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創業新疆工業紀實

2021-12-23 五師魂
作者:八鋼總廠廠長、八鋼的奠基人黃沙之子——黃小禾

黃沙全家(右三)黃小禾

祝賀新疆軍區成立70周年!喝水不忘挖井人。今天我們新疆工業戰線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都是70年前新疆軍區成立初期全體指戰員們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的結果!

人民子弟兵創業新疆工業紀實

進疆部隊高舉著「要到祖國的邊疆去才是新中國的好兒女」的旗幟,闊步走向新疆,拉開了保衛邊疆、建設新疆的序幕。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一般是先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的輕工業,經過一定量的資金積累,然後是資金密集型的重工業的逐步發展。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通常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但是烏魯木齊的工業發展卻是以鋼鐵業為龍頭,帶動機械、電力、建材、礦業、輕紡、麵粉等工業全面發展起來的。輕重工業齊頭並進,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新疆從無到有的工業體系的建設。這個奇蹟,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在進疆部隊全心全意為新疆各族人民辦好事的努力下才能做到。正是這一大批工業項目的建成,終結了新疆原始農牧社會的歷史,開啟了新疆邁向工業文明的歷史進程。這種超常規的工業化發展模式,是當年決策者的膽略、意志、決心、智慧的產物,也是廣大解放軍指戰員和各族建設者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的結果。這其中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是那個時代的歷史記錄,也令今天的後人難以忘懷。






部隊在行進途中,在攻克的敵人碉堡上寫著「同志們,奮勇前進,早日參加生產建設!」為建設新新疆立下誓言!
將軍在地板上繪藍圖      1949年10月,王震將軍率部進疆,遵照毛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隊在和平時期、在不妨礙軍事任務下,應有計劃地參加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幫助國家的建設工作。」的指示,動員軍隊全力開展了新疆的經濟建設。








王震將軍在主持高層會議,研究全新疆的工業布局。
對於農業生產,王震將軍是行家裡手,十萬大軍鑄劍為犁,遍布新疆各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拓荒造田運動,他想儘快儘量減少人民負擔,讓部隊儘早實現自給自足並且大力支援地方。然而,對於工業,如何搞、搞什麼?對此人們眾說紛紜,也使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常常陷入深思。新疆地域遼闊、人煙稀少、資源豐富,但交通極其不便,給司令員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陶寺嶽、包爾漢和平起義後,用了二十五天,一兵團的裝甲車隊日夜兼程才趕到迪化市郊,上千公裡的路程把大部分戰車都跑壞了,令將軍心痛不已。而二軍到達喀什,用了兩個月,挺進伊犁用了三個月。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直到12月17日才在迪化舉行了隆重的解放軍入城閱兵式。這些全都是因為交通線太長,交通運輸困難造成的。戰士們在進疆中的傷亡,大都是在行進途中發生的,缺水、斷糧、迷路、風沙、傷病……為了使部隊儘快到達換防位置,曾經通過中央花費了30多萬銀元向蘇聯租用飛機大規模的運兵、運銀元(當時,起義部隊已經有大半年沒有發軍餉了)。







王震將軍在進軍途中,不斷鼓舞戰士快步進新疆,早日建設美麗新疆,建設我們將士的新家園!
鐵路工人出身的王震將軍,嘗夠了交通運輸困難之苦,在運籌帷幄新疆工業發展的規劃時,首先想到了修建鐵路。他知道修建鐵路談何容易,但總不能坐等中央來修路,蘭新鐵路由中央建,通往疆內各地的小軌道輕便鐵路自己還是有能力建的。要修鐵路,必須要有自己的鋼鐵廠。於是,在新疆建一座小型鋼鐵廠的宏偉藍圖從此在將軍的心內繪就。







