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支持者與警方爆衝突國會大廈實施封鎖川普籲保持和平.洛杉磯急診醫護急救未果就不再送醫.紐約航管接獲恐攻威脅揚言開飛機撞國會大廈

2021-02-15 美國新報

點擊「藍字」關注美國新報

川普支持者與警方爆衝突國會大廈實施封鎖  川普籲保持和平

      【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向大批支持者喊話永不放棄、永不認輸後,部分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與警方爆發衝突,國會認證總統大選結果的程序被迫延後。川普隨後呼籲抗議者保持和平。

      法新社報導,抗議者闖越安全警戒線1個多小時後,川普上推特(Twitter)表示:「請支持我們的國會警察局和執法單位。」「請保持和平!」

      眾議員奇爾迪(Dan Kildee)表示,川普支持者試圖進入眾議院大廳,警察為保護場內議員而拔槍。這名議員還說:「我們已接獲指示趴在地上,戴上(稍早給予的)防毒面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一名女性胸部中槍倒在國會大廈地板上,情況危急。

      美國國會今天下午召開聯席會議,將對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做最後認證。根據各州選舉人團投票結果,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贏得勝選。

      尋求連任的川普至今仍不承認敗選,指稱選舉舞弊、大選結果遭到竊取,他今天中午在白宮附近的橢圓形草坪(Ellipse)向支持者發表談話。

      川普表示,勝選結果遭到民主黨、假新聞媒體竊取,「這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事」,「我們永不放棄,我們永不認輸。」

      從威斯康星州一路開了14個小時到華府聲援川普的福特(Rochelle Ford)就指控大選結果都是謊言,還一連說了5次「作弊」(cheat)。

      福特認為川普任內勞苦功高,不只為美國,也為全世界做出許多貢獻。她會為了川普的勝選而奮戰,也希望國會能做「對的事」。

      因為逃離越共而移民美國的美籍越南裔Danny表示,川普為美國奮戰,為全球民主奮戰。曾在IBM任職的他因為公司遷移而失業,也對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表示肯定,因此他今天特別和太太一同來聲援川普。

      來自中國浙江的陳吉米(Jimmy Chen)認為川普是美國唯一的希望,將美國帶回傳統價值的美國,將共和黨轉變成勞工的黨,讓勞工獲利。

      來自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的傑克森(Carl Jackson)則表示他是為孩子的未來而奮戰,未來必將犧牲美國人民,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他必須站在這裡奮戰,即使國會最後仍確認拜登當選,他也會持續奮戰到底。

醫療資源吃緊!洛杉磯急診醫護:急救未果就不再送醫

加州醫療資源吃緊,急診救護人員表示,如急救20分鐘後無恢復心跳將不再送醫,盼望能集中醫療資源。(網絡照片)

      【綜合報導】美國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全美疫情最劇的加州洛杉磯確診病例已激增至247萬,死亡數也飆增近2.7萬,由於重症病房已滿,急診救護人員日前呼籲,為集中救援火力,若急救未果將不再送醫,且需節省氧氣瓶使用量。

      綜合外媒報導,洛杉磯是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州,截至美西周一晚,已有7544人入院治療,17張重症加護病房床位已用罄,因床位短缺,急診醫療中心表示,如患者心跳已停止,就不要再送院急救。據悉,洛杉磯已有許多醫院無法提供醫療資源給生存機率不高的患者。

      根據洛杉磯急診救治守則指出,如患者中止呼吸或心跳停止,急救人員將會施予20分鐘的CPR,如果患者恢復心跳,將會被送至醫院救治;反之,如CPR後不幸未能成功挽回生命,則醫護人員將不再將往生者送醫。

      此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洛杉磯和聖華金谷(San Joaquin Valley)兩處氧氣瓶短缺,急診救護人員得節約使用,以避免浪費。針對此問題,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已指示任務編制工作隊來地方協調氧氣瓶調派,盼能有效利用有限醫療資源。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實時數據顯示,美國加州通報病例總數為247萬4335人,昨單日通報確診數為4萬497人,死亡總人數為2萬6994人。

紐約航管接獲恐攻威脅揚言開飛機撞國會大廈

紐約多位航空管制員4日不約而同收到了恐怖威脅,對方揚言要駕駛一架飛機衝撞國會大廈,圖為紐約拉瓜迪亞機場控制塔。(網絡照片)

