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有關新疆的歷史記憶

2021-12-24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5月23日,烏魯木齊街頭的一張照片在網上熱傳。一輛貼著標語「牢記神聖使命,不負人民重託」的軍車,滿載武警駛過,一個當地小男孩舉手致敬。@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等政務微博和普通網友轉發點讚。

  5月22日,烏魯木齊早市,暴徒駕車衝撞碾壓人群,引爆爆炸裝置,造成39人死亡、94人受傷。這是2009年新疆「7·5」事件以來最嚴重的暴力恐怖事件,網友為此感到揪心和憤怒。

  在微博,有關「暴恐」的帖文達325萬條。「聞鼙鼓而思良將」,不少網友憶起開國上將王震。5月22日當天百度搜索「王震」1.7萬次;5月22日後的一周內,微博有關王震的帖文達1.2萬條。與此同時,百度搜索「左宗棠」的數量也有所增加。

  中央政治局5月28日召開會議,研究進一步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工作。會議認為,要把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作為當前鬥爭的重點,並採取特殊措施支持南疆發展,加大以貧困群體為重點的民生改善;在南疆全面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5月30日,股市立即出現效果,新疆板塊早盤全線大漲。

  王震:「為新疆各族人民站崗放哨」

  1949年9月27日《人民日報》的一篇報導,今天讀來依然令人倍感振奮:

  西寧各族各界3萬餘人舉行慶祝解放大會,王震將軍領導全體軍民高呼:「打到新疆去!」

  王震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王震主動請纓率部進軍新疆。9月,他率一兵團二軍由西寧揮師北上,風餐露宿,翻越祁連雪山,直插張掖,解放酒泉,直逼新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五星紅旗插上了天山、阿勒泰山和帕米爾高原。

  賽福鼎·艾則孜曾在《人民日報》撰文回憶,第一次見到王震時,這是一位「眉清目秀、舉止豪放、身軀挺拔的青年將領」。毛主席、劉少奇、周恩來和朱德用「王鬍子」來親切地稱呼他。新中國成立後,王震出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書記,領導剿匪,平息叛亂,卓有成效,威名遠揚。王震在新疆很有威懾力,不僅土匪聞風喪膽,據說3歲小兒啼哭,只要說「王鬍子」來了,便能止啼。

  「王鬍子」的脾氣暴烈,黨內同志都印象深刻。據其子女說,王震1970年開始拄拐棍,先後用過兩根。1976年,「四人幫」鼓譟「批鄧」時,王震氣憤難平,回到家裡,把拐棍摔成兩截,家人又為他換了一根新的。

  俠骨不缺柔腸。駐疆部隊寧願用布條和草繩作腰帶,節約出做皮帶的軍費,為烏魯木齊市修路。1955年,王震說:「現在烏魯木齊的人民沒有雞蛋吃,我們要趕快想辦法。」王震命令將兵團的俱樂部改成養雞場,很快就為烏魯木齊提供了大量雞蛋。

  賽福鼎·艾則孜在《人民日報》的文章中提到,毛澤東也曾提醒他:

  「王震是一位好同志,在戰場上他是一位所向披靡的英雄。在政治工作中,你熟悉新疆的情況,所以,處理一些涉及面較大的問題時,你要多幫助王震同志,要多提醒他審慎行事。」翻譯按維吾爾語用詞習慣,把毛主席的最後一句話翻譯成:「在處理一些涉及面較大的問題時,要多幫助王震同志,必要時你要拽拽他的衣襟。」

  王震生前多次在新疆群眾集會和部隊官兵會議上講:「我的骨灰一定要撒在天山南北,為新疆各族人民站崗放哨!」1993年4月5日,將軍的骨灰由老伴王季青等親屬含淚撒在天山的前峽、後峽和石河子墾區。

  鄧力群:孤身入迪化的膽色

  1989年9月14日,王震在《懷念包爾漢同志》的回憶文章中,提到新疆解放前夕的一件事:

