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吳琪鵬是個80後,也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三棵樹機務段檢修車間的一名機車制動鉗工,日常負責維修機車制動系統的上千個部件。
吳琪鵬身高一米八,皮膚微黑,話不多卻常能看見臉上憨厚的笑,大眼晴看上去又有些「呆萌」,工友們都暱稱他「鵬鵬」。15年前的鵬鵬,沒有現在高,也沒現在結實,卻也是個佼佼者。那年,他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空軍地勤戰士,在上海某島負責檢修飛機。「入伍後,先到新兵連軍訓,在新兵連就給選到了修飛機的培訓班。」半年裡,鵬鵬一邊完成相應的軍訓任務,還要一邊學飛機構造原理和電器部件、電路圖。別人喊累喊難還偷懶,他卻悶著不吱聲,教官讓幹啥幹啥,很快踏實肯吃苦的鵬鵬「上陣」了,負責檢修戰鬥機電器部件。「小時候玩我爸買的飛機玩具,現在有了真的大飛機」,鵬鵬興奮異常。拎著「工具箱」上機,測電流電壓,按照線路圖找故障點、維修,鵬鵬樂此不疲。一年後,由於出色的業務和踏實的性格,他被選為專機機組的特設員。
「那時,就開始給飛機『捊線』」。白色飛機起落架上整齊碼著藍色的線,特別醒目。鵬鵬說,每次捋完線,他都有一種成就感。他還說,電器部件檢修很重要,特別是一些儀表、飛機羅盤。當飛機在大海和藍天之間飛行時,飛行員肉眼無法判斷天和海,只能靠羅盤。如果羅盤檢修失誤,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檢修設備時鵬鵬從來不敢馬虎。每次飛機起飛前,他和戰友位還要對電源、電器設備再進行一次測試。測試無誤後,他們與機械師在飛機側面站成一排,目送著自己檢修過的飛機從起飛坪上啟動、滑翔、最終一飛沖天……還有最高興的活兒,就是爬到飛機的機翼上進行擦拭作業,他拿著細軟的布像小時給玩具擦拭一樣細心。兩年的軍旅生涯很快就結束了,他獲得了優秀士兵稱號,也從小豆芽長成了大小夥子。2006年,離開了心愛的飛機和戰友,鵬鵬有些難過。但是三年再培訓後,他被分配到了三棵樹機務段,成為了一名負責檢修機車的機車制動鉗工。火車「起機」時的轟鳴聲,讓他想起了那久違的飛機渦噴發動機的聲音。
原以為修過大飛機,修個火車太簡單了,沒想到這個龐然大物並不比飛機好對付,成千上萬個部件讓他「麻爪」。他又拿出「悶」的本事,不作聲地學,不懂對著書本看,看著師傅幹。沒多久,師傅們喜歡上這個不愛言語的徒弟。他說,修飛機電器部位不埋汰,工作量相比也不大。但是修火車,特別是內燃機車,到處都是汙油,一身一臉油泥是常事。特別是在機車制動部件「脫漆」處理過程中,更是沒人樣,味道也刺鼻。「挺累,但是看著自己修好的火車乾淨地『出庫』,就挺高興!」幾年下來,部件拆解、清洗、檢修、組裝,他得心應手。「火車和飛機一樣,運送旅客,人命關天,不能馬虎!」大到上百斤的部件,小到指甲蓋大小的墊片、1毫米的膠圈,他從不「省略」過程,嚴格按工藝和規章幹活。遇上個技術難題,他就幾天幾夜甚至幾個月地琢磨,小「技改」也一個接著一個。
機車風源淨化乾燥筒是1米多長的鐵筒,起到過濾空氣、油、水中雜質的作用。由於筒口細,伸不進去胳膊,檢修時無法看到底部濾網狀態,成了檢修難題。吳琪鵬左琢磨右琢磨,左鼓搗右鼓搗,居然成功解決。他就地取材,找來報棄的機車雨刷杆,又把更衣箱裡的穿衣鏡拉成三指寬的小鏡子,用「藍膠」固定在雨刷杆末端。神器出籠,工友們給其取名「照妖鏡」,只要把神器探進筒體就可藉助鏡子檢查濾網的安裝狀態。為此,單位還給予了吳琪鵬500元獎勵。吳琪鵬還是名新媒體愛好者,沒事就託著相機停停走走,拍各種顏色、各種型號的火車頭、拍工友們汗流浹背修火車,頂著風雪開火車。他拍攝的短視頻素材還被中央電視臺採用過。
「我家兒子三歲了,我還想要『二胎』,最好都兒子,一個開飛機,一個開火車,算是替我完成兒時的夢想吧……」鵬鵬認真地說,黝黑的臉滿是呆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