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話說國防》,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簡介:《話說國防》是張召忠1995年以來的演講實錄,內容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現代戰爭規律和特點,未來國際戰略格局,臺海危機的發展前景,科索沃戰爭的特點及影響,國際法和海戰法,以及關於教學與科研改革創新等重大問題。在報告會答疑實錄中,記述了作者關於臺海危機、新軍事革命、海洋與海軍發展、新世紀展望等方面的內容,並應聽眾要求,首次披露了作者個人的成長過程、學風與個人修養及三本暢銷書的寫作過程和手法等。這本書用現場演講的語氣,用樸素無華和充滿哲理的語言,來講述國防和戰爭問題。這種形式非常新穎活潑,可讀性很強,適合全民國防教育參考。本書內容截止時間為1999年。
六、美國會出兵支援臺灣嗎?
美國認為,臺灣是美國的老朋友,美國不能因為交了大陸這個新朋友,就忘記了臺灣這個老朋友,所以總是不斷地給臺灣提供武器裝備,而且美國國內一些人,在國內立法、支持臺灣獨立等政治鬥爭中也始終為臺灣鳴冤叫屈。如果臺灣宣布獨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臺使用武力的話,美國會採取什麼態度呢?這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客觀地說,美國在襲擊中國駐南使館事件後,一直試圖尋求改善與中國的關係,柯林頓總統看望中國女子足球隊、支持中國加入WTO、對使館人員和館舍損失的賠償、對考克斯報告的否定、在臺灣加入聯合國問題上的公開表態,以及中美兩國領導人對李登輝是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的認同等,都清楚地說明,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起碼是不公開支持它獨立的,美國似乎還是願意發展與中國的關係。許多同志可能不同意我的這個分析,美國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就不會存在什麼臺灣問題,我們早就給收回來了;如果美國致力於發展中美關係,為什麼還要襲擊中國駐南使館?其實,中美之間的關係從來都是如此,好好壞壞,曲曲折折,這已經成了一條規律。「打一棒子給個棗吃」這似乎成為美國處理中美關係的一個基本手段。只要中美關係一好起來,就掄圓了大棒敲打你幾下,然後再甜言蜜語地從頭修復被破壞了的關係。
由於意識形態、民主、人權和自由等方面的認識和經濟貿易方面發展的不平衡等,美國並不喜歡中國,甚至很討厭中國,許多人可能還想打倒中國,甚至叫囂向中國開戰。而且美國始終把臺灣作為其盟友,不間斷地給臺灣提供武器裝備。因此不少人認為美國很可能趁著李登輝搞臺獨、大陸對其實施軍事威懾的這個機會,像科索沃那樣使用武力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其實,問題並不這麼簡單。我認為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會從其全球利益去考慮。
美國給人的感覺是俠肝義膽、綠林好漢的印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該出手時就出手似乎是美國人的性格。其實不然,美國人私心極其嚴重,它思考問題的原則一切都是自己合適就行。「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不管什麼事兒,只要是對我有利的就幹,不利的就不幹。你別看它一會兒空襲利比亞、巴格達、南聯盟,一會兒出兵索馬利亞和格瑞那達,一會兒又跑到巴拿馬去抓人家的總統諾列加,這些行動經常被吹噓為維持世界和平和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等,實質上是在維護美國人自己的國際戰略利益。
美國入侵巴拿馬
(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人認為自己是世界領袖,是世界警察,它能夠管理全世界,而世界各國則不能去左右它。美國永遠是不能吃虧的,哪怕一點點小虧也不能吃。50年來,誰見過哪個國家的艦艇、飛機和坦克侵犯過美國的領海、領空和領土?1986年洛克比空難事件中美國死了不少人,它懷疑是利比亞幹的,當即出動40艘艦艇、250架飛機對利比亞進行多次空襲;去年8月美國駐非洲肯亞使館被炸,美國當即用100枚巡航飛彈炸毀了蘇丹和阿富汗境內的大量目標;這次米洛舍維奇不聽招呼,美國又帶著北約小兄弟兒狠狠收拾了一下南聯盟。這些都是為了維護國際新秩序嗎?絕不是,美國人只是為了美國自己的國家利益而已。
南斯拉夫夜間防空
