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珍貴的盧格P08手槍:父親繳獲的戰利品 61年後回到兒子手中

2022-01-30 hawk26講武堂

60多年後,當年T/Sgt. Robert Emary在一輛被擊毀的德國坦克上,繳獲的一支1937年製造的盧格P08手槍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本文為《槍械與彈藥(Guns&Ammo)》雜誌發表的文章,作者Dave Emary,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就知道我的父親T/Sgt. Robert J.Emary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美國陸軍服役。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對我說,父親的第101空降師的傘兵,曾經在巴斯託涅作戰。

那時,父親很少談論戰爭,這讓正在讀二三年級的小學生開始閱讀有關二戰歷史的內容。對父親服役的初步了解對我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讓我對軍隊產生了迷戀,導致後來我自己的服役,以及對歷史的終生興趣,尤其是對槍械和射擊的一切。



與現在美軍極力反對將戰利品帶回國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軍隊盡力滿足士兵將戰利品帶回家的願望。不幸的是,現在大多數美軍部隊都無法將非槍械紀念品帶回國。這就是T/Sgt. Robert J.Emary的盧格P08手槍,以及美軍歐洲戰區關於這支手槍的登記表。

我記得八、九歲時,虔誠地翻閱父親收藏戰爭紀念品的盒子。在一本大事記中,有一份美軍歐洲戰區(USFET)No.33盧格手槍的登記表。就像對任何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和槍械知識有所了解的孩子一樣,我立刻問:這支盧格在哪裡?父親只是淡淡地回答,他已經把它送給了一位朋友。

您能夠理解,我為無法親眼看到如此珍貴的手槍而感到的極度失望。但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在這支魯格P08手槍被父親繳獲61年,我第一次知道它的存在40年之後,父親最好的朋友Gordy將這支手槍送給了我。

背景介紹

我的父親1942年高中畢業,當時年僅16歲。他工作了16個月,然後在1943年18歲生日時入伍。他想當一名海軍飛行員,但被拒絕了,因為他的牙齒長歪了,無法佩戴氧氣面罩。知道這個消息後,他參加了美國陸軍空降兵團。


入伍幾天後,他收到了美國海軍的信件,通知他可以報名入伍,但是他已經加入美國陸軍,對於海軍來說為時已晚。經過基本訓練和跳傘培訓,在D-Day之後幾天到達英國,成為諾曼第登陸後第一批接替人員。

他被分配到第101空降師第506傘兵團(PIR)第3營I連,對於那些歷史愛好者來說,這支部隊與史蒂芬·安布羅斯(Stephen Ambrose)撰寫的《兄弟連》中的E連是同一個團。

繳獲經過


肘節式槍機幾乎沒有磨損。一些德國坦克炮塔有射擊口,乘員可以向爬上坦克的敵方士兵射擊,但實際上坦克乘員使用手槍射擊的機會相當少。

2006年2月初,我與父親進行了一次長談,那是他的朋友Gordy將盧格手槍送給我之後,我想知道他在哪次戰鬥中繳獲了這支手槍。他是這樣說的:「這支盧格手槍是一位『黑豹』車長的佩槍,那是在巴斯託涅之戰後不久,我們開始進攻Foy的時候。我們衝出一片樹林時,突然遭到德軍一輛『黑豹』坦克的襲擊,但我們發射的一枚巴祖卡火箭彈擊中了它,我跑向那輛坦克,並跳了上去。」


「這是標準程序,當火箭彈擊中坦克之後,你應該跳上坦克,向艙口內投手榴彈。我注意到艙蓋已經部分打開,並將其推開準備向裡面投手榴彈(確保殺死所有的坦克乘員)。」

「突然,發現一塊肉掛在那兒,看起來不像是一個人。他頭部被擊中,腦袋已經不見了,肺被炸出,還能看到他的肋骨。我想,哇!我沒看到坦克裡還有其他人動彈(所以就沒有向坦克裡面投手榴彈)。然後我發現他帶著一支盧格手槍。我剪掉他的腰帶,從坦克裡取出後,把腰帶和槍套穿在一起放在我的野戰挎包裡。」