      【綜合報導】紐約多位航空管制員4日都收到了恐攻威脅,對方揚言,「在周三(6日)這天,我們會駕駛一架飛機衝撞國會大廈,為蘇萊曼尼報仇」。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獨家報導,目前尚不清楚是誰發出的威脅,而美國政府認為這起威脅可信度低,不過當局仍就整起事件展開調查,1名消息人士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透露,美國國防部及其他機構5日已經聽取相關錄音的簡報,認為這起威脅是刻意選在國會計算選舉人票當天進行恐攻。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指出,至於專家則相當擔心這起威脅事件,因為它有可能會影響飛安,影響飛機駕駛接收的指令,而5日航空管制員亦發出訊息,提醒飛機駕駛若收到威脅或是飛機偏離原本的飛行路徑,都要立即回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則表示,會嚴正看待所有對公眾安全造成威脅的暴力行為。

喬治亞州民主黨奧索夫宣布當選有利拜登未來政策推動

現年僅33歲的紀錄片製作人奧索夫,將以最年輕入主喬治亞州參議院。(網絡照片)

      【綜合報導】在美國喬治亞州舉行的2席聯邦參議員決選,繼民主黨候選人華諾克先馳得點、率先拿下1席後;另1民主黨候選人奧索夫(Jon Ossoff)以領先隊手逾1.6萬票、0.4%的戰績,於6日上午自行宣布勝選。如果選舉結果正式獲得確認,民主黨可望獲得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對拜登政策推動無疑是一大利多。

      根據艾迪生媒體研究機構統計,在開完98%的選票後,華諾克得票率領先對手羅夫勒1.2%,雙方得票差距近5.4萬張票;奧索夫則以領先對手帕度0.4%、逾1.6萬票,自行宣布當選。奧索夫則在勝選感言中表示,期待自己在美國參議院中以誠實、謙卑的態度,為選民服務。

      據《路透社》報導,若最終正式結果確實是奧索夫當選,現年僅33歲的他將以最年輕小鮮肉之姿,入主參議院;而擊敗共和黨對手羅夫勒的華諾克,則是喬治亞州有史以來首位非裔參議員。

      報導中指出,隨著奧索夫與華諾克當選,將使喬治亞州參議院共和黨與民主黨席次比陷入50比50之爭。若遇到重要法案未決之時,將由副總統賀錦麗做出關鍵決策。

      換言之,堅守任何一席對共和黨至為關鍵;不論是否決拜登的政治與司法提名,或抵制新政府從冠狀病毒、氣候變遷、醫療保健等法案,共和黨都不能再失去任何一席。反面而言,當拜登政府想推動任何政策,即使參議院陷入50與50之爭,但因賀錦麗的關鍵決策權,讓其享有推動政策的優勢。

拜登就職典禮小布希會到、96歲卡特將缺席

美國前總統卡特和妻子不會到華府出席拜登的總統就職典禮。(網絡照片)

      【綜合報導】美國國國6日將認證總統大選選舉人投票結果,通過後便可確定由推定當選人拜登擔任下任美國總統,20日就職。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已表明不會出席,這是他於1977年宣誓就任美國第39任總統以來,首度錯過就職典禮。

      綜合外媒報導,高齡96歲的卡特和他93歲的妻子羅莎琳(Rosalynn Carter)不會到華府出席拜登的總統就職典禮。亞特蘭大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 in Atlanta)的一名女發言人說,卡特已向拜登和賀錦麗送上祝福,並希望「執政獲得成功」。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卡特夫婦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位於喬治亞州普萊恩斯(Plains)的住家。卡特是目前最長壽的美國前總統,除了年事已高,他還曾罹患腦癌和肝癌,去年曾住院。

      另外,共和黨籍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Bush)則表明將會偕妻出席就職典禮。小布希是媒體預測拜登勝選後,首批恭賀拜登的共和黨人之一。

      小布希辦公室主任福特(Freddy Ford)表示,小布希夫婦期待回到國會觀看拜登和賀錦麗宣誓就職,「見證和平的權力轉移是我們民主制度不朽的標誌」。

      受到疫情影響,拜登1月20日的就職典禮很大程度上以虛擬方式進行。就職委員會已要求美國民眾不要前往華府參加儀式。

疫情下仍得現場採訪 NGO:6百多記者染疫病歿

非政府組織(NGO)「新聞標誌運動」呼籲應讓媒體工作者優先接種疫苗。(網絡照片)