  1949年,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勝利西進,很快就威逼玉門關下,直叩新疆大門。新疆內部的各種反動勢力及美英特務,作困獸鬥。正當新疆省府和駐軍擁護起義和反起義鬥爭激烈的時候,中共中央聯絡員鄧力群同志奉黨中央之命,從蘇聯經新疆伊犁秘密來到迪化。

  劉少奇在請示毛澤東後,派遣鄧力群攜3名報務員和一部電臺從莫斯科出發,途經阿拉木圖,先到伊犁建立電臺,與三區(新疆少數民族在伊犁、塔城、阿爾泰三區組織暴動建立起來的臨時政府)領導人見了面,奉中央之命邀請三區方面派代表進京參加即將召開的全國新政治協商會議。

  隨後,鄧力群攜帶張治中給國民黨駐疆警備司令陶峙嶽、新疆省主席包爾漢的電報,秘密潛入迪化(今烏魯木齊),悄然住進包爾漢家裡。鄧力群成為包爾漢、陶峙嶽與黨中央、毛主席聯絡的通道,幾番電報往來,堅定了他們和平起義的決心。陶峙嶽率新疆10萬名守軍起義。佔全國1/6國土的新疆,未動一槍一炮,和平解放。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域柱石

  1954年,人民解放軍實行整編,王震從國家需要的大局出發,主動提出從井岡山時期他就參與創建的幾個紅軍師與其他部隊一起集體轉業,參加新疆的生產建設。中央根據王震的建議,批准成立了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勞武結合,屯墾戍邊」。

  解放初,王震頭疼的事是如何為數十萬名邊防將士討老婆。他覺得家鄉湖南妹子能吃苦,派人到湖南徵召女兵,並寫信請湖南省委書記黃克誠、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協助。《新湖南報》發消息,鼓勵女青年參軍,到新疆當紡織女工、拖拉機手,這就是著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王震還讓官兵給內地親屬寫信,動員他們來新疆,路費由部隊報銷。戍邊將士組建家庭,在新疆安居樂業,終成西域柱石。

  1982年,根據王震的提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恢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專家指出,在新世紀面臨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這三種勢力威脅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新疆建設兵團作為中流砥柱,新疆的和平穩定是難以想像的。

  王震當年親自踏勘選點建設的新疆石河子市,40年後舉行了王震的銅像揭幕儀式。鄧小平題寫的「王震將軍」4個大字鑲嵌在銅像底座上。歷史銘記王震屯墾戍邊,為新疆奠定和平大局的深謀遠慮與篳路藍縷的親力親為。

  讀左宗棠:新栽紅柳三千裡

  王震要求部下多讀左宗棠的書。左宗棠是清朝著名湘軍將領,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並在新疆設省,維護了中國統一。一個令人動容的情節:左宗棠將其棺材從肅州運到哈密,藉以表示收復伊犁血戰到底的決心。

  左宗棠在指揮大軍赴新疆作戰時,東起潼關,西到新疆,沿途數千裡路上,讓士兵們遍植楊柳。至今在平涼、阿克蘇等地,還能看到幾個人合抱的柳樹,史稱「左公柳」。楊昌浚賦詩讚曰:「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紅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

  毛澤東曾經藉此勉勵王震:「我希望你到新疆後,能夠超過左文襄公,把新疆建設成美麗富饒的樂園。」王震把359旅在南泥灣的開荒傳統帶到天山,率領駐疆部隊開展大生產運動,興修水利,在北疆首次種植棉花和甜菜成功,結束了「自古北疆不種棉」的歷史。民生改善,是遏制恐怖主義最堅實的社會基礎。

  想騎毛驢見毛主席的維族老漢

  1958年8月21日的《人民日報》上,有一篇膾炙人口的新聞通訊《庫爾班·吐魯木見到了毛主席》。新疆和田地區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吐魯木,在新疆解放前做過16年長工,土地改革後分得14畝耕地和一所房子,感念這些幸福都是共產黨、毛主席賜給他的。

