厭,甚至將其稱之為下水肉(Spare Parts Animal Meat)和「靈肉」(Mystery Meat)這是為什麼?對於斯帕姆,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多了!
  • 從長槍大炮到被集體賣到黑煤窯,日本兵:鬼知道這些年我經歷了什麼
    日本國內有450萬人失業糧食都不夠吃通貨膨脹厲害每人每天食物有配額只配給400克糧食很多日本人都是在侵略中國之後才第一次吃到大魚大肉打個比方就是日本人侵略我們之前是個有渾身的肌肉但卻餓著肚子的人然而,現實遠沒有他們想的那麼好前面我們也說了日本人之所以要發動侵華戰爭就是因為國內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問題打個比方就是剛開始侵略中國的日本人就是一個快要餓死的人在到處找肉吃
  • 東洋威脅論無意義,日本最大敵人其實是美國
    其實,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到底是誰在威脅日本?其實很多人壓根就沒搞清楚,日本最大的敵人,當然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從一開始就是如此。國家名字的全稱很講究,我們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都屬於共和國。有國王的國家,比如英國,叫「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泰國叫「泰王國」。
  • 二戰各國罐頭裡有啥?美國罐頭被稱為「靈肉」,寧願餓著也不吃
    1804年,法國人尼古拉·阿佩爾經過苦心研究,終於創造了能長期保存食物的方法。先把食物放進廣口瓶內,置於熱水中煮沸,加熱一小時,然後再用木塞塞緊,最後用蠟封口。這便是最早罐頭的由來。隨著時間的發展,歐洲製作罐頭的技術突飛猛進,罐頭也作為軍事物資廣泛應用於各大戰場。
  • 二戰中的英國士兵都吃什麼?鹹牛肉最難吃,午餐肉是好東西
    畢竟英國人的飯菜著實是口碑太差,什麼"仰望星空派"、"羊血布丁"這都是有名的黑暗料理了,至於炸魚薯條雖然也不好吃,但卻只能算毛毛雨。可既然英國的菜品如此難吃,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軍士兵都吃些什麼呢?如果從紙面上看的話,英軍士兵的夥食還是可以的,味道上或許不可恭維,但起碼管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直到紅軍繳獲了日本罐頭,才知道裡面究竟是什麼肉,難怪一臉嫌棄
    二戰時期,日軍的夥食還是不錯的,比三餐都難保證的八路軍要正規的多,尤其是抗戰前期,日軍的夥食如同他們在戰場的攻勢,紅紅火火,高級指揮官更是能吃香喝辣。日軍的夥食標準為精米640g,精麥200g,罐頭肉150g,醬油、食鹽等調味品少許,如果有新鮮蔬菜的話就有蔬菜500g,如果沒有就有幹蔬菜110g,還供應茶葉和甜品,有時還會補給捲菸。
  • 孩子愛吃的 5 種「肉」,少買!
    這類「肉」叫合成肉,它們往往披著「美食」的外衣,而且深受孩子喜愛,卻缺乏營養價值,經常吃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警惕!儘量少買。什麼是合成肉?如今有許多食品都並非直接由動植物加工而成,而是由人工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