王震將軍和陶寺嶽將軍在規劃石河子墾區的的建設
怎樣實現這個宏偉計劃?他想到建鋼廠要用煤、用電、用水泥,要滿足建設者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所以,必須同時建設紡織廠、麵粉廠、水泥廠、農機廠、拖拉機廠,此外還要有配套的發電廠、煤礦、公路、汽車修配廠……他急忙鋪開地圖,尋找建廠的地點,尋找煤礦、鐵礦產地。一張地圖不夠用,幾張地圖在桌子上擺不開,只好鋪在地板上。將軍望著地圖上標註的星星點點,仿佛看到了矗立在新疆廣袤大地上的一座座新工廠,將軍緊鎖的眉頭舒展了,他顧不得此時已是深夜,急忙叫通知有關人員來辦公室開會。不一會相關人員就到齊了。就這樣,這群浴血奮戰數十載,剛剛打下江山的英雄們,又圍坐在地板上,在鋪了一地的地圖邊交流著、研究著、規劃著、爭論著……至此,新疆工業化建設的矯健步伐從這一刻開始邁進。

王震親切接見部隊的生產勞動模範們。(袁國祥拍攝)縮衣節食 籌措資金        解放初期的新疆百廢待興,尤其是工業非常落後,只有一些手工作坊和民間手工業,現代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要創建一批現代企業,資金從何而來?1949年,新疆的財政赤字高達99.85%。為了彌補赤字,當時的國民政府拼命印發鈔票,造成嚴重通貨膨脹,留下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爛攤子。

部隊戰士的艱苦勞動。(袁國祥拍攝)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暫時無力投資新疆工業的情況下,為籌集建工廠的資金,王震將軍向駐疆部隊發出號召,要求開源節流,節衣縮食從部隊做起,並動員指戰員們捐軍餉,搞集資。將軍身先士卒,首先捐出了自己的津貼。
駐疆部隊的指戰員們熱烈響應,為了新疆的工業建設,指戰員們每人節約一頂軍帽,軍服雙層衣領改為單層,軍服四個口袋改為兩個;用鹽水當菜,一個月的菜金吃兩個月;每月三元的津貼捐出兩元;部隊連續4個月沒有發軍餉……全軍二十萬指戰員90%以上參加了集資,集資數額佔當時兩年工業建設總投資的80%。

左齊政委(右2)在南疆軍區的建設工地上。(袁國祥拍攝)當我們今天讚嘆烏魯木齊宏偉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時,可曾記得,它們當年的啟動資金,就是解放軍指戰員們的一頂帽子,一個襯衣領和兩隻口袋。這三樣東西的經濟價值微不足道,但它們留給後人的精神價值,卻是無法估量的。

王震身先士卒參加八鋼建設招賢納士 廣聘人才

  

創建現代工業體系,需要大批科學技術人才。王震將軍粗獷豪放的外表下,卻有一顆惜才、重才、護才的溫柔心。在率軍入疆的途中,他一路上廣招人才。解放鹹陽時,他吸納西北工學院的23名學生應徵入伍;部隊進至陝西武功,又將西北農學院50多名學生攬入懷中。解放蘭州後,部隊打出「第一兵團新疆研究所」和「第一兵團財經學校」的大旗,吸納了近千名大專學生,組成了浩浩蕩蕩的人才隊伍,隨軍進入新疆。人民子弟兵在工地上勘測八一鋼鐵廠的建設黃沙,畢業於天津北洋工學院,早年參加革命,不僅能帶兵打仗,還是抗日前線的兵工專家。一九四九年,已隨賀龍將軍入川的黃沙,被王震將軍點名調入赴疆部隊,擔任新疆軍區後勤兵工部部長,對鋼鐵工業情有獨鐘的黃沙,後來又成為八鋼總廠第一任廠長,在新疆鋼鐵戰線整整奮鬥了35年。從八鋼的選址、選礦、規劃、建設、投產、技術攻關……新疆鋼鐵工業發展初期每前進一步,都留下了他的腳印和汗水,被譽為新疆鋼鐵事業的奠基人和新疆「鋼鐵大王」。
王衡升,民國時期的新疆地質研究所所長,著名地質專家。解放軍進疆時,他因故已成為一名囚徒。王震了解情況後,派車把他接出牢房,共同謀劃開礦大計。又在六道灣煤礦開工之時,親手把繡有「總指揮」的紅布袖標套在他的右臂上。王衡升是提出在迪化東郊開掘露天煤礦的第一人。王震知人善任,親自陪同勘察、拍板動工,又親自組織新疆軍區司令部各直屬單位廣大指戰員參加義務勞動。原計劃兩年完成的工作量,實際只用了四個月就正式投入生產。王衡升為此感動不已,他用自己一生為新疆地質礦業奮鬥不止的業績,報答了將軍識才用才的知遇之恩。
水利專家王鶴亭,解放初期遭遇冤案被關押,當他聽聞王震將軍親自為自己平反的消息後,失聲痛哭,他後來成為新疆水利建設的開山鼻祖。王震像一塊磁鐵,在自己周圍吸引了一批有真才實學的知識分子,如農學教授塗治、鋼鐵專家餘銘鈺、紡織專家劉鍾奇、軋鋼專家顧乃義、水泥專家陸宗賢、設計專家劉和田……這支人數眾多的科技隊伍,在王震將軍的麾下迅速成長壯大起來,成為新疆現代化工業和農牧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工程部隊興建八一鋼鐵廠,1952年5月部分投產(圖為慶祝大會一角)買回上海鋼廠之首