(來源:維基百科)
1979年中美籤署上海公報、美國做出「三不」的承諾之後,立即搞了一個國內立法,通過了《與臺灣關係法》,而且據此經常向臺灣出售、租借和提供武器裝備。這說明美國在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找到了一種新的平衡機制和制約辦法,這樣的平衡機制對美國國家利益來說是有利的。美國就像是「三角戀愛」那樣在美國、大陸和臺灣之間不停地玩弄平衡的伎倆。美國對大陸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臺』、『兩個中國』,不支持臺灣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這些承諾得到了中國的信任,於是中美之間開始構建「致力於建立面向21世紀的戰略夥伴關係」,於是在經濟貿易文化軍事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特別是在朝鮮半島問題的談判、在核裁軍進程中的合作、在飛彈出口和武器控制領域中的合作、在聯合國安理會一系列重大問題表決中的立場協調等方面,美國獲取了重大戰略利益。
同樣,美國對臺灣方面則說,你看,我們雖然與大陸正式建交並承諾了「三不」,但並沒有忘記你這個老朋友,《與臺灣關係法》就是個例子。所以,美國與臺灣之間仍然保持著相當大的經濟貿易往來。在軍火銷售方面,美國不僅向臺灣出售了F-16、E-2T、愛國者這樣的先進裝備,而且把自己已經退役和淘汰的東西也都處理給臺灣,其中包括諾克斯級護衛艦、新港級坦克登陸艦、M-60主戰坦克等,這樣每年都能夠在臺灣那個地方掙幾十甚至上百億美元,已經連續好幾年,臺灣都是美國最大的軍火購買方之一。
(來源:Lockheed Martin)
你看,要是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緩和,沒有什麼爭鬥,美國那些軍火往哪兒賣?可見,美國人是挑撥離間,兩邊做好人,誰也不得罪,在那個地方玩兒翹翹板。在美國的天平上,臺灣乾脆成了自己手中的一張牌,什麼時候對中國大陸不耐煩了,就拿出這張牌來要挾要挾。事實證明,打臺灣牌很管用。想想看,要是臺灣獨立了,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它還會像現在這樣對美國搖尾乞憐嗎?美國還能像現在這樣用臺灣來要挾中國嗎?反之,如果臺灣像港澳那樣順利回歸了,美國將失去巨大的海上戰略利益和海洋通道的控制權,更難忍受的是,一個龐大的中華經濟圈的興起可能對美國21世紀的霸權地位構成嚴重的挑戰,美國能受得了這個嗎?所以,美國最希望的是維持現狀,不統不獨,這樣它可繼續玩弄平衡伎倆,藉機從中漁利和發展自己。
從戰略上來講,中國對於美國是極為重要的,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中國是一個政治大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第三世界中有崇高的威信,沒有中國的點頭,世界上許多事情就不能那麼痛痛快快辦成。第二,中國是一個軍事大國,我們的武器裝備水平雖然較美國相差很大,但畢竟我們有一些讓它害怕的東西,它要想跟欺負利比亞、伊拉克、南聯盟那樣來欺負中國的話,還是需要一點膽量的。所以,在這方面美國是顧慮重重,不敢輕易冒險。第三,中國雖然還不算是一個世界級經濟大國,還不屬於發達國家,但中國是一個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國家,十幾億人口的消費能力,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3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面積,以及改革開放的良好氛圍等都是美國所垂涎的,這些對於美國來講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所以,美國才同意我們加入WTO,並不停地加緊對華經濟和貿易往來。
(來源:央視新聞)
從上面這三個要素來分析,中美關係絕不會因為臺灣問題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不會為了臺灣獨立而不惜與我決一死戰。從歷史上來看,每次中美關係惡化都是少數反華勢力挑動或黨派鬥爭的結果。當出現這種情況以後,許多人都會積極地去修復中美關係,其中有一些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戰略家和外交家,也有一些有在華利益的財團、商人和經濟學家。中國有這麼一個巨大的市場,美國要是放棄的話,歐盟、日本、法國、德國等競爭對手就會趁虛而入,美國就會坐失良機,那樣的話它的損失就太大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近期中美無大戰。