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丨平衡訓練儀(TecnoBody)的培訓筆記 1 靜態平衡評估和訓練

2021-02-23 老頑童養老

【來源:網絡】

一、Tecnobody 平衡訓練儀 簡介:

引進於義大利的TecnoBody平衡測試及平衡訓練系統,主要應用於評定和訓練受試者的平衡能力(含軀幹、頸椎、髖關節、踝關節平衡能力)、運動控制能力。

通過訓練,提高本體感覺功能,改善前庭功能,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反應能力,提高步行能力,治療頭暈、偏癱、避免跌倒。

該訓練系統與遊戲互動相結合,讓患者在遊戲互動中提高平衡能力,一改枯燥無味的重複單一動作訓練,使平衡康復變得輕鬆、有趣。

二、平衡測試及平衡訓練所適用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六大類:


第一、 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

中風、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損傷、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障礙。

第二、頭顱外傷和腦震蕩患者:

腦外傷後產生的頭暈而引起的平衡障礙。

第三、眩暈患者:

由於前庭功能紊亂導致的眩暈,頸性眩暈,血管性眩暈等。

第四、矯形手術、義肢患者:

患者進行矯形手術,或配備了義肢後,多數有本體感覺障礙、骨骼、肌肉受損和平衡障礙,而且容易出現再傷的危險。

第五、老年人預防跌倒:

據統計,6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有30%到50%的人發生過跌倒,跌倒是導致高齡者外傷或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85歲以上的老人意外死亡率最高的一種主因,而且跌倒過高齡人群中,有一半的人屬於反覆跌倒。

第六、骨關節疾病:

骨損傷手術後、髖、膝、踝損傷、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平衡障礙。

第七、其他類型的平衡問題患者:

由於肢體受傷或肌肉勞損、扭傷、用力過度、疼痛,又或因手術造成的神經性創傷,使本體感覺反饋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導致的平衡問題。


三、平衡訓練儀的使用注意事項

1、凡是立位平衡能夠達到一級(患者可以自然站立保持30秒,睜眼、閉眼)的患者都可以進行平衡能力的評估和訓練

2、打開系統界面,第一排軟體用於靜態平衡能力的評估和訓練

3、第二排軟體用於本體感覺的評估和訓練

4、單擊軟體,頻繁雙擊容易引起系統速度變慢,發生卡機的情況

5、做靜態平衡能力測試時,分為睜眼、閉眼兩種情況,這幫助治療師去觀察患者的平衡能力是否過度依賴視覺,如果是的話,要側重訓練患者前庭覺和本體感覺

6、給患者做平衡訓練,要跟責任治療師溝通,確定具體平衡訓練目標。使患者的治療更有針對性

7、在平衡板上放一個軟墊以此弱化本體感覺,如果患者閉眼的話,這樣可直接評估和訓練患者的前庭覺。前庭覺的正常範圍是有準確數據的

8、針對患者評估結果,我們可進行針對性的平衡訓練

9、遊戲是綜合性、複合的平衡訓練

10、每一位患者都需要採集患者姓名、年齡、出生日期和體重,這些與患者平衡能力聯繫密切。不同身高的人的穩定極限是不一樣的

11、機器在患者接觸平衡板前要重置,目的是機器需要感知患者的重量。患者雙側足做評估時怎麼放置:放置Y形板,患者兩隻腳內側貼著Y形板站穩,足弓的的1/2對準平衡板X軸。做平衡訓練時,兩隻腳自然站立,與肩同寬即可

12、部分軟體既可做評定也可做訓練

13、穩定極限評估可評定患者的跌倒風險,訓練主要是練習重心轉移能力。患者與肩同寬站立,哪邊亮黃燈往哪邊去,夠不著也沒關係,足底不能離開平衡板。患者姿勢不重要,主要是看達到穩定極限是否還能維持平衡避免摔倒。小於75%的時候表明跌倒風險比較大。對應的訓練方法是靜態訓練

14、給患者做訓練的時候,屏幕放置必須與患者的視線一致,否則影響患者的視覺輸入。

15、靜態訓練,靈敏度務必調到最低,要不然對患者來說太難了

16、最大負荷是評估患者痛閾值的,一般多用於骨關節損傷有疼痛的患者,可評估患者患側下肢能夠沉重多少千克。由此看判斷患者需要什麼樣的輔助器具,腋拐、手杖、雙拐;也可在訓練的時候提供一個參考值,避免引起患者疼痛

17、平衡測試未開發,不用看

18、腰:雙足站立

19、鏡像——雙槓

       非鏡像——單槓

20、平衡訓練的完整過程:

第一步:畫圈圈、方塊,練習穩定性

第二步:靜態的重心前後、左右的轉移

第三步:動態轉移

21、動態平衡訓練:康復描跡

初期松一側:左右或左右

22、平衡板鬆動的過程中,患者和治療師不要碰它、踩它。否則容易導致機器卡住、損壞

23、平衡訓練設備可用於治療師做治療,不局限於手法治療。得到數據和治療的經驗

24、康復描跡的練習作用:動態平衡  支撐面以外的重心轉移 踝策略

ps:外出做培、開會建議準備錄音筆,回來可整理筆記,也不耽誤聽講。 

期待你們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振動訓練儀
    振動訓練儀是羽豐醫療獨立研製開發的集預防、治療、康復為一體的II類醫療器械產品。振動訓練儀是根據人體行走的步態模式設計的,振動平臺可以左右交替傾斜運動,通過調整平臺振動的頻率和振幅實現不同的康復訓練目的。該振動訓練系統界面簡單、參數設定方便、使用便捷,能夠滿足功能性康復治療中的應用要求。
  • 智能訓練儀:專業化智能防控近視訓練設備
    3.標準化訓練,精確控制智能訓練儀為標準化全功能設備,實現全套視功能康復訓練設備的一體化集成,通過軟硬體控制實現了康復訓練的標準化,消除人工操作的誤差和幹擾。而智能訓練儀通過內置AI技術和雲服務平臺的AI輔助系統,會智能選擇最佳訓練負荷(肌肉負荷訓練的核心標準),設備會根據每次訓練時狀態不同,智能選擇增加難度或降低難度,避免視光師不能實時發現。每次訓練都是一次診斷,通過智能分析,設計個性化的訓練方案。
  • 呼吸重症的康復與評估
    ①活動度評估。②肌力評估。③平衡功能評定:主觀評定以觀察、量表為主,客觀評定主要使用平衡測試儀評定。④運動能力測試:可選擇6分鐘步行測試,能間接反映受試者攝氧能力和耐力,可根據評定結果制定個體化康復治療方案。⑤呼吸功評估:評估患者呼吸是否吃力。
  • C-Mill虛擬實境步態分析與訓練系統發布VR升級版本,新增強大功能
    圖:C-Mill VR(左) C-Mill VR+(右)C-Mill的強大功能體現在獨特的步態適應性訓練上,這次帶有前置顯示屏的C-Mill VR及C-Mill VR+不僅延續了其在步態適應性訓練方面的優勢,而且將靜態下的平衡和姿勢控制的評估與訓練也完美的添加了進來,同時隨著VR屏幕帶來的情景互動性的進一步增強,C-Mill VR
  • 博愛眼科醫院視知覺訓練中心,讓弱視治療突破12歲年齡界限!
    洛陽博愛眼科醫院視知覺訓練中心結合萬例斜弱視兒童治癒的臨床經驗,緊跟當今技術發展潮流,引進5D VR數位化實景康復訓練儀、4D多功能斜弱視康復訓練儀以及近20套標準化訓練軟體。相對於單一的傳統訓練,這些設備配合多媒體軟體,以遊戲的形式提高兒童訓練興趣,增加治療依從性,可以收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並能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弱視、斜視患者「私人訂製」訓練方案,從而更規範、更全面、更快速地達到治療效果。
  • 《ACRM》Wii Fit平衡訓練與傳統平衡訓練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跌倒的風險和跌倒發生率(No.153)
    exergaming訓練在降低有跌倒史的老年人跌倒風險和跌倒發生率方面的有效性。幹預:住在養老院的參與者可以使用Wii Fit設備或常規鍛鍊進行為期六周的平衡訓練。主要觀察指標:生理概況評估(PPA)評分和跌倒發生率。結果:幹預後兩組的PPA評分和跌倒發生率均有顯著改善,但Wii Fit訓練組的受試者在兩項結果測量中均有顯著改善。
  • 閉眼單腳站立——一個很有效很有意思的訓練
    今天再介紹一個很有意思的訓練,閉眼單腳站立。        閉眼單腳站立,是我們國家國民體質監測測試的一項內容,反映了一個人的基本平衡能力。        有文獻研究證實,閉眼單腳站立可以預防中風的發生,其中閉眼單腳站立如果不能達到20秒,會大大提高中風的風險。        還有文獻研究證實,閉眼單腳站立時間與老年人跌倒呈正相關。
  • 認知功能評估訓練系統
    品名:認知功能評估訓練系統型號:B-RZXT臺車規格:長1510*寬640*高720mm
  • PEAK等價關係模塊評估報告範例
    蒂莫西等價關係模塊報告評估概述:作為對蒂莫西的技能進行綜合評估的一部分,進行了PEAK關係訓練系統等價關係評估(PEAK-E)(Dixon,2015
  • 平衡功能訓練檢測系統-蘇械注準20192070740
