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的坦克大會戰——庫爾斯克戰役

2021-02-13 黃沙蕩蕩

1943年7月5日至8月23日二戰蘇德戰爭期間,蘇軍在庫爾斯克實施了戰略性防禦和進攻戰役,史稱庫爾斯克戰役。

史達林格勒會戰後,蘇軍將蘇德戰線中段和南段上的德軍,逐退出去,德軍被迫轉入防禦。蘇軍在庫爾斯克附近驅逐德軍,因而蘇軍在庫爾斯克形成一個很大的突出部。

蘇軍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佔領了這個突出部。中央方面軍以北是布良斯克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以南是西南方面軍

由於蘇軍佔領了庫爾斯克以西的突出部,既能對德軍奧廖爾集團和別爾哥羅德集團的側翼進行的突擊,也能解放烏克蘭、頓巴斯和白俄羅斯。

因此1943年蘇德圍繞著庫爾斯克進行了多次會戰。

在此戰役中,蘇軍參戰部隊為中央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總兵力達133.6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9萬餘門,坦克和自行火炮3444輛(門),飛機2172架。

德軍參戰部隊為中央集團軍群第9、第2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第4裝甲集團軍和「肯普夫」戰役集群,總兵力達90餘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1萬門,坦克和強擊火炮2700輛(門),飛機2050架。

1943年德軍的夏季進攻計劃的進攻目的:突擊庫爾斯克突出部蘇軍的翼側,進而圍殲蘇軍。計劃打算在開啟進攻後的第5日攻佔庫爾斯克,隨後便向莫斯科方向推進。

德軍在庫爾斯克附近集中了「中央」集團軍集群的坦克第2集團軍,第9、第2野戰集團軍和「南方」集團軍集群的坦克第4裝甲集團軍和「肯普夫」集團軍群。

德軍在庫爾斯克方向上總共集中了65個師,佔當時蘇德戰線上德軍總兵力的25%。


德軍建立了兩個突擊集團:

第一個突擊集團在奧廖爾以南,其編成中共有20個師,內有9個坦克師和摩託化師,它的任務是從北面向庫爾斯克進攻。

第二個突擊集團在別爾哥羅德附近,其編成中共有18個師,內有11個坦克師和摩託化師。它的任務是從南面向庫爾斯克進攻。

德軍直接進攻庫爾斯克的軍隊有38個師,其中有20個坦克師和摩託化師。

兩個突擊集團共有坦克和自行火炮3200輛(奧廖爾集團1500輛,別爾哥羅德集團1700輛),坦克密度平均每公裡達到40至50輛,在個別地段甚至達到每公裡100輛,兩個集團共有火炮和迫擊炮約1萬門。

德軍為了支援其地面部隊的進攻,使用了2000多架飛機,德軍統帥部在此次進攻中對其新式坦克和飛機曾寄予莫大希望,想藉助這些新式武器來取得勝利。時,德軍的坦克師已經裝備了新型的T-4「虎」式重型坦克和「費迪南」式自行火炮。


當蘇軍最高統帥部察覺德軍在庫爾斯克附近的進攻意圖後,便立即決定在庫爾斯克突出部進行有組織的防禦。

蘇軍希望在防禦交戰過程中消耗德軍的突擊集團,粉碎其進攻企圖。

蘇軍先以3個方面軍實施防禦:中央方面軍抗擊德軍從奧廖爾方向的進攻,沃羅涅日方面軍抗擊德軍由別爾哥羅德地域的進攻,以草原方面軍擔任預備隊,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後方展開。中央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大將)下轄第48集團軍、第13集團軍、第70集團軍、第65集團軍、第60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坦克第19軍以及坦克第9軍,由航空兵第16集團軍支援戰鬥。

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瓦杜丁大將)下籍第第40集團軍、近衛第6集團軍、近衛第7集團軍、坦克第1集團軍、第27集團軍,第69集團軍,近衛步兵第35軍、近衛組克第2和第5軍,由航空兵第2集團軍支援戰鬥。

兩個方面軍編成內共有兵力133.6萬人,迫擊炮1.9萬餘門,坦克和自行火炮3444輛,飛機2172架。

草原方面軍(司令員科溼夫上將)下轄5個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6個獨立組克軍和機械化軍,3個騎兵軍,1個步兵軍,由航空兵第5集團軍支援戰鬥。

此外,西方面車(司令員索科洛夫斯基大將)下轄近衛第11集團車和第50集.,並加強有2個坦克軍和大量的炮兵、工兵。

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員波波夫大將)下轄第3集團軍、第61集團軍、第63集團軍。