  

要建小型鋼鐵廠,通過與專家多次研究,最終決定把上海益華鋼廠整廠購進新疆。王震欣然提筆給陳毅市長寫信,並將剛剛上任的軍工部政委楊一青找來,安排他去上海、北京等地,籌建新疆的工業群。這位14歲就參加紅軍, 1947年在戰鬥中失去一條腿的紅軍政委,在部隊入疆後,挑起了新疆工業建設的大梁。楊一青帶上王震給陳毅市長和朱德總司令的信啟程了。
陳毅市長得知新疆軍區派人來滬,百忙中抽出時間接見他們。陳毅了解到,在上海購買益華鋼廠遇到兩大難題,一是益華鋼廠是當時上海四大鋼廠之首,它要遷走引起上海同業公會的恐慌和不滿,因為益華的遷走勢必影響上海煉鋼業的實力,還影響到許多與益華廠相關的上下遊工廠的生意;二是光把廠子搬到新疆還是煉不出鋼,必須要把益華廠技術工人也帶到新疆,如何動員他們放棄上海舒適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去艱苦的新疆,那才是真正的難題。

八鋼最初的廠徽陳毅市長當場表態,把我們上海最強的煉鋼廠搬到新疆去,的確會影響到上海的工業,會產生一些臨時性困難,但比起新疆的困難這不算什麼,萬事開頭難,我們一定要支援你們。關於技術工人去新疆的確更困難,但我相信通過我們上海市政府做工作會解決的,我相信上海的工人階級還是有顧全大局的思想覺悟。
陳毅市長先幫助新疆軍區建立了駐滬辦事處,然後派上海工業局的同志協助作動員工作。當年10月,華東軍政委員會聯絡組局決定,以100億元(折合新人民幣100萬元)將上海益華鋼廠總重量2100多噸的全部設備售予新疆軍區,細算下來每公斤的設備還不到0.5元。為了配套,在陳毅市長的協調下,還將上海新慎昌機器廠、範元記模型廠、練成機器廠、美新工具廠低價優惠轉讓給新疆軍區。

