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戰役|阿登戰役

2021-03-05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阿登戰役(英語:Battle of the Bulge或Ardennes Offensive或Von Rundstedt Offensive,法語:Bataille des Ardennes,德語:Ardennenoffensive),別稱亞爾丁之役,但盟軍將士依作戰經過稱之為突出部之役,而德國B集團軍群則稱之為守望萊茵河作戰。戰爭發生於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是指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歐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阿登地區發動的攻勢。

此次戰役與一些次作戰協調進行,其中包括地板行動(Operation Bodenplatte)和獅鷲行動(Operation Greif)等。德軍此次作戰目標是突破英法美盟軍戰線並將其一分為二、佔領安特衛普,包圍並消滅盟軍的四個軍,迫使盟軍在軸心國佔優勢的條件下談判。此次作戰如果成功,希特勒就可以集中全力應付東線戰事。

 

此次戰役的計劃是在極度秘密,幾乎完全處於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完成。雖然「Ultra」(盟軍破譯德國秘密無線電通訊的組織)和美第三軍的情報人員顯示有跡象表明德軍會發動進攻,盟軍仍忽視了此次突襲的可能性。此外,盟軍盲目自信、忙於進攻計劃、空中偵察不足、美國第1軍相對缺乏戰鬥經驗,進一步為德軍的突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美軍傷亡主要集中在戰役的前三天,美軍第106步兵師三個團中有兩個被迫投降。整體而言,阿登戰役是美國在二戰血腥的一役,美軍陣亡人數達15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是從諾曼第登陸與德國部隊潰退出蘇聯境內開始,盟軍以堅決徹底的消滅法西斯為目標展開的戰略大反攻,此時的德國法西斯已經是日薄西山,再無回天之力,但是希特勒並沒有清晰的認識,或者說他自始至終還沉醉於二戰前期的戰績中無法自拔,盟軍已經兵臨城下,他竟然還幻想著通過一場戰役來一舉扭轉戰爭的不利局面。

阿登戰役正是發生於這樣的情況之下,按蘇德戰場上的大兵團作戰規模來看,阿登戰役並不能算是一場大的戰役,僅從戰爭雙方的作戰兵力上來看就很說明問題,當時的盟軍參戰兵力為70萬人,而德國兵力僅僅只有27.5萬人,這已經不是德國侵略其他國家的時候了,盟軍即將打進德國本土,是德國的防禦戰,而曾經不可一世的德軍竟然只有區區不到30萬的兵力迎擊龐大的盟軍部隊,可想而知,德國已經無兵可用了。

阿登戰役發生在比利時東南、盧森堡北部和法國東北部的阿登森林,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場戰鬥還是德國率先向盟軍發起的進攻,要知道這是保衛德國本土最後一道防線了,可見當時的德國雖然已經損失大部分兵力,但依然狂妄自大。

在戰鬥剛剛打響的時候,大部分德國士兵還認為會重現戰爭初期席捲英法聯軍的好戲,當時德國已經被盟軍包圍,而只有阿登地區,希特勒錯誤的認為,這裡英法聯軍防守薄弱,這裡將是德國大反攻的黃金位置,1944年12月16日,德國率先向阿登地區的盟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如希特勒料想的一樣,美軍在阿登地區僅僅部署了四個師的兵力,17日,美軍第106師和第28師防守的陣地被德國軍隊突破,美軍兩個團被迫投降,德軍從突破口向外縱深百餘公裡,形成了突出部。

面對德軍的突圍進攻,盟軍司令艾森豪大驚失色,急調大量部隊對德軍進行反突圍作戰,至24日,盟軍已有24個師越60萬人參加了戰鬥,在兵力方面,盟軍已經幾倍於德軍,隨著天氣的逐步變好,美英的空軍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德國在兵力不夠的情況下,不得已向東撤退,一直退回到了德國邊境。

此時,希特勒的獨斷專行已經令很多德國將領深感不滿,他甚至因為意見不合罷免了曼斯坦因,他依舊堅持自己的主見,試圖在盟軍防禦圈上尋找到突破口,為了補充兵源,他甚至把16歲的德國少年推向戰場。