  無論見到哪一個幹部,他總是說:「讓我親眼看看毛主席,我這一輩子就心滿意足了。」

  1955年秋季豐收後,庫爾班·吐魯木做了近百斤饢,打定主意騎著毛驢上北京去見毛主席。縣上的幹部和鄉親們再三告訴他:北京離新疆很遠,騎毛驢去不了,才勸住了他。

  後來,他終於有機會參加和闐專區農業社進京參觀農具展覽會,立即拿出桃幹、杏幹、杏仁、葡萄乾、葵花籽和大布上路。

  火車每到一站,他就問:「這裡離毛主席住的地方還有多遠?」

  在中南海,毛主席親切地走到他的面前和他握手,並向他問好。老人用雙手緊握著毛主席的手,很久也捨不得放開。接見後的第二天,毛主席還專門派人送來10米條絨。

  這位75歲的維族老漢,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敬仰之情是中華民族牢不可破的民族團結的生動寫照。

  胡耀邦:從小養成親如手足觀念

  《人民日報》1983年5月21日報導,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在新疆考察後,在自治區黨政軍幹部大會上發表講話,著重談了加強團結的重大意義。他說:

  在新疆,首先要講各民族的團結,新疆各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親密的大團結;第二,各族幹部之間的大團結,特別是漢族幹部同各少數民族幹部的大團結;第三,軍隊同地方、政府、人民群眾的團結;第四,生產建設兵團同地方、群眾的團結;第五,這一部分幹部同那一部分幹部,例如工農出身的幹部同知識分子幹部,這個地區的幹部同那個地區的幹部之間的團結;第六,還要特別注意教育各族男女青少年兒童增進他們之間的友愛團結。

  胡耀邦特別希望:

  著重對青少年進行教育,使下一代從小就養成親密團結、親如手足的觀念,是因為要保持民族大團結更好的延續性。

  這是「文革」後新一代政治家的仁愛之心和博大胸懷。今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新疆「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這是歷史留給今人的新挑戰和艱巨任務。

  在近日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內,不時出現「龍城飛將」「塞霜邊月」等語彙,還有王震將軍1991年在喀什看望幹部、工人、農民時撥起熱瓦甫的照片。網友「行廬」發帖:「想起曾在新疆讓暴恐分子和分裂勢力聞風喪膽的王震將軍,人稱『王鬍子』,他的鐵腕治疆,讓新疆保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社會安寧。」老一輩在歷史關口的勇氣和擔當,永遠鐫刻在擁護祖國統一、渴望和平生活的中國各族人民心頭。