上海工人師傅支援新疆八一鋼鐵廠的建設,途徑玉門時的留影。動員工作在各方的努力下進行的比較順利。籤訂了《益華鋼鐵廠員工響應政府號召赴新疆鋼鐵廠服務協議書》之後,上海益華廠的員工就開始了緊張地搬遷工作,先把各種設備分解成便於搬遷的小部件,其中有個部件重達20多噸,無法通過當時的蘭州大橋,只好通過外交部請蘇聯幫助。這個 「大件」先通過京滬線到了北京,然後去東北,經過二連、滿洲裡,穿過了蒙古國,上了蘇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繞了一大圈,到了阿拉木圖後,再上了租用蘇聯的大型載重車,從伊犁進入新疆,整整走了一個多月,繞行了大半個歐亞大陸,才到達迪化。 
陳毅市長每天很忙,但他始終關心著搬遷的事,當他得知了上海工人啟程奔赴新疆的日子,就以他特別的方式,為工人們送行。那天上海益華廠的員工,(此時應是新疆軍區後勤部鋼鐵廠的員工),剛登上火車,就見車尾加掛了一節車廂,到了南京,火車開始輪渡過江,(那時整個長江上還沒有一座橋),從加掛的車廂上走下幾個軍人,眼睛尖的發現是陳毅市長,陳毅市長直接來到赴疆的工人車廂裡,和每個工人握手話別,不停地說:「我陳毅和你們一路同行到這裡,就此話別,你們顧全大局舍小家,我向你們表示感謝,我也相信你們不會給上海工人階級丟臉!」他一直把大家都送上輪渡,還不停地揮手道別。幾十年過去了,當年那批朝氣蓬勃的上海工人們,都已變成耄耋老人,但提起同陳毅市長的話別,依舊熱淚盈眶。這批上海益華鋼廠的員工,是新疆的第一代鋼鐵工人,他們紮根邊疆,艱苦創業,在新疆的鋼鐵工業發展史上,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大型設備要繞道蘇聯才能到達新疆頭屯河畔 鋼花怒放


1951年,建廠籌備組經過多方考察調研,最後決定把新疆第一座鋼鐵廠建在迪化市北郊的頭屯河畔。主要原因除交通方便外,當時頭屯河畔有一片蘇聯飛機裝配廠(對外稱鐵工廠),遺留的有工房8356平米,住宅16715平米,並有水塔、供排水管道等,略加整修便可使用,可節約建廠資金數百萬元。且頭屯河水量豐富,距西山煤礦、硫磺溝鐵礦等資源地較近,運輸成本低,還有較大的開闊地便於發展。

1952年初,王震到八鋼的硫磺溝礦,看望全體指戰員。  1951年9月16日,新疆第一座現代鋼鐵聯合企業——新疆軍區八一鋼鐵總廠(簡稱八鋼)破土動工。王震將軍在頭屯河畔揮下了第一鎬。
廣大解放軍指戰員承擔了建設鋼鐵廠的全部土建工程。這些參加過南泥灣開荒的子弟兵們,發揚當年開荒大生產的光榮革命傳統,風餐露宿、日夜奮戰,硬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土建工程;又在起重設備缺乏的情況下,人拉肩扛,把兩千多噸的設備安裝到位,使機器設備提前進入調試階段。

新疆的第一爐鐵水1952年4月25日,1號高爐冶煉出第一爐鐵水,轉爐冶煉出第一爐鋼水;5月30日,軋出第一批鋼材。這些產品第一次打上「新疆製造」的標籤,一年前新疆還造不出一顆鐵釘,一年後,就有了自產的鋼鐵產品。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在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子弟兵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中,才能創造出這空前絕後的人間神話。

 1952年,八鋼投產當年的鋼產量為705噸,到2010年,鋼產量已達到671萬噸,2011年將突破700萬噸,六十年增長了一萬倍。如今的烏魯木齊頭屯河區,一座現代化的鋼城雄踞烏昌一體化的中心地帶,以他卓越的產業優勢和地緣優勢,當之無愧地位列新疆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領先集群。

2010年的八鋼,已成為全國八大鋼廠之一。水磨荒灘 萬錠飛旋

  

解放初期的新疆沒有現代紡織企業,只有15家棉紡織手工工廠,年產值僅為8萬元。全疆所有的細沙棉布都是從內地和蘇聯進口,當地老百姓把這些細棉布稱作「洋布」。

1951年,新疆軍區戰士們種植的棉花喜獲豐收。(袁國祥拍攝)王震將軍籌劃新疆工業,根據新疆地理條件很適宜種棉花的特點,決定把建紡織企業,大力發展紡織業作為新疆工業的戰略部署來抓。他親自組織起草了《關於發展新疆的各項事業的規劃和措施》的報告,把首先在新疆建一座擁有30000枚紗錠,1200臺織布機的規劃列入其中。

人民子弟兵進駐新疆七一紡織廠建設工地1950年初,王震將軍帶領一批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翻山越嶺,足跡踏遍迪化市周圍的荒灘野地,最後拍板,把紡織廠建在迪化東郊的水磨溝。王震將軍提議將這個新建的紡織廠定名為「七一棉紡織廠」,力爭1952年「五一」試車,「七一」開工。

