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三傑一死,德川家康註定已無敵手,一統天下勢在必得

2021-02-23 速戰速決1

上面說到,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聯軍在其家臣,日本戰國第一猛將,日本的猛張飛——本多忠勝的幫助下,同時隨著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的暴斃。一步步進行著武裝統一天下的步伐。

武田家族又在日本的歷史戰爭風雲中,存活了八年。最終在德川家康的第一猛將本多忠勝的強烈猛攻下,最武田信賴等眾家臣在大勢已去後,在天目山集體自殺,武田家族從此滅亡。由於家康軍中的第一猛將——本多忠勝在大戰武田軍的突出表現,被織田信長召見,並被大讚為「『花實兼備』之勇將也!」

德川家康

然而,就在這位戰國三傑高度評價這位戰國第一猛將的五十天之後,織田信長卻突然在本能寺被自己信任的家臣明智光秀所圍困,最終不得不自殺。這次本能寺兵變從而在日本歷史上產生了最大的謎團,歷史遺留下了的猜測就有幾十種,但最終都莫衷一是。也使明智光秀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叛逆。信長被殺,這也使天下一統的步伐,不再那麼順利,而經常和信長組成聯軍的德川家康聽到信長自殺的消息後,大為震驚。大叫自己的武運從此完了,並有切腹自殺的打算,但被身邊的第一猛將本多忠勝阻止,並勸阻:「右府及中將父子剛身死,殿下應趕快回三河起兵,為右府父子報仇!」

本多忠勝

最終,在本多忠勝等部將的幫助下,家康回到三河,當他準備騎兵時,明智光秀的三日政權卻被「中國百裡退」奇蹟的羽柴秀吉擊敗,於「山崎合戰」兵敗身亡。織田信長與長子織田信忠被叛賊雙雙逼死後,織田家發生了權力爭奪。羽柴秀吉在丹羽長秀及池田恆興的支持下擁立織田信長之孫三法師(秀信)為新家督,並和織田家首席家老柴田勝家決裂,進入混戰之中。最終柴田勝家戰敗,被迫自殺。

本多忠勝

此時,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與侄子織田秀信又展開了權力爭奪戰。織田信雄有德川家康等擁護,而織田秀信由羽柴秀吉幫助,最終兩軍大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小牧長久手之戰。此戰中家康的第一猛將本多忠勝更是以五百人的火槍隊對抗羽柴秀吉十萬大軍中的三萬大軍。據說,羽柴秀吉在遠處看到忠勝的勇猛作戰及冷靜的指揮時,不覺大嘆道:「那人冒死一戰,果真勇敢,或許他日有用吧!」最終,此戰德川家康戰勝當初的猛將柴田秀吉。

明智光秀

後來,羽柴秀吉與德川家康達成和儀,併集成織田信長當年的步伐,致力於一統天下。羽柴秀吉在家康的幫助下,逐一平定了四國九州,當時的全日本只有奧州和小田原的北條氏政父子仍未討平。戰爭最終不可避免,但家康因為與北條氏有姻親關係,德川家康為被懷疑而率先上洛表明支持討伐的立場。北條氏最終不敵群雄的討伐,很快就開城投降了。此戰中,本多忠勝連克數座城池,在羽柴秀吉召見本多忠勝時,拿著鎧甲說:「你如此忠心,佐藤的具足,你領受是最適當的!」本多忠勝回答:「多謝殿下之恩賜,但忠勝以成為家康公的譜代大臣為榮!」

德川家康

慶長三年,戰國三傑豐臣秀吉薨於伏見城,豐臣家又發生了權力之爭。但在家康的調解下,情形有所緩和。對於不願臣服的大名,家康舉兵討伐,最終,發生了關原之戰。本多忠勝率軍與島津義弘大戰,忠勝斬敵九十多人,軍勢大振,但最後被島津義弘逃走,關原之戰的主戰基本完結。關原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德川家康一統天下的局面。

織田信長

在天下大局已歸德川家康的之手的情況下,本多忠勝雖為猛將並忠心耿耿,戰功無數,但他知道功高震主的歷代教訓,於是他以有眼疾及身體不安為由,要求回桑名養老。本多忠勝隱居之後,把家督之位讓給了自己的嫡子本多忠政。最終,在做木雕時,割破手指,傷口感染而亡,享年六十三歲。成為德川四天王中,最長命的一位。當然對於他的死歷史上的說法也是莫衷一是。總之,這位戰國第一猛將,日本的猛張飛,赤夜叉,東國無雙,走完了自己六十三年的生涯。

