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學者了不起,在海牙揭開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虛偽面紗

2022-01-02 長江日報


胡德坤教授接受外媒記者採訪

作者:長江日報記者高萌

6月26日,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和荷蘭萊頓大學格勞秀斯國際法研究中心,在荷蘭海牙聯合舉辦了一場「南海仲裁案與國際法治研討會」。

研討會上,咱武漢學者有理有據發聲,以上世紀30-40年代中國、美國、日本、法國等國的檔案資料為支撐,充分證明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領土,同時,使外國專家更清晰地認識中菲爭端的實質是領土爭端,對此,仲裁庭沒有管轄權。


南海   新華網

昨日,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到從海牙回國的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院長胡德坤。「南海仲裁案不僅是中國學者關注的問題,也是外國學者關注的問題,南海仲裁案公布結果前,中外學者都有召開學術會議進行共同研討的意願。」

胡德坤介紹,此次研討會,有來自中國、美國、英國、荷蘭、義大利、印度、獅子山等國30多位國際法知名專家與會。其中中國正式代表10人,分別來自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臺灣海洋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海軍學術研究所等。與會的外國代表包括國際法院現任及前任法官、聯合國前南國際刑庭法官、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前任主席或委員、國際仲裁庭仲裁員、國際法研究院主席或委員,以及來自美國國務院、英國外交部、印度外交部的法律顧問等國際法權威專家。

巡航南沙  中新網

胡德坤介紹,會議分為四個議題,每個議題由2-3位中外專家主講,隨後有2-3位中外專家評議。議題分別是「仲裁案和國際法治的關係」、「當事方不出庭、不參與的國際案例比較」、「歷史性所有權和歷史性權利問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解釋和國際法治關係」。與會中外學者共同關心的焦點是,南海仲裁庭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解讀是否全面、除仲裁庭的解讀外對相關問題還能有什麼視角的解讀等。

「我們搜集了大量材料,對提出觀點有強有力的支撐,並形成發言稿。」胡德坤說,關於「歷史性權利與國際法治」議題,他個人寫了一份3000字的論文,題目為《南海仲裁怎麼不尊重歷史事實》。同行的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院長孔令傑還發言,從歷史演進角度,闡述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菲律賓提出仲裁是對史實的不尊重,違反了國際法。


除了國內專家,一批外國專家也在會上發言,表明不同意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不同意仲裁庭強行進行仲裁,認為中國採取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的立場符合國際法,傳遞了國際正義力量的聲音。「大家在主要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認為仲裁庭對中菲之間的領土爭端和海洋劃界爭端沒有仲裁權。」

胡德坤認為,召開這次研討會目的有三點:一是將中國學者的聲音傳播到國際,尤其傳播到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在地海牙;二是了解國際上著名國際法專家對南海仲裁案的看法,國際上是否只有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一家之言;三是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同國際著名研究者的合作,提升中國學術研究水平和國際化程度。

南海仲裁案的結果預計7月12日公布,這次研討會的召開會對仲裁結果產生什麼影響?胡德坤表示,研討會也許並不會影響到仲裁結果,「但會議有這麼多國內外權威專家發聲,對伸張國際正義很有意義。」


胡德坤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昨日下午,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院長胡德坤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提到,收集的檔案資料中,最珍貴的是1933和1935年,美國國務院的兩份檔案,確認南沙群島和黃巖島不在菲律賓領土範圍內。

胡德坤介紹,武漢大學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專門成立南海歷史檔案收集與整理研究團隊,自2011年起,歷時6年,30多人參與查閱、收集、整理美、英、法、日等國的檔案資料,為研討會上我國海洋維權提供了儘可能完整的歷史和法理根據。

「我們分4批,每批7人,專程到美國國家檔案館查閱歷史資料,最長的一待就半年,短的也至少3個月。」胡德坤說,不僅是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研究團隊都去過。

他透露,成員主要去當地的國家檔案館,查閱公開的歷史資料,尋得了與南海歷史相關的材料,便將其複印並帶回國內。最珍貴的1933和1935年美國國務院的兩份檔案,就是從5萬頁資料中翻找出,確認了南沙群島和黃巖島不在菲律賓領土範圍內。「南沙群島不是菲律賓領土,1900年的八年協定,1930年的英美協定裡,也都有說明。」胡德坤補充說。

「選擇海牙是因為它是國際法聖地,是國際法專家最集中的地方。荷蘭萊頓大學是武大邊界與海洋研究院的合作單位,而萊頓大學就在海牙。」胡德坤說,通過此次研討會,歐美國際法權威專家對中國智庫的水平都表示認可,30多名國際法學者強烈質疑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認為談判才是解決南海爭端的最佳途徑。 