包爾漢主席為七一棉紡織廠投產剪彩1951年6月1日,紡織廠主廠房土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昔日人跡罕至,寂靜荒涼的水磨溝,如今人聲鼎沸,亙古荒原變成熱火朝天的工地。大批部隊官兵駐紮到此,戰酷暑,鬥嚴寒,開山劈石,伐木修渠,建窯燒磚,晝夜奮戰在工地上。建廠所需的物資,上千噸的器材設備,開工必備的大批原料,全是戰士們用人力來完成的。有12位戰士在建廠中獻出年輕的生命,長眠在天山腳下。在當時那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部隊指戰員用最原始的勞動工具,經過十三個月的日夜奮戰,終於按期完成了107930平米的土建工程和全部設備的安裝調試。

1951年,進疆部隊著手建設新疆第一個8000錠的紡織廠——七一棉紡廠,於 1952年7月1日投入生產。1952年7月7日,新落成的「新疆七一棉紡織廠」舉行開工典禮,來自全疆各族各界的一萬多名代表,目睹了這一盛典。
「主席臺周圍遍懸錦旗賀章,對面高達三層的辦公大樓的牆上高掛巨幅紅標,錯落有致的廠房、高聳入雲的煙囪呈現出一派壯觀景象。……幸福已不是藏在想像之中,而是可以用手模著了。……包爾漢主席為開工投產剪彩,王震司令員捧起第一把原棉餵入清花機內。」

1952年王震到七紡看望全體指戰員1952年7月8日的《新疆日報》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報導了新疆七一棉紡織廠舉行開工典禮時的熱烈場景,標誌著新疆有史以來的第一座現代化棉紡織廠開工投產。

題頭照片:王震(中)、賽福鼎(左1)、陳實(右 1)及蘇聯專家為十月汽車修配廠開工剪彩到1952年,先後建成的大中型廠礦有:七一紡織廠、八一鋼鐵廠、十月汽車修配廠、六道灣露天煤礦、葦湖梁發電廠、烏拉泊水電廠、新疆第一水泥廠、第二水泥廠、八一麵粉廠、新疆機器廠、木工廠等12個。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這批現代化企業如璀璨的繁星,散落在剛解放的迪化市的東西南北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輝。他們向世界宣告,新疆的第一批現代工業的誕生和新疆第一代各民族產業工人的誕生,他們是新疆現代工業的搖籃,是駐疆部隊樹立在新疆建設史和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文/黃小禾、郭亞莎)