因此,德軍統帥部雖然在庫爾斯克南北兩面布下了了重兵突擊集團,但在兵力、兵器上並未對蘇軍形成較大的優勢。蘇軍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正面上,雙方兵力對比均大致相等。



7月5日,蘇軍先期實施強大的火力反擊準備,將德軍的進攻時間推遲近3個小時,德軍發起進攻後,北路突擊集團模入蘇軍防禦縱深約12千米,後進展緩慢。

並於10日受阻;南路突擊集團攻入約35千米後,進攻受阻。

12日,南路德軍將主攻方向轉移至普羅露羅夫卡方向,企圖從東南遷回庫爾斯克。與此同時,蘇軍決定對德軍南路突擊集團實施反突擊,雙方1200輛坦克在普羅霍羅夫卡地域展開大戰,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遭遇戰。

傍晚,德軍損失400輛坦克,並被擊退至原出發地區。

15日,南路德軍被迫轉入防禦。

16日,在後衛掩護下全線退向原出發地域,蘇軍則轉入追擊。


7月12日至8月23日,蘇軍以6個方面軍,計31個集團軍,實施兩次大規模進攻戰役。

7月12日,蘇軍以7集團軍發起奧廖爾進攻戰投。

22日,蘇軍收復博爾霜夫。

8月5日,收復奧廖爾和別爾哥羅德,

8月18日前出至布良斯克東郊,將戰線向西推進約150千米。

早在8月3日的時候,蘇軍發起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進攻戰役。11日,蘇軍包圍哈爾科夫,23日,收復哈爾科夫市,將戰線向西南和南推進約140千米,至此,會戰結束。