事實上,梳理一下有關中菲在南海相關爭議及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的事件脈絡,是非公道就已不言自明。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人民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經營南海諸島,中國政府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行駛主權管轄。

20世紀70年代之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普遍認知,沒有任何國家提出異議。

自20世紀70年代起,菲律賓對中國南海部分島礁實施非法侵佔或提出非法主張,並在有關島礁及其附近海域非法從事資源開發等活動。

2002年11月4日,中國與東協各國外長及外長代表在金邊籤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這是中國與東協籤署的第一份有關南海問題的政治文件,對維護我國主權權益。

2006年,中國政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298條規定提交排除性聲明,將涉及海洋劃界、歷史性所有權等爭端排除在包括仲裁在內的強制爭端解決程序之外。這是中國作為《公約》締約國行使國際法賦予權利的正當行為。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中國政府隨即聲明,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

2013年2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證實,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馬克卿當天約見菲律賓外交部官員,表示中方對菲方就中菲南海爭議提請國際仲裁的照會及所附通知不予接受並將其退回。

2014年12月7日,中國外交部授權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全面系統闡明了中國政府對該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即仲裁庭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沒有管轄權,中國政府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擁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

2015年10月29日,南海仲裁庭作出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裁決。中國政府當即聲明有關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

2016年6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于堅持通過雙邊談判解決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有關爭議的聲明》,重申中國堅持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仲裁案以及通過雙邊談判解決中菲在南海有關爭議的立場。

2016年6月29日,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宣稱,將於2016年7月12日公布所謂最終裁決。

半月不見,甚是想念!長報君又重新開通留言啦!你今天的回家路還順暢嗎?歡迎大家在頁面下方留言,與長報君分享防洪搶險中的突發事、新鮮事、感人事。長江日報《城市留言板》欄目每天精選刊發網友留言、來信、來論。本周將贈送網友20本《老武漢100個名人故事》。