進疆部隊修建的新疆第一座火力發電廠迪化電廠(即葦湖樑電廠)舉行發電典禮,省政府副主席高錦純為發電儀式剪彩。







1952年10月,新疆軍區建設的新疆第一個汽車修配廠十月汽車修配廠竣工典禮現場。









1954年開發六道灣露天煤礦,新疆軍區運輸部隊各族戰士幹勁沖天,兩人抬6抬把煤,創運煤最高紀錄。








新疆軍區戰士建設的八一麵粉廠開工竣工







新疆軍區工程團劈山修路












記載父輩業績講述母校故事回憶知青生活研究新疆歷史

更新於 2019-09-28

對作者和編輯的辛勤付出加以鼓勵

相關焦點

  • 血庫告急,人民子弟兵獻血「加滿」
    「在給咱們子弟兵錄系統的時候,發現好多人都不是第一次獻血,最多的一個戰士有4次獻血記錄。」一位工作人員說道。這次獻血活動,該旅領導也來到了現場,帶頭參加義務獻血。他們拿著獻血志願書和大家一起排隊獻血,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血站為官兵發放獻血證據了解,該旅這次參加應急獻血活動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黨員。
  • 902名人民子弟兵星夜馳援肥東抗洪一線~
    7月22日17時,解放軍某部緊急馳援合肥巢湖,7月23日凌晨2時,部隊抵達肥東縣,早晨6時30分,臨近長臨河鎮的巢湖岸邊,人民子弟兵已經奮戰在了抗洪救災的一線。子弟兵的舉動也感染了旁邊參加防汛巡邏的村民,今年65歲的長臨河羅洪社區老黨員張世安告訴記者,看到他們安心了很多。「我們是老黨員,自然也要來協助他們。
  • 不是所有兵都叫人民子弟兵
    就在川普前往德州視察前,有網友專門在推特上給川普留言:讓他先看看中國澳門、珠海抗災的新聞,人民解放軍救災真的很快。因為,不是所有的兵都叫——人民子弟兵!災情發生以來,解放軍第一時間投入到搶險救災的行動中,幫助人民群眾儘快恢復生產生活……此時的他們看不出英姿颯爽,但是他們狼狽的樣子,更讓整座城市感動!
  • 向保護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致敬!
    回顧中國近代史,自1840年以來的中國由於日漸衰落的封建統治以及閉關鎖國的國策而被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陸陸續續籤訂了七百餘個不平等條約,割地喪失了不少的領土,人民背負了繁重的債務,列強攫取了不少的資源,開啟了長達一百零九年屈辱的中國近代史。這告訴我們,軍強則國強!
  • 感謝你,人民子弟兵! 我市歡送援建抗洪搶險武警部隊官兵返程
    市委書記童定幹在講話中首先代表市四套班子領導和51萬建德人民向武警部隊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武警浙江總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吳振宇代表省武警部隊致詞,他說,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部隊在建德的4天3夜,深刻體會到了建德當地幹部群眾對人民子弟兵的關心和支持,有這樣的好環境和堅強後盾,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克服不了的困難。當天儀式上,市領導為武警浙江總隊官兵贈送錦旗。由我市相關學校教師組成的群眾代表隊還向援建官兵獻花表示感謝。
  • 不贊網紅,不贊星,只贊人民子弟兵!5104,班公湖大捷!
    擔心石塊亂飛會砸傷我們的子弟兵。別急,後續我軍有照片曝光。在距離5104高地不遠的5指位置,谷歌地圖放大一看,瞬間淚目:我們的子弟兵在那裡用石頭擺成了一個「中國」、五星紅旗和中國地圖!不贊網紅,不贊星,只贊人民子弟兵!百度:中印衝突
  • 新疆退役軍人事務廳召開聲討會:義正言辭痛斥美涉疆「法案」
    當前,新疆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美國一些人不願看到新疆的大好局面,坐立不安、橫加指責,極力抹黑新疆。美國對新疆問題說三道四,千方百計挑起事端是他們的慣用伎倆,這次炮製涉疆「法案」,就是為「三股勢力」撐腰打氣,罔顧事實、喪失道義的行徑使霸權主義本性昭然若揭;必須迎頭痛擊,堅定不移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絕不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妥協。
  • 雲陽人民抗日紀實!
    雲陽人民從日本侵略中國的那一刻起,同仇敵愾,積極參與抗日救亡。國民黨雲陽縣政府(以下簡稱縣政府)和中共雲陽黨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備戰,在合作與對抗中,在雲陽本土及縣外,抒寫了抗日救亡的不朽篇章。在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75周年之際,中共雲陽縣委黨史研究室黃漢生特編寫反映雲陽人民積極參與和配合抗日戰爭的紀實文章,以茲全縣人民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紀念我縣抗日先烈和在日軍轟炸中遇難的先輩同胞。
  • 22分鐘的生死救援,棲霞籍子弟兵見義勇為
    當把一面絹繡著「魚水情世代傳承,子弟兵見義勇為」的特殊錦旗送到芝罘區海軍航空大學航空作戰勤務學院學員五大隊時,來自棲霞市蛇窩泊鎮埠梅頭村居民王嘉群家屬緊緊地握住該大隊學員張歡的手並滿含熱淚激動地說:「感謝咱們子弟兵的英勇救援,要是沒有你們,俺們現在不可能站在這裡……」,一句質樸的話語,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 【昌吉】瑪納斯溼地現陰晴兩重天 可能與工業汙染有關
    近日,記者跟隨「天山環保行」一行,來到瑪納斯溼地,發現緊鄰溼地公園核心區的石河子北工業園區排放的工業「三廢」,以及瑪納斯河非法採砂、淘金行為,直接影響、破壞著溼地的生態環境。 日前,《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保護條例》通過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查,這意味著瑪納斯溼地的生態環境將得到改善。
  • 新疆是中國的新疆, 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自治區地方志編委會編譯處黨支部書記 艾合買提 • 肉孜當前,新疆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 【鄠邑區最美擁軍人物之三】魏淑娟:不甘平凡勇創業 巾幗擁軍顯情懷