五年後,德川家康終於在「大阪之戰」中打敗豐臣家族的餘燼,成為了日本唯一的霸者。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基督教歷史5~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的關係
    今天要接著前面的看,前面有簡單介紹日本戰國三傑的一點背景和基督教的關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被日本人稱為戰國三英傑,他們仨是日本戰國時代最牛的三大牛人。日本的26聖人就是在豐臣秀吉這個時期。後來德川家康執政,德川家康時期,對基督徒打壓更為嚴重,德川幕府時代,用踏繪來逼迫基督徒,就是讓大家踩瑪利亞相,耶穌相和十字架,不踩就會收到懲罰甚至殺害,甚至關門禁教。前面幾篇都有介紹,可以翻看前面幾天的介紹。先說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是尾張國的少主,德川家康小名竹千代,是三河國少主。
  • 北川有聲書 | 否極泰來與德川家康的守望
    而當本能寺之變後,盟友織田信長突然隕落,這時的家康,又做了些什麼?」喜馬拉雅FM  |  北川有聲書否極泰來與德川家康的守望上回我們說到,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用兵如神,節節勝利,「織田-德川」同盟,正面臨全然敗潰的危機。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了。
  • 【試題探研】日本戰國三傑
    日本戰國三傑,指的是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末期為統一日本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戰國大名,他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家訓八條
  • 東渡日本的天主教:戰國時期開始壯大,卻被德川家康驅趕出境
    但卻在戰國時代隨著日本戰國從動蕩到統一,逐漸被邊緣化。,與火器一被帶入日本的,還有的西方的商品還有他們的宗教。而到了德川家康的時候,清算的勢力範圍則逐漸轉向了日本國內信奉天主教的勢力。在關原合戰中,天主教的頭號鐵粉約翰(小西行長)被擊敗並處以極刑,大阪七將星之一的天主教徒明石全登作為宇喜多家的在戰場的副指揮也在關原合戰中慘敗。而在16年後的大阪之戰中,更多的天主教徒被豐臣秀賴招募到大阪的防守,在戰爭結束後也是損失慘重。
  • 歷史時光機 · 第十三期 德川家康:日本版司馬懿?被武神信玄暴打的老烏龜?
    今天是1月25日,公元1573年的今天,日本戰國大名【武田信玄】與【織田信長】的盟友兼臣下【德川家康】大戰於三方原,德川家康敗北,武田信玄繼續「上洛」(舉兵入京師洛陽,即戰國大名爭霸天下之意),然途中病重身死,武田家自此式微。此戰最大影響並非戰役本身,而是對德川家康的歷史風評造成了長遠的負面影響。
  • 德川家康統一日本戰國的原因分析——日本戰國時代的終結
    而這也燃起了國內玩家在長大後,繼續研究遊戲相關歷史的浪潮(在最早沒有網,也沒書的時候,了解日本戰國有限的資料就是看信長野望裡邊的武將列傳,一天能看一堆)。左圖是信長野望遊戲中德川家康的形象,右圖是德川家康讓其部將給他畫的自畫像今年不談光榮和信長野望歷史遊戲,說一說現實歷史中,德川家康究竟是如何統一日本和並結束日本戰國。
  • 日本戰國總覽
    幾天後石田三成被捕,與小西行長以及安國寺惠瓊三人以首要戰犯的罪名遭到處決,德川家康實質上取代了豐臣氏的政權。 1603年,德川家康獲得天皇賜與徵夷大將軍一職,正式成立江戶幕府。可隨著豐臣秀賴年紀漸長,豐臣氏對德川家康的不滿之聲也越來越大。同樣在德川方面,有鑑於豐臣氏財力漸豐,大有重振旗鼓之勢,德川家康也顧不得兩家密切的聯姻關係,決心斬草除根。
  • 滅頂之災——驚天大地震拯救了德川家康的命運?
    四月九日上午,德川家康以榊原康政、大須賀康高作為前鋒,突然襲擊了羽柴軍別動隊的殿軍三好信吉的軍勢,長久手合戰爆發。正在食用早飯的三好軍沒有料到小牧山城的織田·德川聯軍已經出城,猝不及防,即刻之間便戰意全無,全軍總崩。堀秀政、長谷川秀一得知三好軍敗走以後,急忙派遣使者通知池田恆興與森長可,自己則率領著軍勢返回長久手迎戰德川軍,勉強擊敗了德川軍的前鋒。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在日本戰國歷史上,織田信長相當於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相當於收麥子做餅的人,德川家康相當於吃餅的人。
  • 德川家康時的日本對外交流