(來源: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相關焦點

  • 學術分享|網絡輿情中泛政治化現象的動力機制與因應策略研究
    肆意歪曲歷史,質疑詆毀政黨。用揶揄、影射、戲謔的手段誘導網民自我聯想、自我推斷,對政治團體尤其是執政党進行造謠污衊、誹謗攻擊、散布政治謊言,一直是網絡輿情泛政治化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在涉及到一些個人私權與社會公權議題的輿情時,人們意識當中所累積的有關「為富不仁、權力尋租、體制落後」等「固定成見」便會集體發作,民眾的不滿情緒得到強化,政府公信力因此受到損傷。在此背景下,政府往往會成為洩憤的對象,社會輿論之聲也必將轉向批判和討伐。
  • 網絡涉軍輿情傳播特點探析
    為了準確把握網絡涉軍輿情態勢特徵,對46起網絡涉軍輿情熱點事件進行量化分析研判,初步探析了網絡涉軍輿情呈現的新特點新變化。一、2016年網絡涉軍輿情的主要傳播特徵(一)議題類別上,軍地軍民關係、武器裝備建設類輿情比例最高對2016年46起網絡涉軍熱點輿情事件分析發現,議題類別主要分布在軍地軍民關係、體制編制調整、涉外爭端合作、多樣化軍事行動以及武器裝備建設等5個領域,軍地軍民關係類輿情比重最高達41%,武器裝備建設類輿情比重達
  • 「習馬會」境外輿情簡報
    面對此次「突發」新聞,歐美媒體基本持中立態度,所專注的議題包裹:本次會面的歷史意義、國共兩黨歷史回述、美方態度、島內輿情及政治人物表態。英國BBC中文網文章《觀察:「習馬會」上演曲折路程》[3]評價此次會面是「最初醞釀到最終實現經歷3年」的一次歷史性會面。並藉由「汪辜會談」提及新加坡在協調兩岸關係中所扮演的中間人角色。
  • 1969 — 新疆邊境的慘痛敗仗
    一、之所以關注中蘇邊界鐵列克提這場戰鬥歷史,是源於我兒時的一段記憶。    小時候母親帶著哥哥、弟弟和我從新疆軍營來到了湖南農村,從西北戈壁走進了江南水鄉,從空九軍大院回到了母親的家鄉,投奔了母親的娘家,給我留下了一段與熟悉的西北軍營完全不同的農村田園生活的記憶片段,有清晰的,有模糊的,有新奇美好的,也有不適與恐怖的。    我最害怕的就是晚上。農村的夜晚異常地靜,屋外是昏黑一片,屋內也是油燈點點。
  • 【智庫】中評大數據:「臺多斷交」輿情分析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密切跟蹤並全面採集了臺灣社交媒體的輿情數據,歸納與分析輿情特徵,並對當前蔡政府與民進黨面臨的輿論壓力與民意壓力進行評估。現將報告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臺多斷交」在臺灣社交媒體引發的輿情熱度,總體低於先前臺灣與聖普、巴拿馬「斷交」的輿情熱度。
  • 新疆有老虎嗎?它們滅絕了嗎?
    新疆在歷史上有沒有老虎?專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新疆虎不是一個單獨的亞種,而是裏海虎的一支,它又被稱為高加索虎、波斯虎、西亞虎。這種虎過去也曾分布於土耳其、前蘇聯、伊朗、阿富汗等國家,其野生種群已於1973年正式宣布滅絕。
  • 綠島輿情韓國樂天:端碗吃著中國飯,撂筷就砸中國鍋?
    這兩天,韓國樂天因為一項「賣地」協議引來無數中國網友鋪天蓋地的抵制,也在網上掀起了一輪輿情狂潮。      27日,韓國樂天集團理事會作出決定,同意就「薩德」反導系統部署用地與韓國軍方籤署協議。如此一來,駐韓美軍「薩德」反導系統最早有望在3到4個月內完成部署。
  • 少數民族研究:試論新疆哈薩克族伊斯蘭教信仰的民族特色
    本文立足對新疆哈薩克族伊斯蘭教信仰問題進行研究,從四個方面擬探討新疆哈薩克族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及其相互影響。第一部分概述哈薩克族先民的早期宗教信仰和共同信奉伊斯蘭教的歷史。第二部分分析伊斯蘭教在哈薩克族的社會生活中居於重要的地位。主要從伊斯蘭教教義教法對哈薩克族習慣法、伊斯蘭教對哈薩克族教育的影響以及宗教組織機構和宗教人士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這兩部分為分析新疆哈薩克族伊斯蘭教信仰的民族特色做鋪墊。第三部分著重分析新疆哈薩克族伊斯蘭教信仰的民族特色。
  • 新疆是中國的新疆, 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但美國一些政客不願看到新疆的大好局面,發表了一系列顛倒黑白的言論,極力抹黑新疆。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大肆攻擊新疆人權狀況,再次暴露其「以疆制華」的險惡用心。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嚴重踐踏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他們的根本目的是破壞新疆的繁榮穩定,破壞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美西方不願看到一個繁榮穩定的新疆,不願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崛起。作為一名維吾爾族黨員幹部,我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 從歷史到記憶:深化南京大屠殺研究的邏輯路徑
    這其中,日本右翼不斷否認、歪曲侵略歷史成為重要的催化劑;而中國內部對近代歷史認知的不斷深化和愛國主義潮流的升華,促使南京大屠殺史研究在深廣兩個維度上不斷推進。目前,中國學界對南京大屠殺史的研究,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歷史研究的進展,為通過特定儀式、將歷史事實轉化為共同的歷史記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王洪海:「趕大營記憶」(3):「趕大營」尋蹤【聯辦專欄】
