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一隻黑熊在超音速條件下被彈射出艙

2021-02-27 軍武次位面

彈射座椅實驗是十分危險的...於是他們想到了熊


人類早在1947年就完成了首次超音速飛行,24歲的美國空軍上尉飛行員查爾斯·葉格爾,駕駛X-1驗證機在12800米高空成功突破了音障。就在15年後,一頭黑熊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超音速飛行和超音速彈射。這頭名為Yogi(瑜伽)的黑熊是世界上第一隻完成此項壯舉的熊,也是第二個完成超音速彈射的動物。

▲B-58盜賊超音速轟炸機

一切還要從美國空軍的B-58「盜賊」轟炸機說起,作為世界上第一架兩倍音速飛行的轟炸機,B-58堪稱當時的黑科技集大成者之作。就在其投入使用後,又一個難關擋在了美國空軍面前,那就是超音速彈射。

1955年2月26日,一架F-100A「超佩刀」戰鬥機(53-1659)在試飛過程中突然發生故障,戰機的液壓系統被鎖死,飛機失去控制後向地面俯衝。北美航空公司的試飛員喬治·F·史密斯(George F Smith)不得不在 1.05 馬赫的速度下彈射逃生,雖然最終安全落地,身受重傷的史密斯卻因此昏迷了5天,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後才康復。

上圖F-100戰鬥機是美軍第一型實用化超音速戰機,但其安全性極差,有超過4成的飛機在服役期間墜毀

史密斯的死裡逃生讓當時的美軍飛行員都心有戚戚,要知道50年代末開始,美國空軍已經全面進入二倍音速時代,彈射逃生的難度比F-100的跨音速更高。B-58作為一款兩倍音速轟炸機,早期使用的仍是普通彈射座椅,鑑於超音速彈射過高的死亡率,美國空軍為此提出了「救生艙」計劃,為三名B-58飛行員各自提供一個全封閉式的彈射座椅,以增加他們彈射時的生存機會。

▲「膠囊」打開狀態

這種被暱稱為「膠囊」的封閉式彈射座椅由斯坦利航空公司研製,在普通彈射座椅上加裝了一層摺疊保護殼,正常飛行狀態下保護殼向上收起,在彈射時安全帶會立即將飛行員的身體和手臂固定,同時膝蓋下的作動杆會自動收起,迫使飛行員的大腿往上收,最後放下保護殼,彈射出座艙。

▲點擊上方即可觀看視頻

「膠囊」內除了彈射座椅以外,還存有求生必要的通訊器材、氧氣罐、自動充氣氣囊和信號槍等。這套封閉式彈射座椅系統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型號,但由於自重較大加上工作步驟繁瑣,所以可靠性較差。這類設計在當時也是無奈之舉,等到第三代戰機服役,這種落後的彈射方式就被拋棄了。

▲「膠囊」封閉狀態

雖然設計了全封閉式彈射座椅,但科研人員對於其在超音速狀態下的表現並無信心,因此進行彈射試驗就顯得很有必要。最初參與彈射試飛的是從失業人群中招募的志願者,他們參加了地面彈射試驗,雖然試驗風險較低,但仍然發生了意外。一次彈射中,彈射座椅未能正常工作,一名志願者因此喪生。接下來的飛行彈射試驗無疑風險更高,所以試驗人員不敢再用真人去冒險了,而是將目光投向動物實驗。

▲B-58地面彈射試驗裝置

動物實驗在軍用領域並不罕見,在很多高危領域技術人員都曾使用動物作為人類的替代品,斯坦利航空公司的試驗人員選擇了和人類體型相近的黑猩猩和熊。黑猩猩和人類同為靈長類動物,正常情況下是最優的選擇,但黑猩猩的體重和成年人相差較大,無法模擬飛行員的彈射狀態。

最終入選的是北美黑熊,作為一種中型熊科動物,成年北美黑熊體長120-220釐米,雄性重量60-272千克,雌性重量40-150千克,加上北美黑熊具備站立行走的能力,雌性北美黑熊無論是形態還是體重都接近人類飛行員。

▲野外生活的北美黑熊,

這是加拿大和美國境內常見的一種熊科動物


▲北美黑熊Yogi,注意其生死看淡的眼神

第一隻參加飛行彈射試驗的就是2歲的雌性北美黑熊Yogi,1962年3月21日,Yogi在注射鎮定劑後被固定在了B-58的電子設備操作員彈射座椅上。負責試驗的B-58很快起飛爬升,並在35000英尺(約合10600米)的高度上完成了第一次超音速彈射,當時B-58的飛行速度為1400公裡/小時。

▲Yogi被安排在了設備操作員座位上

Yogi在彈射過程中一切正常,在飄了7分49秒後成功著陸,當試驗人員打開彈射座椅保護殼時,Yogi還未從鎮定劑作用中恢復,就這麼迷迷糊糊的完成了熊科動物歷史上第一次超音速彈射。

▲Yogi從B-58轟炸機上彈射出艙

解脫出來的Yogi很快被送去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表明Yogi身體一切正常,封閉式彈射座椅很好的保護了它。雖然在超音速彈射中逃過一劫,但命大的Yogi運氣並不好,為了進一步檢查超音速彈射對其身體的影響,Yogi隨後被安樂死,用以解剖檢查其內臟器官。(我擦!萬惡的美帝!)