    年10月28日)在德川家康的授意下支倉常長被其主君伊達政宗派去謁見西班牙國王與羅馬教皇。訪問結束後支倉常長使團又橫渡太平洋回國,然而當使團於在長崎登陸時日本已進入鎖國狀態,支倉常長最終鬱鬱而終。從16世紀中期開始與葡萄牙人接觸以來直到17世紀中期進入鎖國時期為止的不到1個世紀期間約有1萬左右的日本人移居到中國臺灣、呂宋、安南、柬埔寨、暹羅、馬來亞、爪哇等地。海外日本人聚居的地區逐漸形成了「日本街」,這就類似於海外華人聚居的「唐人街」。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四百三十六期】德川家康被嚇到大小便失禁?1573年1月25日日本三方原合戰爆發(軍事系列第456講)
    首先,要簡單說幾個概念。日本戰國時期,確實有的戰鬥規模很小。兩個大名只出動幾百人甚至一二百人,進行戰鬥。這些人多是職業武士,一般也不會拼的你死我活,只要分出勝負就不打了。按照日本的傳統,戰鬥都是世襲武士的任務,同老百姓沒有任何關係。經常是這邊兩波武士殺得血流成河,那邊農民在田地裡埋頭耕種,熟視無睹。這主要是鄰近的大名多有通婚聯姻,說起來都是一家人。
  • 信長與家康——清洲同盟變質小史
    在當時的日本出現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同盟,例如十分著名的由武田、北條、今川三家結盟的「甲相駿三國同盟」,還有織田信秀與齋藤道三的「濃尾同盟」等等。但是同樣在戰國時代,這些同盟的約定大多也如同廢紙一般,早上還互贈禮品給你道賀的盟友,有可能晚上就提著刀闖進你家宣布佔領了你的城池。
  • 【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家徽隊旗匯總
    後來幸得德川家康的說項,讓他重上戰場,並且張功補過,重登大名,在秀吉死後成為德川家康的家臣. 15.高山鍾友:高山右近,是他是利休七哲之一,戰國時期有名的天主教大名,後因信仰問題沒收領土,發配馬尼拉。 16.武田信玄:大膳大夫(從四位下),信濃守,甲斐守護,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信玄是其法名。幼名太郎,源氏名門新羅三郎義光之後,武田信虎的嫡長子。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
  • 德川家康 攻城不如攻心
    數百年後,德國軍事專家麥凱思路受日本邀請觀看關原之戰布陣圖,看了沒多久,他立即表示:西軍(石田三成)必勝! 雖然石田三成這人在行軍打仗缺乏經驗,但布陣還算是極其講究:主力部隊在寬正面均勻布防,一萬五千小早川秀秋的部隊在南部尋機進攻,更遠的東南部還有毛利家一萬七千兵馬。整個陣型如同口袋一樣,中間套住了東軍(德川家康)的必經之路。
  • 德川家康(4)——直江狀
    不管怎麼說,當年舅父上杉謙信縱橫戰國的時候,家康還一把血一把淚在夾縫之中求生存呢。這再忍,謙信公的臉都快丟光了。上杉家有一家臣,名曰直江兼續。這個人原先當過謙信的「小姓」,類似於貼身小侍衛,頗得謙信賞識。而且他從景勝還沒有繼任家督的時候就開始支持景勝,對於景勝成功當上家督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君臣關係親密,直到現在,不用多說。
  • 德川家康(2)——心懷詭譎
    在島津、加藤、黑田這些人坐船回國的同時,日本國內的局勢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秀吉去世後,按照遺囑,權力交由五大老掌管,五大老中,宇喜多秀家年輕(秀吉去世時他才二三十歲);前田利家多病,不能掌權,秀吉去世後第二年便病沒;毛利輝元才能不夠;上杉景勝代替小早川秀秋的位置,根基不穩,遺囑所交付的權力基本上都在德川家康手上。
  • 日本往事:織田信長,終結百年戰國時代,卻死於寵臣之手?
    1467年-1477年的「應仁之亂」開啟了日本長達一個世紀的混亂,這一時期被稱為日本的「戰國時代」。
  • 日本戰國歷史綜述
    此後經過四國徵伐、九州徵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大阪之陣中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 最後的收官人德川家康——關原之戰的戰後處理
    另一方面,譜代家臣雖然在這次戰役中因故未能發揮作用,但是他們的忠誠是德川家今後施政的基礎,新的政權體系中不能沒有他們的位置。德川家康必須讓兩方面必須達到平衡。德川家康有自己的方法。首先,給予己方的豐臣系大名優厚的待遇。戰後石田方大名遭到大規模減封、轉封,沒收石高總計632萬餘石,超過日本當時全國1800萬石總石高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