這是我們可以見到的保存最完美,幾乎就像剛出廠一樣的盧格P08手槍,而且擁有者還有繳獲它的真實戰場故事,對於任何發燒友來說這都是一種獎賞。

父親給了我他整理的1945年底506傘兵團剪貼簿,上面有第506傘兵團主要行動的詳細地圖,包括在巴斯託涅每一天的詳細行動圖。還有當時巴斯託涅的地形圖,顯示了樹林的分布情況。在這些地圖上,我能夠找到父親描述的那場戰鬥的時間和地點。

1944年聖誕節,喬治·S·巴頓將軍率領的第3集團軍為困在巴斯託涅的第101空降師解圍。12月27日,第101師及其附屬部隊開始陸續獲得地面運輸的補給品。然而第101師並沒有回到後方休整,原地待命,然後他們將領導反擊將德軍趕回到進攻發起點。


1945年1月13~14日,第506傘兵團E連和I連進攻並奪取了Foy。在這場戰鬥之後,I連只剩下了不到一個排——21人。之後,I連和第3營的其餘部隊,在巴斯託涅北部森林中的營地中休整。這個營地靠近Fazone湖,不過現在Fazone湖已經不復存在。這就是父親所說的戰鬥故事的背景,他說自己是在佔領Foy之後不久繳獲這支盧格手槍的。


盧格P08手槍上的手動保險。

1月16日,I連才再次投入戰鬥,他們要將德軍趕到Wicourt以東。I連進攻方向上有兩片樹林,其中Noville西北的樹林已經在1月15日被第506傘兵團第1營佔領。第3營發起進攻的位置在Vaux以北,所以他們要到樹林北部集結。


I連必須通過Wicourt西南的樹林,我父親講述的繳獲盧格手槍的那次行動就發生在1945年1月16日,地點位於比利時Wicourt西南方樹林的北側。

這次行動全部發生在Cobru和Wicourt之間地帶,位於現在比利時E25和N30高速公路之間。1945年1月17日,第101空降師被第17空降師接替,此時我父親所在的I連只剩下了11人。

得到盧格


2006年1月上旬,我與父親的談話時,父親告訴我,他的朋友Gordy曾打過電話,問父親是否想要回那支盧格,他回答「不」。我告訴父親,如果Gordy不再想要那支盧格,我很樂意從他那裡購買。大約兩周後,我收到了Gordy的來信,簡要介紹了他得到那支盧格手槍的經過,並慷慨地提議將盧格送給我。



德國武器製造商對所有零件都刻上了編號,包括盧格手槍上的細小零件。在戰場上能夠繳獲「編號匹配」的盧格手槍,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成就。不過,這支手槍缺少備用彈匣。


我的父親和Gordy是高中時代最好的朋友,Gordy曾在美國商船隊服役,負責操作高射炮。1944年末,在日本神風敢死隊的一次襲擊中身負重傷。他在信中說:「我記得1944年在南太平洋時,曾經寫信給你父親,當時他在歐洲作戰。我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請你給我一支盧格』。令我高興的是,當我倆在家裡見面時,他遞給我一個包裹,說:『這是你的盧格。』」

「他跟我講了繳獲這支盧格的一些事,我意識到在這支手槍上有很多特殊的意義。我知道自己的兒子對我在海軍服役的作戰經歷有多大的興趣,我想你可能對父親的服役經歷會有同樣的興趣。如果你願意,我很高興,也很榮幸地將這支盧格交給你,這樣你可以得到這份紀念品,這確實是對你父親的致敬。」我有些不知所措,說「是」。

2006年夏,我陪同父親與Gordy一起,談論他們在戰爭中的一些經歷,以及戰後的生活。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特殊時刻。