▲迷迷糊糊中完成彈射的Yogi

▲Yogi被送往醫院進行檢查

Yogi只是第一隻登上B-58轟炸機的北美黑熊,兩周以後另一隻名為Big John的黑熊再次完成了超音速彈射。Big Joh你在45000英尺(約為13700米)高空,時速超過1600公裡/小時的狀態下被彈射出艙,封閉式彈射座椅再度運作良好,Big John安全落地。相比Yogi的不幸,Big John顯然福大命大,最終躲過了被解剖的下場。

▲被解救的Yogi

兩頭黑熊的空中彈射試驗給技術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數據,在這完善B-58的封閉式彈射座椅,乃至超音速彈射研究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說Yogi和Big John這兩頭熊的犧牲,間接拯救了美軍無數飛行員。不過封閉式彈射座椅並未在實際使用中得到推廣,僅有B-58轟炸機運用,而且B-58的服役歷史也很短暫,僅僅裝備10年就退出了美國空軍序列。

▲F-16的地面彈射試驗裝置

以Yogi和Big John為代表的動物在人類科研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理應得到我們的尊重。當然這類動物試驗大多帶有時代烙印,隨著相關模擬技術的不斷進步,動物試驗最終會退出歷史舞臺。

▲博物館中的B-58和其彈射座椅

-作者簡介-

齧花熊防務觀察,微信公眾號(ID:zsc19491001)軍事科普,主要包括科普長文和圖片分析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觀看軍武精選視頻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明日軍武日曆: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821120490