      【綜合報導】爭取媒體工作者權益的非政府組織(NGO)「新聞標誌運動」表示,去年3 月1日以來已有600多名記者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因此呼籲應讓媒體工作者優先接種疫苗。

      追蹤世界各地新聞工作者死亡數據的「新聞標誌運動」(Press Emblem Campaign,PEC)表示,在已知因染疫死亡的602名媒體工作者中,有一半以上來自拉丁美洲,佔了303人。

      此外,亞洲約有145人不治,歐洲有94人病歿,北美洲有32人死亡,非洲有28人過世。

      新聞標誌運動表示,無法區分記者是否在採訪期間染疫。他們的名單中還包括退休的記者。

      總部設在日內瓦的新聞標誌運動說,新聞記者「應優先獲得疫苗接種」。

      新聞標誌運動秘書長倫彭(Blaise Lempen)在聲明中說:「由於他們的職業,新聞記者得到現場查證,特別容易感染病毒。他們當中有些人,特別是自由撰稿人和攝影記者,不能只是在家工作。」

      新聞標誌運動的前述數據是根據各地媒體、全國記者協會和區域新聞標誌運動記者提供的信息。

      新聞標誌運動表示,記者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602人,因為記者死亡原因有時沒有具體說明,他們的死亡沒有宣布,或者沒有可靠的當地消息可以得知。

      秘魯記者死亡人數最多,達93人,其次是巴西55人、印度53人、墨西哥45人、厄瓜多42人、孟加拉國41人、義大利37人和美國31人。

美國航空開第一槍:禁帶「情緒支持動物」

美國航空說,公司的新政策也將在2月起生效,不符合DOT定義的服務性動物將不能與主人在同一個艙位,特別針對「情緒支持動物」。(網絡照片)

      【綜合報導】美國運輸部(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DOT)日前修訂「帶服務性質動物乘坐飛機旅行的最終規定」,將於11日生效,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說,公司新政策也將延續DOT的規定在2月起生效,不符合DOT定義的服務性動物將不能與主人一同登機,特別針對「情緒支持動物」(Emotional Support Animals)。

      美國曾有飛機乘客慘被鄰座陪同搭機的「情緒支持狗」咬傷;也有藝術家帶著自己的情緒支持「孔雀」搭機,還特別為牠買了座位,卻被攔下,引發爭執;甚至有人帶情緒支持「火雞」登機。綜合外媒報導,根據DOT新修訂的規章,一隻受過單獨訓練來提供服務或者替代完成項目,以幫助善心障礙人士的狗才可被視為「服務動物」,牠們被允許免費與主人一同登機。除了生理障礙人士以外,心理障礙者也可有「心理障礙服務動物」,例如那些支持創傷症候群的人的動物。

      據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表示,情緒支持動物是幫主人提供心靈支持來減緩焦慮情緒,與服務性動物不同的是,牠們不需要接受特定的任務培訓。而由旅客自行認定的情感支持動物定義更加寬鬆,加上能免費登機,航空公司憂心會有旅客謊報,促使他們要求DOT重視此問題。

      許多航空業者紛紛表示,曾載送過很多出乎意料的「情緒支持動物」,例如:豬、孔雀、蛇及天竺鼠等等,這些動物並沒有受到穩定訓練,造成其他旅客及空服員很大的困擾,因此未來只會有更多的航空業者跟進這項規定。

紐約急救組織預購「城市鷹」飛行車

      【綜合報導】由以色列城市航空公司(Israel's Urban Aeronautics,UA)所研發的「城市鷹」(City Hawk)飛行車,邁向商用化的重要一步,美國紐約緊急醫療服務中心(EMS)向該公司設於紐約的的辦公室Hatzolah航空公司,籤署了諒解備忘錄(MOU),預訂了4輛飛行車做為緊急醫護之用。

      新阿特拉斯(New Atlas)報導,城市航空公司執行長尼莫德‧古蘭-葉奈(Nimrod Golan-Yanay)說:「紐約緊急醫療中心向我們預訂了4架空中救護車,這對我們公司是很大的士氣提振,我們期待兌現我們的承諾,以徹底改變城市空中交通,和全球主要城市的急救應變能力。」