盧格手槍


在收到Gordy的來信約一周之後,我收到了盧格手槍。我迫切想要知道打開包裹時,會看到什麼。當我打開它時,我被驚呆了。


肘節式槍機上方的「S/42」標記表示這支手槍是奧本多夫的毛瑟兵工廠生產的,通過戰前精美的,具有稻草色(淡黃色)和亮藍色的外部塗層,可以確認槍身上的1937年生產日期是沒有問題的。可能在配發之前,已經在庫房內存放多年,因此幾乎是全新的。

這是一支精心收藏在槍套中的原裝盧格P08,看起來幾乎是全新的。槍上唯一的磨損是右側木質握把護板的菱形防滑紋路,因為這裡正好是牛皮槍套上黃銅按扣的位置。另外,槍口處的塗層有輕微磨損,這同樣是槍套造成的。



扳機和分解杆上的稻草色塗裝通常是分辨戰前製造的盧格P08手槍的標誌,當時還在採用商業標準製造手槍。不過,這支手槍任何部分幾乎沒有磨損的情況。

槍身上所有的零件編號都是匹配的,只有鋁底板的彈匣編號與槍身編號不匹配,槍套彈匣袋中沒有備用彈匣。槍管長4英寸(102mm),槍身整體是深沉的藍色,扳機和分解杆是鮮豔的稻草色。從零件配合度和光潔的表面,我認為這達到了商業槍械品質。槍管內部有細小的磨損,富有光澤。


由於未知的原因,這支手槍裝在瑞士槍套中,而不是普通的硬質德國槍套。槍套的槍口末端被剪掉了,這讓槍口不受到保護,也是造成槍口磨損的重要原因,不過,這樣的混搭顯得這支盧格手槍更加有趣。

槍套非常有趣,因為它不是德國製造的標準硬質牛皮槍套。我將槍帶給專門銷售盧格手槍的經銷商進行辨別,他告訴我這個槍套是瑞士製造的。槍套底部被切掉,讓槍口從底部伸出,這是造成槍口塗層磨損的原因。


上世紀30年代,盧格P08都在持續生產當中。1940年被P38手槍取代之後,就不再配發給德軍。隨著戰局對第三帝國日益不利,各種庫存的輕武器開始出現在德軍裝備中。

我問Gordy,這支盧格是否有備用彈匣,他說:「不,只有槍上的那個。」我覺得這很有趣,因為「黑豹」車長要麼從不再需要這支手槍的人那裡購買了槍和槍套,要麼是從軍需官那裡領到了到處搜刮到的民用槍械。因為1940年P38成為德軍制式手槍以後,德軍就沒有為軍隊配發過盧格P08。有趣的是,當那位車長帶著手槍上戰場時,甚至沒有備用彈匣。這種臨時拼湊的武器組合,可能真實反映出當時德軍緊張的後勤補給狀況。


在父親朋友Gordy保存的60年裡,這支盧格P08很少從槍套中取出,實彈測試中,所有零件運轉正常。


當我拜訪曾經辨別槍套的盧格經銷商時,他說,如果我想用這支盧格進行實彈射擊時,最好使用替換的握把護板。如果發射彈藥過多,原裝的木質握把護板經常會開裂。

我用這支盧格P08發射了5枚Hornady 90格令XTP彈藥,測速表顯示初速為380米/秒。這種彈藥已經停產很久了,不過標定初速為389米/秒,這說明槍管的狀態非常好。


以我的測試標準,對25碼(23米)外的目標發射5枚彈藥,散布圓直徑64mm,精度很不錯。整槍功能非常完美,扳機沉重卻非常清晰。

總結

父親和他的朋友Gordy都已經去世了,我非常高興他們能與我分享這段歷史,並讓我和他們生活並參與的歷史產生了聯繫。


Dave Emary與他的父親T/Sgt. Robert Emary。


我們社會中的某些人正在盡其所能抹煞我們的歷史。在我看來,他們是要對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講述美國歷史不是成就和榮譽,而是失敗和恥辱。