相關焦點

  • 航空彈射座椅:一把椅子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空戰上,保證飛行員的生命安全異常重要,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彈射座椅應運而生。事實上,早在20世紀30年代,羅馬尼亞和英國的科學家提出通過外力將飛行員彈射出艙的航空救生概念。由於需求不夠緊迫,這一設想不了了之。二戰中後期,納粹德國空軍和瑞典皇家空軍幾乎同時開始研究航空自動救生設施。瑞典於1943年將彈射座椅裝備到薩博-21戰鬥機上。
  • 解析戰鬥機飛行員最後的安全保護-戰機彈射逃生裝置
    > 19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的火箭彈射座椅:彈射分為兩個過程,首先彈射機構將人-椅彈射出艙,然後由火箭包繼續推動人-椅向上運動。MK.16,則在MK.14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將低成本、高性能和重量輕結合在一起,成為歐洲三代半機型的通用彈射座椅,裝備包括雙風(颱風和陣風)、EF2000,F-35也選用了這一型號。
  • 南北戰爭:美洲虎北上回歸美國,幹掉美洲黑熊
    然而,它們過去的分布區包含大半個美國,可北至俄勒岡-賓夕法尼亞一線。但早在哥倫布時代它們就從美國東北部消失了,加利福尼亞的最後一隻美洲虎於1860年被射殺。到20世紀初,美洲虎在北美的分布退縮至大峽谷-科羅拉多一線以南。現在,儘管很多動物學家認為美國已沒有美洲虎定居種群,但亞利桑那、德克薩斯和新墨西哥三州不斷出現的零星記錄向人們證明著,美洲虎一直沒有徹底退出美國。
  • 江油的黑熊為什麼要襲擊村民?
    最近網上有個黑熊吃人的新聞:四川江油一名母親帶著孩子,路上遇到了黑熊,母親被黑熊咬死,孩子趁機跑回村子。其他村民得知此事後前去尋找,結果又有一人被黑熊咬死。後來搜救隊長也被黑熊咬死,死前還給村裡打了個電話,最後公安將黑熊擊斃。黑熊雖然算猛獸,但屬於戰鬥力不是那麼強的猛獸。
  • 俄羅斯境內,高加索犬並非最強,這種犬可獵殺黑熊,由原住民所養
    常年在西伯利亞原始森林中狩獵,若是讓高加索犬與黑熊相遇的話,相信再強悍的猛犬在黑熊面前也會俯首稱臣,夾著尾巴逃跑了。雅庫特人原本過著半遊牧的生活,獵熊犬就是他們的生活得力助手。在俄羅斯的狩獵犬中,卡累利亞獵熊犬,和西伯利亞萊卡犬,也是比較有名的獵熊犬,卡累利亞獵熊犬,身體強健,肌肉發達,飼養在北美和許多歐洲國家裡,因具有極大的攻擊性,所以用於追逐或攻擊黑熊、棕熊,它們在當地原始獵戶的飼養下,基因得到不斷改良
  • 來自康維爾公司的「盜賊」——B-58超音速轟炸機
    但是在這些轟炸機中,有資格被稱為超音速轟炸機的,卻寥寥可數,而來自康維爾公司的B-58「盜賊」超音速轟炸機,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可以把該機看成是大號的戰鬥轟炸機一開始B-58超音速轟炸機的研究思路十分清奇,康維爾公司打算將B-58轟炸機的機身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機身包含主要的機身結構,而下半部分機身則只包含燃料和武器
  • 彈射真流行,巴西竟然也有蒸汽彈射航母!
    現在世界上有9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實際上採用蒸汽彈射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法國、巴西。
  • 四川一母親被黑熊叼走,孩子躲草叢逃過一劫!兩尋人村民先後遇害
    5月17日晚,四川綿陽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47歲婦女唐某在送二兒子返校經過梯子巖山間小道時,被黑熊襲擊。其親屬蘇某及參與搜救的朱某也先後遭遇黑熊襲擊。江油市警方出動警力搜救過程中與黑熊遭遇,為確保安全果斷將黑熊擊斃。5月18日中午,四川江油市政府微博@江油發布通報,這起黑熊襲擊村民事件造成三人死亡。
  • 「手抖」引發的彈射事故,法國陣風戰鬥機為何只彈射了後座?
    然而就在這架雙座型「陣風」戰鬥機從聖迪濟耶空軍基地跑道離地片刻之後,坐在後座的國防製造商僱員突然從「陣風」戰鬥機後座彈了出來,萬幸的是前後座艙蓋全部被炸掉之後飛行員頑強地把飛機姿態穩定住並將飛機成功飛回基地,而被彈射出艙的乘客也僅僅受了輕傷。
  • 一刀撂倒黑熊,此刀是20世紀世界上最經典的軍刀,號稱刀中之王?
    軍刀是一類特殊的武器,它雖然是不折不扣的冷兵器,但卻是在步槍這一典型的熱兵器誕生以後出現的,而且通常都是與槍配合使用。而有這麼一把軍刀,被民間軍刀愛好者譽為20世紀世界上最經典的一把軍刀,有著「軍刀界的AK47」的稱號。
  • 鳥人故事 | 修煉半個世紀的天行者
    生  活上世紀七十年代,上海往事。
  • 一黑熊玩偶就令「臺獨」興奮了?蔡英文發文,反遭島內網友潑冷水
    此前,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先後「訪臺」,已創下了美國最高等級官員連續「訪臺」的紀錄,更是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然而,除了阿扎和克拉奇之外,近日又有一名美高官跳出來了,在臺灣問題上不斷出「昏招」。據環球網10月1日報導,9月29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出席臺灣舉辦的線上活動,期間發表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言論。
  • 半個世紀前,美軍核彈曾瞄準中國117座城市!可能就有你的家鄉!
    半個世紀前,美軍核彈曾瞄準中國117座城市!可能就有你的家鄉!
  •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但是後半句話才是重點
    歐洲的近代歷史上群雄爭霸,在歐洲大陸上各個國家為了爭奪資源頻繁爆發戰爭,其中英國、法國、德國、沙皇俄國等國是歐洲的幾個傳統的強大帝國,至今為止這些國家也都是世界強國
  • 為圖144超音速客機而生,魚窩中的異形,米格21I長著無尾三角翼
    由於授權全球很多個國家生產,累計相加各種改進型號總數超過100多種,它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由於良好的飛行品質可以充當各種測試平臺。該機已經問世半個多世紀,實際在改進過程有很多屬於高度機密型號,比如米格-21PD垂直起降機型,帶鴨翼的E-8試驗機。以及今天要提到的這款米格-21I驗證機,它專為圖-144超音速客機而生,有一個無尾三角翼布局,如果不是機頭進氣布局完全就是一款新型號。
  • 半個世紀的謎團——從石島到電白,海軍觀通站調防追憶(下)
    當時雷達分隊只有11人,全天24小時5個班。兩人一個班時,一人操縱機器、觀察海面,另一人標圖、計算、記錄、報海情於一身。兩個雷達機房,一個在半地下室,一個在山頂坑道,定時輪換。大家團結一致,相互幫助,很快熟悉了海區,為順利完成任務奠定了基礎。
  • 美軍「追蹤」聖誕老人半個多世紀
    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半個多世紀以來,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NORAD)都會雷打不動地執行一項特殊任務:「追蹤」聖誕老人,及時報告動向。    文章介紹,NORAD執行這一任務,起因頗具童話色彩。1955年聖誕節,美國科羅拉多一家報紙刊登了某商場的一則廣告。該廣告裡有一個缺位的電話號碼,商場為了吸引人們注意,宣稱這號碼可以打給聖誕老人。
  • 淺談航母滑躍式與彈射式起飛!
    那麼實戰條件下,若從195米遠端起飛時,最大掛彈肯定不會只掛4彈。殲15重載反艦模式,起碼是掛4枚反艦飛彈,加2枚中距彈空空飛彈,再加2枚格鬥彈;而空中優勢模式可能掛6枚中距彈,加2格鬥;或者採取4中距,4格鬥;甚至掛6中距,加4格鬥都有可能,畢竟空空飛彈彈體重量比較輕。以殲15的常規布局,大梯形機翼和寬機身,掛點又多,具有天然的多掛點、大帶彈量的優勢。
  • 揭秘|翟志剛在太空準備出艙時,軌道艙發出了火災警報
    在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翟志剛首次完成出艙活動,成為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稱號。翟志剛「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