    檢測、分析雙腳站立和單腳姿勢,雙腳、左、右腳的重心運動軌跡,評估直立平衡能力。檢測和評估上肢的精細功能評估和分析坐位平衡功能。 二、材質:主體優質型鋼、鋼管、不鏽鋼、木材、醫用環保ABS、海綿套 、塑料管塞,鋼件表面噴塑。
  • 【新品預熱】Flexbot系列步態訓練和評估系統(多體位智能康復訓練機器人系統)——錢璟
    可以準確模擬正常人的步態,結合虛擬實境情景互動技術,為患者提供量化的、多體位的步態訓練,同時提供實時反饋,可以有效地應用於臨床康復運動訓練。Flexbot 提供了多體位的步態訓練,適於患者康復全過程使用。突破性地提供了臥床步態訓練,可以早期介入康復治療,進行步態模式訓練,對患者神經系統的重塑和步態的再學習起著革命性的影響。
  • 美軍戰鬥救生員培訓課程(一)
    因此, 美軍高度重視對參戰人員進行戰傷救治訓練,並把不斷強化士兵的戰傷自救互救能力作為降低傷亡率的重要手段,以提高其自救互救水平,其中戰鬥救生員在提高單兵自救互救能力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目前美軍已經形成一套針對戰鬥救生員的完整培訓體系,從理論學習到資質認證已非常完善。本公眾號將陸續推送介紹美軍戰鬥救生員培訓課程系列,以供借鑑參考。【文末有美軍戰鬥救生員訓練視頻】
  • 乾貨|吳恩達 DeepLearning.ai 課程提煉筆記(2-1-1)改善深層神經網絡 --- 深度學習的實踐方面
    但是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對於一個問題,我們擁有的data的數量可能是百萬級別的,所以驗證集和測試集所佔的比重會趨向於變得更小。驗證集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不同的算法哪種更加有效,所以驗證集只要足夠大能夠驗證大約2-10種算法哪種更好就足夠了,不需要使用20%的數據作為驗證集。如百萬數據中抽取1萬的數據作為驗證集就可以了。
  • 臺灣版《Magee骨科物理治療評估》(第二版)
    ,提供清楚、有系統的方法,並解釋評估各層面涵蓋的理念。內容主要強調身體每個關節的評估,包括評估原則、步態、姿勢、截肢、初級照護、緊急運動評估、頭部與臉部評估等獨立章節。各章末均附有真實案例的病例研究,引導讀者發展正確的評估計巧,此外,作者透過文字方塊與表格來組織並統整重要資訊,使讀者容易學習與記憶重點。是物理治療專業人員必備的入門參考書籍。 前言Preface 本書第五版的出版是我多年夢想的頂點。
  • 「GRF」100小時私教培訓-疼痛管理 【上肢】模塊 & 整合功能流 「3+4+5」
    通過對瑜伽、普拉提、康復訓練、功能訓練、體適能訓練,筋膜及關節鬆動術等十餘年的學習,自我練習及教學的體驗和經驗總結,化繁為簡優化整合出來的一套既適合專業人士參考學習深入研究,又適合大眾人群自我練習的課程體系。
  • 美國陸軍前沿手術隊(FST)培訓概述
    美國陸軍創傷培訓中心和創傷訓練近十多年的武裝衝突,使美軍創傷管理系統和戰傷外科處理方法發生根本改變。目前關於戰傷傷員和嚴重多發傷患者治療理念都得益於戰場經驗的廣泛積累。並制定和修改了戰術戰傷救治(TCCC) 和40多個臨床實踐等指南。
  • 懸吊訓練在兒童康復中的應用
    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為目的,應用主動治療和訓練的一個總的概念集合,該療法以主動訓練和康復治療作為關鍵要素,它包括了診斷、治療和在處方系統支持下對患兒進行規範指導鍛鍊等內容,它強調在不穩定的條件下能夠喚醒和調動機體潛在的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 【TPM專欄】在職訓練(二)設計在職訓練的架構
    1、確定適合實施在職訓練的職務2、任務分析3、制訂任務標準4、確定所需技術與知識5、制訂培訓方針6、確定學員的需求7、計劃培訓時間8、準備作業9、親自教導學員10、評估及檢討在職訓練計劃第一步驟----計劃1)
  • 短跑項目速度和爆發力訓練的平衡
    Speed in Sprinting(短跑中的平衡能力和速度訓練)Juan Gonzalez,(博士),Danielle Gaitan發展短跑速度能力速度由肌纖維募集能力和動員頻率組成。平衡能力的訓練主要提高的是身體的本體感覺能力,本體感覺能力即是人體在不平衡狀態下肌肉做出相應適應性調節的能力。它給肌肉提供自身關節位置和運動狀態的感受。在進行平衡能力訓練的同時與爆發性工作方式的訓練相結合,能在對相關肌肉進行訓練的同時還改善對其的募集動員能力。如果訓練方法恰當,其結果將是速度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