中美之間不會因為臺灣問題而爆發一場全面戰爭,因為那樣不僅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而且也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對此,任何一個清醒的戰略家都應該非常清楚。這樣一個分析是否正確呢?那也不一定。最近我看到一幅漫畫,意思是說,美國人有錢有槍有子彈,如果再加上一個失去理智的領導人的話,那麼戰爭將是不可避免的。正在參加總統競選的小布希也在口出狂言,說是要幫著臺灣與中共決一死戰。美國從尼克森開始,雖然已經有六位總統堅持和重申「一個中國」的立場,但國內總是有那麼一股反華逆流,最近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赫爾姆斯的《臺灣安全加強法案》的提出就是一個明顯例證。如果臺灣修憲並宣布獨立、中國大陸決定對臺動武,臺灣轉而要求美國提供武力保護的話,美國將採取何種態度呢?總的來看,上面分析的「近期中美無大戰」的觀點是成立的,但近期並不等於中遠期,無大戰並不是說連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都沒有,所以我這個結論還有一些潛臺詞。
(來源:路透社)
初步預測,如果發生上述事變的話,估計美國將採取這樣三種方式:第一,武力威懾,制止危機。當危機發生且有可能爆發戰爭的時候,美國「以不允許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或「維護臺灣海峽及其周邊海域航行自由權」為由,派遣1-2個航母戰鬥群前往危機海域實施軍事威懾,申明美國的態度和立場,傳遞對危機和衝突的關切信號,企圖用武力來遏制危機和武裝衝突。
第二,向臺灣提供緊急支援,以懾止戰爭。如果美國的武力威懾失效,我人民解放軍仍決心一戰的話,那麼美國可能會依據《與臺灣關係法》或相應法規,通過公開向臺灣出售武器、提供零備件支援、提供軍用物資援助、提供軍事情報信息、派遣軍艦為來往臺灣港口的美國商船護航等方式來加大對我的壓力。同時,美國可能在聯合國安理會或國際社會開展一系列譴責活動,甚至拉著北約盟國或亞太地區的盟國一起來施加軍事壓力,企圖迫使我停止遂行戰爭行動的決心。
第三,直接或間接與我交鋒,對臺提供象徵性支援。如果上述一系列施壓均告失敗,戰爭不幸爆發,美國將處於一個進退維谷和非常尷尬的地步。幫著臺灣與我人民解放軍公開交戰吧,直接損害美國利益,甚至危及國際和亞太戰略格局;如果甩手不管吧,又好像於心不忍,有點背信棄義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美國瞎詐乎、放空炮、故弄玄虛之類的軍事行動,看起來打的挺熱鬧,可能一艘艦也擊沉不了,一架飛機也擊毀不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處理的好,可能會避免中美直接捲入大規模戰爭;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因為個別意外事件而直接引發局部戰爭。一到了這個地步就很難用理性的預測去分析了,具體情況要看當時的事態發展。
中美在臺灣問題上採取何種態度,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問題,它直接影響到世界和平和亞太安全,關係到21世紀國際戰略格局問題。所以,任何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都不會心血來潮、隨意而為地以戰爭方式來解決。我相信,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美國能夠發揮重大影響作用,只要中美兩國領導人從戰略高度運籌帷幄,就完全能夠解決好這個問題。
往期臺海文章傳送門:
《臺海局勢連載01:臺海危機向何處發展?臺灣還能夠再承受一場殘酷的戰爭嗎?》
《臺海局勢連載04:臺軍武器裝備的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
《臺海局勢連載05:臺灣不惜耗費巨資,謀求加入美國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臺海局勢連載06:臺軍實力到底怎麼樣?主戰裝備有哪些?》
《臺海局勢連載07:臺灣的致命弱點在哪裡?》
大規模登陸作戰傳送門:
《臺海局勢連載02:70年前,我軍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
《臺海局勢連載03:我軍渡海作戰的偉大實踐:海南島戰役創造了小艇打大艦的奇蹟》
— 本文到此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