如果您認識任何時代的退伍軍人,請與他們交談。如果他們願意講述自己的經歷,請您把這些記錄下來。他們的歷史已經蕩然無存,我們需要保留這段歷史,告訴後人——我們是誰,來自哪裡。我知道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忠實記錄,並銘記歷史中人們的經歷,以及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譯後感:

本文作者Dave Emary是著名彈藥生產商Hornady公司的首席彈道工程師,本人曾經翻譯過他的多篇文章,他對彈藥和槍械的深刻認識相信讓很多人都受益匪淺。這是他回憶父親的一篇文章,一支盧格P08手槍成為維繫父子之間感情的信物。Dave Emary最後的一段話,真是讓本人感慨頗深,真是天下公知是一家,都在幹著禍國殃民、篡改歷史的勾當。

為了防止有人說那是本人帶節奏,將總結部分原文附上:

My father and his friend Gordy have both passed away. I am deeply thankful that they allowed me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in this piece of history, and have a sense of connection to the history that they lived and participated in.

Certain elements in our society are doing everything they can to erase our history. In my opinion, this is an effort to convince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that American history is not a story of accomplishment and honor, but rather one of failure and shame.

If you know veterans of military service from any era, please talk with them. If they are willing to relate their experiences, please write them down. Theirs is a living history that can’t be replaced when they are gone. We need to preserve this history for our own sense of who we are and where we came from.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ways I know of doing this is recording and remembering the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lived history and why they did it.



這是本人在日本京都給孩子買的一支玩具手槍,正好也是盧格P08。這是他的第一支玩具槍,也許會讓他多一點對槍械的興趣,不會變成時下流行的娘炮。

Dave Emary撰寫的文章:

淺析:新型狙擊彈藥的設計要素 追求遠射程高精度 只能藉助雷達
淺析:步槍彈丸設計 如何兼顧精度與威力 膨脹效應加大制止能力

解說:越戰早期的三款狙擊步槍 美軍倉促上陣 竭盡所能扭轉劣勢

本人是原SC軍事貼圖區版主hawk26,為大家提供原創軍事內容,感謝大家收看。用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或搜索「hawk26講武堂」微信公眾號,可以關注收聽,謝謝!