      城市航空公司說,「城市鷹」的體積小巧,與汽車相當,它的升力來源是前車身的涵道風扇,因此不會像傳統直升機那樣,巨大的旋翼可能造成城市間飛行的危險。因此,「城市鷹」可以更安全降落在城市街道上,更接近傷員在所現場,也就能更快的把傷者送到醫院,在急救現場,一點點的時間差往往是生死一線間。

      並且,城市鷹也比較安靜,而且機艙空間還比直升機更大,多出20%至30%。

      能力是一回事,但法規卻可能是目前最大的障礙,這種飛行器目前仍界定在直升機領域,因此城市航空正在向美國航空管理委員會申請飛行安全認證,這需要3到5年的時間。

      在得到EMS的預訂後,現在該公司正準備將城市鷹進行改裝,為其量身定做成合格的救難飛行車,合格的救難車需要有很多乘員空間,包括飛行員、患者和陪伴者的空間,2名急救人員,還有全套的維生備,算起來這大概需要6人的載重能力。

      擔任急救飛行車當然只是「城市鷹」的應用之一,其他的變體還包括空中計程車、公司和個人的運輸交通工具。

疫情重創汽車業米其林將在3年內裁員2300人

      【綜合報導】法國著名輪胎製造商米其林(Michelin)周三表示,為了簡化人力與增加競爭力,將在3年內減員2300人,裁員約佔其全球員工總數的2%,不過,這不會關閉工廠。

      路透社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重創了汽車工業,連帶也影響了輪胎的需求。不過汽車業更大的挑戰在於轉型,柴油車和汽油車在歐洲已進入倒數階段,各國都在要求汽車行業轉型到電動汽車。

      回到米其林,米其林的聲明說,3年減員的計劃,將會盡最大努力與員工對話,將以3年的時間達成框架協議,希望是員工選擇退休或離職,而不是截員。

      公司補充說:「該計劃不是因為關閉工廠而減員,主要影響辦公室中,多達1100個文書職位,和工廠中的1200個職位」,並強調將近60%的減員,將基於自願提前退休計劃。