會戰中,德軍傷亡約50萬人,戰損坦克1500輛、飛機1400餘架、火炮和迫擊炮3000門,其進攻戰略遭到徹底破產。

此次戰役結束後,蘇德戰爭中蘇德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轉折,德軍自此完全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全線轉入防禦,蘇軍則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完)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庫爾斯克」死亡平原: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二戰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大規模進攻,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之後德軍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希特勒4月15日發布了第6號訓令:「這次進攻具有決定性意義,應迅速完成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使我們得以掌握今年春夏兩季的主動權」。 曼斯坦因計劃通過一次南北兩翼協調的鉗形攻擊,合圍並殲滅整個庫爾斯克的蘇軍重兵集團,作戰代號為「堡壘」。
  • 二戰之庫爾斯克大會戰
    二戰之庫爾斯克大會戰(一)侵略與抗爭最震撼的較量在遭到史達林格勒會戰的失敗後,希特勒耿耿於懷,此刻他又把目光聚焦在庫爾斯克由蘇軍控制的突出部
  • 【歷史】史上最大的坦克戰:庫爾斯克會戰
    【史上最大的坦克戰:庫爾斯克會戰】
  • 庫爾斯克會戰——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之一。參戰人員達到了數百萬人,並且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軍事裝備。
  • 庫爾斯克戰役回眸
    1943年7月至8月的庫爾斯克會戰,是蘇聯與德國裝甲集群的集中對決。在庫爾斯克突角,蘇德坦克群、炮兵集群、防空兵、空軍等諸軍兵種展開殊死對決。此次坦克大會戰也決定了整個蘇德戰爭的進程與走向。庫爾斯克州面積近30萬平方公裡,其西部與西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距離首都莫斯科500公裡。
  • 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的一場對攻戰役,在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近8000輛坦克。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0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5000架,也創下兩個紀錄就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
  • 庫爾斯克:最後的坦克大決戰 國曆獨家
    隨著德軍重型坦克的出現,這種步槍作用逐漸減少,後多被蘇軍改用於摧毀堡壘、防禦點等固定目標7月4日,沉寂了一百多天的俄羅斯大地被炮聲所震撼,史上最大的坦克決戰——庫爾斯克戰役爆發。德軍從南北兩個方向氣勢洶洶地向蘇軍防禦陣地殺來,企圖將蘇軍切斷合圍在庫爾斯克。
  • 庫爾斯克戰役(一)——橫空出世
    當最後一架斯圖卡投下炸彈後,所有的德軍戰機便拉響警報,向地面坦克部隊致敬。      隨即,信號燈升空,德軍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下躍出戰壕,向蘇軍陣地衝去。在他們的身後,機槍嘶鳴,坦克怒吼,地獄之門仿佛被打開,庫爾斯克會戰正式拉開序幕。
  • 【二戰往事】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戰!(內含資源)
    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5輛坦克,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2000架,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接下來的兩天,德軍的進攻還比較順利,他們攻到了普羅霍羅夫卡城下,庫爾斯克會戰的高潮上演了。戰後很長時間,史學家們一直認為在1943年7月12日蘇德雙方共有15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羅霍羅夫卡激戰,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也因此被認為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並聞名於世,成為一個傳奇。
  • 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究竟有多慘烈?
    庫爾斯克會戰,又名庫爾斯克攻防戰,是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同時也是二戰時期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
  • 歐洲戰場—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東線戰場中,德國與蘇聯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
  • 庫爾斯克會戰後,德軍開始連敗,一直被打回柏林,原因為何?
    庫爾斯克會戰,德軍集中了一萬門火炮,超過兩千架飛機,兩千多輛坦克,包括最先進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共計五十個師,九十萬人。
  • 庫爾斯克戰役德軍著名的231虎式坦克中彈252次仍舊全身而退
    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是希特勒東線戰場爭取戰略主動權的最後一搏,希特勒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戰役勝利,於是把當時德軍最新研製 虎式坦克和斐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
  • 庫爾斯克會戰:開出虎式坦克依舊慘敗,德軍一打二為何不再復刻?
    在蘇聯境內,不可一世的德軍遭遇到了巨大失敗,從莫斯科戰役的止步不前,到史達林格勒會戰的丟盔棄甲,德軍徹底失去了不可戰勝的光環,展露出頹勢。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沒有人敢說德軍就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了。因為這時的德軍尚未傷筋動骨,只不過是輸了幾場而已,直到一場戰鬥的爆發。這場戰鬥讓德軍失去了最後的機會,徹底走向滅亡的道路。
  • 不可思議地縮水,庫爾斯克戰役或許根本不是德軍孤注一擲的努力
    (上圖)1943年在庫爾斯克實施衝擊的德國四號坦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坦克戰?好吧,也許是。這個短語應該會讓每一個研究二戰的學者、學生或發燒友立刻想起什麼。庫爾斯克會戰包含了一切該有的要素:德國武裝黨衛隊(與常規陸軍並列的一支軍隊,其組建宗旨就是成為德國軍隊的機械化精英)的精銳機械化部隊,蘇軍在保衛祖國時除了擁有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外,還有坦克—數量眾多的坦克,其中包括新式坦克。 德軍新式的「黑豹」和「虎」式坦克都在此戰中亮相,更不用說還有被他們命名為「斐迪南」的巨型坦克殲擊車。
  • 假如穿越了:45輛99式坦克加入庫爾斯克會戰,德軍能反敗為勝嗎?
    發生在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其規模空前而且也很可能絕後,這場戰鬥中8000輛蘇德坦克的較量成為人類軍事史上最龐大的鋼鐵對決。其結果,就是德國國防軍最後的戰略進攻力量損失殆盡,而蘇軍仍然保留了足夠的軍力,從此之後戰爭中的德軍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從而徹底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 庫爾斯克戰役始末:成敗對雙方都很重要,蘇軍後發制人
    7月12日,草原方面軍主力、羅特米斯特羅夫的第5近衛坦克 集團軍強行軍300多千米,趕到普羅霍羅夫卡地區,與正在向東突擊、尋求機動的德軍豪塞爾第2黨衛裝甲軍遭遇,蘇軍850門坦克、自行火炮,同德軍500 多門坦克、自行火炮展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達到高潮,蘇軍已將坦克戰略預備隊全部投入,而德軍還有幾個師的坦克戰略預備隊尚未 投入,曼施坦因打算讓對手消耗到相當程度後,於決定性時刻放出最後幾個坦克師
  • 希特勒給多少虎式坦克 德軍才能打贏庫爾斯克會戰?
    在隨後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在蘇聯西南部的庫爾斯克州,發生了一次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決戰,這就是著名的庫爾斯克會戰。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8000多輛坦克、自行火炮和裝甲車輛,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0萬兵力,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2000架。虎式坦克作為德軍的進攻先鋒進攻庫爾斯克防禦外圍,在戰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那麼,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在二戰中,德軍的88毫米炮具有極強的穿甲能力,是德軍最具威力的反坦克神器。那麼,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 淺談庫爾斯克會戰
    老實說,在我看來,這場戰役就不該打,不光曼施坦因第一方案不是這個,古德裡安也持反對意見,因為之前的戰鬥,德國在歐洲東線的坦克損失巨大,雖然德國有了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這兩種坦克的性能甚至超過了T-34,但跟蘇聯的數量差距短時間內無法彌補,如果庫爾斯克作戰失敗,德國將損失大量坦克,這樣古德裡安改編裝甲部隊的計劃也就破產了,希特勒也曾認真考慮了古德裡安的話,但是他在猶豫再三後還是選擇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