出品:長江日報全媒體  編輯:張維納  校對:胡蝶

相關焦點

  • 中國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聲明全文 和領土主權海洋權益聲明 及各方言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決的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簡稱「仲裁庭」)於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鄭重聲明,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 海牙法庭的南海仲裁就是個屁,放了就好!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判菲律賓「勝訴」,裁決否定了中國主張的「九段線」;妄稱「南沙群島無一能夠產生延伸的海洋區域」、「南沙群島不能夠作為一個整體共同產生海洋區域」;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巖,包括目前臺當局所實際控制的太平島在內。
  • 南海仲裁案裁決在即 解放軍在南海放大招了!
    而在另一邊,美國等西方國家似乎正取代態度變得謹慎的菲律賓新政府,成為在南海問題上對華施壓的主力軍,「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都已加入了華盛頓向中國施壓的行列」,媒體還爆出日本不但煽動G7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中國接受南海仲裁,還以停止經援要挾東南亞國家就仲裁案對華強硬表態。離所謂「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僅剩一個星期,各方的博弈顯得激烈和露骨起來。
  • 譯見||從翻譯安全觀看「南海仲裁案」新聞翻譯及報導
    一、「南海仲裁案」之是非曲折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單方面將中國與菲律賓在中國南海的爭議向聯合國海洋法法庭(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提請「仲裁」。
  • 觀察:南海仲裁在即美日文攻武嚇
  • 南海仲裁案丨南海亮劍,這次不再選擇沉默!
    「仲裁庭」無視中國政府針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一貫立場和反對態度,強行推進仲裁程序並將作出最終裁決,無論其最終裁決的內容和結果如何,中國政府不予承認,也不會執行。為什麼中國拒絕接受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裁決?       因為從一開始它就是一個非法的東西。
  • 南海不可能開戰,但韓國、菲律賓必須付出代價!
    博弈的最高境界,是孫子那句話: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問:為什麼裁決是一張廢紙,我們的媒體還在整天報導?不理會不是更好嗎?答:打狗要看主人;還有就是有一種文章寫法叫「春秋筆法」。戰爭?呵呵。
  • 南海仲裁案 聯合國撇關係,中國不承認,菲律賓歡呼Chexit,澳洲進行巡航,日本稱最值得高興的新聞……看全世界怎麼說?
    在海牙國際法庭宣布仲裁結果後,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稱,"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中國不接受、不承認"。在周二海牙發布裁決前,約100名菲律賓民族主義人士在馬尼拉的中國使館外進行了抗議。示威者手舉「中國離開菲律賓海域」、「不要碰菲律賓」等標語。
  • 南海「仲裁」鬧劇終將落幕,中國海洋強國之路剛剛開始
    對中國而言,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揭開了南海法理戰的序幕,未來一段時期,法理戰在南海區域內會格外突出,而與之相配合的現場鬥爭、外交戰、輿論戰也會愈加激烈。文︱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胡波本文為瞭望智庫特約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7月12日,仲裁庭將在海牙公布菲律賓單方面提請的「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菲律賓自2013年1月開始運作的這一鬧劇終於就要落下帷幕。
  • 中菲在南海的領土爭端,海牙管不著!
    >  美國軍艦闖入我南海島礁12海裡的風波還未過去,南海又迎來一個攪局者。當地時間29日,海牙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庭發表裁決聲明,聲稱有權受理菲律賓就南海問題對中國提出的訴訟。7月7日至13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舉行「南海仲裁案聽證會」。圖片左側為菲律賓龐大的60人代表團,都是菲律賓重金邀請的知名國際法專家。右側為中國代表團。
  •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
    新華社快訊: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對此,中方多次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 南海仲裁中國或將失去國土,美國派出強大兵力壓境,中國強硬應對,南海戰爭一觸即發!中國人頂起!
    中國已經發出最後警告中美南海對抗已經幾年,步步升級,現在已經到了最後攤牌的時候。南海仲裁案可能是點燃南海戰爭的導火索。【1】幾天後就攤牌了——7月12日北京時間下午5點左右,海牙國際仲裁庭將公布南海訴訟裁決。
  • 美國百年老地圖顯示南海島礁屬於中國!自己啪啪打臉!海牙國際法庭沉默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將太平島定義為「島」,並標註了「主權」據媒體報導,最近,在溫哥華舊貨攤,竟然發現了一本1947年,由美國印刷的南海地圖,讓各方(美國,菲律賓,越南,日本)打臉的是——這本美國發行的地圖,早在
  • 擱置了5年的南海「冷飯」,美國為何又「炒」起來?
    同日,布林肯通過美國國務院官方網站發表了一份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五周年」的聲明,宣稱「中國『脅迫』並『恐嚇』南海周邊國家,是南海航行自由的最大威脅」,並強調「在南海對菲律賓武裝部隊、公共船隻或飛機發動武裝襲擊,美國將根據1951年籤訂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四條承擔相應義務」。7月12日,美軍「本福德」號飛彈驅逐艦擅自闖入中國西沙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進行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
  • 黃巖島事件和南海仲裁案的來龍去脈,5年前那段驚心動魄的鬥爭
    實際上這個臨時仲裁法官也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公信力,他們必須給自己鍍層金,於是聘請常設仲裁法院為其提供書記和秘書服務,雖然為此要支付一大筆費用,但卻為自己披上了貌似合法的外衣。,顯然極大地反映了這個臨時仲裁機構的公正性缺陷。
  • 【轉自鳳凰軍事新聞】:南海仲裁案預計17點左右公布結果 中國堅如磐石 任憑挑釁者撞上來
    南海仲裁案預計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左右公布結果。
  •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公布了所謂「最終裁決」.這一惡意裁決完全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一張充斥謊言的廢紙.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
    土耳其著名政治人士、愛國黨主席多烏·佩林切克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明確規定,領土主權問題不屬於《公約》所調整的範圍,有關爭端涉及海域劃界、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軍事和執法活動等,締約國有權聲明不接受強制仲裁。上述被一國排除的爭端,其他國家不得提起,仲裁庭也無權管轄。
  •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公布了所謂「最終裁決」.這一惡意裁決完全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一張充斥謊言的廢紙.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
    土耳其著名政治人士、愛國黨主席多烏·佩林切克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明確規定,領土主權問題不屬於《公約》所調整的範圍,有關爭端涉及海域劃界、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軍事和執法活動等,締約國有權聲明不接受強制仲裁。上述被一國排除的爭端,其他國家不得提起,仲裁庭也無權管轄。
  • 海牙法庭審判全文
    因此,仲裁庭得出結論,即使中國曾在某種程度上對南海水域的資源享有歷史性權利,這些權利也已經在與《公約》關於專屬經濟區的規定不一致的範圍內歸於消滅。仲裁庭同時指出,儘管歷史上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航海者和漁民利用了南海的島嶼,但並無證據顯示歷史上中國對該水域或其資源擁有排他性的控制權。仲裁庭認為,中國對「九段線」內海洋區域的資源主張歷史性權利沒有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