12月16日,德軍第7、第6、第5三個裝甲集團軍兵分三路,對位於阿登地區的盟軍進行了突圍作戰,而且來勢兇猛,具有巨大兵力優勢的盟軍竟然再次吃虧,17日,美軍106師兩個團的7000多人又被圍投降,1944年12月25日,德國第二裝甲師和美軍第二裝甲師在塞勒斯展開了決戰,德軍損失了2500人,坦克全部被毀。

然而不得不說,德國人的戰鬥意識那絕對是非常強的,在兵力和武器裝備方面都佔盡優勢的盟軍竟然沒有佔到便宜,照這樣下去,德軍勢必將重拾東山再起的信心,邱吉爾向史達林求援,蘇聯軍隊在東線提前8天發起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希特勒迫不得已把阿登戰役的6個預備裝甲師調往東線,英美聯軍壓力大減,對德軍展開了最大規模的戰鬥,最終,以德軍撤回到了戰役前的駐守位置,阿登戰役以戰役雙方傷亡20萬人的代價結束。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閱讀 點擊下方標題,回顧更多文章

· 二戰中的每一天(1942年2月20日,星期五)

· 二戰中的每一天(1942年2月19日,星期四)

· 著名戰役系列|八莫戰役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阿登戰役:德國輸掉戰爭希望的最後一場戰役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當時,希特勒並不清楚英國方面已經掌握了德軍的通訊密碼,但他猜想到盟軍有特定渠道獲得德軍通過電報傳輸的情報,所以阿登戰役打響前,德軍的參戰部隊一律處於無線電靜默狀態,從而成功的隱瞞了襲擊的消息。為了打贏這場戰事,納粹德國還一舉投入了多款新式武器。那麼,為何阿登戰役最終仍是以盟軍勝利,德軍失敗告終?
  • 納粹德國最後的瘋狂——阿登戰役
    阿登戰役地圖由於盟軍未考慮到德軍在阿登地區進行反撲的可能性,因而未在該地區加強防守在長達115千米的戰線上,只部署了美第一集團軍的5個師,共8萬多人。結果使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兵力、兵器佔有很大優勢。戰役中被摧毀的德軍坦克17日早上,盟軍最高指揮部急調美軍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增援,19日,又命令巴頓將軍指揮的美軍第三集團軍北上馳援巴斯通,堅守阿登地區的美第一集團軍則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頂住德軍進攻,堅守到援軍到來
  •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反撲
    阿登戰役又叫突出部之役,是指二戰末期(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5日)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德國邊境重兵集結,正準備大舉向德國腹地推進以求儘快結束歐洲戰事時
  • 著名戰役系列|塞班島戰役
    日至7月9日發生在馬裡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上進行的戰役,遠徵軍在1944年6月5日登上攻擊艦隊離開珍珠港,同一天盟軍實施霸王行動橫渡英吉利海峽攻入法國諾曼第地區,諾曼第登陸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行動,而馬裡亞納行動則動用了歷史上最大的艦隊。
  • 二戰中歐洲西線戰場德軍最後的反擊——阿登戰役
    阿登戰役,別稱亞爾丁之役,盟軍將士依作戰經過稱之為突出部之役,而德國B集團軍群則稱之為守望萊茵河作戰。
  • 著名戰役系列|布幹維爾島戰役
    布幹維爾島戰役(Bougainville Campaign),是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自1943年11月開始在布幹維爾島進行的登陸作戰,是美軍在南太平洋反攻中的主要島嶼進攻戰役之一。該戰役打出了美日最懸殊的傷亡比。
  • 著名戰役系列|基輔戰役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7月7日發生於烏克蘭的一場大型包圍戰,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它作為巴巴羅薩作戰在1941年8月23日至1941年9月26日,在蘇聯歷史中它被稱為基輔防禦戰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
  • 著名戰役系列|諾曼第登陸
    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登陸過程: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第,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
  • 著名戰役系列|馬裡亞納海戰