相關焦點

  • 二戰時的魯格手槍緣何成為美國大兵的繳獲最愛?
    Luger」),在1904年和1908年,魯格P08手槍分別被德國海、陸軍正式採用,自此開始了其在德國軍隊中的服役生涯。在2011年上映的戰爭電影《戰馬》當中,雖然出鏡時間還不到一分鐘,但是那支德國炮兵軍官手中的長管炮兵型魯格手槍,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 最早的盧格是什麼口徑的?——圖說形形色色的盧格手槍和變形槍
    但盧格手槍從1898年就開始設計了,第一個量產型1900年就誕生了,所以除了P08外,盧格手槍還有幾個更早的型號,甚至一開始口徑也不是9mm,而是7.65mm。這一改進影響很大,在1906年以後生產的各型盧格手槍都將復進簧改為螺旋彈簧,以前已經生產的盧格手槍也陸續回廠進行改裝升級,將復進簧更換為螺旋彈簧。瑞士軍隊也採購了盧格M1906型,按照瑞士標準叫M1900/06型,即在原M1900型基礎上根據1906年標準進行改進,彈簧改用螺旋簧。這型手槍一開始也由德國生產,1918年後改為德國提供零配件,在瑞士本地組裝。
  • 【朵顔吾衛兵器圖鑑】——毛瑟C96手槍和盧格P08手槍
    手槍和盧格P-08手槍。盧格手槍(Luger)全稱為Parabellum-Pistole(帕拉貝魯姆手槍),由奧地利人格奧爾格·盧格於1898年設計,由德國武器及彈藥兵工廠(Deu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DWM)生產。該槍最初於1900年裝備瑞士陸軍,而後於1908年得德國陸軍採用,命名為P08手槍(Pistole Modell 1908)。
  • 魯格P08被公認為「手槍貴族」,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既然是軍官們的必需品,那麼在手槍的設計上也就講究精緻和實用並存了,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德國魯格P08手槍,它直到今天依然被公認為是手槍中的貴族,現在它的收藏價值都是無可比擬的!口徑為7.65毫米魯格P08手槍在1898年定型,1900年便被瑞士採用為制式手槍,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把制式軍用半自動手槍。
  • 替代盧格手槍的瓦爾特P38手槍,它最初的原型槍你見過嗎?
    我們知道,雖然盧格P08是一支中規中矩的好槍,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各方面性能已經落伍了,德國軍方謀求一種生產工藝和安全性能都更好的手槍代替它
  • 98K+恩菲爾德+P38+盧格P08+M1911現身《戰地V》新作,經典武器缺一不少(下)~
    但隨著「九一八」事變,仿製的樣槍落入日軍手中。在《戰地V》中,ZH-29也是筆者最喜歡的武器之一。雖然不能爆頭一擊必殺,但卻擁有兩槍致命的能力。對於這支性能優良的步槍,筆者曾在專題文章中詳細介紹,想要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可以閱讀往期內容進行了解。
  • 收存國寶鎮英魂,新四軍繳獲日寇神風刀背後的故事
    現代日本著名刀匠小林貞永打造的「龍神住源貞永」短刀,除沒有血槽外,與楊勇先生所存「神風刀」形制較為相似莫非此刀原主是一名紀伊武士的後代?據此考證,楊先生發現,原來這口刀背後可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戰火情緣。楊勇先生這樣講述他的考證 –「這口刀的故事裡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錢毅,原名錢厚慶,1925年4月出生,安徽蕪湖人……1941年16歲時,隨父親,著名文學家阿英到達新四軍蘇中抗日根據地。
  • 收存國寶鎮奠英魂 – 新四軍繳獲神風刀背後的故事.
    這口刀,是抗戰中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作為戰利品,此刀自然有其價值。然而,楊先生給我看刀鞘上的銘文,才恍然醒悟到,此刀只可用「國寶」二字來形容。 因為這口刀的刀鞘上有如此兩行刻款: 「日寇末路用匕首今日我得殺敵人」擲地有聲,盪氣迴腸。
  • 德軍的公發藝術品 魯格P08手槍
    不久,其助手喬治·魯格又對這種手槍的結構進行了改進設計。在1898年定型,1900年即獲得瑞士採用為制式手槍,口徑為7.65x23mm,或稱為30Luger。魯格繼續進行改良,1904年,新式的魯格手槍,包括新式的9x19mm子彈,獲得德國海軍採用,隨即在1908年為陸軍採用並命名為Parabellum08,作為制式自衛武器,在德軍服役達30年之久。
  • 五十年後 我和父親再下一盤軍棋