    左宗棠率西徵軍收復新疆這一場戰爭打得漂亮,取得了巨大勝利。西徵軍用「緩進急戰」策略,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收復了天山以北。第二年,又用四個半月的時間收復了天山以南,侵略者阿古柏被消滅,1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戰線如此之長,取勝如此之快,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隨軍轉戰南北,為軍隊做後勤補給的天津楊柳青大營客們,在這次戰爭中功不可沒。這是第一個歷史功績。
  • 【於都教育】關於黃麟初中輿情的回覆
    才子獲悉該輿情後,立即向領導匯報,並建議實地調查核實一下,後根據調查情況予以回復,讓於都人民了解一個真實的黃麟初中。昨日,才子受領導委派,與幾位機關同事一同前往黃麟初中實地調查。輿情主要內容:  本人是黃麟鄉初級中學的教師,同時,黃麟鄉初級中學也是本人的母校,16年前在此學校就讀,16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黃麟鄉初級中學在我看來就是真的「16年如一日:16年前,學校是那麼爛,16年後還是一樣;16年前教室沒有風扇,16年後教室一樣沒有風扇;16年前夥食三餐無肉無油,16年後照樣是三餐無肉無油
  • 初中歷史快速記憶方法大匯總,期末突擊的好方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於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後,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賦稅制度的演變、土地制度的發展、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關係、對外關係、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進行歸類。再如,中國古代文化史內容,又可按天文學、醫藥學、農學、科技著作、繪畫作品等線索歸類。
  • 屯墾戍邊 新疆兵團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在新疆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則是這一歷史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
  • 展現歷史深處記憶——獻給東華建廠48周年
    幾經滄桑、風雨磨礪,東華人在逆境中重生,在歷史沉浮中成長壯大。 1970年,遼西大地,雄關漫道,蒼山如海,紅旗獵獵。在這裡的一片荒原和山嶺之中,1000多名工人、知識分子、解放軍戰士響應黨的號召,告別親朋,走進大山,風餐露宿,肩挑背扛,搭建軍工基地。
  • 中國新疆的問題是中國內政,別人無權說三道四
    作為新疆人,作為新疆的幹部,我和大家都能夠切身體會到最近幾年是新疆最為穩定、最為祥和的幾年,這些都緣於新疆各族人民對平安穩定的渴望和要求,中國政府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及其措施的正確。
  • 人民子弟兵創業新疆工業紀實
    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通常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但是烏魯木齊的工業發展卻是以鋼鐵業為龍頭,帶動機械、電力、建材、礦業、輕紡、麵粉等工業全面發展起來的。輕重工業齊頭並進,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新疆從無到有的工業體系的建設。這個奇蹟,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在進疆部隊全心全意為新疆各族人民辦好事的努力下才能做到。
  • 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每個新疆人的職責所在
    博州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 阿不來提 • 胡達拜爾地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蓄意詆毀中國新疆的人權狀況前段時間以來,西方一些媒體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一些國家個別政要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始終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看新疆,以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為慣用的伎倆,處心積慮挑起所謂的「新疆問題」,大肆攻擊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暴露出他們赤裸裸的霸權行徑,這也體現出他們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更體現出他們這種虛偽醜陋的霸權邏輯。
  • 人文新疆||銘記英雄的獨庫天山豐碑(一) |攝影撰文:劉躍(天山明月)
    記住他們——築路天山公路的勇士們,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      我們不可忘記埋在天山深處的一座座墳塋,一個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今天一路暢通、風光無限的天山公路,就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鋪就的「天路」。
  • 臺灣與大陸: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
    我經常在思考兩個問題:其一,如果1895割讓的不是臺灣,假如是山東、或許是江浙、福建,這些地方的居民會有什麼樣的歷史記憶?對日本會有什麼看法?現在一般大陸批評臺灣「親日」、「媚日」的聲音,會不會同樣用在形容這些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