    戰役簡介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盟軍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奪得太平洋戰場主動權,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海軍上將在中太平洋展開攻勢,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陸軍上將自澳大利亞向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發動跳島作戰,1944年上半年兩條戰線都已迅速接近日本,勢不可擋。
  • 著名戰役|雷伊泰灣海戰
    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衝繩島等地打下基礎。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為了這場關鍵戰役,美國投入了幾乎全部的家底,參戰兵力多達航空母艦16艘、護航航母18艘、戰列艦12艘、驅逐艦144艘、護衛艦25艘、運輸艦及後勤輔助艦592艘、飛機近2000架。而日本方面也是傾其所有,共出動航空母艦4艘、航空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4艘、輕巡洋艦7艘、驅逐艦32艘、飛機約600架。
  • 虎落阿登 - 淺談阿登戰役中SS第501重裝甲營的「虎」II坦克
    誠然,關於這些「虎」II的炮塔號及塗裝樣式,其他來源的資料會給出不同的見解。在下文,筆者所整理的這些內容,面向的是那些對「虎」II坦克本身,或是對駕馭「虎」II的裝甲兵們感興趣的讀者們。關於「虎」II外觀的一系列推論都是基於筆者對戰時、戰後照片與電影所進行的廣泛地研究,此外,筆者還參考了現存的與戰時德軍裝甲偽裝條例相關的檔案。
  • 著名戰役系列|塔拉瓦戰役
    塔拉瓦戰役,亦稱為塔拉瓦環礁戰役,美軍代號為電擊行動,是一場發生於吉里巴斯吉爾伯特群島的戰役,參戰雙方國為美國與日本,是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戰事從1943年11月20日開始,一直持續至11月23日美軍完全控制塔拉瓦為止
  • 《浴血長空》著名戰役之悲情馬奇諾
    《浴血長空》以二戰著名橋段為基礎打造了一個真實而激昂的二戰空戰戰場。
  • 二戰坦克解密:叱吒風雲,無敵「黑豹」逞兇阿登戰役
    1944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西線的突出部之戰進入高潮——阿登戰役。德國2SS第2裝甲師「帝國師」派出精銳兵力,在黑夜的掩護下強襲馬奈。
  • 民國風雲 | 抗日主戰場的著名戰役與抗日名將
    (1940年棗宜會戰),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上將(1944年豫中戰役),以及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1942年日軍大掃蕩)。天下第九關——娘子關太原會戰包括有: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
  • 歷史上著名的戰爭:扎馬戰役、條頓堡森林戰役
    一,扎馬戰役——危機中的迦太基帝國(公元前202年)前264年-前146年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沿岸霸權發生了三次戰爭
  • 無意義的反擊:二戰期間,「阿登戰役」對於整體局勢有何影響?
    突出部戰役地圖 在突出部戰役中,由於美國軍隊開始加入了歐洲的戰場局勢,德國人最引以為傲的,也是最為顯著的優勢,裝甲部隊的激動優勢也開始蕩然無存。阿登戰役畫作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煩心事兒還遠遠沒有結束,不僅僅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了,甚至在敵後戰線上,也就是信息傳輸的重要領域上,德國人一向最引以為驕傲自豪的恩尼格瑪密碼終於被同盟國的信息人員破譯了,
  • 阿登戰役
    美軍傷亡主要集中在戰役的前三天,美軍第106步兵師三個團中有兩個被迫投降。整體而言,阿登戰役是美國在二戰血腥的一役,美軍陣亡人數達15000人。「阿登戰役」爆發。阿登戰役中被俘的德軍1944年深秋,戰爭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計劃從1944年9月底開始在德軍最高統帥部秘密地策劃。
  • 史達林格勒戰役——被稱為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
    在二戰期間,就發生了很多殘酷的戰役,比如著名的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德國妄圖通過這場入侵蘇聯的戰爭將其滅亡,從而達成其邪惡的目的。當時的蘇聯戰場為全世界吸引了最強大的德國部隊,並且為全世界分擔了很多德軍的攻勢和壓力,就像當時我國的抗日戰爭一樣,為全世界分擔了很多的日軍部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