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洺人堂」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頻發,大小戰事不斷。規模大時,參戰雙方兵力總和會達到幾十萬人。可不管怎麼打,一決出勝負,失敗方交出權力,宣布下野。勝利方也很少趕盡殺絕,要人性命。這幾乎成了那時的「潛規則」,如同張勳復闢,直皖戰爭這樣的大事,也就是張勳、段祺瑞等去當「寓公」了事。大家都出身於北洋系,爭鬥只為地盤、權利,不為取人性命。壞了規矩的只有少數幾次,還都遭了「報應」。陸建章是死於派系鬥爭的第一個高階軍閥。
陸建章,安徽蒙城人,畢業於北洋天津武備學堂,和「北洋三傑」是同一出身。後入小站袁世凱新軍任職,是小站練兵的「老人」,雖不如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受袁世凱之重用,其資歷也足以稱得上是北洋「元老」。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府警衛軍參謀官、右路備補軍統領,後改警衛軍統領兼北京軍政執法處處長。在任期間,大肆屠殺革命黨人、進步人士及廣大群眾,被稱為「陸屠伯」。
1914年,借鎮壓白朗起義軍之機,袁世凱命陸建章率陸軍第七師入陝,讓陝西成為了北洋軍直接控制的地盤,陸建章也成了陝西督軍,把握一省軍政大權。
陸建章督陝期間,任人唯親,大量使用自己家鄉人士。設妓院,開煙禁,讓八百裡秦川遍種罌粟,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為斂財,甚至將「昭陵六駿」 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等珍貴文物賣給美國文化劫掠分子。
政治上積極擁護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伯爵。在陝西境內實施白色恐怖,四處抓捕革命黨人和反袁義士,而且大開殺戒,一旦捕獲,多被處死,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反袁十八烈士」,和血洗西安模範監獄。
血腥統治,終於激起「富平兵變」,起義軍攻陷陝西十餘座縣城,令陸建章極其恐慌,忙令陳樹藩領兵鎮壓,派其子陸承武領兵督軍。不成想,陳樹藩起了趁勢取而代之之心,抓了陸承武相要挾,迫使陸建章通告北平政府,由陳樹藩接任陝西督軍之職,名為「陝人治陝」。陸建章見敗局已定,曾瘋狂的想要將西安城付之一炬,後在多方反對、 阻攔下才作罷。
北平政府答應陳樹藩要求後,放了陸承武,「禮送」陸建章離境。陸建章的車隊竟有500多輛大車,裝的都是陸搜刮陝西人的民脂民膏。據統計其現金、古董、煙土、字畫、皮貨、珍寶價值約白銀3000萬兩。(此段歷史,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多有描述)
袁世凱死後,陸建章曾依附於「辮帥」張勳,張勳復闢失敗,至馮國璋接任代總統,看在陸是北洋老人的份上,任命陸建章為高等軍事顧問,成了北洋軍直系一員。(由此可見,北洋軍皖系、直系之分,是由派系頭目的籍貫來論,陸建章籍貫為安徽,依附的是籍貫直隸的馮國璋,結果陸是直系,而不屬籍貫安徽的段祺瑞的皖系。)
段祺瑞反對恢復「臨時約法」,使全國爆發護法運動。段祺瑞努力推行武力解決,不僅引起護法戰爭,南北大戰,而且與主張和平解決的代總統馮國璋發生「第二次府院之爭」。馮國璋利用陸建章北洋元老的身份,代替已不便離京的自己四處串聯遊說,聯絡馮國璋傳統勢力的江南各省督軍,以及直系實力派曹錕、吳佩孚等,支持主和派。
皖系段祺瑞的第一智囊徐樹錚,歷來行事果決,剛愎自用且心狠手辣。用武力解決南方反對勢力和孫中山的國民黨,正是他的極力主張,並為此聯合奉系張作霖,前線和政府間來回鼓蕩。對徐樹錚來說,陸建章的四處遊說串聯,就是主戰派最大的障礙。只要除掉陸建章,馮國璋離不開北平城,主和派就行不成聯盟,皖系才「大事可成」,於是果斷下決心除掉陸建章。
1918年6月14日,剛從上海串聯回來的陸建章來到天津,參加在天津召開的督軍會議,藉機遊說曹錕重新支持馮國璋的主和派主張。同在天津奉軍司令部的徐樹錚,再也壓不住心中戾氣,寫信邀請陸建章到奉軍司令部會面商談。陸建章以北洋元老,現職將軍的身份,絲毫沒有懷疑一個「小輩」會對其不利,欣然前往。徐樹錚假意邀請他到花園議事,沒想到一進花園,就被徐樹錚早就授命的衛士從身後一槍打死。
陸建章被殺後,徐樹錚還振振有詞的向政府報告「為國除一害群之馬」,雖因段祺瑞勢力正盛而未與追究,但令所有北洋將領所側目,也讓皖系更加孤立。直皖戰爭的爆發,幾乎所有其他派系都在或明或暗的反對段祺瑞和徐樹錚,至皖系速敗,土崩瓦解,並再無翻身之日。徐樹錚也遭通緝,為「十大元兇」之首。
雖然後來徐樹錚因民國政府更迭太快,後來者已無人再予追究前罪而重新在國內隨意遊走,為段祺瑞的復出鼓譟,但這個仇恨並不是所有人都忘記了。1925年12月29日,在徐樹錚乘火車由北京去天津的路上,在廊坊被已是手握重兵的陸建章的侄女婿馮玉祥派兵攔下,帶入軍營槍殺。真可謂一報還一報。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