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一、Tecnobody 平衡訓練儀 簡介:
引進於義大利的TecnoBody平衡測試及平衡訓練系統,主要應用於評定和訓練受試者的平衡能力(含軀幹、頸椎、髖關節、踝關節平衡能力)、運動控制能力。
通過訓練,提高本體感覺功能,改善前庭功能,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反應能力,提高步行能力,治療頭暈、偏癱、避免跌倒。
該訓練系統與遊戲互動相結合,讓患者在遊戲互動中提高平衡能力,一改枯燥無味的重複單一動作訓練,使平衡康復變得輕鬆、有趣。
二、平衡測試及平衡訓練所適用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六大類:
第一、 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 :
中風、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損傷、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障礙。
第二、頭顱外傷和腦震蕩患者:
腦外傷後產生的頭暈而引起的平衡障礙。
第三、眩暈患者:
由於前庭功能紊亂導致的眩暈,頸性眩暈,血管性眩暈等。
第四、矯形手術、義肢患者:
患者進行矯形手術,或配備了義肢後,多數有本體感覺障礙、骨骼、肌肉受損和平衡障礙,而且容易出現再傷的危險。
第五、老年人預防跌倒:
據統計,6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有30%到50%的人發生過跌倒,跌倒是導致高齡者外傷或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85歲以上的老人意外死亡率最高的一種主因,而且跌倒過高齡人群中,有一半的人屬於反覆跌倒。
第六、骨關節疾病:
骨損傷手術後、髖、膝、踝損傷、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平衡障礙。
第七、其他類型的平衡問題患者:
由於肢體受傷或肌肉勞損、扭傷、用力過度、疼痛,又或因手術造成的神經性創傷,使本體感覺反饋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導致的平衡問題。
三、平衡訓練儀的使用注意事項
1、凡是立位平衡能夠達到一級(患者可以自然站立保持30秒,睜眼、閉眼)的患者都可以進行平衡能力的評估和訓練
2、打開系統界面,第一排軟體用於靜態平衡能力的評估和訓練
3、第二排軟體用於本體感覺的評估和訓練
4、單擊軟體,頻繁雙擊容易引起系統速度變慢,發生卡機的情況
5、做靜態平衡能力測試時,分為睜眼、閉眼兩種情況,這幫助治療師去觀察患者的平衡能力是否過度依賴視覺,如果是的話,要側重訓練患者前庭覺和本體感覺
6、給患者做平衡訓練,要跟責任治療師溝通,確定具體平衡訓練目標。使患者的治療更有針對性
7、在平衡板上放一個軟墊以此弱化本體感覺,如果患者閉眼的話,這樣可直接評估和訓練患者的前庭覺。前庭覺的正常範圍是有準確數據的
8、針對患者評估結果,我們可進行針對性的平衡訓練
9、遊戲是綜合性、複合的平衡訓練
10、每一位患者都需要採集患者姓名、年齡、出生日期和體重,這些與患者平衡能力聯繫密切。不同身高的人的穩定極限是不一樣的
11、機器在患者接觸平衡板前要重置,目的是機器需要感知患者的重量。患者雙側足做評估時怎麼放置:放置Y形板,患者兩隻腳內側貼著Y形板站穩,足弓的的1/2對準平衡板X軸。做平衡訓練時,兩隻腳自然站立,與肩同寬即可
12、部分軟體既可做評定也可做訓練
13、穩定極限評估可評定患者的跌倒風險,訓練主要是練習重心轉移能力。患者與肩同寬站立,哪邊亮黃燈往哪邊去,夠不著也沒關係,足底不能離開平衡板。患者姿勢不重要,主要是看達到穩定極限是否還能維持平衡避免摔倒。小於75%的時候表明跌倒風險比較大。對應的訓練方法是靜態訓練
14、給患者做訓練的時候,屏幕放置必須與患者的視線一致,否則影響患者的視覺輸入。
15、靜態訓練,靈敏度務必調到最低,要不然對患者來說太難了
16、最大負荷是評估患者痛閾值的,一般多用於骨關節損傷有疼痛的患者,可評估患者患側下肢能夠沉重多少千克。由此看判斷患者需要什麼樣的輔助器具,腋拐、手杖、雙拐;也可在訓練的時候提供一個參考值,避免引起患者疼痛
17、平衡測試未開發,不用看
18、腰:雙足站立
19、鏡像——雙槓
非鏡像——單槓
20、平衡訓練的完整過程:
第一步:畫圈圈、方塊,練習穩定性
第二步:靜態的重心前後、左右的轉移
第三步:動態轉移
21、動態平衡訓練:康復描跡
初期松一側:左右或左右
22、平衡板鬆動的過程中,患者和治療師不要碰它、踩它。否則容易導致機器卡住、損壞
23、平衡訓練設備可用於治療師做治療,不局限於手法治療。得到數據和治療的經驗
24、康復描跡的練習作用:動態平衡 支撐面以外的重心轉移 踝策略
ps:外出做培、開會建議準備錄音筆,回來可整理筆記,也不耽誤聽講。
期待你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