      米其林集團在全球擁有超過12萬7千名員工,是法國最大的企業之一。

*版權與新聞觀點均屬作者本人,本平臺僅提供發布功能*


相關焦點

  • 洛杉磯爆發抗議一片混戰 警方發射催淚彈! 國會大廈流血衝突 拔槍對峙 國民警衛隊出動...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記者:Johnson責任編輯:Shelley來源: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彭博社、CNN成千上萬名美國民眾響應川普號召,前往華盛頓特區抗議示威,不少人硬闖美國國會,與警方爆發衝突國會清點選舉人票數被迫暫停,現場突發槍擊,有人受傷,國民警衛隊緊急入駐,華盛頓特區立即實施宵禁...於此同時,與華盛頓特區相呼應的抗議活動也在洛杉磯舉行,川普支持者聚集在市中心,對總統大選的結果表示不滿,抗議期間人們與安提法成員發生衝突,拳腳相加,胡椒噴霧攻擊,現場一片混亂。
  • 民眾衝入國會大廈,川普總統推特被封,前所未有大亂局
    認證過程中斷,國會大廈封鎖。周三下午,因抗議人群進入美國國會大廈,附近的建築物被疏散,當時國會正在進行聯席會議,就第一個涉及選舉舞弊爭議的亞利桑那州進行辯論。根據現場記者傳出的消息,國會警察剛說國會大廈被攻破了,國會警察正在進行調查。同時,國會警察剛下達新的封鎖令,要求封鎖國會大廈內的所有建築。
  • 美國大亂,川普勤王軍攻佔國會大廈!有人被打死!墨爾本華人上演挺川遊行!
    美國國會的兩院議員們也被緊急疏散!不過這次鬧事的人卻換了一撥,不再是BLM抗議者,而變成了川普的支持者!(目前這條推文已經被推特官方刪除)隨後,川普號召支持者們從白宮向國會大廈進軍,並表示自己也會跟著一起去。然後,情況就開始向失控的方向發展...示威人群浩浩蕩蕩地向國會大廈前進,可謂是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 失控: 國會大廈爆發流血衝突 警察拔槍對峙 總統認證暫停 華盛頓宵禁 國民警衛隊出動!
    Racine)呼籲川普總統告訴他的支持者立即停止闖入國會的行為。美西時間1月6日12點13分,川普總統再次發推,呼籲和平。他寫道:我請求美國國會大廈的所有人保持和平。不要暴力!記住,我們是維護法律和秩序的政黨。尊重法律和我們偉大的執法人員。謝謝你們!
  • 川粉入侵國會 中斷認證拜登勝選...4死 官員聯署讓川普提前下臺
    與川普同黨的前總統小布希也發聲明暗批:「某些政治人物自選舉以來的魯莽行為,不尊重美國體制傳統和法治」。川普總統支持者6日衝入國會大廈。(路透)美國總統川普的大批支持者6日衝擊國會,華府警方證實4人在過程中死亡,另有52人遭到逮捕。
  • 1月6日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1月7日川普團隊開始瓦解;川普團隊聲明拜登宣誓就任當天會有一個「有序的權力過渡」
    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周三(1月6日)在首都華盛頓與警察發生衝突,更一度闖進國會大樓。警方平亂後國會在當天晚上重新召開會議,經過連夜審議各州的選舉結果後,副總統彭斯在當地時間周四(1月7日)凌晨確認選舉人團在12月的投票結果。結果顯示拜登和哈裡斯取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和彭斯就取得232張人票。
  • 包圍國會、刺殺議員…「恐攻計劃」威脅拜登就職日 *國會暴動前 FBI內部已通報將有「戰爭」打臉高官稱事前不知說
    恐攻主題 點名殺民主黨議員三名眾院民主黨團成員指出,第三項恐攻計劃最令人感到憂心,包括要包圍國會大廈、白宮以及最高法院,阻止民主黨人進入國會大廈,甚至點名將殺害某些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好讓共和黨能夠繼續執政。
  • 衝擊國會事件後 彭斯幕僚長被白宮拒入! 誰才是國會大廈暴亂的受益者?!
    對此,川普表示很失望,他在推文中說:「邁克·彭斯沒有勇氣做本來應該做的事來保護我們的國家和憲法,給各州一個機會來證明一系列正確的事實、而不是以前要求他們證明的欺詐或不準確的情況。美國要求真相!」周三下午,正當有議員對大選爭議州的選舉人票提出異議,並準備向所有與會者出示舞弊證據時,部分抗議者強行闖入了國會大廈,混亂中,一名女士疑似遭到警衛人員開槍射擊,送醫後搶救無效死亡。
  • 國會遭攻佔之後:*多名川粉被捕!新科眾議員闖國會也被控罪 *川粉破壞聯邦建築可關10年 法源來自川普行政令*川普推特帳戶永久停用
    (美聯社)被滅火器擊中頭部 42歲國會警察殉職而在這起暴動中殉職的42歲國會警察斯科尼克(Brian Sicknick),當天在暴亂中「與抗議者發生肢體衝突」,遭川粉用滅火器襲擊頭部,回辦公室昏迷後送醫,延至7日晚間9時30分死亡;警方著手調查斯科尼剋死,因且可能對施暴者提出聯邦控罪。
  • 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1女中槍身亡,5人送醫
    北京時間1月7日03時53分消息:美國國會議員被要求就地避難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由於華盛頓部分示威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美國國會警方認為將對正在進行大選認證程序的國會議員造成威脅,國會議員被要求進行就地避難(shelter in place)。