    她常說:「要把子弟兵當親人,要急子弟兵之所急,擁軍的腳步不會停止!」。她時刻用一顆赤誠之心,譜寫著一位民營女企業家的擁軍情懷。
  • 人民海軍軍旗全球傳遞活動
    此時此刻人民海軍軍旗伴隨著歡快的進行曲走進西安工業大學。迎軍旗儀式就此拉開帷幕。今天我們就把目光聚焦在人民海軍的成長曆程上,來看看人民海軍68年軍史中的酸甜苦辣。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白馬廟鄉成立,蕭勁光成為第一任司令員,人民海軍從此誕生,此時的人民海軍尚在襁褓之中。
  • 三載風華碩果纍纍 聚力前行再出發——烏魯木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三周年工作紀實
    3月19日下午,烏魯木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戰略合作企業座談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 中泰集團)相關負責人等9人參加會議。3月31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主辦、烏魯木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承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市場、烏魯木齊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烏魯木齊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協會協辦的、為期15天的「2020年新疆退役軍人春季專場網絡招聘會」圓滿完成。共有397家企業參加,提供就業崗位1426個,提交有效簡歷3795份。
  • 合唱版《鋼鐵洪流進行曲》祝子弟兵節日快樂!
    今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為子弟兵送上一首合唱版《鋼鐵洪流進行曲》
  • 創業成功的步驟
    創業初期資源不夠多,怎麼辦?對早期創業者,最核心的資源就是時間資源,快速試錯,加快迭代周期。小步快跑的核心本質上就是不斷升級打怪。像騰訊、小米、360,產品隔三差五升級,如果你們一年才發布產品,別人早升了很多級,所以很明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等創業團隊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要在一些方向上做一些小組化的嘗試。嘗試的第一個要求是快,第二是簡單,第三是自己不要花太多的時間,最後直接看結果。
  • 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每個新疆人的職責所在
    博州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 阿不來提 • 胡達拜爾地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蓄意詆毀中國新疆的人權狀況前段時間以來,西方一些媒體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一些國家個別政要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始終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看新疆,以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為慣用的伎倆,處心積慮挑起所謂的「新疆問題」,大肆攻擊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暴露出他們赤裸裸的霸權行徑,這也體現出他們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更體現出他們這種虛偽醜陋的霸權邏輯。
  • 新疆俄羅斯族從哪裡來?
    19世紀上半葉,伴隨著沙俄對我國西北邊疆侵略的步步深入,俄羅斯人遷入新疆,形成大漫布、小聚居的局面。1917年十月革命後,又有大批俄羅斯人逃入新疆定居下來。這些俄羅斯人絕對數量不多,僅佔新疆總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他們積極地融入近代新疆的社會生活,最終形成新疆的俄羅斯族。
  • 【輿情】有關新疆的歷史記憶
    5月22日當天百度搜索「王震」1.7萬次;5月22日後的一周內,微博有關王震的帖文達1.2萬條。與此同時,百度搜索「左宗棠」的數量也有所增加。  中央政治局5月28日召開會議,研究進一步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工作。會議認為,要把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作為當前鬥爭的重點,並採取特殊措施支持南疆發展,加大以貧困群體為重點的民生改善;在南疆全面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 新疆的反*恐——請認真把這篇文章看完!
    持續實施南疆3年(2018年至2020年)10萬人轉移就業計劃,已實現深度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就業、有組織轉移就業、創業帶動就業,2016年至2018年,新疆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0.08萬人次,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830.5萬人次;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行南疆城鄉一體學前3年免費教育;落實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大病保險全覆蓋,農村貧困人口15種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籤約服務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