    這副「陸軍棋」一看就是新的,根本不算「古玩」更稱不上「古董」,但它卻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和父親經常「下軍棋」,進行「博弈」的情景。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在海島上小學期間,那時候島裡的文化娛樂活動很匱乏,課餘時間回到家裡,除了在外面和小夥伴們嬉笑打鬧玩一會兒,最喜歡、最盼望的是軍人老爸下班回家,能和老爸下兩盤軍棋了。
  • 一.二戰德國軍人的榮耀:魯格P08
    最初魯格P08由DWM一家公司生產,從1911年開始德國的兵工廠也開始生產。一戰後的一段時期內。    ,但魯格P08手槍的生產並未停止,直到1942年才正式結束批量生產。
  • 來看看絕版德國炮兵魯格P08!
    此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富盛名,並在兩次大戰期間被盟軍視為最珍貴的戰利品。據說,有超過數萬支魯格被士兵帶回家,有些至今仍然在市場上流通中,即使到了越戰其受歡迎程度依舊如此。二戰結束後,魯格手槍並沒有就此銷聲匿跡,他仍然有限地被東德的警察所採用,直到當地的國防工業鞏固為止。這其中有很多試圖翻越柏林圍牆的人就是倒在了魯格P08的槍下。
  • 1889年毛瑟手槍問世,確立了自動手槍結構原理
    1873年,柯爾特11.44mm後裝式單動左輪手槍被美國陸軍正式採用。
  • 魯格P08手槍的出生手札
    這篇聊魯格,那麼就先得談伯查特以及他的C93手槍。伯查特C93是一支槍管短後坐原理,肘節式閉鎖的手槍,設計靈感上一定程度借鑑了馬克沁機槍。但與其說這是一支手槍倒不如說它更類似一支奇怪的卡賓槍因此在1898年,他基於C93的槍管後坐+肘節閉鎖原理設計了魯格手槍。
  • 柯爾特M1911A1手槍 美國華人講述經典收藏品的曲折命運
    這支手槍生產於1943年,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緊張進行當中,這支手槍也曾經作為消滅納粹德國的戰略物資。有意思的是,二戰結束後,這支手槍被美國當成重新武裝聯邦德國的軍援,運到了德國。這說明該槍1943年曾交付美軍,並驗收通過,準備用來打德國人。結果二戰後,又成為軍援到了德國人手中,用來防範自己的同胞(民主德國,即「東德」)、華約組織的進攻。真不知道拿到這支手槍的德軍士兵會做何感想。
  • 美國民用槍械市場暢銷槍之——魯格P08手槍
    生產:1900-1942年;1970年代-1994年(戰後複製品)魯格P08是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和最獨特的手槍之一。
  • 日本投降4年後,解放軍又全殲了一支日軍 | 關山遠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侵華日軍就從中國大陸消失了嗎?並非如此,一直到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山西太原一役時,最後一支成建制的日軍部隊才被殲滅。也就是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武裝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等改稱為解放軍之後,在解放全中國的洪流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解放軍順帶著收拾了最後一支侵華日軍。
  • 二戰時期魯格手槍為什麼會成為每個盟軍士兵夢寐以求的繳獲品?
    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種制式的軍用半自動手槍,其歷史地位比較特殊,而且製造工藝精良,非常值得收藏。魯格手槍最大的特色是採用了肘節式閉鎖機,起原理類似人的手肘,伸直時可以抵抗很強的力『彎曲時很容易收縮。對於美國兵而言,這把槍還代表著德國法西斯,擁有它就象徵服了敵人。
  • 經歷過戰火洗禮脫穎而出的五支手槍
    在德林傑手槍全盛時期,相當多的人群都希望能夠擁有一支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性、性能可靠的德林傑手槍。尤其受到大量女性客戶的追捧。柯爾特早期手槍自從1835年槍械專家塞繆爾·柯爾特發明了第一支前裝式轉輪手槍之後,各式各樣的轉輪手槍一股腦的在世面上冒了出來。金屬定裝槍彈出現後,後裝轉輪手槍更加紅得發紫,成為西部牛仔們玩的最溜的手槍。
  • 德皇威廉二世的小玩具——採用槍管前衝原理的施瓦茨洛澤M1909手槍
    施瓦茨洛澤很早就表現出槍械設計方面的天賦,1892年,在他25歲時就設計了一支自動手槍,並申請了專利。雖然這個手槍設計專利最終沒有量產,但還是展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隨後施瓦茨洛澤又申請了多個手槍設計專利,但都沒有量產。在施瓦茨洛澤的各種設計中最有名的不是手槍,而是一種施瓦茨洛澤M1907水冷式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