  • 攻破國會山莊的死亡衝突 是臥底栽贓?還是預謀行動?
    2021年1月6日,為了狙擊美國國會對選舉人團票的最終認證程序,大批川普支持者蜂擁「攻入」了國會山莊,除了成功癱瘓參眾兩院的辯論議程外,更控制國會大廈長達4小時——過程中,被川普支持者入侵打得措手不及的眾議院議場,更因撤離路線受阻導致大批國會議員困守原地,險遭入侵者「俘虜」。雙方對峙過程極度緊張,國會警察更一度近距離掏槍,瞄準正要破門的群眾頭部。
  • 川粉武裝集結 攻佔國會大廈 加拿大也亂了!
    今天下午,美國華盛頓特區,正在進行大選最終認證的國會大廈,被川普支持者包圍攻陷!無數暴怒的川粉破門而入,高喊「川普贏得了大選」!國會大廈已變戰場!一則現場視頻顯示,在國會大廈安保系統被攻破後,成群結隊的川普支持者大搖大擺地進入大廳,有人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般邊拍照邊感嘆:「哇塞,我還從沒進過這棟房子呢
  • 國會認證 拜登當選 川普承諾有序過渡​ ; 失控圍城!有跡可循!國會暴亂始末 美股為何不懼!
    川普支持者6日攻入美國國會大廈,阻止國會對拜登勝選的認證程序,爆發流血暴力衝突,舉世譁然。路透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一些學者就預警選後爆發暴力事件的風險甚高。6日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群眾攻入國會大廈阻止國會認證總統當選人拜登勝選釀成流血暴力衝突,果然印驗這些預言。
  • 美國前總統川普彈劾案:「煽動支持者於1月6日暴力攻擊國會山莊事件」獲罪負責,審判最快下周出結果
    不過川普卸任前造成的國會暴動事件,還有一系列在職期間的爭議,於今日起正式開啟「彈劾大戰」!有報導稱,在佛州的川普本周將放棄熱愛的高爾夫運動,選擇在Mar-a-Lago莊園通過電視密切關注他的第二次彈劾審判。
  • 路透社:安保失敗是如何導致暴徒衝擊美國國會大廈的(雙語)
    官員們說,儘管總統就職典禮等活動包含眾多安全機構的詳細安全計劃,但在保護周三召開的國會聯席會議(聯席會議旨在批准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方面的計劃卻少得多。儘管唐納德•川普總統的強硬支持者發出了潛在暴力的明顯警告信號,但這一失誤還是發生了。川普毫無根據地聲稱自己的選舉被偷竊,這激怒了這些人,他們希望能阻止當選總統喬•拜登的就職典禮。
  • 經歷Antifa騷亂後 國會繼續進行聯席會議
    周三晚間,議長佩洛西表示,一旦國會被清場後可以恢復聯席會議之後,國會領導人已決定今晚繼續認證過程。共和黨參議員喬希·霍利(Josh Hawley)周三下午在推特上說,國會 「必須回到工作崗位上,完成工作」。衝突發生後,根據現場記者傳出的消息,國會警察剛說國會大廈被攻破了,國會警察正在進行調查。同時,國會警察剛下達新的封鎖令,要求封鎖國會大廈內的所有建築。
  • 川普正式成為美國史上首位被彈劾兩次的總統
    由於總統川普上周煽動其支持者暴力襲擊國會大廈,經過周三(1月13日)數小時的辯論,美國國會眾議院在周三下午對彈劾總統川普的決議進行投票,眾議院以 232-197的過半數贊成票再次成功彈劾川普。在麥康奈爾發出說明之前,《紐約時報》周二報導稱,這位共和黨領導人已經告訴同事,他認為川普犯下了可彈劾的罪行。《紐約時報》還報導說,麥康奈爾已經告訴同事,他很高興民主黨人正在採取行動彈劾川普,因為這將使共和黨在總統卸任後更容易與他決裂。一名國防官員告訴哥倫比亞新聞,數以百計的國民警衛隊士兵駐紮在整個國會大廈,在投票期間保持戒備,安全威脅程度仍然「非常高」。
  • 國會彈劾川普進展到哪裡了?彈劾的意義又在哪裡?
    2月9日,在川普的支持者暴力衝進美國國會大廈,試圖阻撓拜登贏得大選一個多月後,美國參議院所有100名議員將在他們的會議室開會,開始對這位前總統進行彈劾審判,罪名是煽動暴亂。 我們先來回顧下對川普發起彈劾的時間線。1月6日的國會大廈襲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促使眾議院在一周內以 "煽動暴亂 "的罪名彈劾川普。
  • 川普支持者衝進國會!有人遭槍殺,點票叫停!國民警衛隊進入,全城宵禁!
    美國總統的川普支持者為阻止拜登的勝利認證,衝進大樓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一名女子在國會大廈內被槍殺。國民警衛隊目前已經進入華盛頓DC,華盛頓特區宣布下午6點起宵禁。截至小編發稿為止,CNN報導稱多名警察在暴徒事件中受傷,至少一人送往醫院。
  • 川普支持者「攻陷」美國國會,致4人死亡,川普推特被封…
    果然,川普下臺前總要搞點「狠的」。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支持川普和反對拜登當選的示威遊行活動。示威者曾參加過川普總統在「拯救美國」集會上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呼籲支持者走到國會大廈,敦促搖擺不定的共和黨參議員強硬起來,「奪回我們的國家」。部分抗議者與警方發生衝突,警察使用了胡椒噴霧、噴水槍等來驅散示威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