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症評估系統是一套針對失語症患者設計的一種現代化康複評估設備。主要應用于衡量患者的語言障礙類型及嚴重程度;判斷患者損失或殘餘的語言能力;為後續訓練提供參考依據,使得訓練過程更具有針對性、合理性和科學性。
失語症評估系統
主要功能
口部結構及功能評估——唇
主要用於了解唇在自然狀態下的結構形態以及在運動狀態下的運動功能及肌肉力量
口部結構及功能評估——舌
主要用於了解舌在自然狀態下的結構形態以及在各種運動狀態下的運動功能及肌肉力量。
口部結構及功能評估——顎咽
主要用於了解顎咽在運動狀態下的運動功能。
口部結構及功能評估——腮
主要用於了解腮部在自然狀態下的結構形態以及鼓腮運動功能。
口部結構及功能評估——額
主要用於了解額上抬功能。
理解能力評估
表達能力評估
右側大腦半球功能評估
整體分析
•根據整體的評估結果,可了解患者理解和表達能力水平;
•根據理解能力的評估結果,有助於治療師確定有效的刺激方式及順序;
•根據評估結果,結合診斷提示,判斷患者的失語症類型。
失語症評估系統----應用示例
高XX,男,64歲,右利手,中專學歷,講普通話、上海話,退休於某電纜廠廠長,因「右側肢體無力伴言語障礙一月餘」入院。
患者2012年12月12日下午3時許,在家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伴噁心嘔吐。家屬急送至當地醫院急診,查頭顱CT顯示:左側基底節及顳葉血腫。對症治療後,患者神志漸清,12月28日複查頭顱CT示:左側基底節及顳葉出血有所吸收,周圍水腫較明顯。
神清,精神可,言語欠清,右側肢體無力,留置導尿中,尿痛,尿液混濁,大便秘結,2-3日一行,夜寐可。
–心率:72次/分
–血壓:150/95mmHg
–體溫:36.2℃
–呼吸:17次/分
《失語症評估》記錄單
(1)通過整體分析發現,高XX同志存在語言障礙,表達能力優於理解能力
(2)在理解方面,視覺理解能力遠高於聽覺理解,嗅覺感知有意識,但無法與文字匹配,觸覺能力、空間知覺差。
(3)在表達方面,朗讀能力及視覺命名、視聽同時命名等遠高於其它能力,有視覺提示的比僅有聽覺輸入的好;書寫能力、繼話反應、系列語言差。
康復建議
首先,以視覺為中介,進行聽覺理解能力訓練。在此基礎上,結合視覺理解訓練其複述詞語、口語描述方面的能力。書寫訓練依據患者恢復的情況再予考慮。
•訓練內容及方式:
1、視覺理解匹配:在鞏固視覺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視覺理解能力匹配方面的訓練。針對該患者對圖片熟悉的情況,可先訓練圖片與實物的匹配,內容以日常家居常出現的物品為主,隨後過渡到其它物品,逐步恢復聲音與圖片及文字的匹配能力。
2、複述並理解詞語:先用文字等卡片提示目標詞,再用聲音呈現目標詞,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言語表達目標詞,逐步過渡到通過聽理解後複述詞語。第一階段可從人體部位類詞語開始訓練,此過程需運用大量的詞卡、圖片和實物。
3、口語描述:訓練時,可以跟患者創建一個情景,如在超市;對患者進行提問,如:超市裡面有什麼?去超市幹什麼?買完東西要做什麼?除此之外,在日常與患者交流時,儘量放慢語速,如不能理解,可用書面語呈現。
總結:
失語症評定總的目的是通過系統全面的語言評定發現患者是否有失語症及程度,鑑別各類失語,了解各種影響患者交流能力的因素,評定患者殘存的交流能力,制訂治療計劃。康復主要通過對語言功能進行訓練,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適用對象
由腦血管意外、腦外傷、腦腫瘤、腦膜炎、腦炎等原因造成失語症。
適應症
原則上所有失語症都是適應症,但有明顯意識障礙、嚴重情感行為異常和重症精神病患者不適合評估。